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00章 暈陶陶的李父

  這時,天已經大亮,漁船已經回到虎子島海域。

  “起網嘍!”李二哥喊了一聲,起網機再度“咔咔”響了起來。

  網袋緩緩升到甲板上,這一網的魚獲明顯比第一網少。

  分揀出來后,價值高點的就是那七八十斤紅甘魚,大的有七八斤重,小的有五六斤,兩塊到三塊一斤,加起來能賣個一兩百塊。

  皮皮蝦肉感十足,隨便抓幾只,很少看到沒長膏的。

  壓斷大鰲的螃蟹,連綁都不用綁,直接抓起來扔在竹筐里面,拿回去搗蟹醬腌制嗆蟹。

  大伙兒抓墨魚和八爪魚的時候都特別小心,王新城和陳永威,最后還是被墨汁噴的滿臉都是。

  今天的馬鮫和青占特別多,兩網魚獲大半都是這兩種魚。

  一斤到兩斤的馬鮫魚挑出來曬鮳頭,兩斤以上的送海鮮行能賣三角一斤,三大桶六百多斤,也能賣一百多塊。

  一千斤青占也才賣三十塊,幾人放血放到手抽筋,回去還得多請幾個人幫忙殺魚。

  李長樂抹了一把汗水,將放完血的青占從甲板上撿起來,扔進塑料桶,伸直身子揉揉酸疼的腰,“老腰都快斷了,才把這家伙清理完。”

  李二哥和陳永威打水沖洗甲板,“阿樂,明天出海再走遠一點,在海上住一晚再回家。”

  “好!還是從這邊出去,這邊的漁船少。”

  “吃飯嘍!”李父拿著洋瓷碗沖幾人吆喝,王新城端著鐵鍋跟在后面。

  早飯吃的米面,熱乎乎的一大碗面下肚,李長樂駕駛著大船回航。

  路過吹圓島時,看到附近幾個小島果然有漁船在作業。

  李父對李長樂說道:“阿樂,大船接回來后,你們的小船也賣了,以后都在遠海捕撈,這里讓給阿水作業咋樣?”

  “給阿水也行。”

  李長樂又想起賣船給葛昌發的事,“阿爸,阿發想買我那條船,當時你給我算的便宜,

  修船加上改裝算下來,比大哥他們還少花兩百,我打算原價賣給他,你看咋樣?”

  “阿發娘跟你阿娘關系好,我們家困難的時候,問他家借錢借米,人家從沒要過利息,阿發跟你從小玩到大,又是好哥們。”

  李父頓了一下,“一百多塊拿回來,花在哪兒都不曉得,人這一輩子,談得來的朋友又有幾個,就原價給他吧!”

  “好嘞!等他來找我,我就原價給他。”

  大船到碼頭,李長樂和李大哥挑了二十來斤紅甘魚、還有些大蝦和膏蟹帶到水路張給老張。

  他到那后,還要跟技術員溝通一下,把需要調試的機械設備調試好,明天正式接船。

  大船一靠岸,就有不少人朝大船這邊看來,李長樂幾人抬著魚獲下船,頓時收獲了不少羨慕的目光。

  “你們看,阿堂家真的買了大船!”

  “我天啊,搞了半天阿樂兄弟幾個,買的不是鐵皮船是鋼船啊!”

  “我上次在張家船塢看到過這條船,聽老張說要兩萬多塊呢!”

  “才兩個來月,就掙了一條大鋼船回來,難怪賴大說阿樂挑的那處水域日進斗金!”

  “少聽賴大那種人瞎吹!我聽陳會計說,阿樂兄弟買這條船,他丈母娘借了幾大千給他們,鳳凰酒樓的管事也借了不少給兄弟幾個,這才把船買回來的。”

  大伙兒也不愿相信,李長樂兄弟兩月能掙到一條大鋼船,都覺得借來買的才合理。

  “踏馬的,人家丈母娘才是丈母娘誒,舍得借幾大千給女婿買船,我家丈母娘,就曉得來我家拿魚。”

  “你要是有阿樂的相貌,也能找個有錢的丈母娘。”

  “這輩子別想咯,指望下輩子投胎前把眼睛擦亮一點。”

  “阿堂,你怎么還上船干活?該在家做老太爺,享清福了誒!”李父相熟的老船工羨慕的說道。

  李父滿臉笑容,“呵呵,孩子們讓我在家,我閑不住,久了沒出海捕魚,怪記掛的。”

  “你也是賤骨頭,在家享清福不好,偏要上大船把自己累個半死。”

  “大船一點都不累人,在船艙里睡一覺醒來,開動機器就可以拖網了。一大包海貨,一千多斤,機器一會兒就吊到甲板上了,都不用費力氣管它。”

  村里巴望子孫早日買大船的人家多的是,結果他最先上了大船,再苦也是高興苦。

  “我們這些個老家伙,還是你福氣好啊,還沒住上新樓房,就先上了大鋼船。”

  有人指著大門緊閉的王記海鮮行,“難怪戲文里說,寧欺白須公,莫欺少年窮,阿樂跟王麻子吵架那次,王麻子還罵他一輩子窮鬼頭呢!”

