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0393 咱家是來主持公道的

  裴元也不多給司空碎解釋,直接向他問道,“以往千戶所遇到這樣需要緊急擴編的情況,都是怎么做的?”

  司空碎答道,“一般是從千戶所的子弟中招募,這件事澹臺芳土已經在做了。可就算招募了,也需要長時間的訓練,才能派上用場。”

  “咱們千戶所面對的敵人比較棘手,那些砧基道人分散四方,大多數時候需要單打獨斗,沒有過人的武力是不行的。”

  裴元心中一想也對。

  可惜司空碎說的雖然有理,卻也動搖不了裴元的急于求成。

  裴元又問道,“除了這個呢還有別的辦法嗎?”

  司空碎聽了裴元此問,目光不由的瞥了程知虎一眼。

  程知虎初時莫名其妙,隨后就漲紅了臉,只是也不吭聲。

  裴元很快意會了,無非就是招安唄。

  這些江湖人物當了朝廷鷹犬,八成還是要來幾個投名狀的。

  比如說,按照當年岳清風的說法,程知虎為了投身錦衣衛,可是出賣了不少淮上大豪的。

  這些人背叛了自己的陣營,被視為江湖敗類,以后就只能死心塌地的跟著千戶所做事了。

  這正是因為這些江湖敗類回不去了,反倒比正經的錦衣衛子弟,還要可靠一些。

  司空碎顧及程知虎的顏面,沒有深談,倒是說起了過往的事情。

  “當年,千戶所也曾遇到過兩次極為麻煩的局面。一次是副千戶馮劫圍剿明教五行旗,一次是副千戶陳馳圍剿白蓮佛母唐賽兒,這兩次都招安了大量的江湖人協同作戰。”

  “可惜,這兩次的戰果雖然都很顯赫,但是江湖人物不好控制的秉性,也暴露無遺。”

  “圍剿白蓮佛母唐賽兒的時候,更是出了重大紕漏。”

  “太祖皇帝當時逮捕了各地的尼姑和女道士幾萬人,想從中找出唐賽兒的蹤跡。這件事當時正好由我們千戶所負責看管,結果大量的江湖人物,忽然獸性大發,任意奸淫,造成了極壞的影響。”

  “所以…,現在朝廷對招安還是很忌諱的。”

  裴元明白司空碎要表達的意思了。

  也就是說,想要通過這種途徑大規模的補充,幾乎是不現實的。

  裴元只能嘆了口氣,“再想想看吧。”

  裴元既然有心在陽谷立足,自然不能再留那些和尚了。

  于是裴元終于掏出了那件武器。

  他讓人查閱縣志,得知此蓮生寺修建于永樂年間,于是援引洪武圣訓,宣布蓮生寺為違建寺廟,所有寺產悉數沒收。

  僧人有度牒者,驅散至其他寺廟。

  無度牒者,全部征為勞役。

  寺里僧人聞之大嘩,有些手腳快的,趕緊趁著這些如狼似虎的錦衣衛顧及不周全,翻墻出寺,去找供養這寺廟的地方大族撐腰。

  誰料不去打聽還罷,出去后才知道,陽谷城中已經在戒嚴。

  不少持刀的錦衣衛還在沿街搜捕。

  那些僧人無處可去,只能裝作是化緣歸來,重新回到寺中。

  裴元第一時間讓人去清點了僧眾和寺產。

  這蓮生寺已經有些年頭,寺中共有持度牒的老僧五人,沒有度牒的年輕僧眾百余人。

  這次收斂寺產,前前后后總共得了八千多兩銀子,以及一些金銀器物。

  另外的大頭,就是周圍獻為寺產的大片土地。

  裴元看到那幾百畝土地的地契也有些犯愁,陽谷城中有些身家的大族都在他的搶劫范圍內,該把這些土地賣給誰呢?

