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285章 吃我一套陽謀,來自網絡時代的算計

  “很好,其實我認為他們的這些條件也并不是不能接受,我們現在最大的對手還是津村背后的舊勢力,《醫藥品公平競爭規約》的表決,是敲碎津村枷鎖的第一錘,你以工廠為抵押的決斷很好…但華夏人不是傻子,那個年輕的天才醫師就嗅到風險了,所以才會問出那么三個問題。”

  “有些時候我們不能想著什么地方都要贏,適當的給同盟一些好處,也是為了更好的穩固我們的關系。”

  小林一雅背后的大佬淡淡的說道。

  對于接下來要做的談判,他表現的甚至比小林一雅要積極。

  小林一雅還想著要爭取一些利益,這位大佬想的是盡快的開始,拉扯的時間越久,事情越是難辦。

  小林一雅想了想說道:

  “先生明鑒,抵押這件事是給中方看的投名狀,更是向黨內證明小林制藥有背水一戰的覺悟!”

  “但…東京港是您的革新派陣營主導流通改革,背靠港口的GMP工廠,津村絕無可能將漢方藥鋪滿東京藥局,而我們能做到!這才是擊潰他們渠道霸權的致命一點!”

  “不過抵押給中方…這事兒我還想爭取一下,數額畢竟是太大了。”

  這個抵押的東西不是大佬的,而是小林一雅的,他為了干成這事兒抵押出去的話,心里終歸是有點不痛快的。

  好在大佬還是講道理的,對著他點了點頭:

  “可以,你看著來吧!”

  接著大佬又說道:

  “津村背后的舊勢力正全力阻撓修訂案…他們斥責這是‘動搖國本’。”

  “殊不知,真正的國本是民生!壟斷導致藥價畸高,民眾怨聲載道…這才是革新派推動此事的‘大義’!”

  說完他提醒:

  “這件事做成了,你我,都將會被記住!”

  小林一雅點了點頭,大佬是點他,不要舍不得錢。

  他擦了擦汗水,然后問道:

  “中方知道我與您的股東關聯。他們要求提交渠道數據和國會周報,還需要您和黨派里五十人簽字,這點我們做不做?”

  這件事兒現在還沒做呢!

  涉及到的是大佬和背后的人,說是給錢他不心疼,但是這事兒不知道他是怎么個反應?

  本來以為觸及到大佬的時候,對方會忍一手,結果大佬說道:

  “做吧!我馬上通知人來簽字,這些都是不用費心思的東西,股東身份本就是威懾津村的明牌,小林制藥是革新政策扶持的‘樣板’!打破壟斷、降低藥價、惠及國民,這是任何政黨都不敢否定的‘政治正確’!只要你們開始實施,津村失去渠道捆綁權,它囤積的原料就是壓垮自己的石頭。”

  聽到大佬都這么講了,小林立馬附和道:

  “是,屆時華夏中醫的‘拳頭產品’將通過小林渠道席卷日本!津村的市場份額,便是獻給您革新路線的‘勛功狀’!,只是…方言提出要執政黨革新派的‘書面支持’,咱們就這么給他們了?”

  大佬說道:

  “告訴他們…國會表決結果就是最有力的‘書面承諾’!只要開始合作,我親自為小林制藥與中方合作的工廠剪彩!讓他們看清楚:和小林合作,就是和日本的未來合作!”

  小林一雅見到背后黨派大佬已經開始孤注一擲了,他也不說什么。

  立馬表明態度:

  “那我明白了,接下來到華夏去談判,我會盡量爭取利益,如果他們堅持,我會放寬條件,促成我們的合作。”

  大佬點頭:

  “嗯,就按照你說的做。”

  事實上,方言他們也沒閑著,趁著小林一雅還沒來的時候,不光是在國內制定了計劃,也在調查日本那邊的動向。

  接下來就是九月一號的談判博弈了。

  等到九月一號這天,家里的大姐小老弟小姨子,還有老爹老丈人,甚至還有正義和明珠以及日常在這邊的曾毓尋,都結束了他們暑假,開始了新的校園生活。

  老爹和老丈人開著新車回了學校,大姐他們則是索菲亞用車送到了北大。

  今天的學校開學也是熱鬧非凡,新的一批報考的首都中醫藥大學的學生到了學校里。

  規模比方言他們那一屆還要多一些,原因也是很簡單,就是因為去年的時候方言這個全國高考最高分報考了這家學校,所以他的名字被更多人知道了。

  而且根據對方言的報道,其他人也知道原來這個學校還有這么多路子可以走,還和這么多部門有聯系,之前感覺還挺冷門的學校,就因為方言時不時的上報紙和新聞,變成了熱門的學校。

