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99章 我從來不會失敗(6K)

  林燃搖頭道:

  “當然不可能。

  我剛才的解釋不是說過了,如果我們和蘇俄合作,一共有四種可能性嗎。

  沒有我們,加加林回來的可能性是5,甚至5都沒有。

  但有我們的協助,可能他回來的幾率能夠提升到30。

  還是很少,但比沒有強。”

  霍尼格接著問:“可教授,根據我對NASA進度的了解,我們的宇宙飛船都還在設計過程中,我們現在哪來的宇宙飛船提供給加加林返回?”

  林燃解釋道:“誰說我們要提供宇宙飛船了?

  我們今年本來就要執行的任務是月球軟著陸。

  我們需要做的是在登月的航天器里把原本的傳感器、月球探測車、無線電設備這些東西全部拿掉,改成裝燃料的設備。

  我們將燃料送到月球上,由加加林在月球上手動完成對接和燃料傳輸。

  總統先生,這一方案需要我們雙方精確計算發射窗口和軌道參數。

  我相信現在蘇俄人的發射窗口已經確定了。

  所以我們需要做的是讓蘇俄人盡可能把完整的數據提供給我們,數據越多越好,越完整越好。

  我才能確保,我們的宇宙飛船發射能夠和加加林在月球同一塊區域降落,他能夠在宇航服艙外活動時間范圍內找到我們的燃料補給箱并且帶回飛船上。

  所以我們的時間不多了。”

  麥克納馬拉深知其中難度:“教授,你是說你根據他們的發射窗口和軌道參數,來計算我們的發射窗口和軌道參數?

  確保我們的落點和加加林的落點相差不會超過五公里的范圍?”

  林燃點頭道:“沒錯,而且他們先發射,我們后發射。

  我還要確保,加加林登陸月球后,能夠在月球上目測觀察到我們的登月艙降落,他才知道要去哪個方位取我們給他準備的燃料補給包。”

  霍尼格人都聽傻了,準確來說,在場各位,稍微懂點行的人都聽傻了。

  “教授,你真的能做到嗎?”霍尼格問道。

  麥克納馬拉喃喃道:“這個世界上如果有誰能做到這件事,我想大概只有教授了!”

  網傳阿波羅登月順利返回的幾率大致相當于,人類坐著洗衣機橫跨太平洋的幾率。

  這樣的說法夸大了。

  但林燃所說的方案,在當下這個時間點看來,確實堪比洗衣機橫跨太平洋了。

  這其中要克服的難點太多了。

  首先是軟著陸,軟著陸要求航天器在接觸月球表面時速度降至接近零,以確保設備完好無損,并能繼續執行后續任務。

  此前阿美利肯從未軟著陸成功過。

  要是不軟著陸,燃料倉撞擊月球表面會有極大爆炸的風險。

  其次是精度,精度上要計算出對方落點,雙方從地球上發射的時間不一樣,發射點位不一樣,最后要求落點幾乎一致。

  最后是時間,在月球上降落的時間也不能相差太久。

  無論從哪個方面,都提出了太高的要求。

  林登·約翰遜聽完后問:“教授,你有多大的把握?”

  林燃說:“百分之三十,最多百分之三十的把握,能夠讓加加林成功返回地球。”

  林登·約翰遜點頭道:“好的,教授,我明白了,我還得再考慮一下。”

  林燃說:“好,總統先生,我提醒一點,那就是你決定的越早,加加林得救的概率就越高。

  我們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林登·約翰遜的內心產生了激烈的心理活動。

  他不想太空競賽失敗的鍋在自己任內,也不想雙方合作把一個蘇俄人送上太空再平安帶回來。

  林燃說的也沒錯,如果阿美利肯幫忙帶回來,肯定能夠最大程度減緩太空競賽蘇俄人先登月帶來的影響,可這畢竟是阿美利肯和蘇俄的合作。

  過去軍方以及華盛頓的強硬派們就對肯尼迪對蘇緩和的態度感到不滿,林登·約翰遜也有同樣的擔心。

  “教授,總統先生請你在白宮客房住一晚,他隨時有可能想要和你商量對策。”

  總統辦公室的人一個接一個離開,林燃離開時,白宮幕僚長快步走到他耳邊低聲說道。

  林燃點頭道:“好。”

  最后橢圓辦公室里只剩下三個人,林登·約翰遜、杰克·瓦倫蒂和休伯特·漢弗萊。

  杰克·瓦倫蒂是林登·約翰遜多年來的親信,是約翰遜團隊的核心成員。

  休伯特·漢弗萊不是《是,大臣》里的漢弗萊,而是林登·約翰遜的副總統。

  二人都是林登·約翰遜親信中的親信。

  “兩位,我想聽聽你們的意見。”

