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987章 2021年銷量預期,劍指第一

  “產能方面沒有什么問題吧?”

  結束了滬市的行程,檀錦程立即返回甬城組織起以張利為首的生產部門負責人開會,開一場關于產能方面的會議。

  車企的產能,是一個較為復雜的問題,要想實現產能與銷量的平衡,需要綜合考慮產能利用率,市場波動,庫存策略等因素。

  產能利用率是反應產能的關鍵指標,反映車企生產效率與資源匹配度,汽車行業的合理產能利用率通常在70至85之間。

  利用率過低,意味著產線閑置,固定資產折舊成本高,經濟性差,利用率過高,可能導致供應鏈緊張,質量管控壓力增大,甚至無法應對突發訂單增長。

  以一家年銷量百萬級別的車企來說,合理的年產能是120萬至150萬輛之間(對應利用率67~83),整個2020年,不少車企的利用率都是比較低的。

  原因嘛,也有很多,不過也有企業產能利用率很高,像是特斯拉,只有兩塊生產基地的特斯拉產能利用率高達92.5,產能近乎于飽和。

  尉來目前在全國范圍內的產能在198萬輛每年,整體利用率是比較低的,不過尉來的利用率低也不是沒有原因的,像是整合利帆汽車,知豆汽車等車企,而這些都沒能投產,降低了利用率。

  2020年度,尉來汽車在生產方面的主要目標,就是把現有的產能給利用起來,讓公司進入到生產以及銷量的平衡狀態,消化掉現有的產能。

  與汽車產能利用率不同,雖然2020年度汽車市場整體表現一般,但是新能源銷量的爆發,讓尉來在動力電池方面的產能持續爆發,前幾年的建設帶來的產能效應越來越明顯。

  目前尉來有著全球第一的動力電池年產能,利用率也高達75,全球裝機量達34GWh,連續四年登頂,歐洲等海外市場的快速發展,錦新時代在海外動力電池業務營收增長明顯。

  按照公司內部的財務數據,2020年度錦新時代境外收入達到了接近于80億元,營收占比15.71,同比增長295.3。

  在國內市場,錦新時代的市占率上升至48.4,2020年工信部公布的新能源車型,有效目錄共6800余款車型,其中由錦新時代配套動力電池的有3400余款車型,占比約50,是配套車型最多的動力電池廠商。

  錦新時代在今年八月份通過了一份總額190億元的投資方案,重點用于加大在上下游產業鏈方面的投資,完善自己的電池供應業務。

  毋庸置疑,錦新時代已經是尉來集團最賺錢的一家公司了,除了給尉來提供大量營收之外,也是目前尉來集團出海業務板塊做得最是出色的。

  今年錦新時代將繼續加大產能方面的擴張,穩固自己在動力電池板塊的地位,另外在儲能方面,錦新時代這些年也增長迅速。

  2018年至2020年,這三年期間,錦新時儲能系統銷售收入分別為1.89億,6.01億,19.43億元,其中2020年增長最為迅速,占比已經提升至3.86了。

  雖然這個數字依舊較小,但是隨著鋰電池成本的下降與循環壽命的提高,電力清潔化加速帶來發電側儲能需求的持續增長。

  經濟性與風險意識會推動著用戶側儲能出貨量的增加,儲能市場也將是錦新時代未來一個新的業務增長點。

  至于說尉來汽車這邊,今年沒有再建工廠的計劃,把利帆汽車以及知豆汽車整合起來,尉來今年的產能是夠了的,198萬輛的年產能,整合完整之后,至少可以解決尉來兩年之內的產能。

  “今年的產能計劃,我們預期是在150萬輛以上,產能利用率提升到77至80之間,這樣能夠很合理的利用起現有的產能。”

  尉來在2020年度交出了整體117.12萬輛的銷量數據,增長顯著,且都是新能源汽車這方面。

  考慮到新能源汽車的爆發,加上星途以及知豆兩大品牌將于今年四月份正式開啟交付,進入到量產階段,因為在對于2021年度尉來在銷量方面的預期是150萬輛。

  相較于2020年度的銷量,預期增長高達28,近三成的增長率,在尉來一向謹慎的銷量預期風格上,是比較罕見的,不過檀錦程有這個信心。

  在檀錦程以及公司的計劃當中,2021年的尉來,集團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占比預期將提升至40至50之間,進一步向BYD看齊。

  星途全面加入與秦EV的競爭,進軍10萬元至15萬元區間的市場,就是因為這個,只有這個區間價位才能夠快速提升銷量。

  “星途與知豆的產能呢?目前有多少庫存?”

