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搞到它!
準確的來說,是搞到它性能數據。
幾年前,當F3戰斗機第一次公開展示,出現在世人面前的時候,面對這款具有可動鴨翼的戰斗機,人們眼前一亮,為之驚艷的同時。
還有一些人盯上了它。
就是KGB的情報人員,他們在第一時間拍攝了大量的細節照片,而這些照片則在第一時間被送回國內,供航空工程專家研究。
盡管在過去的幾年中,KGB以及其盟友的間諜很努力,但卻無法像波蘭間諜馬里安·札查斯基搞來F15性能資料那樣,搞到F3的性能資料。
不過,他們仍然會通過公開展覽的方式,用照相機拍下了大量的照片,而這些照片,正是蘇聯的航空專家們分析F3戰斗機性能的最佳途徑。
“可動鴨翼可以更好控制主翼渦流…”
對著剛剛獲得的新照片,米哈伊爾·西蒙諾夫是蘇霍伊設計局的主任設計師,他看著一個細節照片說道:
“但更有意思的是,這里…”
他拿出一張照片,遞給一旁同僚,說道:
“你看,他們戰斗機在主翼前緣加了一個小邊條也可以提高戰斗機的機動性進一步增強大仰角能力…增加邊條這個思路很罕見,看起來簡單,不過非常復雜,他們的氣動水平更高了,這是量產型和驗證機的區別之一…”
在如此感慨之余,他又一次看著照片上的飛機,飛機的翼身融合做的相當不錯,幾乎就沒有凸起,而且座艙很高,飛行員坐在坐艙中,露出半截身體,這甚至有一種騎在飛機上的錯覺。
而這也正是他們為了改進視線故意為之,F15戰斗機也有類似的設計。
在對著照片將F3戰斗機進行了一番分析之后,西蒙諾夫又把照片放到桌子上,說道:
“與F15不同,它從一開始就是按照空空空地兼優設計的,在理論上,只要武器掛載沒有問題,甚至可以在空中在空空和空地任務之間靈活轉換。”
“這會不會意味著,它的機動性并沒有那么好呢?畢竟,空空空地兼優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卡沙弗特季諾夫說的是事實,就像F15戰斗機一樣,在設計時——號稱第一克都是為了空優。至于對地攻擊,人家壓根就沒想過。
從來沒有哪家設計飛機的時候,會像SEAF那樣,既要空優,又要對地攻擊,他們在設計F2戰斗機的時候,就是這么搞的,不過是更側重于空優,只是兼顧對地攻擊而已。
“是不太容易做得到,但是,誰知道呢?我認為,它的機動性應該不會比F15差。”
在做出這個判斷之后,西蒙諾夫想了一下,然后說道:
“也就是說,技術指標對標F15就可以了。”
接著,他又看了一眼桌子上的照片,說道:
“但是,我們覺得我們可以借鑒一下F3戰斗機的概念,這款式戰斗機的機體構造極其先進。其大部分部件以及升降副翼均采用碳纖維復合材料打造,這種材料既輕質且高強度的特性。常規半硬殼式結構的機身中,有高達50的比例選用了這種高性能材料。機身前部主要采用常規鋁合金,而后機身則全面運用了碳纖維復合材料,進一步優化了結構性能。
而鋁鋰合金被巧妙地用于機身以及側蒙皮,既保證了強度又減輕了重量。而機頭整流罩和噴管整流罩則選用了聚芳酰胺纖維復合材料,這種材料在保持輕量的同時,還具有出色的耐熱性。”
這些都是公開信息,但是復合材料采用如此之多,卻是史無前例的,當然這也是因為SEA的碳纖維技術水平和產業規模一直處于世界領先地位。
有時候,有些東西不是想學就能學的,在西蒙諾夫的話音落下時,有人提到:
“可是,我們在碳纖維技術不如他們,采用大比例的復合材料,會不會影響到飛機的性能。”
“我指的是借鑒思路,但還是要立足于現實,鋁鋰合金就是很好的材料。用其代替常規的高強度鋁合金可使結構質量減輕1020,剛度提高1520,不過,我們的1420合金構件塑韌性低,且不可焊拉,但是他們使用的卻是高強可焊鋁鋰合金,和冶金部門對接一下,詢問他們有沒有搞出來…”
其實,技術總是會互相影響,有時候,并不一定需要偷,僅僅只需要一些理念,就可能結出不同的果實。
很快,西蒙諾夫他們又聊起了正在研制中的T10,通過KGB提供的F15的性能情報相對比,他們發現T10依然處于下風。開發了近十年卻得到這樣的結果,為了達到新指標以及之前的試飛不穩定性。
為此,作為主任設計師的西蒙諾夫拍板決定修改設計,幾乎等于重新設計了一架戰斗機。
這顯然是有風險的,就像現在,在談到正在修改的設計時,卡沙弗特季諾夫說道:
“為了與F15對抗,我們需要進行大量的修改,包括平尾、方向舵、前后緣襟翼、副翼等布局,而這些都需要進行大量的風洞試驗,這可能會嚴重拖累整個工程的進展。
而你知道的伊萬諾夫同志,對此一直非常反對,修改的地方越多,工程延誤也就越大,而且…”
葉甫根尼伊萬諾夫是蘇霍伊設計局的總設計師,他對于冒風險徹底修改T10設計并不熱衷。盡管測試與研究顯示T10的缺陷非常明顯,依然希望通過細微的調整、增加燃油儲存等措施來完善T10。
