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機推薦:
天晴了,許多菜農心卻涼了。
連續降雨讓花城、東莞等地區的許多菜田受災,瓜果葉菜直接被淹死掉了,供應量減少讓菜價跳漲。
陳家志查看著各基地蔬菜的來貨量,又拿了一個李子吃。
江心菜場受了災,但提前采收減少了損失,且也已搶種;彭村基地也沒菜了。
但對滬市的繁榮菜場,以及連州合作基地來說卻是賺錢的好機會。
少頃,李才下樓來到了辦公室。
陳家志指了指盤子里的李子和楊梅,“吃水果,連州的農戶送的,很好吃。”
李才聞言也拿了李子,道:“連州的菜早上就到了,發了一部分去香江,配送計劃了一部分,剩下的都去檔口,晚上繁榮菜場的菜心芥蘭也會到檔口。”
陳家志問道:“檔口賣茄果會不會影響葉菜的銷售?”
“除了占場地外,基本沒影響,現在菜緊缺,車一進市場就有人打聽裝的什么菜,走量很快。”
李才又拿了一個楊梅吃,皺了皺眉頭。
陳家志后知后覺的說道:“剛吃了李子,最好不要吃楊梅,很酸。”
李才把盤子里最后幾個李子都挑了出來,去檔口接替丁喬去了。
今晚上任務不輕,總共約100噸菜。
除卻供港和配送,檔口也還有五六十噸貨。
江心菜場的300噸菜也只用了三天就被各路渠道消化完了。
走在路上,李才又拿了一個李子吃,甜大過于酸,心里也挺得勁。
連州合作基地是李才推動的。
如今迎來豐產又豐收的兩贏局面,足以讓他高興,這代表著檔口又有了一個穩定的貨源。
辦公室里,陳家志看著資料,思索著,當下市場機會還是很多,暴雨過后菜價立馬就能漲起來。
江心菜場300余噸的存貨賣了160多萬元,不僅挽回了菜場的損失,還賺了一筆。
想著想著,陳家志下意識從果盤里拿了一顆楊梅放進嘴里,汁水足夠豐富,但對他來說過于酸了,酸得打了個寒噤,也很提神。
陳家志放棄了辦公,出了辦公室,把李子和楊梅放進了小冷庫,冷藏一下想必吃起來會更爽。
夜幕臨近,分揀中心里也來了很多蔬菜,這個時候來的一般都是自家基地的菜。
繁榮基地的菜心、芥蘭,還有連州過來的各種茄果。
有工人在忙著搬運分揀,李秀也在幫忙,與婦女們聊得起勁,她還是更喜歡勞動。
陳家志也不好強求李秀不要勞動,就像他也喜歡在增城的鄉野田間走動一樣,經常動腦子有時候也確實挺累的。
只是看著忙碌的場景,他感覺有點擁擠。
一共600平,二樓主要是住宿和生活起居的地方。
一樓則匯聚了分揀、小冷庫,還有辦公區域,隨著配送量越來越多,分揀車間有點不夠用了。
記下這件事,陳家志和李秀打了招呼,又往檔口走去。
市場門口排隊過磅的貨車沒有往日那么多,堵車也不嚴重,菜明顯變少了。
有菜的檔口里都擠了不少人。
陳家志嘀咕道:“其它兩個市場估計情況也差不多。”
他有段時間沒去越秀和東旺市場,只知道增搓路附近越來越熱鬧,辦公樓附近也時而會堵車。
不過江南市場的發展情況也一直還不錯,今年也已全面經營。
市場里的人氣也很旺盛,陳家志甚至有點想用人比菜多來形容今天的市場環境。
離63號檔越來越近,陳家志遇到了緩慢行駛的三輪車,抬眼一瞧,附近一片擁堵。
是今日市場里少有堵車的路段,他還看到何強在指揮交通。
何強也看到了他,“陳老板來了。”
“嗯”陳家志點頭,又問道:“今天堵車怎么這么嚴重,出什么事了嗎?”
“沒有。”何強說:“來檔口買菜的人太多了,檔口的菜也多。”
他印象里檔口也很久沒這么火熱過了。
然而,今天檔口菜太多,種類又豐富,多了不少新客。
車堵車,人只能從狹窄的縫隙里穿行。
陳家志沒有再往前走,而是與何強一起艱難的指揮交通。
“這里不讓停車”
“先讓那個車走。”
指揮了半小時,車流只快了一丟丟,聊勝于無。
陳家志拿出煙,給了何強一支,問道:“最近怎么樣了?”
