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949章 子品牌形象

  7月11日,初速度有限公司在姑蘇公布了他的自主泊車方案MpilotParking。

  這家2016年9月份成立于帝都,隨后在2018年把總部遷到姑蘇的科技公司,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成長,成立還不到三周年,就在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方面取得了不小的突破。

  “恭喜啊,曹總,聽說你們的L4無人駕駛技術也快要成型了?”

  “一點點小進步,不值得夸獎,沒辜負股東們的信賴就行了,倒是聽說尉來這個月也會有新的動作?”

  檀錦程點頭笑了笑,尉來這個月確實是有大動作。

  初速度就是Momenta,這家從事自動駕駛相關業務的科技公司,在成立不到四個月的時間就獲得了順為資本,也就是雷布斯的投資。

  順為資本領投了其A輪融資,之后在曹旭東決定把公司搬到姑蘇之后,又介紹給了檀錦程,于是便有了二者的相識。

  資本市場就是這么的神奇,有的公司苦盡一輩子,市值都很難有所突破,而Momenta僅僅用了兩年多的時間,估值就超過了10億美刀,化成為了獨角獸。

  去年年底初速度的B輪融資,是由尉來資本領投的,4600萬美刀的投資額度,拿到了初速度4.6的股份,成為初速度的重要股東。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尉來在自主研發智能輔助駕駛以及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的同時,也在積極尋找合作以及投資的機會,若是某一天尉來的技術跟不上市場的變化了,合作伙伴就是一個新的解決方案。

  “那國內自動駕駛解決方案領域的格局又要有新的變化了,尉來這樣對我們的壓力很大啊。”

  曹旭東是清木系,曾經還任職于微軟以及商湯科技,在人工智能領域有著超過十年的研發和管理經驗,初速度能夠發展得這么快,除了他拉起的團隊技術強悍之外,人脈資源也是非常重要的關鍵所在。

  “一起進步嘛,不過我們發布的不是自動駕駛相關的技術。”

  自主泊車方案,這個尉來早就有了,在高端車型的高階智駕方案里,這些都已經應用上了,不過就L4級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來說,尉來確實做得不多。

  主要原因是尉來把重點的研發放在L3,也就是有條件的自動駕駛領域,對于L4級別的研發投入不夠多。

  尉來不是像百度,Momenta這樣專門從事某一個項目研發的企業,本質上尉來還是一家賣車的企業,一切要從實際角度出發,L4遙遙無期,但L3在取得突破之后卻是可以真的應用到汽車身上的。

  七月份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日子不像上半年那么好過了,補貼政策的正式退坡,讓消費者在新能源汽車方面選擇的熱情大減,部分消費者甚至重新考慮起燃油車來。

  根據這11天,尉來內部收集到的數據,國內新能源三強尉來,BYD以及北汽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的銷量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像是BYD元EV,尉來ES8等等價格較高的車型,影響尤其明顯。

  消費者選擇了持幣觀望或者轉向于燃油車,對尉來跟BYD來說都是極大的考驗。

  在悅馳汽車正式獨立出去之后,尉來跟BYD一樣,就是一家純粹的新能源車企了,甚至于還不如BYD,BYD雖說把精力都梭哈到了新能源,但現在還有一些燃油車業務。

  而尉來,現在統計以及公布出去的數據里,可沒有一輛燃油車,某種意義上來說,尉來現在的車型結構跟特斯拉是一樣的。

  “哦?那是哪方面的,能說說嗎?”

  從帝都回來之后,檀錦程開始頻繁的在各大產業園區出現,有時候還被人拍到深夜在某個產業園區的路邊攤吃著夜宵,尉來一些部門從七月初的一些動作以及媒體的一些爆料,都表明這家新能源企業會在近期有不小的動作。

  “是關于400V全新架構以及新品牌的發布會。”

  新的子品牌發布會,尉來會在這個周末正式開啟全面的宣傳,七月份銷量的下滑,檀錦程倒沒怎么放在心上,這種大補貼之后的短暫低谷是肯定要經歷的。

  就像是網約車大戰,外賣大戰在補貼政策結束之后,消費者的心理預期跟之前不一樣了,那指定是需要一個過程來緩解的。

  主品牌高價位的車型雖然銷量有所影響,但埃安系列的銷量卻是不錯,這個月埃安S應該是能夠賣出去3000多輛,表現還是很不錯的。

  雖不太在意短期銷量的變化,但也確確實實的給檀錦程提了個醒,那就是車子還是不能賣得太貴啊。

  哪怕是BBA這樣的豪華品牌,都需要有沖量的汽車,尉來目前能夠用來沖量的車型是尉來L1,ET5,但是價格還是太貴了,15萬以下的市場必須盡快進入了。

  原本就在計劃當中的新品牌必須得要提前了。

  “哦?子品牌?之前沒聽說過啊,這是什么時候的事兒?”