  杰克·瓦倫蒂率先開口道:“我覺得教授的意見有道理,如果只是從外界輿論的角度,這樣一定是能夠最有效平息輿論的方式。

  加加林回來了,有我們的功勞,加加林沒回來,蘇俄人把他拿去送死,為了贏得太空競賽。

  無論如何我們都占據了道德的制高點。

  可這同樣會引起一些人的不滿,引起一些對蘇強硬派的不滿。

  但如果我們什么都不做,那么我們同樣會面臨一個問題,那么我們要面對蘇俄在輿論上的強大攻勢。

  總統先生,相信你也看到了斯普特尼克時刻后,艾森豪威爾總統在輿論上所承受的極大壓力。

  甚至后續尼克松會輸給肯尼迪總統,一定程度上也受了斯普特尼克時刻的影響。

  蘇俄率先實現登月,這無疑會比斯普特尼克糟糕的多。

  我們和蘇俄合作,是保守派不滿,我們不和蘇俄合作,影響的是你的名聲和支持率。”

  話已至此,就夠了。

  斯普特尼克時刻是指蘇俄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媒體將其渲染成蘇俄科技實力實現趕超的標志性事件。

  瓦倫蒂說完后,漢弗萊接著說道:“約翰遜,我覺得我們應該和蘇俄合作。

  你知道的,這是我一直以來的態度。

  在一些國際事務上我們應該合作,冷戰并不是任何情況下只能對抗不能合作。

  再說,和蘇俄在太空上合作,本身就是肯尼迪總統的遺愿,我們這是在幫肯尼迪總統完成他的遺愿。”

  和杰克·瓦倫蒂所有發言都是從約翰遜的利益出發不同,漢弗萊作為副總統多少還是有點自己的政治理想。

  他一直以來的主張就是要在核裁軍和國際合作。

  除了主張和蘇俄緩和關系,有限合作外,漢弗萊還主張要“越來越多的鼓勵蘇俄陣營中的其他國家的自治和行動自由”。

  說白了他覺得要分化蘇俄和其盟友之間的關系,用更具包容性的立場來分化蘇俄盟友。

  漢弗萊在演講表達自己政治觀點的時候,舉例用的就是華國。

  他覺得應該利用華國和蘇俄的分歧,通過外交和經濟手段鼓勵華國和自由陣營國家接觸,推動華國在國際舞臺上采取更獨立的立場。

  兩人說完后,林登·約翰遜陷入沉思,片刻后說道:“你們知道的,不僅僅保守派不希望和蘇俄緩和關系,不希望結束冷戰,軍方也同樣不希望。”

  漢弗萊點頭:“我當然知道,利益,停止冷戰,大規模裁軍,對軍方可沒有好處。

  但問題是,我們這是在太空領域有限合作,是蘇俄把數據給我們,而不是我們把數據給蘇俄。

  我覺得在明年我們要在百越大規模登陸作戰的前提下,這已經充分證明了這屆白宮在和蘇俄對抗這件事上的決心和意志。

  只是單純在太空上合作這么一次,不會引起軍方多大的反對聲。”

  漢弗萊知道林登·約翰遜擔心自己落得和肯尼迪一樣的下場。

  那聲槍響隨時都在提醒著林登·約翰遜,你是總統沒錯,但如果你越界了,那我們能讓你什么都不是。

  “好,我明白了。”林登·約翰遜說。

  他想了想,然后起身走到電話旁,

  “埃德加嗎?我是林登·約翰遜”

  “總統先生,這么晚了,有什么重要事件嗎?”埃德加·胡佛的聲音傳來。

  林登·約翰遜先是把情況大致描述了之后,問:“埃德加,以你們在民間的情報收集來看,民眾對于我們在太空一事上和蘇俄合作會報什么態度?”

  電話那頭,胡佛已經要被蘇俄人搞的焦頭爛額了。

  他怎么也想不到,蘇俄人怎么會有那么多猛料,其中有的是他真干過,有的他絕對沒干過,但蘇俄人就是有照片,而且一旦放出去,不管他有沒有干過,他都完了。

  胡佛聽到后,知道約翰遜打著民意征集的幌子,實則是在征集他的意見,畢竟有肯尼迪的例子在前,林登·約翰遜尊重自己的意見也正常。

  考慮到自己現在和蘇俄這種畸形的合作關系,說的不好聽點叫被控制,胡佛說:“總統先生,我想這件事白宮就能決定,民眾意見不重要不是嗎。”

  聽到胡佛的表態后,林登·約翰遜下定決心了:“教授呢,瓦倫蒂,幫我把教授請來。”

  林燃此時當然沒睡,他想了很多,因為在這個時空,想要提前數年時間完成登月,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考慮到此時宇航服的效果有限,落點最多只能和加加林相差兩千米的范圍。