  所以今年的人還特別的多,至少方言知道肯定是比原來歷史上的多很多的。

  當然了,這也是好事兒。

  越多的人來學習中醫,以后中醫的市場也就會因為中醫從業者而越發的龐大。

  這年頭和以后不一樣,現在的大學生是社會急需的。

  各行各業百廢待興,教育、科技、衛生等領域急需高素質人才注入新鮮血液,推動各項事業重回正軌、蓬勃發展。

  就中醫藥領域而言,其遭受的創傷尤為嚴重。

  從方言在研究院統計的全國中醫人員數量來看,1959年全國中醫有36萬多人,到1977年銳減至24萬人;中醫醫院數量也從1966年的371所,急劇減少到1978年的171所。

  大批中醫從業者被迫離開崗位,中醫醫院被拆散、改造,中醫理論和實踐遭到批判,傳統中醫面臨著被嚴重西化的困境。

  在這樣的背景下,培養更多專業的中醫人才迫在眉睫,每一位投身中醫學習的大學生,都可能成為復興中醫事業的關鍵力量。

  蝴蝶效應的開始,是隨著方言他在全國高考中斬獲最高分,并報考首都中醫藥大學,這一事件經媒體報道后,成功吸引了社會各界的目光。

  人們發現,原來這所學校蘊藏著諸多發展機遇,與多個部門存在緊密聯系。

  以往被視為冷門的中醫藥專業,因為方言頻繁登上報紙和新聞,搖身一變成為熱門選擇。

  更多學生報考,意味著學校能選拔出更優質的生源,為中醫界培育出一批批高水平的專業人才。

  假以時日,這些新生力量步入社會,投身中醫臨床、科研、教育等各個領域,必將不斷壯大中醫從業者隊伍,提升整體素質。

  只要不出意外,方言能夠預見到,他們這些人,能夠在實踐中運用所學知識,傳承和創新中醫理論與技術,能進一步拓展中醫的應用范圍和影響力,推動中醫市場的持續擴張,助力中醫事業在即將到來的改開中,增大更多的影響力。

  世界上有的事情就是很怪,當人們的開始出現規模的進入一個行業的時候,更多人就會注意到這個行業,然后吸引力就像是一個螺旋,更多人就會關注到這里,所謂的流量就這么產生了。

  如果再加上一些事情推波助瀾的,再讓媒體報道出去,那么影響力就會更大。

  所以今天在首都中醫藥大學的門口,除了掛了歡迎新生的橫幅,還有“熱烈歡迎日本小林制藥洽談中醫藥合作”的橫幅。

  這也是方言想出來的招。

  在校園最顯眼處懸掛歡迎橫幅,將商業談判公開化、政治化,吸引新生、家長、媒體關注。

  利用小林制藥訪華的“高調姿態”,倒逼對方在公眾監督下收斂算計,否則可能引發輿論反噬。

  同時橫幅暗地里也在傳遞明確信號:

  小林制藥的合作是官方背書的國家級項目,暗示日方若反復無常,將損害其國際信譽。

  當然明面上更是提振中醫行業信心,傳遞行業復蘇信號,告訴大家中醫不僅能救國,更能“出海”博弈國際巨頭,吸引更多人才投身中醫。

  對內是激勵新生以參與國際合作為目標,提升學習使命感。

  對外是展示中醫現代化成果,為后續市場擴張蓄勢。

  這就是一場小林一雅人還沒到,就被精心策劃后的陽謀。

  小林要玩開學日狙擊,這就是給他的回應。

  一頓操作連削帶打!

  現場的學生和家長,看到這橫幅還有被請過來的媒體攝像師,感覺中醫學校還真是沒報錯。

  拎著印花布包、揣著搪瓷缸子的家長們湊在“熱烈歡迎日本小林制藥洽談中醫藥合作”的橫幅下,手指著“日本”“合作”幾個字,聲音里滿是驚喜和不敢置信。

  “日本的藥企來咱們學校談合作?”一位穿著中山裝、頭發梳得整齊的父親拽著身邊的兒子,語氣里帶著幾分激動,“我就說這學校選對了!你看,學中醫不光能在國內治病,還能跟外國人打交道,以后說不定能把咱們的中藥賣到國外去!”

  他兒子是剛考上的新生,手里攥著錄取通知書,原本還因沒選上熱門的工科有些低落,這會兒眼睛亮了亮,忍不住湊到橫幅前,仔細看著上面的字。

  旁邊幾位母親也湊在一起議論,其中一位手里還抱著剛買的《中醫基礎理論》課本:“之前聽人說中醫冷門,找工作難,我還擔心呢。現在看來,這中醫是要往大了發展啊!連日本人都來求合作,以后咱們孩子畢業,還愁沒出路?”

