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這位梁同志要找你看病。”秦農對著方言指了指一旁的那位中年人。
剛才方言就已經注意到這位了,他看起來年齡大概四十五六的樣子,中等身材不胖不瘦,隨時保持著笑呵呵的樣子,看起來日常是個比較開朗的人。
秦農沒有說人家具體的職位,只是說了姓氏,大概率是不太方便透露,或者是這位梁同志提前給秦農打過招呼了。
簡單的分析了一下后,方言對著梁同志問道:
“不知道您是身體什么地方不舒服?”
“我這個眼睛有問題。”梁同志指了指自己的樣子。
方言朝著他眼睛看去,并沒有看出明顯的異常,問道:
“左眼還是右眼?”
梁同志說道:
左右都有問題,只要是工作時間一久,或者感覺到累,就會出現眼睛不能往外側看并且,朝著內側偏斜的情況…就是我們常說的斗雞眼。”
斗雞眼?
方言這會兒注意觀察,也沒看出有這個趨勢,也就是說現在還沒發病?
梁同志對著方言說道:
“之前在隔壁醫院看過,檢查后他們診斷我這個叫外…什么麻痹。”
方言問道:
“眼外肌麻痹斜視?”
梁同志說道:
“對對對!就是這個名字。”
“我在那邊治療了兩個月時間,但是療效不明顯,前幾天工作累了一點,現在又有發作的趨勢了,今天剛好在秦局長這里聽到您的名字,才知道他認識您,所以就想著請他介紹一下…”
方言點了點頭:
“嗯,我明白!”
秦農說道:
“你現在的可排不上號,人家也只能這樣找你了。”
方言笑了笑,說道:
“這規矩可不是我定的。”
秦農說道:
“知道知道,快給他瞧瞧吧!現在工作成了斗雞眼那可真就是不好處理了。”
“行,我先看看。”方言點了點頭。
西醫里說的眼外肌麻痹斜視的病因復雜,可分為先天性和后天性兩類。
后天因素導致的情況更為多見,糖尿病導致的神經病變,腦梗導致的神經短路,腦內炎癥,腫瘤,神經炎,外傷,甲狀腺功能異常,重癥肌無力,酒精中毒,藥物副作用,都可以導致這情況的發生。
在中醫理論中,眼外肌麻痹斜視多屬于“目偏視”“視歧”“風牽偏視”。
“目偏視”著重描述眼球位置偏斜的外觀表現,即雙眼不能同時注視同一目標,一眼偏斜于另一側。
“視歧”則強調患者視物重影的癥狀,如《靈樞大惑論》中記載“視歧見兩物”,與眼外肌麻痹導致的復視表現相符。
“風牽偏視”則因本病常與風邪相關,認為風邪侵襲、脈絡拘急或氣血不足、筋脈失養,導致眼筋(相當于眼外肌)運動失常,引發眼球偏斜、運動受限。
這三種情況都需要辨證清楚后再施治。
根據病因如風熱侵襲、氣虛血瘀、肝腎虧虛;采用中藥如祛風通絡、益氣活血、滋補肝腎類方劑,還有針灸選取眼周及相關經絡穴位等方法,以調和氣血、疏通經絡、濡養筋脈,改善癥狀。
這個玩意兒治療難就難在——后天的病癥基本都是其他疾病的繼發性現象,所以必須要找到他本身的問題所在。
方言對著梁同志說道:
“咱們找個桌子診脈。”
“這邊吧!”顧遠聽到這話,指了指自己剛才坐的地方。
方言看了一眼,說道:
“好,挺合適,咱們過去吧。”
等到和梁同志坐下后,方言就開始診脈,同時看了下他的舌象。
舌質紅苔黃。
方言對著他問道:
“平日里工作很忙嗎?”
“不是經常性的忙,主要是累人。”梁同志說道。
方言也沒有問他工作為什么累人,點了點頭后又問道:
“你現在的眼睛能正常的朝著各個方向運動嗎?”
“上下可以,但是往外看受限制。”梁同志回應道。
說著還給方言展示了一下他眼睛朝著四周繞圈的情況,方言發現果然是眼睛朝著外看出現了問題,并且還有個沒發現的點,那就是他眼里血絲挺多,眼白也就是鞏膜上有褐色的板塊,這個病理性色素沉著。
中醫認為白睛色素沉著有黑/褐色斑多與“氣滯血瘀”或“先天稟賦”有關。
而紅血絲多為“肺經風熱”或“肝火上炎”,他這是兩種都有。
另外還有發黃和發藍。
發黃多為“濕熱蘊結”,與肝膽濕熱相關。
發藍可能與“氣血虧虛”有關,需補肺益氣、養血明目(嬰幼兒除外)。
這會兒方言的脈搏也摸出來了,脈弦滑。
接著方言繼續摸他右手脈搏。
同時對著他繼續問道:
“梁同志,除了眼睛往外看受限、累了會變‘斗雞眼’,平時有沒有覺得口干、口苦?晚上睡得怎么樣?會不會半夜醒了就難再睡著?”