  市場的波動性,也影響著庫存策略,通常車企除了需要預留10至20之間的彈性產能,應對旺季訂單之外,還需要有一定的庫存緩沖。

  一般來說,傳統車企通常保持著一到兩個月的庫存,約8萬到17萬輛之間,產能規則也包含這部分冗余。

  星途與知豆在尉來第一年的銷量預期計劃當中,都是十萬輛級別的,因此在庫存方面,至少得保證8000輛至1.6萬輛之間的庫存緩沖。

  按照尉來的計劃,是預留一萬輛的庫存空間,大眾款的車型最重要的是盡最快速度交付到用戶手里,只有盡最快速度讓用戶拿到車鑰匙,才能夠提升銷量。

  玩饑餓營銷那套,在10萬元至15萬元區間的市場,那簡直就是在找死。

  “目前我們已經在加班加點的生產了,趕在四月份交付之前,完成星途品牌的庫存緩沖。”

  “鮑總那邊呢?”

  “知豆這邊有些困難,不過我們會盡量完成。”

  鮑聞光管理著甘省知豆的生產,尉來對于品質的要求比較高,幾個月的時間他一直在忙于改造,但是無論是設備的調試還是新購設備,都是需要時間的。

  這還是在尉來及時提供資金的情況下,不然的話以知豆的能力,想要正式復工都需要至少一年的時間。

  檀錦程也能夠理解知豆現在的困難,點了點頭道:“行,爭取吧,至少要保證5000輛的庫存空間,我們的要求是像A00級這種車型,除了定制最好能夠做到當天提車。”

  “至于星途的話,一周之內提車吧,盡最快速度的搶占市場。”

  “沒問題。”

  比起知豆的困難,張利這邊答應得很是爽快,尉來在2020年新能源汽車方面的銷量計劃是主品牌尉來30萬輛,埃安,星途以及知豆這三大品牌加起來40萬輛。

  在產能分配方面,張利已經做好了計劃。

  “嗯,可能的話幫一幫知豆吧,彩虹要是不受市場歡迎還好說,但要是受到市場歡迎,交不出車的話那就真的丟人了。”

  緊接著,檀錦程又對鮑聞光道:“雖然知豆困難,但是我希望鮑總能夠克服這些困難。”

  檀錦程的話里不容質疑,讓鮑聞光也感受到了一些壓力,雖然兜兜轉轉被幾次收購,但是也是創過業,當過老板曾經風光無限的人,現在轉變角度成為職業經理人。

  適應是早就適應了,但比起跟眾肽合作,與尉來的合作模式卻是大為不同。

  眾肽的效率,根本就沒法跟尉來相比,拿重組來說,一般來說企業參與并購以及破產重組,通常來說都是比較謹慎的,說得好聽點兒叫步步為營。

  說得難聽點兒就是謹小慎微,往往也正是這種謹小慎微,浪費了很多時間,眾肽就更不一樣了,除了這些之外,還有集團內部的權利之爭。

  而在檀錦程這邊完全不存在這種,談判親自上陣,快速又果斷,聊好之后就直接打款簽合同,哪怕就是想反悔他都不給你時間,后續的重組更是多路并進,也不怕吃虧。

  最直觀的,就是拿到控制權之后,第一時間就讓知豆配合尉來研究院對彩虹車型的改進,力圖最快速度向市場推出新的車型。

  可以說,論效率方面,尉來是他合作過程當中最高的一家,沒有之一。

  整個公司,從上至下,就像是一臺運轉嚴密的機器一樣,檀錦程的指令下達之后,從高管到基層都毫不猶豫的執行,加入時間不長的鮑聞光壓力巨大。

  “好的,到時候如果遇到困難,還希望張總能夠提供幫助。”

  有壓力的鮑聞光也不客氣,此時不提,后續再找幫忙就要看人臉色了。

  “好說好說,大家通力合作。”

  “好了,各位,2021年一定是新能源汽車銷量大爆發的一年,兩款品牌的推出,根據最近的市場反饋,好評度都不錯,所以產能方面就是必須要保證的。”

  “150萬輛的銷量預期,是我們的一個里程碑,我希望大家通力合作起來。”

  150萬輛的銷量預期,如果達到了,尉來就極有可能超過吉利成為國產自主品牌銷量第一!