  “我還記得阿樂回他說,你怎么斷定你能富一輩子?”

  “王家是啥人家?倒臺是早晚的事。”

  “就是,阿堂家幾個孩子勤快肯干,發家不過早晚的事。”

  李父聽著眾人恭維的話,心里那個自豪、驕傲、得意,感覺人都暈陶陶的,比喝下一罐老酒還舒服。

  李長樂看著像是年輕了十歲的老父親,回想起他家老大考進醫科大學的時候,他就是那種表情,暈陶陶的,就像踩在云端上一樣。

  大潮汐碼頭賣海貨的船家很多,陳記和李記門口排著長長的隊伍,十五過后,青蟹、蘭花蟹、梭子蟹和各種蟹的價錢又跌回了過節前。

  李長樂幾人將筐子和水桶放在陳記門口,把寄放在阿東家的板車拉出來,將送回家曬魚鲞的海貨抬上板車。

  李父跟阿城拉著曬魚鲞的海貨回南山,吃過飯還要跟陳會計去鎮上辦那塊地的紅本。

  “二哥,還是你留在這里賣貨,我跟阿威去涂下橋送貨。”

  “行,我幫你們把魚獲抬到船上。”

  魚獲搬上船,李長樂發動漁船朝涂下橋碼頭駛去。

  陳永威倚在駕駛位旁邊問:“哥,我們這一趟除了油耗,能掙多少?”

  “我們早上三點半出發,靠岸時剛好十點半,來回剛好七個小時,一小時的油耗大概三十升左右。”

  “加上拖網的油耗,總共耗油三百升左右,現在柴油七角錢一升,油耗就是兩百一。

  扣除柴油錢,還有我阿爸和阿城的工錢,我們幾個工錢,還有買船那兩萬多的利息,剩下的就是我們今天掙的。”

  “哥,聽你這一算,我咋覺得還沒我們開小船的時候掙的多啊?”

  “這段時間小船每天都拖兩網,加上延繩釣、罐子、地籠的魚獲,當然比今天拖的兩網掙的多嘍。”

  “對哦,我們今天還沒放延繩釣!”陳永威拍了腦袋一下,“哥,你上岸賣了魚獲坐小巴回去,我跟阿城去吹圓島收地籠和罐子去。”

  李長樂想到還要問坤叔鋪子的事,便同意他先走,他叫了板車送貨去酒樓。

  青蟹、梭子蟹、蘭花蟹一共三筐,一共賣了123塊,兩條劍魚一共321斤,一塊一斤,賣了321。

  紅甘魚46斤,賣了138,兩條大馬鮫、一條紅點石斑,還有半桶鰻魚、望潮、加起來賣了67塊,一共賣了649塊。

  阿雨算好賬,阿坤拿著錢從后廚出來,結給李長樂后說道:“鋪子的事,我已經托人幫你打聽,可能就這兩天就會有消息。”

  “謝謝坤叔。”李長樂感激的道謝。

  “聽老板說,菜市街要搬到別的地方,以后菜市街擺的肉菜、海貨、必須搬到市場里面賣,你們要早做打算。”

  李長樂也曉得這事,新修建的菜市場叫綜合市場,建成已是兩年后了,而且市場的左大門就在陳記海鮮行那條街。

  兩年后,綜合市場建成,臨街那一圈將有不少門面房,他記著這事,打算等消息出來就去買兩個鋪子,就不用租別人的鋪子了。

  “坤叔,如果把肉菜啥的都遷到市場里面賣,我覺得有錢的話,可以在臨街的位置買間鋪子,你看盤鎮菜市街外面的鋪子生意多紅火。”

  阿坤點了點頭,“老板也有這個打算,現在就等鎮上把位置定下來。”

  “那我得加油掙錢,到時候請你幫我跟顧老板說說,請他幫忙定兩間。”

  “行,到時候我幫你跟老板說。”

  阿坤爽快的應下,又讓他回去送兩百斤海蜇、四十斤馬鮫鮳頭、五十斤皮皮蝦蝦仁過來。

  李長樂應下出門,把車費給了拉板車的大叔,扛著塑料桶和竹筐到馬路邊,攔了小巴回家。

  到村口大路下車,就看到周若楠和李大嫂拉著棉絮、還有船上要用的東西在前面走。

  “阿楠,大嫂!”他揚聲喊了起來,周若楠妯娌聽到喊聲回頭,轉身幫忙拿竹筐。

  李長樂把塑料桶放板車上,接過竹筐摞在上面,看到板車上碼著幾袋米,“你們今天大采購啊?”

  “這些被褥、床單、還有草席,都是給你們在船上用的。”

  “我們買了三四百斤大米,幾十斤米面、還有年糕、還打了十幾斤醬油、紅醋、阿娘今早還買了十幾斤板油、五花肉,明早放船上慢慢吃。”

  “我們最多就在船上住一晚,準備五六天的吃食,以防萬一就足夠。”

  大船出海一般都要準備五六天的淡水還有食物,萬一遇到突發情況來不及回港,只能在就近的海島或是碼頭停靠避風。

  (本章完)

  請:m.llskw.org

哎呦文學網    八十年代漁獵日常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