梁同志愣了愣,隨即點頭:“您這么一說還真是!最近總覺得嘴里發苦,尤其是早上起來,口干得厲害,得喝半杯水才能緩解。睡眠也不好,有時候忙到后半夜,躺下了腦子還在想工作上的事,翻來覆去一兩個小時才能睡著,偶爾還會做夢夢見寫材料,醒來后渾身都累。”
“后半夜?您這也真是夠忙的。”方言說道。
頓了頓,他松開手,已經摸出來了,還是脈弦滑,他一邊拿出紙筆寫醫案,一邊問道:
“那平時吃飯、大便怎么樣?”這些細節都是辨證的關鍵,尤其是之前看到他眼白有黃染傾向,必須確認是否有濕熱內蘊的癥狀。
“吃飯還行,就是有時候沒胃口,特別是夏天天熱的時候。大便的話…不算規律,有時候兩三天才一次,還比較干,得用勁才能排出來。”梁同志說著,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之前以為是喝水少,特意多喝了水,可也沒見好轉。”
方言點了點頭。
“我初步判斷,你這個是長期工作緊張勞累,導致肝腎虧虛,精血不足,然后又感染了風邪,眼部經脈阻滯,氣血運行不暢,經脈失于濡養而攣急所導致的目偏視。”
梁同志老臉一紅,怎么說自己腎虧呢?還精血不足?
自己正值壯年呢!
這會兒方言看到梁同志臉紅了,也是有些錯愕,你臉紅個什么勁?
不過轉頭一想又反應過來,說道:
“天天操心工作,有時候忙到后半夜,腦子歇不下來,身體就跟連軸轉的磨盤似的,慢慢就“磨”虛了。咱身體里有倆“大倉庫”,一個管藏“精”就像機器的潤滑油,一個管藏“血”像機器的燃料,這倆倉庫就是中醫說的“肝”和“腎”。您常年累著,這倆倉庫的“存貨”就慢慢少了,潤滑油不夠、燃料也跟不上,所以現在表現出來就在眼睛上出毛病了。”
梁同志聽到這里一怔,旋即反應過來,忙說道:
“哦哦!這樣啊!你這么說我就清楚了!”
方言對著他說道:
“簡單說,您這眼睛的問題,不是“頭疼醫頭、眼疼醫眼”就能好的,是身體整體累虛了,先把“倉庫”補滿,把“上火”降下去,再把控制眼睛的“線路”通開、補養到位,這眼睛才能慢慢轉得靈活,也不容易再犯。”
聽到方言的話,梁同志點了點頭。
但是又說道:
“但是我現在很忙啊,工作上離不開我,這眼看著就要發病了,我也沒辦法休息慢慢補啊?”
秦農說道:
“梁同志的工作很重要,而且還不能有人替代,最主要的是現在正是上頭給他壓擔子的時候,可不能臨陣退縮,你看看這有辦法幫他先頂一下嗎?不說治好,就不讓他發病就成。”
梁同志點頭:
“對對,我就是這個意思!”
方言知道了,這位應該也是提拔上來的干部了。
人生真是給他開了個大玩笑,看著升官了身體卻出問題了。
方言點了點頭說道:
“也行,見效快的話,用針刺就行。”
我這會兒下針,十分鐘后你的眼睛就可以轉動。
后面我每天給你針刺,另外再配合藥,就可以在不影響工作的情況下,把身體調理過來。
當然了,這只是調理過來,你后面再繼續這么造,我不保證不會復發。
聽到方言這話,梁同志早就是喜不自勝了,這簡直就是救命的神醫啊!
“十分鐘?方主任,您這話…是真的?”他說著還下意識眨了眨眼,仿佛想立刻驗證這話的虛實,眼底的紅血絲在燈光下更明顯了些。
秦農在一旁也跟著松了口氣,笑著拍了拍梁同志的胳膊:“我就說方言的本事靠譜吧?你之前在別的地方治了倆月沒動靜,今兒找對人了。”
方言沒多說話,起身從隨身的口袋里里翻出海龍針。
“待會兒你在這里坐著不要動,我下針不會有太大的反應。”他一邊說著,一邊取出酒精和棉花,仔細擦拭著銀針尖端。
梁同志則按方言的囑咐,坐在椅子上慢慢放松身體,后背貼緊椅背,眼睛輕輕閉上。“下針可能會有點酸脹感,別緊張,正常反應。”
“您平時操心多,這會兒就當歇會兒,腦子里別想工作的事。”
說著他已經開始下針了,第一針,風池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