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53章 打賞太多,后悔了

  沈復興在漢口呆了2天即刻回返,時間也進入了7月。

  一切都開始變得緊鑼密鼓起來,每個人都被沈復興逼得上緊了發條。

  晉城的幾處的煤礦在快刀斬亂麻的招標后,已經開始了招募工人的建設階段。

  大量的難民被招募進建設與挖掘的隊伍之中。

  你時常可以在長治、新鄉與開封城外看到這樣的場景,難民營外的粥鋪旁,有人舉著鐵喇叭大喊:

  “誰會木匠?誰會打樁?誰會挖井?誰會挖礦?誰能做飯?”

  有人會問,為什么要招募這么多人?

  因為這時候,只要給口飯吃甚至不用給錢。

  難民們還要磕頭求著去干活,往往一天給的吃食,自己吃一些,剩下的還能帶回家,給家中老幼多吃一口。

  是的,就為了家人能多吃一口飯,他們甚至不愿意跟工頭講價格。

  直到王博出臺臨時用工規范,規定不支付的工錢的,必須用足額的糧食支付。

  這才緩解了這些黑心資本對于難民的盤剝。

  于是乎,幾個地區的難民營就變成了:“招工,一天給9個饅頭!”

  盡管還是繼續盤剝勞動力,但至少.餓不死一家三口。

  這邊暫時解決了用工與賑災的問題,那邊各地的保安團招收情況也在緊鑼密鼓進行,短期內已經有超過2萬人報名。

  沈復興思來想去,還是下達了一個讓各級將領有些不理解的命令:

稅警總團與地方保安團,只招收良家子  如此一來,無法證明自己的難民,暫時無法編入保安團。

  居然在一時間失蹤了不少青壯.

  何為良家子,指的是指從軍不在七科謫內者或非醫、巫、商賈、百工之子女,為良家子。

  推翻封建社會后,良家子就是排出了在上三代有罪,亡命,贅婿,家世清白。

  商賈、從醫、百工子女自然就是光榮的勞動人民,也屬于家世清白。

  這邊如火如荼的準備著,南邊的日寇在占據馬當要塞后繼續西進,準備進攻九江。

  一時間,武漢風雨飄搖。

  就在這個時候,蘇制的武器也運抵了鄭縣,空軍的飛機,各部隊的卡車,還有大量的油料與武器子彈。

  沈復興帶著幾個支隊長來到這里等待武器的運抵,畢竟部隊重新恢復編制,等的就是這批物資。

  嗚——!

  汽笛聲從遠處的地平面響起,一道黑煙開始緩緩映入眼簾,那道黑點開始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長。

  沈復興知道,這條運輸線并不是直接從北面一路火車運抵鄭縣,而是有一條西北國際運輸線直抵蘭州,從蘭州南下運抵西安轉火車。

  但在此之前呢?

  從阿拉木圖起運,經過霍爾果斯然后沿著天山北側,越過七角井山口,沿著祁連山北面的河西走廊進入蘭州地界,最后抵達西安?

  聽起來好像還行,但這條公路到達蘭州的時候,就已經超過了2900公里!

從蘭州到西安又超過600公里,西安到鄭縣500公里  這是一條超過4000公里的超級國際運輸線!

  在抗戰前期國際社會武器、物資的封鎖下,沒有這些援助,局勢將敗壞到何種程度,你根本無法想象。

  無論如何,在這個時期,這些都是恩情。

  火車緩緩在眾人的身前停下,3000人的輜重隊已經整裝齊發,而在火車站的外圍,更是有超過3個營的軍隊在外圍警戒。

  可沈復興望向火車后段的第一眼,就有些懵了:“怎么這么多卡車??”

  沒錯,這量超長的運載火車尾部的沒有任何車廂,而是一節一節的半掛,上面密密麻麻全是吉斯5型卡車,至少上百輛。

  孫立人眼尖,立馬跳起來:“我的,都是我的,我4團還缺很多卡車!”

  說著,孫立人竟然就要沖過去,揮手示意自己的親衛先霸占這批卡車。

  老楊一個橫肘攔在他身前:“你別想獨吞,我的機動作戰部隊還沒幾輛卡車,全給你,我拿什么機動?蛇嗎?”

  竟也說著就打算沖上去,眼睛死死盯著卡車,仿佛下一秒,他就可以馳騁在遼闊的大地上,執行著戰術機動。

  戴安瀾面對這種場面沒有經驗,伸了伸手,竟然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只能看著兩人一邊扭打,一邊帶著上百人沖了過去。

  老王扭頭看向沈復興,那意思你不管管?

  沈復興搖頭,只是又看了一眼物資清單,盯著前面幾節車廂:“倆戲精演我呢,看清單好東西應該在這里。”

  聽到這話,剛從南線趕來的邱清泉立馬上前,又一次搶在戴安瀾前面,打開了前面車廂的大門。

  “大炮?!”

  邱清泉明顯有些失望,可再一看,臉上竟然有了些紅光:“M1930型40倍徑76mm野炮?”

  聽到這話,沈復興只是皺眉:“東西是不差,但山區作戰,這玩意兒只能靠馬匹拉動,并不好用吧?”

  邱清泉連續跑了幾個車廂,直到沒有頂蓋的幾個車廂才扭頭:“一共48門,衍功兄,你我分了吧,這家伙一炮13公里,可是是一把好手!”

  戴安瀾期期艾艾,剛想答應,卻聽到沈復興指了指后面:“不再看看?”

  還是邱清泉先跑出去,戴安瀾一個跺腳,愣是又沒來得及開口。

  巨大的蒙布被邱清泉扯下,原以為只有里面有幾門大炮,可掀開一看竟然只有一門!