  另一位母親連連點頭,指著不遠處扛著相機的記者:“你看還有記者來拍呢,這事兒肯定能上報紙,到時候全國都知道咱們中醫藥大學有本事!”

  人群里,幾個戴著校徽的學生會老生也被圍了起來。

  “日本藥企真的要跟咱們合作嗎?是要把咱們學校研發的藥賣到日本去嗎?”一個扎著麻花辮的新生姑娘睜著大眼睛問。老生笑著點頭:“不光是賣藥,聽說還要合作搞研發呢!之前咱們學校的方言學長,就是去年的高考狀元,還跟他們談過技術細節呢!”

  這話一出,周圍的新生更興奮了,有個男生嘴里念叨著:“我以后也要像學長一樣,搞中醫研發,讓外國人也認可咱們的中醫!”

  人群中,也有幾位頭發花白的鄉村老中醫,是陪著孫子來報到的。

  他們看著橫幅,眼里滿是感慨。

  一位拄著拐杖的老中醫說:

  “想當年,中醫被批得抬不起頭,醫院都快辦不下去了。現在好了,有年輕人愿意學,還有外國人來合作,咱們的中醫總算有救了!”

  旁邊的老中醫連連點頭:

  “這橫幅掛得好啊,不光是歡迎日本人,更是給咱們中醫人長志氣!以后咱們的中藥,再也不是只能在國內小打小鬧了!”

  看著樓下被橫幅和人群圍住的熱鬧場景,在隔壁的研究院門口,趙錫武拿著手里的搪瓷缸子輕輕晃了晃。

  他對著一旁的同樣在等著小林一雅到來的方言說道:

  “你這小子,鬼主意就是多!”

  趙錫武伸手拍了拍方言的肩膀:

  “我早上看到橫幅掛出去,還琢磨著是不是太張揚了,現在看來,這步棋走得妙啊!”

  “這條橫幅哪里是歡迎日本人,分明是給咱們整個中醫界提氣!讓那些還在猶豫要不要學中醫、要不要信中醫的人看看,咱們的東西不光能治病,還能讓外國人找上門來合作!”

  “更妙的是你那‘公開化’的心思。小林一雅選今天來,打的什么算盤,咱們都清楚,就是想趁開學忙亂,鉆咱們的空子,在條款上打折扣。可你把橫幅一掛,記者一請,把這談判擺到了明面上,他還敢耍花樣嗎?”

  他指著不遠處正在調試相機的記者:“只要他敢提半個‘條件打折’,明天報紙上一登,‘日本藥企談合作缺乏誠意’的名聲就傳出去了。他背后的革新派要的是‘打破壟斷’的好名聲,最怕這種輿論反噬,你這招,是掐準了他們的七寸!”

  方言笑著擺擺手說道:

  “也不全是我想的,也有玉川教授的功勞。”

  這會兒研究生班的岳美中教授也在現場,他對著方言說道:

  “本來想著今年招新生,咱們還得苦口婆心說‘中醫有前途’,現在不用了,一條橫幅,一場公開的洽談,比咱們說一百句都管用。這些學生和家長心里有了盼頭,咱們中醫的底子才能慢慢補回來。”

  “這招用的漂亮,你小子這腦子我算是服了。”

  方言笑了笑,這不就是網絡時代搞流量的基操嘛!

  借已有場景的關注度,綁定核心目標,實現價值放大。

  1978年雖無“流量”“曝光度”等現代概念,但“關注度”的價值邏輯從未改變:新生開學本就是校園乃至社會的焦點,尤其首都中醫藥大學因方言成了“熱門校”,自帶話題性,這是天然的流量場景。

  而日本藥企來訪談合作是稀缺的國際話題,二者綁定后,既讓新生、家長對學中醫有前途產生直觀認知,解決了中醫專業的“信任度”問題,又借助開學的熱鬧場景放大了“中醫受國際認可”的信號,甚至吸引媒體主動跟進報道,這與現代“借熱點、造話題、擴影響”的流量玩法,內核完全一致。

  接著方言他們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一直等到上午十點,才開到小林一雅他們的車隊從遠處開了過來。

  小林一雅昨天晚上落地首都機場,是由衛生部接待的,他乘坐的紅旗轎車緩緩駛入首都中醫藥大學校門,他正低頭和助理核對洽談的核心條款,眼角余光卻先捕捉到了校門口懸掛的兩條橫幅。

  左側“熱烈歡迎1978級新同學”的紅色橫幅尚在預料之中,可右側那條“熱烈歡迎日本小林制藥洽談中醫藥合作”的標語,卻讓他的動作猛地一頓,握著筆的手不自覺地收緊了。

  “社長,這…”助理也看到了橫幅,語氣里滿是錯愕,“不是在研究院談嗎?學校門口怎么會掛這種橫幅?”