“還可以,除了搬貨送貨,我還讓何鵬和孫建軍考了駕照,湊了點錢,貸款買了輛卡車。”
何強接過煙點上,舒服的抽了一口,“最近他倆在跑連州拉菜,估計三天能跑兩趟。”
車其實買了一段時間了,此前也一直在給江心菜場拉貨,也到彭村基地拉貨,只是這兩天才跑連州,貨運單一直穩定又充足,賺錢很快。
“我還打算再貸款買一輛。”
“可以買。”陳家志肯定道,這時候是跑貨運的黃金年代。
何強又說:“除了跑貨運,我在市場偶爾也給人介紹生意,就你說的蔬菜經紀人,偶爾也能賺些輕松錢。”
“挺好的。”
陳家志簡短的問話卻讓何強說得很起勁,事無巨細的聊了近況。
從普通的搬運工走到這一步已經是很大的進步。
然而,何強也清楚兩人的差距,只能更多展現自身價值和能力。
陳家志也認為何強是很有能力的人。
從離開東鄉菜場后,何鵬、孫建軍幾個人就一直跟了何強兩年多時間,現在更是合伙買了車。
陳家志不清楚其中的內里,但能做到現在這一步已經是了不起。
而且,他現在也需要能穩定合作的貨運隊伍。
彭村和連州合作基地太遠,不論是運輸種苗、基質等物資過去,還是把菜拉回來,都需要靠公路運輸。
所以他不吝嗇于提點何強,同時也給其提些管理建議,親兄弟明算賬,何強的小團隊還存在很大的散伙風險。
交通擁堵稍微得到了些緩解,陳家志從車輛縫隙中走到檔口,檔口內外都停滿了貨車、三輪車,車上車下都是人。
很亂,很久沒這么亂過了。
還好自家人也多,除了李才和丁喬,陳正旭、薛軍以及配送中心的戚永成也在檔口幫忙盯著。
另外還有何強組織的搬運工,這才勉力維持住了秩序。
李才記下一筆賬,抬頭就看到了陳家志,苦笑道:“我失算了,貨車一進來就被圍住了,根本沒有調整的空間。”
陳家志也看清了情況,番茄、茄子、黃瓜、絲瓜、苦瓜等瓜果類蔬菜和菜心、芥蘭等葉菜沒有區分開,本來空間又小,這才讓看起來很亂。
“不怪你,該多租個檔口的。”
此前有想過再租個檔口經營其它種類蔬菜,但一直困于貨源不足,陳家志便否定了這個想法。
此刻多少有些后悔。
一個檔口日銷量超過50噸有點擠了,何況種類還琳瑯滿目,不亂才叫怪事了。
這可能就是痛苦的煩惱。
等李才對接完一個客戶,陳家志又問:“后面還有菜來嗎?”
李才得空拿了個李子咬了一口,說:“有,還有三車菜心沒進場,連州那邊冷庫有庫存,今天還會持續裝車發貨,最后一車可能要凌晨才到,再到貨就是明天下午了。
另外,繁榮菜場明天也有幾十噸貨到港,有一半會到檔口。”
“呼”
陳家志感覺自己落伍了,現在賣菜的場面也是他不曾體會過的。
各種渠道一天加起來銷售超過100噸菜,真瘋狂。
“今天后面的菜可以晚一點來檔口,讓交通先緩緩。”
李才也抬頭看了眼通道,心想這車流不很正常么,大驚小怪的。
但他還是叫來一人,讓其去通知停在市場外的車。
因為貨源充足,來檔口買菜的人一直不見少,很快便清空了三輛車,交通擁堵再度緩解了一些。
但隨著新的車輛進場,很快又變得慢如龜速。
就這樣一直賣到后半夜,菜賣得差不多了,客流才漸少,陳家志的衣服也早已被汗水浸濕。
陳正旭和薛軍也蹲坐在地上,“終于能歇口氣了。”
陳家志從口袋里摸出幾個李子給了陳正旭、薛軍幾人。
“來,吃李子,連州合作基地的農戶送的,很好吃。”
“嘿,稀奇,我們賣了菜賺了錢,人家還得感謝我們。”
“這叫合作共贏。”
眾人兩口一個,陳家志帶的李子被消滅得一干二凈。
陳正旭沖李才喊道:“財神爺,這樣賣菜,貨源能堅持幾天,別賣到最后我配送的菜都沒了。”
李才道:“連州冷庫也有兩百多噸菜,得趁現在菜價高趕緊出貨。”
陳正旭:“繁榮基地的菜心和芥蘭能堅持多久?”
江心菜場的小苗死得差不多了,即使移栽,也得斷菜,配送也指望著繁榮菜場的貨。
李才看著喘著粗氣來幫忙的幾人,沉吟道:“繁榮菜多,后續播種也多,可以趁這幾天菜價高多出點貨,多賣點錢,老板也等著拿這筆錢給我們發獎金。”
幾人頓時不喘粗氣了。
陳家志眨了眨眼,也說道:“先賣吧,每天50噸,繁榮菜場多少還能撐三四天,后續只是貨少點,也不會斷,月底發錢也能多發點。”
他還想換個更大的辦公室,但這次要把畫的餅先兌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