  曹旭東真是有些意外了,一個新品牌的發布會,肯定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準備好的,從尉來的動作來看應該是在月初就有準備了,都十天了,市場上居然一點消息都沒有。

  僅僅從這一些來看,尉來這家企業就足以說明夠團隊了,有一些企業就如同篩子一般,但凡公司有點大動作,媒體都率先給爆料出來了。

  “就是這個月的事兒,等到時候曹總要是有空的話,可以去甬城一趟,我們的發布會定在這個月的28號。”

  “沒問題,有時間我一定去。”

  曹旭東還挺滿意這位雷總大力推薦的股東的,除了領投了B輪融資之外,給予了Momenta資金上的支持之外,更多的還是提供了不少的資源。

  要搞自動駕駛,沒有合作的車企肯定不行的,縱觀國內車企,能夠給自動駕駛技術提供支撐的除了BYD就是尉來了,BYD的車型夠多,尉來的車型夠高端。

  另外也確實跟雷總說的那樣,這位外界傳言很霸道的投資人,實際并不是那么回事,他的霸道只針對于公司的戰略,唯一一次在魅族身上展現出來的心狠手辣,確實是驚呆了很多人,但更多的還是為了給尉來汽車在手機領域提供支持。

  可以說他對于魅族是勢在必得,沒有魅族也會有其他的手機廠商被他收購,所以才會有如此表現。

  而前幾個月在英柯醫療身上的操作,也證明了這位實際上好像沒有傳言當中的那樣;當然,作為投資人不可能不貪婪,誰都想多要一點股份,這一點無可厚非。

  在微軟跟商湯都工作過的曹旭東,明白其中的道理。

  “行,那我就先走了,要是有機會見著雷總,替我帶句話,好長時間沒見面了。”

  “哈哈,雷總沒空參加這一次的發布會吧?我想想也是。”

  上市了,但還不如不上市,這是這一年以來雷布斯的麻煩,港股市場對于小米的態度依舊沒有任何的改變,截止到目前為止,小米的股價已經跌到九港幣附近了,市值縮水到300億美刀區間。

  從今年一月份,小米超30億股的解禁開始,股價就一路下滑,巨量引擎以及檀錦程的部分持股也都處于解禁狀態當中,市場對于大股東的拋售表現出了極其的擔憂。

  大股東們也不出所料的,毛熊富豪旗下的基金一次性拋售了4.26的股份,另外還有神秘股東以場外折價的方式一次性減持了2.31億股,涉及資金高達21.8億港幣。

  一月份,小米的股價開始閃崩,密集的回購以及雷布斯還有周受資承諾的一年之間不減持,沒有起到任何的作用。

  市凈率一度低至2.5倍,比某想集團還要低,這是一家號稱科技公司該有的表現嗎?這明明就是制造業的市凈率,不過也不怪香江的投資者質疑他。

  整個2018年度小米在研發方面的投入占比低到了3.3,毛利率與凈利率都偏低,利潤這點還好說,作為一家號稱科技公司的上市企業,在研發投入占比上還不到營收的5,著實有些說不過去。

  就不拿菊花廠來對比了,菊花廠14.1的研發占比,哪怕不聊愛國營銷這事兒,也活該他的產品大賣,就是魅族在研發方面的投入占比都超過了5。

  檀錦程旗下的任何一家企業,哪怕是雷馳汽車這種老頭樂公司,在研發方面的投入都是比較大的,一直以來旗下所有的企業都將研發占比定在了5這條底線。

  研發方面的投入不能低于5是標準,尉來現在的研發投入已經超過了8,奔著10而去了。

  既然是搞科技的,那這個錢就不能省,這么大的一家公司在哪里不能摳出點錢了,省研發投入根本沒有這個必要,退一步講,哪怕研發不出來什么東西,至少在財報上也好看一些。

  不提高研發方面的投入,你根本就沒資格說自己是一家科技公司。

  “沒空的,他都頭疼半年了,我們也好久沒見了;行了,我就先走了。”