  裴元按照自己之前的安排,驅散了那幾個有度牒的老僧,又將那百十個年輕僧人抓了幫著運輸財貨。

  饒是如此,光是控制“賊贓”,就花了不下三日工夫。

  裴元將那些金銀銅錢單獨收好,其他值錢的器物則尋了幾處禪院,塞得滿滿當當。

  那些房契、地契之類的東西,裴元也不知道該怎么處置,只能暫且先留在手中。

  除此之外,那些大族豪強家中,還抄出來大量的糧食。

  裴元想著要在這蓮生寺扎根,這些物資是少不了的。

  于是也不顧惜那些年輕僧眾,如驅牛馬一般,讓他們每日趕著大車往寺中運糧。

  至于那些勾結霸州流賊的大族,裴元也按照安民告示中所說的,只抓為首的,其他人都驅散了事。

  裴元這次跑來秋后算賬,固然是有報仇的因素,但主要還是求財,因此就沒把事情做絕。

  等到又過了兩三日,裴元覺得已經做得差不多了,才讓人通知陳心堅,解除城中的戒嚴。

  裴元帶出來的人,除了留了幾個探子,在四門留心各方動向,其他的悉數撤回了蓮生寺休整。

  陽谷縣令陳朗聽到戒嚴結束后,趕緊讓師爺出去查看。

  當發現街上陸續出現行人后,陳朗這才安下心,讓人把早就寫好的密信悄悄送往東平州。

  沒多久,東平州的知州就火速趕來了陽谷縣。

  在知道事情的始末后,東平知州立刻嚴辭要求見那錦衣衛的頭目裴千戶。

  裴元自然懶得理會一個知州,讓霍韜推辭說正在審問通賊犯人,需要隔絕內外,對那知州置之不理。

  那知州也是火爆性子,立刻就把陽谷城中發生事情,上報了兗州府。并且言辭激烈的,將這件事定性為洗劫。

  事情只一兩日間,就分送山東按察使司和山東巡撫衙門,就連布政使司也得到了通報。

  諸多官員聽說了陽谷發生的事情后,一時群情洶洶。

  山東巡撫王敞決定親自前往陽谷調查,山東按察使司也向朝廷單獨上報了此事。

  然而,趕在所有人之前抵達陽谷的,卻是裴元計劃之外的一個人。

  那就是山東鎮守太監!

  裴元聽說山東鎮守太監傳召他去縣衙相見的時候,也不由愣了愣。

  好半天他才想起來,山東這地兒雖然不是邊鎮,但是因為位置重要,也是有鎮守太監的。

  明朝早年的時候,行省的主要權力機構就是三司。后來中央為了加強對地方的管理,又多出了巡撫這一層級。

  在巡撫制度逐漸成熟的過程中,地方上曾經短暫的出現過“三堂”并立的情況。

  這三堂就是巡撫、鎮守太監和總兵。

  理論上來說,巡撫的職權是最大的,作為都察院體系的重要延伸,巡撫幾乎對地方上的所有事務,都有過問的權力。

  鎮守太監的職權比較復雜。

  具體來說分為守邊的鎮守太監,和在內地要害諸省的鎮守太監。

  守邊的鎮守太監,主要是兩大職責,一個是“監軍”,一個是“撫夷”。

  這些邊鎮的鎮守太監職權,比邊鎮的監察御史還要大一些。

  監察御史的職責是稽核功罪賞罰,鎮守太監則擁有監督軍事將領、協贊軍事行動、整飭軍紀邊防等權限。

  一般來說,明朝的邊鎮太監也充任著主戰派的角色。明朝在邊境幾次大的摩擦,都活躍著鎮守太監的身影。

  內地鎮守太監的主要職責,是撫軍安民,搜集貢品,以及打小報告。

  這些內地的鎮守太監雖然沒有升遷罷黜官員的權力,也沒有考察官吏的職責,但是卻有權監督、彈劾所在地區的文武官員,還可舉薦、請留甚至“奏罷”地方長吏。

  他們還可以過問地方司法事務,并與撫按定期錄囚。

  可以說,雖然看上去沒有多少職權范圍,但是隱形權力卻非常大。

  因著這兩類鎮守太監類型的不同,也形成了一些不成文的規矩。

  比如說,內地的鎮守太監,包括南京的守備太監,都是由司禮監的人出外差,屬于司禮監的外派人員。

  邊鎮的的鎮守太監,則大多是由御馬監太監出任,屬于御馬監的外派機構。

  這種不成文的模式,在成化之后漸漸形成慣例,正德時尤其明顯。

  正德年間,也正好是鎮守太監最后的輝煌時刻。

  裴元聽說山東的鎮守太監要傳他問話,心中立刻起了警惕。

  幾個下屬正好在旁,也都認為那鎮守太監來者不善。

  裴元想了想,大致能猜到那太監的來意,于是對眾人說道,“那閹狗八成是聽說咱們借著通賊的名頭,洗劫了陽谷縣,所以跑來打秋風的。”

  司空碎聽了,猶豫了下,對裴元勸道,“咱們現在還要準備應對朝廷的詰問,要不要稍微給他些甜頭,以免節外生枝。”