而西蒙諾夫是進行修改的堅定支持者,他一直努力推動飛機的全面重新設計,雖然航空工業部的領導卻有不同的意見,但在他的堅持與勸說下,再加上F15的性能情報以及F3戰斗機的壓力,讓航空工業部的領導層決定冒險對T10進行徹底的修改。
雖然如此,但是因為修改的地方太多,這直接導致了工程進度可能受到嚴重的影響。
卡沙弗特季諾夫壓低聲說道:
“而且,現在海軍對航空母艦的需求是非常迫切的,海軍需要可以彈射起飛的艦載機,根據我們獲得的消息,米高揚設計局正在對他們的飛機進行修改,以適應海軍的需要。
如果,我們不能夠盡快達成拿出我們的產品。那么米高揚很有可能會贏得這場競爭。”
在蘇聯內部是存在著各種競爭的,尤其是武器設計,有時候甚至可能會造成浪費,比如T64/T72以及正試驗中的T80,本質上都是一款性能相近的坦克,但是他們卻生產了三個型號。
至于各個飛機設計局之間的競爭也是白熱化的,不僅僅只是設計局產品之間的競爭,還有與軍方高層關系之間的競爭,就像米高揚能夠一次次贏得競爭,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米高揚的哥哥是克里姆林宮的高層。
現在雖然那位兄長已經不在人世,蘇霍伊終于可以和米高揚公平競爭了,在這種情況下,設計局里自然不希望因為“時間原因”,輸掉這場競爭。
“我們需要的是一款先進的戰斗機,而不是一款為了時間,進行妥協的戰斗機!”
和過去一樣,盡管同事的提醒讓西蒙諾的眉頭皺成了的一團,但是他仍然堅持最初的態度。
“我們需要有針對性的對它進行了全新設計!”
無非就是需要頂住來自工廠、研究所內部外部、政府領導層的壓力而已,西蒙諾夫在心里這么尋思著,雖然他很清楚,這么干的的風險很高風,但是他相信這是正確的。
“蘇聯需要一款先進的戰斗機!”
就在蘇霍伊念叨著要設計一款足以傲視群雄的戰斗機時,在莫斯科的海軍司令部內,戈爾什科夫元帥,這位蘇聯的的海軍總司令,正盯著他的航母。
“其實,我的態度和過去是一樣的,我們需要的是核動力航母!”
又一次,在提到核動力時,他的語氣中充滿了遺憾,而一旁的海軍參謀長斯米爾諾夫,則說道:
“至少現在烏斯季諾夫同志是贊同建造航空母艦的,而不像過去那樣,反對建造航空母艦。”
一直以來,蘇聯海軍的航母夢都受到種種原因的影響,在赫魯曉夫時代,那家伙是潛艇派,他幾乎停止了所有的大型軍艦建造,好不容易等到他下臺了,結果國防部長烏斯季諾夫對航空母艦不感冒,相比于航空母艦,他主張建載機巡洋艦,就是配合海軍艦艇擊沉敵國的核潛艇…
由于烏斯季諾夫反對建造大型航母,所以雖然戈爾什科夫元帥一直主張建造航母,但是他的愿望一直都沒有實現,部長的反對大于一切,哪怕就是實際需要也不行。
“這次我們的烏斯季諾夫同志之所贊同造航母,完全是因為局勢的變化,在過去的幾年中,埃及的薩達特正在走向親美的道路,兩年前他就廢除了《埃蘇友好合作條約》,收回了我們對埃及港口的使用權,我們艦隊不得不黯然離開地中海,兩國關系徹底破裂。
去年薩達特又宣布延期償還蘇聯軍事債務,克里姆林宮認為,埃及已經全面倒向了西方,而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隨時都有可能關閉蘇伊士運河…雖然運河是運河公司的,但是畢竟屬于埃及。”
提到埃及的局勢變化,戈爾什科夫元帥看著眼前這艘航母模型說道: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很有可能無法獲得埃塞俄比亞的糧食,而現在,伴隨著埃塞俄比亞局勢的變化,埃及很有可能會配合SEA,禁止裝有武器的蘇聯商船通過蘇伊士運河——這會給我們在埃塞俄比亞的行動造成嚴重打擊。”
斯米爾諾夫點了點頭,說道:
“部里的備用方案不是要繞道好望角運輸物資嗎?”
“可如果SEA海軍封鎖紅海呢?畢竟極樂島在他們的控制之下,那里可是紅海連接印度洋的咽喉。”
戈爾什科夫元帥點著一根香煙,用極其無奈的語氣說道:
“在海上的對抗中,我們從來沒有贏過SEA,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們的海上力量是薄弱的,每一次海上對抗,SEA都會調動航母,可是我們呢?”
搖了搖頭,他繼續說道:
“因為沒有航母,因為海上力量不足,所以不得不讓步,而現在,為了確保埃塞俄比亞不被奪走,克里姆林宮做出了決定,我們的烏斯季諾夫同志非常清楚——保住埃塞俄比亞,比所有的一切都重要!”
請: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