  小林沒有立刻回答,眉頭緊緊蹙起。

  他透過車窗仔細觀察,橫幅下圍滿了拎著行李的新生和家長,不少人正指著“小林制藥”幾個字低聲議論,還有三位挎著相機的記者正對著橫幅調整鏡頭,顯然是早有準備。

  這分明是中方把他的到訪當成了一件公開的大事來辦。

  這對嗎?

  “不對。”

  小林的聲音沉了下來,指尖在公文包的邊緣輕輕敲擊,“他們是故意的。”這家伙也是老狐貍了,瞬間想通了其中的關節。

  自己選在九月一號開學日來,本是想利用中方忙于迎新的混亂,在談判中搶占先機,可中方卻反將一軍,把他的到訪與新生開學捆綁在一起,用公開的場景斷了他“耍花樣”的可能。

  若是在封閉的會議室里,他還能就技術對接、供應量等條款與中方討價還價,甚至提出“打折扣”的要求;可現在,這么多家長、學生和記者看著,一旦他在條款上表現出半分猶豫或苛刻,明天的報紙上很可能就會出現“日本藥企談合作缺乏誠意”的報道。

  這不僅會損害小林制藥的聲譽,更會讓背后革新派“扶持民企、打破壟斷”的形象受損,這是直接掐準了他的軟肋。

  八嘎!這是誰想的主意?

  小林一雅心里已經罵開了,這時候助理問道:

  “社長?他們是想讓我們去學校談嗎?”

  看著自己助理有些天真的樣子,小林一雅搖了搖頭說道:

  “不是…他們在給我設套,這橫幅背后有高人!”

  助理茫然,沒明白小林一雅這話到底是什么意思,什么高人?

  不就是掛了個橫幅嗎?

  還掛錯地方了!

  他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整理了一下西裝的領口:

  “只能見招拆招了。記住,一會兒談判桌上,關于條款的底線絕不能松口,但態度要放軟,別被記者抓到把柄。”

  說話間車已經到了研究院門口,這會兒攝像和獻花的孩子已經準備好了。

  周圍還放起了鞭炮,噼里啪啦的好不熱鬧。

  頓時把隔壁學校門口的人目光都吸引了過來。

  趙錫武還有岳美中教授站在最前面,臉上帶著恰到好處的熱情,小林一雅推開車門,目光在前面兩個人身上掃過,然后又看向他們身后,沒有看到他最忌憚的王玉川教授,但是那個年輕天才中醫師方言在隊伍里面。

  這會兒獻花的孩子已經走了上來。

  兩個扎著羊角辮、穿著碎花裙的小姑娘捧著用玻璃紙包好的向日葵花束,站在最前面,眼睛亮晶晶地盯著剛停下的紅旗轎車。

  趙錫武率先邁步上前,臉上堆著溫和的笑意,岳美中跟在他身側,方言站在隊伍中間,目光平靜地看向車門,周圍的記者見狀立刻圍了上來,相機的快門聲“咔嚓”不斷,還有好些新生和他們的家長也擠在人群后探頭探腦,想看看這位“從日本來談合作的老板”長什么樣。

  小林一雅先整理了一下西裝下擺,才緩緩走下來。

  他臉上立刻揚起標準的商業微笑,兩個小姑娘走上前,把花束遞到小林面前,脆生生地說:“歡迎日本叔叔!”

  小林彎腰接過花束,臉上的笑容更“真切”了幾分,還伸手摸了摸其中一個孩子的頭,用生硬的中文說:“謝謝小朋友,花很漂亮。”

  可只有他自己知道,這看似溫馨的場面,落在記者和家長眼里,都是“中日友好、合作愉快”的證明,他若是有半分不配合,反倒顯得小氣。

  對著趙錫武微微鞠躬:“趙院長,久等了。感謝貴方的熱情接待,真是讓我受寵若驚。”

  “小林社長遠道而來,我們理應盡地主之誼。”趙錫武伸手與他相握,語氣誠懇,“今天正好是我校迎新,熱鬧了些,還請不要介意。”說著側身讓開,指了指旁邊的學校方向。

  岳美中這時也上前寒暄:“小林社長,我是岳美中。今天能當面交流,實在榮幸。”

  “岳教授客氣了,貴國中醫藥的深厚底蘊,才是我們此行學習的重點。”小林客套著,目光卻不動聲色地掃過人群,尤其是那幾位舉著相機的記者,心里暗嘆:中方這手“借勢”太狠,連孩子和鞭炮都用上了,把他的“公開亮相”安排得明明白白,半點退路都沒留。

  請:m.minguoqiren.la

哎呦文學網    重生1977大時代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