  眾人也明白這個銷量預期代表著什么意義。

  劍指國產第一。

  “各部門以及各大零部件子公司全力配合,既然市場反饋不錯,我們就有必要讓兩大品牌一炮而紅。”

  2020年,應該是國內汽車市場結構性變革的關鍵一年,新能源汽車從“政策試驗田”成長為“準市場主力軍”,自主品牌也憑借著技術積累和市場洞察實現對合資品牌的超車。

  在供應鏈危機的背景之下,也倒逼了產業自主可控,在出口方面也從汽車大國向著汽車強國邁進,這些變化不僅重塑了國內市場格局,也為全球汽車產業轉型提供了一個屬于我們的樣本。

  特斯拉與尉來雖然分屬于兩大不同陣營的主機廠商,但毛豆3以及ET5在歐洲市場的全面競爭,說是國產汽車的競爭也不為過。

  毛豆3以及最新上市的毛豆Y最主要的產能來自于滬市工廠,對歐出口也都是從我們的港口運出,另外在年中開始,毛豆3零部件國產化率從年初的30迅速提升至70左右。

  無論零部件廠商的毛利率有多少,但總歸是把部分利潤留在了國內。

  特斯拉與尉來這兩大車企新能源汽車銷量的上漲,對于零部件國產化率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好了,都去忙吧。”

  會議開得差不多了,檀錦程也懶得把他們繼續留在這里,兩款新車要在四月份上市,對于產能分配上確實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兒。

  “好在今年過年應該還是開工的;行了,我們也走吧。”

  待到眾人都退出會議室之后,檀錦程笑道。

  馬上要到臘月了,以往這個時間段,對于生產型企業都是一種考驗,好在今年這個問題不大,全國各地都在號召非必要不離境,這給生產帶來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今年過年,尉來無需考慮過年期間的產能分配問題。

  “確實是哈,今年過年應該是我們開工率最高的一年了。”

  趙鑫怡一邊整理著會議紀要,一邊回答著檀錦程的問題。

  一會兒檀錦程需要出席國民技術在北倉工廠的奠基儀式,這是尉來在車規級芯片制造上邁出的重要一步。

  上午十點半,保稅南區,推開車門的檀錦程緊了緊自己的外套。

  環顧一周,檀錦程笑著跟北倉區以及甬城方面的領導笑道:“我這也算是故地重游了吧?”

  閃馳科技當年在保稅區有一座工廠,面積并不算很大,但是卻是當時北倉區出面負責協調給閃馳的,極大的緩解了當時閃馳科技的生產空間。

  要知道霞浦區的那座工廠,其實就是個小作坊,生產出來的車子還得另外租倉庫擺放,廠區的環境也是非常的擁擠。

  按照當時閃馳的標準,實際上是沒有資格入主保稅區的,區里當時真的是給了很大的優惠,說是全力扶持都不為過。

  如今包括霞浦以及保稅區的工廠,閃馳科技也早已經轉讓掉了,現在的閃馳科技,除了總部閃馳大廈之外,整體都入駐到閃馳工業園區。

  閃馳北倉工業園區,通過三期的擴建,如今已經形成了包括生產,研發,管理于一體的綜合性工業園區,員工生活與配套設施一應俱全,未來發展規劃也清晰無比。

  北倉工業園區通過擴建,升級改造,如今已經具備年產200萬輛兩輪電動車的能力,生產線涵蓋涂裝,焊接,組裝等環節,自動化的程度也屬于同行前列。

  “確實哈,檀總說是從保稅區起家的都不為過啊。”

  更為了解檀錦程的北倉區工作人員也笑了起來,在熟悉人的眼里,當初閃馳的霞浦工廠就是個笑話,掛的還是閃馳車業的廠牌,跟現在的上市公司完全不一樣。

  不過,這也差不多算是江浙省民營企業的一個縮影了,絕大多數看起來高大上的集團公司,都是從一家家小作坊發展起來的。

  在工作人員的陪同下,檀錦程象征性的圍著這塊被圍起來的地皮轉了一圈,配合著記者拍了幾張照片。

  十一點鐘,檀錦程與相關領導象征性的挖了幾鏟子土,國民技術(甬城)有限公司正式開建!

