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戰,新舊勢力交替,技術路線分化引發的競爭與爭論,激進的一年,尉來要做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
從2003年步入社會,到2023年整整20年,20年的生意場,面對各式各樣的競爭與爾虞我詐,陽謀陰謀,但是要說壓力最大的年份,那絕對是2023年度。
生意做大之后,實際上他前世那些BUG除了大方向,如三年特殊時期,新能源汽車會賣得很好之外,其實已經沒有太大的用處了,更何況事情忙起來之后,很多事兒他也很難再想起來了,畢竟時間太過久遠了。
能支撐下去的,無非就是這么多年的努力以及商業嗅覺積累起到的作用,沒有人天生是什么都會的。
“實際上新能源汽車的前期還是比較好做的,不過去年確實是挺難的。”
公布了2023年度累積銷量,回到家里檀錦程也迎來了家人的祝賀,作為全世界新能源汽車獨一檔的存在,尉來2023年取得的成績真的很優秀。
尤其是出口方面,這367.9萬輛的銷量當中,有33.07萬輛銷量是出口到海外去的,約占總銷量中的9,掛著NIO品牌的純電皮卡,在澳洲市場還是挺受歡迎的。
說起來尉來品牌在海外用戶的理解里,還是挺高大上的,NIO代表著創新與變革,發音又與未來相近,妥妥的高科技代表,加上能夠做到整車出口,質量與設計都符合歐盟標準,本身就是說明尉來是不錯的。
品牌寓意好,質量又過關,車型外觀有自己的風格,尉來不僅僅在國內高端形象立住了,在海外也代表著高端。
除了尉來之外,2023年度開始大肆出海的BYD,在海外也有著高端的形象,沒有經歷過BYD燃油車時代的海外用戶,上來就是BYD最成熟的電車,體驗感是完全不一樣的。
“好做嗎?這話怎么說,好做就不會有那么多破產的了吧?”
元旦剛過,又有一家新勢力車企倒下了,那就是高合汽車,哪吒汽車現在只能說是問題重重,但真要說倒閉還真算不上,而高合汽車則已經全面停擺了。
哪吒要不是背后的股權關系太過于復雜,其實是有人愿意救的,單只他在各地的先進的汽車工廠以及地皮,就足以讓人心動了,在新勢力當中,哪吒廠房是最多的。
不過它背后的股權關系過于的復雜,想要完全梳理整體接手,是非常的困難的,最后大概率應該是分拆來賣。
如果可以的話,尉來是可以接手其位于桐鄉的汽車工廠,做到一個浙省的完整布局。
“破產倒閉不代表老板沒掙到錢啊,很多的倒閉其實并非市場因素,有一些有可能是老板故意為之呢。”
當一個市場處于開辟期,又得到政策面的大力支持,其實是很多有實力,有背景最好的原始積累期,尉來進入新能源汽車行業很早,別的不說,單單是ZF的補貼就拿了不少。
賣車反而不是利潤的來源,真要是沖著錢去的,很多企業主完全是可以做到全身而退的,有良心一點的可以做到完美的退出,沒良心的就把爛攤子丟給地方ZF,自己拍拍屁股走人。
假設檀錦程是沖著錢去的,完全可以跟那些已經倒閉的企業一樣,各種花式宣傳,然后在汽車自身上把成本做到最低,各種糊弄,之后再想辦法退出。
“說得也是,不過現在沒補貼了,市場回歸到正軌之后,日子就沒那么好過了。”
這一年以來看似風光的檀錦程有多忙,壓力有多大,只有家里人知道,別的不說,從前看起來面容比較年輕的檀老板,今年面相上就發生很大變化了,這就是壓力所致。
沒有了補貼,除了要提升銷量,更要注重利潤,錢可以少賺,但不能不賺,不然車子也賣不下去。
“是啊,去年才是剛剛開始呢,今年要更難一些,所以我們做起來還是要謹慎一些。”
價格戰持續了一年,不僅沒有熄火,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跡象,BYD開年第一天就把秦系列的起售價下調至7.98萬元,今天特斯拉也有降價的消息,后輪驅動版的煥新版毛豆3,已經有降價傳聞了。