  “教授,我決定了,我們要和蘇俄人合作。”林登·約翰遜說道。

  林燃聽完后感慨,果然還是得航天啊。

  也就航天領域會體現如此的國際合作精神。

  冷戰時期,加加林能成為全球偶像,能夠在自由陣營攫取大量聲望。

  冷戰結束后,也有國際空間站這樣的國際合作項目。

  “好,那么就剩下最后一個問題了,合作還需要蘇俄方面同意,他們需要盡可能的提供完整數據給我們。

  從發射時間到發射過程中傳感器收集的數據,他們提供的數據越完整,我們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高。”林燃說。

  林登·約翰遜說:“這就交給我吧。

  尼基塔會愿意合作的。

  教授,你需要做的就是成功,以及成功。

  我再問一點,那就是我們有沒有可能進行直播?

  直播阿美利肯的月球救援,蘇俄在無線電方面的技術落后于我們。

  雖然在上面的是蘇俄人,但是執行救援的是阿美利肯,全程直播的是阿美利肯電視臺。”

  顯然,在民用科技上,即便是林登·約翰遜這樣的非專業人士,也知道阿美利肯有著非常明顯的優勢。

  林燃想了想:“我們只需要經過簡單的調試完全能做到。

  不過還是那句話時間不多了。

  我們可以通過慢掃描電視技術,從月球表面實時傳回畫面。

  不過唯一的問題就是畫面可能不夠清晰。

  加上月球探測器的能源有限,視頻設備的功耗和重量都有比較嚴格的要求。

  這需要進行重新設計。

  好消息是,我們的登月計劃一直都包括了電視直播,所以我們有相對完整的解決方案。”

  1962年,阿美利肯的電視星(Telstar)衛星首次實現了跨大西洋電視信號傳輸,證明了遠距離視頻傳輸的可行性。

  1964年,美國的勘測者計劃計劃使用慢掃描電視(SSTV)技術,從月球表面傳回了低分辨率的黑白視頻。

  也就是說此時,單純從技術角度來考慮的話,是具備電視直播基礎。

  NASA已經建設完整的深空網絡和高增益天線則為畫面傳輸提供了必要的技術基礎。

  蘇俄也能做到。

  只是一方面,蘇俄要把人送上去,它留給其他設備的載重空間有限,未必有提供給視頻設備的重量和空間。

  另外一方面則是因為實時視頻需要快速的數據解碼、傳輸和地面解碼技術,蘇俄人在信號處理速度上不足以做到視頻的實時播放。

  以原時空中,蘇俄人在1966年的月球9號傳回的圖像序列為例,它每幀傳輸耗時數秒,整體過程更像慢動作而非實時視頻。

  林燃說完后,林登·約翰遜振奮地揮舞了一下拳頭,有這對比,他可不怕出什么意外。

  “教授,我只有一點要求,那就是在設計的過程中,一定要格外凸顯燃料艙的阿美利肯國旗!

  阿美利肯國旗要全程在直播鏡頭前。”林登·約翰遜說,“我這就去通過熱線連接尼基塔。”

  林燃點頭道:“好,我也準備去著手開展工作。

  另外約翰遜總統,我可能需要實時和科羅廖夫通話,隨時溝通情況。”

  林登·約翰遜點頭:“我會給你臨時安全許可,我待會就下一個總統令給你。”

  眾所周知,阿美利肯是律師治國的國家,各種條文層出不窮。

  像這種敏感技術合作,別說和蘇俄,《國家航空航天法》固然沒有禁止太空合作,但是還有《國家安全行動備忘錄285號》限制你和蘇俄的合作,所有涉及到和蘇俄合作都要被嚴格審查。

  和盟友也是如此。

  進入到70年代之后,因為外部壓力,阿美利肯決定要向法蘭西轉讓部分核武器技術,但因為有法律限制,當時的白宮沒有把握能夠繞開法律,所以他們采取的策略就是,總統簽許可令,阿美利肯專家采用“負面指導”或“二十提問”的方法。

  “二十提問”就是法蘭西專家不斷問阿美利肯專家問題,阿美利肯專家只能回答是或者不是,然后慢慢縮小范圍,直到得到了他們想要的答案。

  當時整個援助過程高度保密,未通知國會,直到八十年代末才由學者理查德·烏爾曼在《外交政策》雜志的文章《隱秘的法蘭西連接》曝光。

  林登·約翰遜之所以答應的如此痛快,也是因為整個合作過程是蘇俄提供數據給阿美利肯。

  科羅廖夫在睡夢中被驚醒,他的秘書在外面等著,他仔細瞅了眼,外面不止一個人,一堆人在等著他。

  他看了眼時間,已經是凌晨一點鐘了。

  “伊萬同志,發生什么了?”科羅廖夫問道。

  伊萬的聲音從門外傳來:“科羅廖夫同志,克里姆林宮讓您趕快去一趟,車已經在外面等了,阿美利肯人要和我們合作,NASA局長倫道夫·林要親自和您通話。”