  比較有趣的是,雷布斯與周受資都承諾一年之內不減持,但是到目前為止,小米最重要的聯合創始人林兵卻沒有承諾不減持,市場對此也是比較質疑的。

  巨量引擎以及檀錦程個人也都沒有做出過不減持的承諾,不過到目前為止,檀錦程沒有任何的減持動作,依舊是小米的第二大股東。

  41.17億股的持股,17.19的持股比例,還有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處于全部解禁狀態了,檀錦程的態度對于小米的股價也是一種壓力。

  “估計用不了多久,老雷應該就來找我了。”

  從初速度離開之后,檀錦程笑著對趙鑫怡道,他之所以沒有表態過,其實就是給小米還有雷布斯造成一些壓力,香江的投資者現在看不上小米,但是檀錦程卻是知道小米的價值的。

  一月份小米密集的回購計劃,雷聲大雨點小,總共花了也不過兩億港幣,要想穩定股價,小米就必須進行再密集性的回購,而這對于今年日子不好過的的小米來說,現金流上是一種非常大的壓力。

  更何況,第二大股東在完全解禁之后,市場的承壓會更大,但凡檀錦程沒有公開表態不減持,小米的股價就好不了。

  回購再多也沒有用。

  作為一家互聯網公司,小米的現金流是不錯的,但誰也受不了第二大股東超過50億美刀市場的拋售。

  “老板你也太貪心了吧,你在小米身上賺了很多了,還想要啊。”

  從天使輪開始,檀錦程個人以及巨量引擎在小米身上的總投入大概在1.5億美刀左右,哪怕是股價跌到這份兒上,也賺到了超過50億美刀的收入。

  僅僅只是這一筆投資,就夠巨量引擎吹一輩子以及吃一輩子了。

  “能多吃點肯定是多吃一點啊,再說雷總怎么著總得有個態度是吧。”

  在2017年雷布斯就投了Momenta這樣的自動駕駛公司,順為資本在汽車相關領域的投資也不少,要說雷布斯造車是被逼的,打死他都不信。

  僅僅從公司業務的角度來看,造車就是小米突破的一個重要節點,菊花廠在受到打壓之后需要尋找新的業務突破點,小米同樣需要。

  手機市場已經卷到沒邊了,再搞下去也不會有太大的突破,造車無疑就是小米在市值方面的救命稻草,搞成功了,那飛天了,搞不成功也沒事。

  炒股嘛,要的就是一個預期啊,沒有預期你讓人怎么炒。

  現今小米不到5的凈利率,哪怕提到了10又如何?不過就是多賺點錢而已,資本市場缺這幾個點的收益嗎?根本不缺,他們要的是預期。

  如果說小米沒上市,應該會有概率不造車,但是上市了,造車幾乎就已經是注定了。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資本倒逼的,就像是尉來在不斷的擴張,得益于上市之后的融資,但也正是在這種壓力,讓尉來停不下來。

  尉來這種檀錦程絕對掌控的企業都是如此,何況小米這種資本深度參與的企業。

  “那找到咱們,咱們應該怎么回復?”

  “看情況吧,反正不減持是我們的前提,至于說要不要增持,看雷總的意思吧。”

  17.19的持股,雖然投票權有限,他本人也從未出席過小米的董事會,甚至于投票權都交給了雷布斯,但無論怎么說對于小米的管理層,雷布斯還有資本方都是一種壓力。

  萬一哪一天檀錦程把投票權收回去了呢?再加上他個人的影響力,出現在小米董事會會議上,該不該考慮他的意見?

  小米在破發之后,何小朋個人斥資一億美刀抄底,算是替雷布斯站臺,這里面有何小朋的個人情誼在里面,但肯定也有雷布斯的救助。

  沒有找他,想必雷布斯就是有這方面的顧慮,他可比何小朋有錢多了。

  按照現在匯率,以及小米的股價,一億美刀差不多可以買小米8000萬股的持股,將近0.3的占股,上次見面何小朋還調侃在小米身上虧吐了。

  他是破發之后開始買的,到目前為止跌了差不多30了。

  “行,知道了,要是雷總的助理找我的話,那我知道怎么回答了。”

  股東不出售股份,除了不斷的發行新股稀釋其持股比例之外,上市公司以及實控人也沒有其他的辦法,不過檀錦程也不在乎持股比例被稀釋。

  巨量引擎對于小米,已經從戰略投資者轉化為財務投資者的身份,他只想抄底,等待一個新的預期,然后再減持股票賺錢。

  到姑蘇,也不僅僅只是為了Momenta的發布會,檀錦程還有其他的事兒。

  那就是連續多年沖刺上市計劃的八方電氣,終于是排上隊了,他們將于今年的11月11日這一天登陸上交所,檀錦程這次來是簽署一些文件的。

  “老板,子品牌的名字以及標識定下來了?我好像看到申請了。”

