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948章 智能化的突破

  “沒問題,不過得等我回來再說,我這會兒準備去錦新科技一趟,老板要不要一起去看看?他們搞出了點東西出來。”

  尉來研究院的權利極大,作為院長的胡爭楠當仁不讓,但責任也重,也是尉來最忙的幾人之一。

  老板交待的任務他怎么也得安排上,不過事有輕重緩急,今天他有一個視察活動,新成立一個子品牌不急于一兩天,這事兒當下比較重要。

  檀錦程聞言先是一愣,接著又是一喜:“搞出點東西出來了?那必須得去看看。”

  從新能源汽車到智能汽車,算是一個新的過渡,目前的電車暫時來說還只能算是新能源汽車的序列,算不上真正的智能汽車,無論是有技術還是沒技術的,更多的偏向還是于卷續航,搞基建等等。

  當下卷的是什么?是電池包,是快充技術,是燃料電池技術,還有就是電驅系統,整體上還是圍繞著電車的最初架構而來。

  智能駕駛雖然每家都在吹,每家都在搞,有一些高端的車型甚至配置上了L3智能駕駛系統,但是跟幾年之后的智能駕駛系統完全不一樣。

  想要跟菊花廠在智能汽車方面保持著競爭,就要加大在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網聯,智能電動等關鍵領域的研發以及投入,例如說更高精度的傳感器,先進的自動駕駛算法,高效的電池管理系統等等。

  提升產品性能與可靠性,這些也不是嘴上說說的,尉來今年的研發費用預算高達112億元,占據去年總營收的8.56,實際支出更是超出了去年全年的凈利潤,就足以證明決心有多大。

  年初,在供應鏈改革的同時,尉來對各部門的也做了一次整合,以前在智能駕駛方面,尉來采用的各部門,子公司以及供應商各自獨立開發,多部門協作的方式。

  例如說錦新時代負責開發更為高效的電池管理系統,地平線研發關于服務于尉來的車載芯片系統,橙子集團負責云計算以及智能網聯等等方面的研發。

  這么做看起來有點各自為戰的意思,但在研發部分初期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各家專注于自己的優勢項目,除了能夠更加的投入之外,還能夠更為高效的做到技術突破。

  把某項目技術點做到極致,例如說錦新時代的電池管理系統就做得不錯,李兵找上門求助,也是因為錦新時代有這個技術優勢。

  除了整合起來有些困難之外,倒也沒有太大的毛病。

  不過現在情況不同了,尉來在各方面的技術已經趨向于成熟,目標也找到了,年初正式成立了單獨的智駕部門,就放在研究院旗下,形成了包括智能車云,智能網聯,智能座艙,智能駕駛和智能電動五個領域的完整業務體系。

  如今整個尉來的智駕團隊,算是已經搭建完成了,目前國內車企當中,如同尉來這樣搭建了完整智能駕駛團隊的,除了上汽集團就只有六月份剛剛搭建完成的小朋汽車了。

  除此之外,還有來自互聯網公司的某度,以及正在徘徊智駕部門的菊花廠了,暫時來說尉來在智能駕駛方面的技術水平,還是處于國內一線梯隊的。

  某度干啥都像是猴子掰玉米一樣,業務跟投資都是干不了多久就丟了,倒是自動駕駛這玩意兒還真是夠堅持的,從2013年算起,已經是七個年頭了。

  七年的時間對于很多堅持的公司來說不算什么,但是在某度這邊可是極為難得的啊,對于一向在未來跟盈利之間搖擺不定的某度來說,智能汽車這個根本不賺錢的項目,他們居然能夠堅持了七個年頭。

  甚至于還要堅持下去。

  實際上智能駕駛系統,如果沒有大量的在售車型支撐的話,想要實現盈利是很難的,尉來現在的智駕部門也是虧了很多錢,包括菊花廠初期也是如此。

  如果不是賽力斯爆了,想要做起來也是很難的。

  胡爭楠說的視察,是錦新科技負責的智能座艙工廠,冰箱彩電大沙發是大家尉來增程式車型L1的一種調侃,但冰箱彩電大沙發為什么在消費市場受歡迎,根本原因在于消費者需求升級了。

  而且冰箱彩電大沙發,也不僅僅只是簡單的把這些家電里常見的物品搬到汽車里,這里面涉及到較為先進的智能座艙技術,將汽車內的各種設備和系統進行整合,為用戶提供更加智能,便捷,舒適以及安全的駕駛體驗座艙環境。

  尉來做的是中高端車型,除了在安全性上要下功夫之外,還需要在舒適性上做足功夫,智能座艙系統就是尉來除電池之外當下重點攻關的對象。

  先把舒適性以及操控性提升起來,這樣哪怕車子有點小毛病,消費者也都是能夠接受的,尉來的作法也無可厚非,在技術有限的情況下,從用戶的實際體驗出發。

  “目前我們在國產替代方面做得怎么樣?”