這消息大概率是真的,且更大概率就是特斯拉自己放出來的,來試探一下市場的反應。
去年是尉來率先發動起價格戰,BYD與特斯拉立馬跟進,今年是BYD,特斯拉已經有跟進傳聞,擺在尉來面前的無論是直接下調價格或者是利用優惠變相的降價,都是必須的。
但是價格戰帶來的問題也很多,那就是成本問題,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大家都懂,大打價格戰帶來的就是汽車質量的問題,當價格下調之后,部分企業就習慣了在一些看不到的地方偷工減料,以保證利潤。
三巨頭走的都是垂直整合路線,隨著尉來半導體芯片的量產,尉來的垂直整合程度已經達到75了,成本優勢明顯,但一直這么打下去就壓力重重。
畢竟子公司也有自己的kPI與生存需求,不可能無條件的支持汽車整車。
同樣需要做成本優化,某些零部件方面也會給予一些替代,但是在檀錦程的要求下,三電系統之類的核心部件絕對要對得起價格,不能在安全問題上出事兒。
“我們要走的是科技普路線,利潤下降是逃不掉的,但是平衡也要做好。”
他倒也沒有雷布斯喊的那么夸張,只需要5的毛利率,這純純扯蛋,但是在走量車型上,把毛利率下調是可以的,按照尉來內部的計劃,如星途系列這類走量的車型,最終毛利率可以下調至10左右。
如果市場更加的激烈,為了保證市場份額,降到10以下也不是不可以,以一款售價十萬元的車型計算,一輛車毛利率賺個七八千,一萬的,配合上銷量利潤還是比較可觀的。
目前包括星途S01,星河P1以及星愿在內的走量車型,都有一定的降價空間,尤其是混合動力車型的星河P1,降價空間還是比較大的。
眾所周知的,混合動力車型要比純電車型便宜,秦系列7.98萬元的起售價,針對的也是混合動力車型,BYD的純電車型十萬元以下的,也僅有海鷗這么一款。
在純電大眾消費市場上,尉來還是優勢明顯的。
“那你們今年的銷量預期是多少?”
問這話的是老岳丈,如今老岳丈一家人也都搬到甬城來生活了,跟檀錦程一大家子同住一個小區,同他們一起過來的還有顧燕檸一家,倒也不孤單。
幾家老小平常關系還不錯,吃了晚飯一起跳跳廣場舞,在全面放開之后偶爾也一起出去旅游,平時就是在家里帶帶孩子,小日子過得倒也算是舒服。
這好女婿如今的成績實在是超出了他的想象,汽車公司一年能賣出300多萬輛,大街小巷到處都能看到掛著尉來車標的綠牌汽車,單單是首富都當了好幾年了。
當年看中檀錦程,除了長得好看之外,能力肯定是最重要的,一個20出頭的年輕人,能在毫無背景的情況下打下一份基業,把外貿生意做得紅紅火火的,但是也沒想到能力如此之大。
“今年的話,我們的目標會保守一些,按420萬輛的預期來吧,不能每年都這么激進。”
420萬輛,按2023年度的預期是差不多15的增速,目前新能源市場還沒有到飽和的程度,這個增速還是可以做到的,加上燃油車的銷量,大致上是可以達成的。
但是平攤到新能源汽車身上的銷量預期,是有接近20的,這個壓力還是不小的,不過能沖擊一下全球前五,怎么都不能放棄的。
“這個壓力是真不小。”
顧洪順愣了好一會兒才嘆聲道,他是做過生意的,知道一年賣出去超過400萬輛整車的難度,關鍵是尉來的車子還真的挺貴的呢。
拿L系列來說,2023年全年度37.6萬輛的總銷量,平均售價可是高達32萬元呢,這完完全全就是純高端市場,銷量公布之后簡直就是亮瞎在市場。
“有壓力,也有動力,今年打算再穩一穩,讓財報好看一些。”
要做到全球前五,可不僅僅只能看銷量,還要看營收,國內車企由于低端的形象,哪怕是車子賣得多,但是營收方面普遍無法入進全球主流。
簡單來說就是增量不增收,錢都讓跨國車企給賺過去了,很長一段時間,營收都只能維持在千億的規模,凈利潤更是沒法比。
尉來要做到真正的認可,除了銷量還需要在營收上進入全球前十的行業。
“尉來2023年度的財報應該很漂亮的吧?”
