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401章 未雨綢繆

  何耀祖見過港鐵的人后,還是征求了一下何雨柱的意見。

  何雨柱讓他就照這么辦,為啥要慣著他們。

  然后何雨柱又給許大茂去了個電話,讓他問問,部隊的建筑工程公司敢不敢接這么大的工程,或者直接聯系中鐵問問他們有沒有興趣再接一個。

  不過具體的估計還要看特區那邊申請的情況,他印象里第一條地鐵好像沒這么早建。

  海灣那邊打起來了,打得還挺熱鬧,讓何雨柱想起了未來國內還有不少災,于是他讓白毅峰去檢查了一下黃河救援隊的情況。

  檢查結果,并不能令人滿意。

  “老板,我派人去檢查了訓練情況,不容樂觀。隊員們年紀普遍偏大,多年沒有進行大規模、高強度的實戰化救援演練,更多的是常規維護性訓練,裝備更新也跟不上最新的技術發展。整體狀態有些懈怠了。”

  何雨柱對此并不意外。

  那支早年成立的救援隊,初衷是為了應對可能的突發狀況,但近些年還真沒有什么大的行動,最初的緊迫感難免被消磨。

  何雨柱沉吟片刻,做出了決定,“我知道了。這樣,從里面抽調有經驗的人讓他們來國內。”

  “老板,您是想”

  “我打算在國內,重新組建一支高標準的專業救援隊伍。”

  “那香江的呢?”

  “吸納新人,淘汰老人,讓他們去做別的工作吧,不必繼續在救援隊蹉跎歲月了。”

  “好,我馬上著手去辦。人員素質和裝備水平,一定按最高標準篩選。”

  “裝備我打算重新弄,主要是人員。”

  “好。”

  掛了電話,何雨柱找了一下伍千里,問他有沒有退伍兵沒處安置的,要素質過硬,其他方面也過硬的。

  “柱子你要做什么,安排他們進廠當保安么?”

  “我打算拼命你們行,救命你們,怎么說呢,不夠專業。”

  “你這話我認,我就是怕你填個無底洞,我知道你香江有一個,這些年應該砸了不少錢吧。”

  “嗯,這樣的隊伍,能用上一次就算賺了,這個你應該懂。”

  “懂。”

  “那就幫我辦吧,越快越好。”

  “行,我一會就給你問。”

  沒過多久,第一批經過嚴格篩選的退伍兵骨干就到位了。

  何雨柱將他們暫時安置在花城新成立的訓練基地,同時讓白毅峰從香江調來了幾位有國際救援經驗的老隊員擔任教官,開始進行系統性的集訓。

  至于醫護還真不好找,何雨柱把這個事情交給了,新任救援隊隊長余云濤,轉業前是個營長,到了地方上很不適應,老首長一個電話,這小子直接放棄公職來了。

  何雨柱沒見他,他讓許大茂去見了一面,許大茂說人可以,直接就任命為隊長了。

  俞云濤到了救援隊好像重新回到部隊一樣,精氣神全回來了,這小子也是野,直接跑部隊醫院去挖人。

  然后他被伍千里叫到辦公室罵得狗血淋頭,卻梗著脖子不服:“首長,我挖人是為了救人!救援隊沒醫生護士像話嗎?那些好苗子在醫院按部就班太浪費!”

  伍千里氣得拍桌子:“就你有理!人家醫院培養個人容易嗎?你倒好,連坑帶騙!”

  余云濤嘟囔:“我沒騙…就說咱們這兒能上一線,真救人…”

  “還敢頂嘴!”

  正訓著話,伍千里桌上的紅色電話響了。

  他瞪了余云濤一眼,接起電話,臉色漸漸緩和。

  “行了,你運氣好。”放下電話,伍千里沒好氣地說,“有個地方,或許能解決你的問題。”

  余云濤眼睛一亮:“哪兒?”

  “學校,醫科大和護士學校,你去吧。”

  “啊,那些新畢業的學生,他們能行么?”

  “行不行,你去看看不就知道了,再說了你老板不是給你們配了經驗豐富的人,不會還不能學么?”