  科羅廖夫感覺這聲音聽上去不太真切。

  這個時間點,倫道夫和我通話,克里姆林宮,我是不是還沒睡醒。

  直到十一月莫斯科的冷風從門外襲來,凍得他一哆嗦之后,他才意識到,伊萬說的是真的。

  “科羅廖夫同志,大致情況就是如此,阿美利肯不知道從哪里得知我們要進行登月計劃的消息,他們希望和我們合作,提高宇航員成功返回地球的幾率。

  尼基塔和其他委員們都已經在趕往克里姆林宮的路上。

  我們需要您給我們一個專業的判斷,是否要和阿美利肯合作,以及這其中是否包含了其他的陰謀。”

  克里姆林宮的同志在伏爾加汽車上給科羅廖夫介紹情況。

  科羅廖夫點頭道:“我明白了。”

  到達克里姆林宮之后,名義上是林燃和科羅廖夫通話,但實際上林燃的聲音克里姆林宮的每一個人都能聽到,同樣,科羅廖夫的聲音,白宮的每一個人也能聽到。

  “科羅廖夫,我們長話短說,你們的登月計劃是一個不完整的登月計劃,是一個只考慮把人送上去,不考慮如何把人帶回地球的計劃,這是一個為了在太空競賽中獲勝而不考慮英雄生命的計劃。”林燃說。

  科羅廖夫深吸一口氣,“抱歉,倫道夫,不知道是什么給了你這樣的錯覺。

  你在沒有掌握任何我們登月具體細節的情況下,會做出如此錯誤的判斷。”

  科羅廖夫知道林燃說的是對的,也不可能在通話里承認,誰知道,會不會被錄音,然后捅到外界去。

  “這很明顯不是嗎?你們的大推力火箭沒有經過完善的測試,你們的太空對接技術同樣不夠完善,你們賴以依仗的只是一次成功的月球軟著陸而已。

  把人看做是裝載宇航服里的物品,把他安全送到月球上,再傳回幾張照片和視頻影像,就算完成任務。

  至于他能不能安全回來,那只能祈禱上帝會降臨了。

  成功回來的概率恐怕和坐在洗衣機里橫渡太平洋的概率差不多。”

  科羅廖夫聲音變得冷酷起來:“教授,你是NASA的局長不是蘇俄航天局的局長,你無權對我們的航天事務指手畫腳。”

  白宮內,林登·約翰遜示意林燃語氣溫和,別把事情搞砸。

  林燃點頭表示明白:“科羅廖夫,我不是來指責你們的。

  而是我們可以合作。

  我們合作之下,才有可能把上月球的英雄完整的帶回地球。”

  合作,果然和路上得到的消息一樣,科羅廖夫心想,“我們不需要合作。不過如果你有什么好的合作方案,我們可以在這次登月成功后再考慮合作的事情。”

  沒人會問阿美利肯怎么知道他們要登月,沒人會認為阿美利肯沒有得到準確可靠的消息。

  至于消息怎么泄露出去的,這是后續調查的工作,不在現在討論范圍內。

  克里姆林宮只關心白宮方面到底想干嘛。

  林燃說:“你們只需要把人給送上去。

  我們今年本身也要進行月球軟著陸,我們負責把燃料給送上月球。

  我們今年要執行的勘測者計劃,本來計劃要把探測器進行月球軟著陸,現在探測器變成燃料艙。

  讓燃料艙精確著陸在你們宇航員的著陸點附近。

  由你們的宇航員找到燃料艙,完成燃料的轉移,這樣你們需要的載荷減少,能夠有效提高宇航員回來的幾率。”

  科羅廖夫聽完后被這天馬行空的想法給震驚了,“倫道夫,你在和我開玩笑嗎?

  你們怎么可能能把月球著陸的精度做到只有幾百米?

  我欣賞您的樂觀。

  在著陸精度上遇到困難,勘測者能和著陸點偏差數公里都已經很厲害了!”

  科羅廖夫覺得林燃提出的想法是天方夜譚。

  “不,科羅廖夫,你要相信我,我能做到!

  你需要做的就是把你們的發射數據,什么時候發射,發射過程中的數據都告訴我。

  NASA會負責完成月球的精準著陸!

  別忘了,我從來不會失敗!”

  林燃語氣無比的鎮定,即便通過遠洋電話線傳輸,克里姆林宮的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到語氣中傳來的自信。

哎呦文學網    科技入侵現代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