  “115mm榴彈炮??”邱清泉失聲喊了出來。

  這一喊,所有人的視線都看向了那龐然巨物。

  要知道,整個稅警總團,甚至整個第一戰區,也就只有8門150毫米榴彈炮,剩下的幾乎都是75毫米口徑的野戰炮/山炮。

  隨著蒙布被一個個拉開,竟然有24門之多!

  楊守義、孫立人、邱清泉、戴安瀾齊齊站在這24門115毫米榴彈炮面前,挪不開眼睛。

  雖然是英制QF4.5英寸榴彈炮,屬于1910年一戰時期產品,但也不是現在的重慶兵工廠可以生產的。

經過了蘇制改良,在射程上有了巨大提升,達到了8公里  沈復興看著清單上的115毫米榴彈炮,可你沒說這是老式的115毫米榴彈炮啊,他的臉頓時垮了下去。

怪不得這么便宜  搖了搖頭,沈復興看著幾人沒出息的樣子:“別看了,這玩意兒重的要死,還不如前面那48門野炮,用來防守倒是好東西,進攻性能太差。”

  邱清泉顯得很是不滿,看向沈復興有一種你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的表情:“這稅警總團還沒大氣到不把榴彈炮當炮了吧?守城的時候,這一炮下去,足夠掀翻小鬼子的豆丁坦克了!”

  孫立人點頭,伸手撫摸著115毫米榴彈炮的炮管,仿佛撫摸著姐姐們的:“咳咳,在幾個關鍵的山口,只要想辦法弄上去幾門,小鬼子根本過不來,當時東陽關要是能配置24門,就不用死那么多兄弟了。”

  沈復興啞然,他們說的沒錯,這115毫米榴彈炮雖然又重,射程又短,但比沒有好。

  隨著第一車物資運抵,第二車、第三車陸續送來。

  這還是一部分留在西安交付胡宗南的情況下,根據老王的統計,單武器方面就有2萬把步槍、3000挺機槍、7000萬發各式子彈炮彈、120門各式火炮、400輛卡車.

  兩天時間,沈復興將分配給稅警總團的300輛卡車與8門115毫米榴彈炮,48門M1930野炮分發4個支隊。

  4個支隊均分了10000支步槍,1000挺機槍與4000萬發子彈。

  倒不是沈復興不想獨吞這批武器,實在是眾目睽睽,吞不下去。

  “大家.”

  沈復興的話沒到嘴邊,就聽到身后有人打馬而來:“報告!衛立煌司令到訪。”

幾人面面相覷,怕是漢口那位看到物資清單后后悔了  他們猜的沒錯,待沈復興離開,后知后覺的總裁意識到,自己似乎給出去太多,而要的太少。

  瞅瞅人家沈復興給了什么?

  情緒價值!

  自己呢?

  1000萬美元的物資!

  這打賞,會不會有些太過了?

  于是乎,衛立煌就這么大咧咧的出現在了鄭縣。

  沈復興沒有帶衛立煌去作戰室,而是在一家酒樓招待了衛立煌。

  包廂的雅間內,沈復興引著李希烈與老王接待衛立煌與副手孫連仲落座,不遠處的屏風后,雅音漸起。

  正是李希烈新招攬的蘇州評彈,吳儂軟語入耳,酒宴的氣氛開始熱絡起來。

  “衛司令遠道而來,一路辛苦,眼下時局艱難,沈某招待不周,招待不周。”說著,沈復興率先舉杯。

  衛立煌也不托大,舉杯共飲:“沈總團長說笑,你這條件,可比我在洛陽好多了。”

  “衛司令何處此言,鄭縣乃是小城,如何比得洛陽。”

  “日寇占了運城,對洛陽虎視眈眈,那日閻長官約我一敘,說是要北擊太原,卻是太為難我等了。”衛立煌放下酒杯,似笑非笑地看向沈復興。

  “確實,日寇勢大,月前,總裁召我去漢口,便是憂心我等啊。”

  衛立煌自然知道這事,但他還是佯裝不知:“哦?總裁可有指示?”

  “命我等堅守故土,以期時局變化。”

  “何為時局變化?”

  “歐洲的變化,如果有一日,日寇按照計劃南下,我們就不再是一個人作戰。”沈復興對此很有信心。

  可聽到這話,衛立煌卻是笑笑,明顯對這個話題不感興趣。

  “呵呵,也不知道是哪一日的事情了,當今最主要的事情,還是太原的問題.”衛立煌放下酒杯,不想繼續閑扯下去:“沈總團長,我就直說吧,閻老西找我合作,夾擊晉西南日寇,為你創造機會。”

  沈復興也放下杯子,表情嚴肅地揮了揮手:“帶走,沒我的命令不許放出來。”

  門口很快就沖進來幾名衛兵,帶著正在唱蘇州評彈的三人直接離開。

  衛立煌神色一凜,端起酒杯一飲而盡:“是我大意了。”

  放下酒杯,衛立煌繼續說道:“總裁也給我發了電報,讓我配合你,許了我一部分蘇制武器。”

  “沒問題,5000支步槍,1500挺機槍,1000萬發子彈,整個后備倉庫衛司令可盡數取走。”沈復興搶答道。

  衛立煌沒想到對方這么痛快,頓時有些不好意思繼續開口,竟然變得有些扭捏。

  沈復興看出了他的心思:“倉庫里還有16門大口徑榴彈炮,一并給你,再多,就真的沒了。”

  聽到16門大口徑榴彈炮,衛立煌甚至沒關注口徑,直接端起酒杯:

  “沈總團長果然是國家棟梁,你若是打太原,我一定幫幫場子,絕對不是逢場作戲!”

哎呦文學網    抗戰:通電全國,出關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