  “哦,那我去看看。”

  “滾吧,以后再干出格的事,別怪我用皮帶抽你。”

  “是。”俞云濤立正敬禮。

  招到了醫護,這小子還不滿意,打起了裝備的主意,他可是知道香江那個救援隊的裝備堪稱豪華啊。

  于是他就找到了許大茂,因為他是許大茂面試的,許大茂可沒有權限給他裝備,這小子死皮賴臉的要到了何雨柱的電話。

  “喂,哪位?”聽到電話里傳來那略帶威嚴的聲音,俞云濤他緊張了,何雨柱的事跡他聽得耳根子都快起繭子了。

  “何何先生,我是救援隊的余云濤。”

  “余隊長,我聽大茂提過你,有什么事?”

  “這個.那個”

  “你還是不是當兵的出身,吞吞吐吐像什么樣子,你這要,我的救援隊可不敢交到你手上。”

  余云濤深吸了一口氣,心里稍微定了定,話匣子就打開了:“何先生,咱們新隊伍骨架是搭起來了,弟兄們士氣也高,可這裝備實在有點捉襟見肘。基本的挖掘、破拆工具還能湊合,但像紅外探測儀、頂撐設備、特別是專業級的通訊和運輸裝備,缺口很大。我打聽過香江那邊救援隊的配置,那才是應對大災大難的標準。咱們既然要干,就得按最高標準來,不然真到了關鍵時候,人沖上去了,家伙不行,那不是干著急嗎?”

  他說得有些快,帶著軍人特有的沖勁和一點點不服氣。

  何雨柱安靜地聽完,沒有打斷,直到余云濤說完,才緩緩開口:“標準,我當然知道。裝備清單我已經讓人在擬了,包括直升機、工程車輛、卡車、吉普、救護車、手機、對講機都在計劃內,你們先訓練,等設備到了就會給你們配發下去。”

  余云濤在電話那頭眼睛都亮了,呼吸都急促了幾分。

  但何雨柱話鋒一轉:“但是,小余,最好的裝備,也要最專業的人來用。我現在問你,如果這批裝備明天就到倉庫,你手下現有的人,能立刻熟練操作、形成戰斗力的,有多少?配套的維護保養體系,你心里有方案了嗎?”

  余云濤頓時卡殼了,他光想著要裝備,人員培訓和體系建立確實還沒完全跟上。

  他老實回答:“這個需要加強培訓,畢竟我都不是專業的。”

  “所以,順序不能亂。”何雨柱道,“裝備會有的,而且會比香江老隊的更好、更先進。但前提是,你的人必須先用現有的裝備,把基礎打牢,把配合磨合好。我已經聯系了相關單位,會安排隊員們分批去進行專業培訓,包括地震救援、水災搶險、山地搜救等不同科目。等你們通過了考核,證明了能力,裝備自然一步到位。”

  “救援不是光靠一腔熱血,戰場你上過,你應該知道這些。你把我的話帶給隊員們,想要好裝備,就拿訓練成績和專業技能來換。我何雨柱不會吝嗇這點東西。”

  余云濤握著話筒,臉上有些發燙,但心里卻踏實了,一股更強烈的勁頭涌了上來:“是!何先生,我明白了!我一定把隊伍帶好,絕不辜負您的期望!”

  “嗯,去做吧,有困難,可以直接找我。”何雨柱說完,掛了電話。

  “嘟嘟嘟”電話那邊的余云濤嘴里的“是”字被噎在了嘴里,他意識到這個新老板可比他老首長更厲害。

  余云濤放下電話,在辦公室里來回走了兩圈,心里的激動勁兒還沒完全平復。

  他抹了把臉,快步走向訓練場,得把何先生的話原原本本地告訴隊員們。

  訓練場上,新招募的隊員們正在進行基礎的體能和器械訓練。

  看到隊長過來,大家都停下了動作。

  余云濤站到隊伍前,目光掃過一張張或因訓練、或因日曬而顯得黝黑的臉龐。

  “剛跟何先生通了電話。”他開門見山,“關于裝備的事。”

  隊伍里立刻響起一陣細微的騷動,所有人都眼巴巴地看著他。

  “何先生說了,最好的裝備,會給!”余云濤聲音洪亮,“直升機、工程車、頂級的通訊設備,都在計劃里!”

  隊員們臉上頓時露出喜色,有人甚至低低歡呼了一聲。

  “但是!”余云濤話鋒一轉,音量提高,“何先生也問了,東西明天就到,咱們現有的人,有幾個能立刻玩得轉?配套的維護,誰心里有譜?”