  用了17年,王青樺終于是把八方電氣給弄上市了,這一次八方電氣計劃發行3000萬股,大約募資12億元左右,這筆資金給八方電氣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

  12億元的募資,對于一家從事兩輪電動車業務為主的零部件企業來說,已經是相當之多了,王青樺也算是在姑工業區這一塊兒揚眉吐氣了。

  當然,他最高興的還是母公司閃馳集團的決定,那就是跟他簽訂一致行動人協議,讓公司的控制權重新回到了他的手里,檀錦程這一次來就是簽署一致行動人協議的。

  “對,定下來了,名字叫星途。”

  參考科大訊飛的股權架構,科大訊飛的創始人劉慶鋒并非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甚至很少,訊飛的大股東是中移動跟科大,但因為跟劉博士簽署了一致行動人協議,劉博士就擁了對訊飛的控制權。

  八方電氣分拆上市,肯定得有個主理人,張旭鵬也沒有那個精力去主持八方電氣,那持股第二的創始人王青樺就是最好的人選了。

  這些年,兩家合作都很不錯,八方電氣也給母公司帶來了不少的利潤,讓公司重新回到他的掌控當中是他應得的。

  這也算是檀錦程向劉方易間接傳遞的一個態度吧。

  “星途?好名字。”

  王青樺若有所思的道,他為什么知道還有會關注這事兒,是因為上市的問題去了幾趟甬城,有一次在檀錦程的家里正好聽到他們在聊這個話題。

  星途(NIOStellar)。

  中文名星途,星呼應了尉來的主題,途寓意探索旅程,傳遞科技引領未來(尉來)出行的愿景,英文名也能夠跟尉來品牌無縫銜接。

  算是檀錦程比較滿意的一個名字,對于子品牌的定位,則是面向年輕科技受好者以及小家庭,主打智能駕駛與太空美學設計。

  而子品牌星途的車標也設計出來了,很簡單,就是一顆星星,搭配上主品牌尉來圓潤的弧線,簡單又直接。

  “好不好的還要消費者來說話呢,不過這玩意兒還是可以改的。”

  要沖擊15萬元以下的市場,就必須得到更多年輕用戶的認可,無論是車標的設計還是車輛的外觀,都要做到讓絕大多數的人滿意才行。

  子品牌跟主品牌的定位不同,子品牌面向的更多的是第一次購車的90后,甚至是00后用戶,除了價格要便宜之外,還得時尚。

  00后消費群體,檀老板可是有見識過的,可沒7080后這幫沒怎么見過“世面”的好忽悠。

  真要說起來,00后的群體主打的一個就是該省省,該花花,在自己愛好的方面非常舍得花錢,但愛好以外的,那是分幣不掏。

  2019年,檀錦悅都已經15歲了,最早一批的都可以出來工作了。

  汽車消費新的群體正在加入,尉來需要把握住這個市場。

  “好了,簽好了,恭喜王總,也恭喜我自己。”

  一份份文件簽署下來,八方的控制權算是正式轉交了;當然,他還是八方的第一大股東,實際沒有什么變化,按照這次IPO的募資以及總股本,八方在IPO之時的估值是50億元。

  在檀錦程看來,IPO初始50億元的估值是有些高了的,八方電氣不過就是一家從事兩輪電動車零部件業務的公司而已,不過這樣也好,上市之后股價不至于大幅度炒作,有利于公司的穩定。

  發行3000萬股之后,八方電氣的總股本上升至1.2億元,檀錦程通過閃馳集團持有的八方電氣4590萬股,持股比例下降至38.25。

  王青樺因為在IPO過程當中套現了一部分,持股數量下降至3000萬股,持股比例正好跟發行量相同,為25,通過一致行動人協議,王青樺擁有著八方電氣的絕對控制權。

  “對,恭喜我們,另我還要再次謝謝老板。”

  又重新拿回公司的控制權,王青樺多多少少有些感慨,這些年雖然檀錦程沒怎么管過八方電氣的事兒,他的持股比例也很高,但多多少少還是有些不一樣的。

  如果一切又回到了原點,八方與他自己也都有了一個更高的起點。

  現如今的他也已經是身家幾十億的人了,不過要說最賺的還是老板,IPO當下接近于20億元的持股比例,這可遠比當初的投資要多太多了。

  20億,按照去年的凈利潤來計算,都得賺他個十年啊。

  請:m.badaoge.org

哎呦文學網    2003:從外貿開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