隨機推薦:
凌晨三點的批發市場比白天更熱鬧非凡,今日也是如此。
只有63號檔漸漸清靜了下來。
陳家志和李才、陳正旭等人在檔口邊緣坐在了一排,抽著煙,歇著氣,吹著牛。
恍惚間看到了兩年前的影子,那時有幾個小菜農也喜歡蹲坐在小巷邊,只是如今換了一批人。
忽地,不遠處一個檔口來了一車菜,聽聞是新鮮的小白菜,一群人蜂擁而至。
車門一打開,搶貨的人群身手敏捷的爬車卸貨,幾分鐘時間,蔬菜便被搶完了。
平時買根蔥都要猶豫的人,在這里或許就真的買不到什么菜了。
陳家志從那邊人群里看到一個飽含復雜心情的目光,那種目光里有挑釁,有出了一口氣的得意,但似乎又有畏懼。
李才也注意到了那道目光,說道:“那是59號檔的老板鐘超,也賣葉菜,只是貨一直比不上我們,也沒有我們穩定,不足為懼。”
陳家志也不以為意,打趣道:“檔口的事財神爺說了算。”
李才還是不喜歡這個綽號,但聽著眾人打趣的輕笑聲,他也就又接受了。
“老板,等會兒你們先坐車回去,我走路轉轉。”
陳家志疑惑道:“今天沒什么菜,有啥好轉的?”
李才已經站起了身,將隨身帶著的裝錢的包給了陳家志,眼神看向也冷清下來的59號檔,道:“我想聽人喊我財神爺了。”
眾人都反應過來,紛紛開口打趣李才有仇必報,報仇不隔夜。
其實李才不是這種人,平時他都不屑于搭理別人挑釁、羨慕、嫉妒的行為,今天不行。
陳家志感受了下鼓囊囊的包,笑道:“走一走也好。”
李才往旁邊走去,出了63號檔,就遇到了62號的蔣琳驚訝的問他今天又賣完了,李才只是點頭說是。
隨即,原本在檔口里忙著賣冬瓜的張啟仁也走到李才身旁,目光又恰巧看到了在63號檔地上坐著的陳家志。
張啟仁趕緊拿出煙盒,給李才遞了一根,說著話又往63號走來。
“財神爺,陳老板,你們明天要還是今天這么多菜,可以停一輛車在我這邊賣,沒事的。”
蔣琳皺了皺眉,嘀咕了幾句。
張啟仁沒當回事,又說道:“三水的冬瓜也被淹死了不少,我這兩天貨少,檔口比較空,也可以幫你看著。”
陳家志和李才相視一眼,點頭道:“行,那就麻煩你了。”
63號檔口今晚上確實太亂了,不僅影響了自己,也影響了附近商戶。
張啟仁說:“不麻煩,這兩天雖然冬瓜貨少,賣得不行,但也多虧了你和財神爺指點,現在很多人買冬瓜都優先跑我這里來。”
陳家志道:“主要還是你們倆口子能干。”
冬瓜在嶺南的價格比較便宜,行情不好時幾分錢一斤,但它走量很大,是銷量排名前列的蔬菜。
而張啟仁的貨源便主要來自佛山,很適合經營這一品類。
當確定自己不想碰冬瓜后,本著搞好鄰里關系,陳家志便和張啟仁提了讓他專賣冬瓜。
想來現在也品嘗到了好處,如今只是投桃報李。
這件事很快談妥,李才又心情愉悅的往前走,財神爺走到哪兒都挺受歡迎,他專程在59號檔口前停了停,與偶遇的商戶或客戶朋友閑談,聊著這兩日的行情。
可能是賣完了菜,鐘超不知道跑哪兒去了。
昌河面包車停在了63號檔口前,車身上沾滿了干了的泥,一精神狀態昂揚的年輕男子從車窗喊道:“大佬們上車!”