  訓練場上安靜下來,隊員們面面相覷。

  “我回答不上來。”余云坦承,“咱們很多人,連現在手里這些基礎家伙的極限都沒摸透。何先生說了,順序不能亂。先把基礎打牢,把配合磨合好。集團會安排咱們去進行專業培訓,地震、洪水、山地搜救,都得學!等咱們通過了考核,證明了咱們不是光會要裝備的孬兵,而是真能打硬仗的專業隊伍,裝備,一步到位!”

  他頓了頓,看著隊員們:“何先生還說了,救援不是光靠一腔熱血。這話,我聽著臉上發燒,你們呢?想要好裝備,就拿訓練成績和專業技能來換!有沒有信心?”

  “有!”短暫的沉默后,訓練場上爆發出整齊的吼聲。

  “好!繼續訓練!”余云濤一揮手,“先把今天這套破拆工具給我練熟了!”

  隊員們重新投入訓練,勁頭明顯比剛才更足了。

  余云濤看著這群嗷嗷叫的兵,心里踏實了不少。

  他回到臨時辦公室,開始著手制定更詳細的訓練計劃和人員技能摸底方案。

  何先生點了方向,具體落實,還得靠他自己。

  某天小滿拿著一份報紙過來問:“柱子哥,國內也要開證券交易所了。我們要不要也成立個金融部門,參與一下?”

  何雨柱接過報紙看了看:“可以,不用太大。另外,你讓集團財務和法務評估一下,看看我們哪些企業符合國內上市條件。”

  幾天后就有了結果。

  “問過了,我們旗下都是合資或獨資企業。按現在的規定,不符合上市要求。”

  何雨柱倒不意外:“那就先放一放。”

  上交所開市那天,小滿特意關注了新聞。

  看到那僅有的八支股票,她不禁搖頭:“就這么幾只股票,交易量也小,確實沒什么玩頭。”

  “國內金融市場剛起步,總要有個過程。”

  小滿點點頭。

  “明白了。對了,島島那邊金融市場動蕩的后續收尾已經完成,資金大部分已經安全撤出。這次他們跌得確實慘,從高點下來縮水了近八成。”

  “這次操作,下面團隊表現怎么樣?”何雨柱問。

  “還不錯,算是經受住了考驗。雖然不如你親自指揮時利潤驚人,但也穩健地賺了一筆,主要是收割了那些聞風先逃的國際游資。”小滿笑了笑,“看來你的放手策略是對的,總要讓他們獨立歷練。”

  “收益情況呢?”

  “折合下來,大概兩百億美刀左右。資金已經通過渠道開始分批回流。柱子哥,這筆錢回來,投向哪里?繼續在海外尋找機會,還是加大國內投入?”

  何雨柱沉吟片刻:“海外市場繼續由團隊按既定策略操作。這筆錢,主要部分還是投回國內。你讓人重點關注兩個方向:一是國內正在放寬準入的行業,看看哪些領域有大規模資本進入的趨勢;二是,我們自己的手機產能必須立刻提升。特區和申城的新廠房基建都完成了,設備也陸續到港,要督促下面加快安裝調試,人員招聘和培訓同步進行,盡快形成規模產能。我估計,等我們的手機全面鋪開,現有的產能遠遠不夠。”

  “好,我立刻安排下去。”小滿記下要點,“特別是手機廠,我會親自盯進度。”

  “嗯,另外,跟部隊那邊合作的事情,進展要定期跟進。541廠那邊第一批裝甲車交付后,使用反饋很重要。還有直升機廠的訂單,雖然是零部件,但質量關乎后續合作,不能出任何紕漏。”

  “明白。我會讓各方定期提交報告。”