顧清清也出聲問道,橙子集團這幾年除了橙品會以及天美工作室能夠保持穩定的營收之后,人工智能方面因為大量的投入,再加上從控制股東手里買下了七星數據中心,導致財報不怎么好看。
外加這幾天互聯網的退潮,各大互聯網公司雖然積極轉型,擁抱AI,但是市值表現并不怎么樣,這也算是風水輪流轉了。
在資本市場上,橙子集團的壓力其實也是不小的,主要是財報因為投入加大的原因,表現得沒有那么賺錢了,當前資本市場對于預期之類的遠低于利潤。
“整體的話應該能超過萬億了,咱們也算是萬億營收企業了。”
在公布銷量以及銷售預期之后,尉來2023年度的財報明顯成為資本市場的焦點,按照機構給出來的預估,尉來集團2023年度的整體營收是會超過萬億的。
目前民營企業500強當中,能夠達到萬億規模的僅僅只有京冬一家,汽車產業里的營收龍頭的上汽集團的巔峰也不過是2018年的9021.94億元。
尉來極有可能成為全國第一家營收規模達到萬億級別的汽車整車制造商。
這個成績可不僅僅只有資本市場關注,就連上面都在關注著,新能源產業鏈這些年爭議不斷,行業亂象越來越多,資本介入之后的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導致行業洗牌速度加快。
無形當中對地方ZF以及消費者造成了一定的傷害,也讓新能源汽車路線是否真的能夠代替燃油車,成為熱議的焦點,但行業發展到這種程度,是根本停不下來,也不能停下來的。
一家營收破萬億的新能源整車制造商,某種意義上能夠給社會各界都吃下一份定心丸。
“那你們今年的財報要提前了。”
檀錦程不再是愣頭青,顧清清同樣也成長很快,主掌橙子集團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她的ZZ敏感性同樣不差,每年的三月份是財報季,同時也是會議季。
提前拿出一份萬億營收的財報,意義非凡。
“按規矩也需要提前披露的,我們也算是符合程序了。”
按上市公司規則,正負值超過50就需要提前幾日披露,雖然說這個要求不太嚴格,但只要是增速超過這個數字,大部分公司都會主動執行的,畢竟這是喜事嘛。
1月12日,新一年的第二個周五,特斯拉毛豆3煥新版如同傳聞當中那樣降價了,緊跟BYD之后第二家巨頭又一次開啟價格戰,市場所有的目標都聚焦到新能源龍頭尉來的身上。
“咱們也跟進吧。”
從元旦之后,股市已經在炒作尉來的財報行情了,尉來股份能夠明顯感覺到日交易量的上升,股價也緩步上升,可見有資金在布局。
尉來的全年銷量預期增長比例,跟其他兩家龍頭企業相當,其中新能源汽車的增長預期都是在20左右,沒有太大的看點。
最主要的是,一向喜歡年初搞事情的尉來,這都已經快半個月了,還是沒有任何的動作,著實讓大家有些意外。
“行,我這就讓人放出去。”
船夫哥今年野心勃勃,搶在元旦期間就公布秦系列降價,那他怎么著也得捧捧場子,尉來以要調整的車型也不多,只有星途S01與星河P1這兩款。
星途S01因為要換代的原因,起售價調整至10.08萬元,星河P1起售價調整至8.98萬元,除了這兩款主力車型是直接降價之外,其他車型沒有走直降的路子,而是以金融貼息,送保險等等方式變相降價。
另外一款車型調整,也就是ET5了,為了跟毛豆3保持競爭,ET5也降了3000塊錢,加上變相的優惠,實際到手的優惠也能做到5000元以上,保持著一定的競爭力。
星途S01,星河P1,星愿,ET5,四款車型構筑起尉來從7萬元至25萬元區間的市場防線,對比起王朝系列或許在車型上是要少一些,但星途S01與星愿這兩款實在是太能打了,所以目前來看還是可以穩住的。