陳正旭拍了拍車門,“王亮,回去把車洗干凈點,臟兮兮的去送菜給人印象不好。”
王亮敬了個禮,學著港片大聲說了句Yessir,挺有精氣神。
陳家志沖何強等人揮了揮手,抱著包上了后座,陳正旭和薛軍也跟著上了車,一路回了燈火通明的配送中心。
這時候也正是忙的時候。
門口還停了兩輛配送的車,一輛也是面包,另一輛則是五十鈴輕卡,配送員來來往往的搬運,內里也忙成了一片。
真有點擠了。
陳家志默默記下,又看到了在分揀車間笑著與三姐陳家英聊天的李秀,兩人手中的動作卻是不停,將一根根整齊的胡蘿卜放進了塑料袋里。
陳家志估計李秀也是熬了一整夜,放在以后是斷然不可能。
停留了一瞬,陳家志便進了辦公室,李才和薛軍也跟了進來,陳正旭已經去指揮配送中心的工作。
“冷庫凍了有李子和楊梅,你們誰去洗點出來吃,記得給分揀車間也拿點去。”
“我去吧。”
薛軍知道要數錢了,他老是容易數錯,不太喜歡這個環節。
進了小冷庫后,薛軍在角落找到了放在菜筐里的李子和楊梅,足足兩三筐,拿去賣都能賣百八十塊了,連州人民還真是熱情。
洗完后,薛軍找了個籃子和盆裝,先送了籃子到辦公室,又把盆拿到了分揀車間,放到了平臺上。
“有凍了的李子和楊梅,放這兒了哈,空了就拿來吃。”
“好叻,辛苦了軍哥。”
“軍哥是懂得體貼人的,水果放得都離家英更近一些。”
“這不是這里剛好有空位嘛,你們先忙”薛軍原本還拿了兩個李子想給陳家英的,此刻又放了回去。
有婦女說:“家英,你家薛軍現在沉穩了好多,好久沒和人逞兇斗狠了。”
“他人本來就挺好。”
陳家英心里有些不悅,又偏頭看了下薛軍,背影寬闊,但也確實沉穩了。
兩家人就在下大田的斜對面,從小一起長大。
陳家是三女一兒,薛家則是三兒一女,薛軍是老大,從小長得壯碩,在村里,在學校打架都沒輸過,很多時候也都是靠打架來解決問題,很多人都怕他。
但陳家英不怕,她還看薛軍偷偷哭過,那是因為家里的狗死了,而老人要剝皮吃狗肉,薛軍不讓,被大人打了,就一個人躲到竹林里哭了半天。
陳家英瞧見了,給他送了吃的,從此兩人就一直處得很好,但薛軍愛打架的毛病一直沒改。
后來,還經常有人出錢找他去,即使婚后也如此。
然而,只是來了花城一年多時間,就仿佛變了個人似的,別說打架了,連和人爭吵都沒幾次,整天跟著家志走南闖北。
她知道薛軍的改變都是因為家志,這個小弟也沒了以前的沖動,反而愈發有大老板的氣勢。
很多人都因為他而變得不同,薛軍只是其中一個。
辦公室里,陳家志整理好最后一沓錢,又咬一口冷藏后的李子,爽徹心扉。
“凍了過后的李子就是好吃。”
李才和薛軍也一人咬了一口咀嚼著,面前的辦公桌上是一摞摞錢。
不過三人都司空見慣了,賣菜從來不缺現金,二三十萬整理出來其實也只用一個小書包就能裝下。
吃了兩個李子歇了片刻,李才又拿出計算器。
“歸零…歸零…”
一通計算后,李才說道:“算下來,檔口賣連州的蔬菜,毛利潤有近兩毛,一天也有一萬塊錢利潤。
如果算上供港和配送的,毛利潤估計能有三毛多,一天就是三萬多塊。”
薛軍又拿了一個李子吃,笑道:“就算賺這么多,連州的農戶還送水果感謝我們呢。”
李才:“因為省了一道收購環節,又恰逢行情好,才能有這么高的利潤,如果行情不好時,這也能成為我們的競爭力,能賣得更便宜。”
對信息閉塞的小山村來說,想把蔬菜賣出好價格是很難的一件事。
即使大城市菜價高出天際,可能和他們都沒什么關系。
連州合作基地無疑為農戶帶去了實惠,所以靠譜鮮生以此賺錢也不必感到愧疚。
陳家志又在市場呆了兩天,市場銷售逐漸穩定明了。
除了每天販賣連州合作基地的菜能有三萬左右利潤,繁榮菜場的菜也能賣個二十七八萬,月底發錢是穩妥了。
早上,賣完菜,陳家志和陳正旭、李才交待了些事情,便準備和李秀回鄉下了。
陳正旭說道:“其實老板現在可以到城里來辦公了,這樣管理會更方便一點。”
李才也點頭道:“尤其涉及到錢的事,市場每天都會有很多現金入賬。”
“我會考慮的。”
陳家志抬頭看了眼靠譜鮮生的招牌,心想等換了辦公室就來城里。
鄉下住著是舒服,但也確實有諸多不方便。
錢的管理只是問題之一,配送和供港的錢可以直接到賬,但檔口最近每天也有二三十萬現金流動。
李才見他看辦公樓,道:“我先把房子給你們看好。”
陳家志揶揄道:“你是見不得我每天在鄉下呼吸新鮮空氣,偶爾還能遛狗釣魚看風景吧?”
“…”李才道:“等忙過這段時間,我一定要去增城釣魚!”
這時,李秀提醒道:“才娃兒,記得帶上女伴一起去。”
李才怔了怔,這事咋連姐姐都知道了,他雖然有這樣想,但記得上次沒當面同意姐夫的建議啊?
陳正旭疑惑的問道:“啥女伴?”
李才:“我要去增城野釣,姐姐姐夫他們讓我帶女伴一起去,你去不?”
陳正旭蹙了蹙眉,“釣魚有啥意思,不去。”
李才懟道:“是是是,釣魚沒意思,找你的菜小姐去吧。”
陳正旭納悶道:“我哪來的蔡小姐?”
陳家志早已拉著李秀走了,到了家先放下李秀,又去了菜場,戚永鋒口中光禿禿的一片已經有了些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