  兩人又聊了些集團其他事務,小滿便去書房處理文件、撥打電話,將何雨柱的指示逐一落實。

  資金開始有序流向既定領域,新的手機生產線建設現場,工程師和工人們開始了緊張的設備安裝與調試工作。

  招聘啟事貼出,應聘者絡繹不絕,黃河的效益好啊,工資獎金都高一些,那就代表著門檻也要高一些。

  這一年何家喜事連連,周白鴿、龔雪、鐘楚紅先后為何家添了丁,都是男孩,分別取名何耀俊、何耀晟、何耀輝。

  何大清和陳蘭香樂得合不攏嘴,家里一下子多了三個小娃娃,原先的人手立刻顯得捉襟見肘,只得又請了兩位經驗豐富的保姆幫忙照料。

  何雨垚找了個跟國內有關的任務回來了一趟,何雨鑫在家住了一陣子,何雨焱也請了假回來待了幾天,然后又跑去部隊了。

  樂惠珍被小滿叫回了四九城,何耀祖根本沒時間照顧,甚至有的時候還需要樂惠珍照顧他,小滿就不干了,家里有傭人什么的,就讓那小子自己在香江待著吧。

  另外何耀宗的第二部電影拍攝完成后,上映效果比第一部要好,差點就拿了票房冠軍,何耀宗卻直接把攤子交給了職業經理人,跑回國繼續他們學業來了。

  一九九零年就這么過去了。

  一九九一年的新年鐘聲,尚在耳畔回響,一月中旬,海灣地區驟起的戰火便震驚了世界。

  電視新聞里,只有戰略和態勢的進展。

  而何雨柱卻被老方叫上去看了內參,精確制導炸彈的鏡頭、鋪天蓋地的電子干擾、摧枯拉朽的裝甲洪流,向所有人展示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戰爭模式。

  信息戰、空襲主導、非接觸式打擊,這些概念以前所未有的清晰度呈現在全球面前。

  何雨柱看著電視里的畫面,倒是沒覺得什么,未來的戰爭場面他還是在網上見過不少的。

  老方卻是久久沉默。

  “柱子,這樣的戰爭我們能打贏么?”

  “看未來的仗怎么打,也要看我們的課補的怎么樣。”何雨柱道。

  “我就問現在。”

  “目前來看,沒有太大的參考價值。”何雨柱停頓了一下,選擇著措辭,“我們面臨的地理環境完全不同,國土縱深、整體體量、以及軍隊結構和任務,和他們面對的對手都不是一回事。”

  老方拿起桌上的煙盒,抽出一支點燃。

  煙霧繚繞中,他的眉頭緊鎖。

  “你說的體量縱深我明白。可這仗的打法,徹底變了。”他指著定格的電視畫面,“以前靠人數靠意志的戰爭,可能真要成為歷史了。”

  何雨柱拿起暖瓶,給兩人的茶杯續上水。“戰爭的核心沒變,還是摧毀對方意志。只是手段變了。他們這次展示的,本質上是代差優勢。”

  “代差?”

  “就像當年騎兵面對機槍。不是騎兵不勇敢,是戰爭規則變了。”何雨柱坐下,“我們現在要考慮的,不是復制這套打法,而是如何不讓別人用這套打法來對付我們。”

  老方深吸一口煙:“具體點。”

  “發展不對稱手段。比如強化地下防護,分散關鍵設施,發展能突破封鎖的打擊力量。再就是,”何雨柱點了點太陽穴,“最重要的,加快我們自己的現代化軍隊建設。”

  老方沉默片刻,按熄了煙頭。

  “這場仗,給全世界都上了一課啊。”

  “西方下一輪軍備競賽開始了。”何雨柱道。

  “為什么只說西邊,沒有東邊的事?”

  “您覺得毛熊現在有精力么?”何雨柱道。

  “你小子,那我們呢?”

  “我們趁他們沒注意或者還對我們有些俱意,悄悄發展就是了,悶聲發大財不好么?”何雨柱笑道。

  “你現在什么都能扯到錢上面。”

  “本質其實就是錢,干什么不需要花錢啊?”何雨柱道。

  “對,對,我現在可說不過你,你說的這些我可以跟上面說說么?”

  “我覺得沒必要,上面聰明人多了去了。”

  “好吧。”

  幾天后何雨柱被請到了花城。

  何雨柱在花城看到的內部影像資料可比老方那看到的詳細的多,也震撼的多,畢竟老方已經退了,能看到那還是他主動找老范要來跟何雨柱研究的,不然那人家可不會主動送來。

  戰場態勢清晰地呈現出一邊倒的碾壓,高度信息化的作戰體系展現出的效率與威力,讓在場所有經歷過傳統戰爭的老兵們都陷入了長久的沉默。

哎呦文學網    四合院,傻柱:我這輩子父母雙全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