  國民技術在北倉的工廠主要用于生產半導體功率器件,CMOS集成電路,光電器件及微機電器件等,為電動汽車和新能源產業提供高附加值的晶圓制造,工藝及器件研發。

  具體的產品方面主要包括IGBT,FRD,光電二極管以及應用于新能源汽車的半導體功率器件芯片等等。

  “這座占地5.2萬平方米的半導體工廠,是尉來在車規級芯片上的一個新起點,同時也是我們全棧式自研的重要一環。”

  “芯片技術是一個長期性的投資項目,未來我們計劃持續性的投入500億元資金,用于芯片方面的研發,生產,為車規級芯片國產化添磚加瓦。”

  尉來年銷量150萬輛的預期,已經公布出去了,2020年國產自主品牌銷量第一的吉利總銷量是132萬輛,150輛之于132萬輛也有超過13個點的年增長空間。

  在如此一個市場環境之下,尉來一反常態的報出這么一個銷量預期,實在是有些出乎市場的意料。

  “從2021年度的銷量預期來看,尉來似乎對于今年信心滿滿?在芯片領域加大投入,是否意味著尉來是擔心眼下的芯片荒影響到這個銷量預期?”

  “并沒有,尉來通過庫存芯片的囤積計劃以及三到六個月的訂單鎖定計劃,在芯片供應方面并不存在太大的影響。”

  “我相信六個月之后,市場的芯片荒肯定會有所緩解,至于說加大在芯片方面的投入計劃,這是任何一家大型主機供應商都必須要做的,眼下的市場環境與從前已經大大的不同了。”

  “供應鏈的整合非常重要,但是供應鏈的安全也同樣重要。”

  “從尉來公布的ovnr以及我們得到的消息,還有最近的產能變化,聽說尉來內部對星途以及知豆都有年銷十萬輛的產能規劃,檀總是否過于的自信?”

  五菱宏光MINIEV,整個2020年銷量數據是12.77萬輛,知豆彩虹雖然在價格以及配置參數方面全面對標宏光MINIEV,但上市第一年就想復制宏光的成功,是不是過于的自信。

  還有星途,雖然價格親民,配置上也是誠意滿滿,外觀也極具科技屬性,但是年十萬輛的銷量,同樣是不是過于的自信?

  要知道同級別最為優秀的秦EV,埃安S以及小朋G3等等車型,2020年的年度銷量都是維持在五萬輛這一級別附近。

  按照星途S01的交付時間4月19日計算,算起來星途S01今年的完整交付時間也就八個多月。

  八個月,要想達到10萬輛的銷量,那就代表著尉來全體上下對于星途S01自上市開始的單月銷量預期是一萬輛以上,這可能嗎?

  整個2020年,全國范圍內單月平均銷量過萬的新能源車型,僅僅只有兩款,那就是毛豆3與五菱宏光MINIEV。

  ET5雖然在下半年表現亮眼,但是也沒有達到這個目標。

  “10萬至15萬元市場,是一個龐大的市場,2020年沒有幾款單月平均銷量過萬的車型,不代表2021年沒有,拭目以待吧。”

  星途S01還沒有開啟預售,這個時間段檀錦程也不好吹牛逼,但是在檀錦程看來,這些記者顯然對于目前汽車市場的變化不甚了解。

  看似今年整體的銷量下滑,車企的日子都不好過,但是新能源頭部企業日子可一點都不難過。

  補貼是降了,但是雙積分政策同樣很香,尤其是尉來這樣以純電技術為主的車型,積分拿到手軟,鋰電技術的突破,帶來的是成本的下降。

  還有以特斯拉,尉來為首推動的產業鏈轉型升級,同樣給整車企業帶來了極大的競爭力。

  這一點,從各大新能源車企毛利潤上的變化就能夠看出來,整個2020年,尉來,BYD,特斯拉這些頭部企業,整車的毛利率均超過20。

  特斯拉毛豆3標準續航版的毛利率更是一度達到了夸張的39.37,銷量與毛利率雙雙大幅度上升。

  這種毛利率,已經接近于燃油車了,就是聞界這樣的新勢力品牌,四季度的毛利率都達到了17.2。

  二線陣營因為沒有供應鏈的優勢,整體毛利率維持在10左右,負利率的車企同樣也不少。

  如果不看整體營收,可以說2020年是新能源車企日子最好過的一年,競爭壓力小,利潤空間大。

BYD穩坐10萬元至20萬元區間老大,五菱是微型車市場的王者,至于尉來則與特斯拉平分全球高端市場份額,一個雙積分的政策就能夠帶來十億級別以上的收入,簡直不要太爽  只可惜,好日子僅限2020年了。

  當然,還有知豆彩虹系列,在宣傳方面,尉來同樣沒有虧待干兒子知豆,投入的營銷費用同樣不低。

  而面對著尉來鋪天蓋地的營銷攻勢,備感壓力的小朋以及BYD也開始紛紛出招。

  請:m.llskw.org

哎呦文學網    2003:從外貿開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