  裴元聽了搖頭,“只怕欲壑難填,白給人做了嫁衣。”

  裴元還想拖延一下,讓人去打聽下那山東鎮守太監的來路,不想那家伙似乎認準裴元這伙是肥羊,不停地派人來催問。

  裴元見狀,索性不理那些,點了幾個錦衣衛,跟著他一起去陽谷縣衙。

  裴元路上的時候,留心了下陽谷縣中的情況。

  現在雖然解除戒嚴了,但不知是不是因為錦衣衛們還在的緣故,市面上仍舊顯得很蕭條。

  裴元也沒多做理會,徑直去了縣衙。

  等到了地方,裴元人在馬上,陳心堅就跳了下去,大步到縣衙前喝道,“鎮邪千戶所千戶裴元,前來見過山東鎮守,還不快去通稟。”

  那些縣衙的衙役,前些日子剛好見過這些錦衣衛是如何逞兇的,衙役們不敢耽擱,連忙進去回稟縣令。

  那縣令陳朗正和一個面白無須的中年太監說著話,聽到那裴千戶到了,目光一轉,看向那太監。

  陳朗也沒想到鎮守太監會在這個節骨眼趕過來。

  作為文官體系的一員,他對這鎮守太監自然不怎么感冒,對這鎮守太監刨根問底般的了解那幾家的資產,更是嗤之以鼻。

  陳朗對這太監的來意,也能大致猜到,知道這貪婪的禿鷲,八成是為了那大筆錢財而來。

  但是正應了那句話,惡人自有惡人磨。

  對于這些肆無忌憚的錦衣衛,反倒是這些肆無忌憚的太監,用起手段來更加趁手。

  既然如此,陳朗倒也樂得讓這兩幫人先來一出狗咬狗。

  陳朗不無挑唆的向那太監拱手道,“畢公公,你看這?”

  那姓畢的太監笑了笑,陰柔的說道,“咱家是來主持公道的,豈能容忍這小小的錦衣衛放肆?”

  “你之前那般疾言厲色,實在是小看了咱家。”

  陳朗臉色略有些不自在。

  那姓畢的太監慢慢吩咐道,“讓他先等一會兒,咱家還要和陳縣令,好好了解下此事的始末。”

  那衙役聽了,連忙去衙前回報。

  陳心堅聽了皺眉,直接呵斥道,“既然是要了解此事的始末,為何不詢問我們千戶,要偏聽那縣令的話?”

  “再說,我們千戶已經到了衙前,這件事的是非曲直,也總要見了再說。難道陳縣令和鎮守太監還有什么不能見人的密謀嗎?”

  那衙役哪回答的了這個,只知道訥訥而已。

  陳心堅跟著裴元混的時間雖然不長,但已經養成驕橫,當即對那衙役喝道,“再去問,就說我們千戶也知道此事的始末,也想回稟鎮守。”

  那衙役兩頭為難,卻也只能硬著頭皮再去回報。

  衙役這一來,把陳心堅的那話回稟了,那姓畢的太監臉色立刻就難看了。

  陳朗聞言,卻默不作聲心中暗爽。

  半晌,那姓畢的太監拉長了臉說道,“不必管他,你也不必去回報了。”

  那衙役聽了大喜,如蒙大赦一般,趕緊在堂前站定,慶幸不用再過去面對那些兇人了。

  堂中一時安靜。

  那姓畢的太監沉著臉,陳朗則是故意沉默著,把氣氛弄得難堪。

  或許是沒見到衙役回稟,那衙前等著的錦衣衛忽然大叫道,“為何遲遲沒有回應,莫非是有歹人挾持了山東鎮守?”

  堂中的陳朗和鎮守太監一愣,正不知這是何用意。

  接著就聽到一陣凌亂的腳步聲響起,一個穿著五品錦衣衛官服的高大武官,帶著幾個親兵大步進來。

  那臉色白凈的太監見了不由大怒,當即呵斥道,“大膽!小小錦衣衛千戶,竟然敢沖撞咱家,就連你們錦衣衛指揮使,見到咱家都畢恭畢敬。你算什么東西?”

  誰料那錦衣衛千戶,臉上毫無懼色,平靜的向他詢問道,“你在宮里的后臺是誰?”

  “?”畢真對這問話,有些措不及防。

  就見那錦衣衛千戶盯著自己問道,“谷大用、丘聚、蕭敬、陸訚?哪個說話好使?”

哎呦文學網    沒錢當什么亂臣賊子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