“看樣子星途系列也要考慮一下混合動力了。”
這兩年混合動力車型發展實在太快了,BYD就是憑借著混合動力搶占了大量的市場,尉來在這方面有所欠缺,要想守住這個巨大的市場份額,必須要在這個價位增加一些混合動力車型。
不過增程式是不打算搞了,這個市場還是太小了一點,保持住高端L系列的利潤就可以了,沒必要在低價位段跟零跑,深藍等企業內卷。
尉來果斷的跟進,加上15億元的回饋計劃從一月份開啟交付,讓市場再度沸騰起來,乘聯會雖然多次呼吁,但奈何各大車企根本不放在眼里,該降價還是降價。
“今年檀總沒什么大動作啊,看來尉來今年的動作應該是以保守為主,這樣的話給了咱們一定的機會。”
依舊沒有放棄做新能源龍頭的BYD銷售團隊,在看到尉來只是簡單的跟進之后,松了一口氣,每年年初都要搞出點動靜的尉來,今年沒有太大的動作,確實是讓他們放心不少。
不過尉來也不是沒有動作的,尉來的動作主要還是體現在技術以及服務上,從今年開始,尉來會開放更多的充電網絡,建設更多的超級充電站。
同時,尉來旗下的尉來科技主導的原利帆汽車團隊,也在換電上開始與李兵的聞界開展換電合作,爭取在補能方面做到更加的全面。
除了做好服務之外,尉來已經開始將AI大模型引入智駕團隊了,AI大模型上車成尉來智駕團隊今年的主要任務,提升智能座艙,人機交互的體驗。
不過這些暫時還是悄摸摸的,沒有對外公布,與傳統的價格戰相比,如今的尉來更加看重技術戰,未來在同質化,價格空間有限的情況下,比拼的就是誰的技術更牛逼。
“一月份有一整個月的銷量時間點,大家還是要打起精神啊,爭取拉近與尉來的差距。”
BYD銷售團隊,尤其是王朝系列團隊戰意很高,去年海洋網幾乎被打崩了,今年他們算是背水一戰了,如今今天王朝網再拿不到絕對的優勢,那么可能千年老二就是他們的使命了。
趕在過年之前,必須要沖刺一把,不然的話就不僅僅只是股價穩不住了。
龐大的銷售網絡,超過的預期,一旦完不成,BYD就有可能重走2010年老路,而現今的環境已經不可能再給他們像是之前那般長達十年的緩和期了。
尉來這邊的銷售團隊也沒有懈怠,雖然官方給的優惠不多,但增加了經銷商體系之后的星途與星河系列,在經銷商那邊可是有很大的操作空間。
價格上他們沒辦法跟直營店拉開差距,但是可以用其他的優惠來吸引啊,反正尉來給的利潤空間還是不錯的,說起來當尉來的經銷商,還是比較舒服的。
只要不碰尉來給出的官方價格體系這條底線,線下自己的優惠尉來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另外由于有了自己的保險公司,在保險業務上尉來也會跟經銷商有合作,給予一定的提成。
最為關鍵的是,尉來因為大數據業務,APP做得好,在產能規劃上做得非常好,也不玩大躍進,搞虛假銷量數據,因此他們不需要像其他品牌那樣壓很多庫存。
汽車壓庫存,那可是要命的。
1月31日,尉來對外公布了2023年度未經審計的財報預披,雖然不是正式的財報,只是一個大概的數字,但依舊還是引起了巨烈的轟動。
2023年度,尉來集團整體營收約1.05萬億至1.1萬億區間,凈利潤約800億至850億元!
當日尉來股份受消息刺激大漲7.7。
“全國第一家萬億營收的整車制造商,營收擠進全球前十,尉來有資格成為全球性車企。”
“現在就看尉來跟京冬的營收到底誰更高了,是互聯網贏還是新能源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