  來到錦新科技的生產車間,明亮的車間里機器以及工人都正在忙碌著,自打供應鏈開啟雙軌制以來,尉來各大車間就開始忙碌起來,核心的零部件都在盡全力備貨。

  一道道工序生產線,井然有序又顯得有些“機械”,工人們對于大老板來視察也只是微笑著點點頭,并沒有放下手里的工作。

  正常來說,任何一家工廠都有淡季跟旺季的區別,但是從今年四月份之后,尉來的工廠就沒有什么淡季的概念了,都是開足馬力,加上天氣的原因,工人狀態真就好不到哪里去。

  繁忙又緊湊的工作狀態,即便是工資收入整體高出同行30,也不可能有多好的狀態。

  檀錦程看在眼里,不過不好說什么。

  說到底這些都是他定下來的,再去說下屬就有些不厚道了。

  “暫時來說有些關鍵部位的零部件還是沒辦法替代的,不過已經在跟國內的廠商盡全力合作研發了,這些都是需要時間的,老板你也不要太過于著急。”

  一套智能座艙系統涉及到包括顯示,交互,智能設備集成等組成部分,僅僅只是顯示系統就包括顯示屏,儀表盤,抬頭顯示(HUD)等零部件組成,涉及到的供應商有很多。

  供應鏈體系又分為硬件以及軟件兩大體系,像硬件體系里有包括芯片,顯示屏,傳感器,汽車電子供應系統等等供應商,芯片是提供算力的大腦。

  像是芯片以及傳感器,暫時根本無力擺脫海外供應鏈,高通以及博世的優勢太明顯了。

  老美對于菊花廠的全面扼制,時不時加入到實體清單的名列的一些企業,更像是國內高科技行業里的一場大點兵,帶來的影響也不僅僅只有菊花廠一家,任何一家有所作為的企業都會十分的警惕。

  按照老板的意思,尉來已經不打算開發北美市場了,所以除了零部件之外,幾乎不需要擔心關稅等等問題,零部件最重要的供應客戶特斯拉,隨著滬市工廠的投產,這個問題也會得到很大的緩解。

  沒打算進入北美市場,又威脅不到他們,尉來的風險小了很多,煩惱也大幅減少,但這不代表尉來沒有其他的煩惱,例如要是某一天他們腦子一抽把對華的芯片供應斷了,或者再度大幅提高關稅呢?

  這些都是有可能的,一年多的時間,胡爭楠已經意識到了老板之前所有的擔憂都是有可能發生的。

  國產替代是必須進行下去的,即便是性能方面要差一些,但那也是必須要做的事兒。

  “我們去成品區那里看看吧,先看看座椅,聽說他們弄了幾件比較有趣的玩意兒,到時候老板你可以試試?”

  “行,那就去看看。”

  檀錦程也是饒有興趣。

  讓檀錦程比較意外的是,成品區里擺著一批辦公座椅,而這批辦公座椅一看就是用汽車座椅改裝的。

  “你所說的有意思的東西就是這個?”

  “對啊,我們坐上去試一試,讓工作人員教教我們怎么使用。”

  胡爭楠微笑著應道,他是知道工廠搞出了些這么些玩意兒,但也是第一次見過,這玩意兒就是把尉來的高端座椅加裝了一個辦公座椅底座,改造成了辦公座椅。

  “哈,有座椅通風加熱功能,還有各種記憶功能,有點意思啊。”

  基本上在汽車里享受到的功能,在這座辦公座椅上都能夠享受得到,體驗感還算不錯,這讓檀錦程覺得挺有意思的。

  “是啊,體驗感還是不錯啊,都說日產大沙發,咱們得向日產學習啊,為了這個我們買了不少回來拆解學習呢。”

  智能座艙的舒適性,消費者最直觀的體驗那當然是座椅了,日系品牌的特點基本都差不多,日產作為日系品牌,是今年為數不多銷量下滑的。

  日產的車子勝在穩定,槽點不多,但是亮點也算不上多,比較出名的就是他們的座椅有著日產大沙發的名頭,產品力表現也確實不錯。

  尉來的造車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學習各家的長處,融匯貫通,在ES6,ES8,L1等等車型上的內飾要求比較高,為此也學習了不少高端車型在內飾方面的設計。

  “你們搞出這個是什么意思?打算賣嗎?”

  大型工廠在專注于主業的同時,往往會在設計以及生產過程當中,產生一些“副業”,像是座椅工廠,還真有可能成為家具廠的原因。

  )(第2/2頁)

  之前尉來自己的一家座椅生產工廠,就因為各方面的要求達不到而被強制關閉了,錦新科技吸取這個教訓,在座椅工廠方面的要求還是比較高的。

  “額,這是我們一位工作人員覺得好玩,就搞了這么一套辦公座椅,本來的意思是想測試一下這批汽車座椅在汽車以外的表現力如何,暫時來說還沒有售賣的打算。”

  從座椅上起身,胡爭楠笑道:“怎么,老板是想通過自己的同款辦公座椅,用這種方式來提升汽車的知名度嗎?”

  “對啊,我體驗了一下,感覺還是不錯的,不是不可以試著用這種方式推廣品牌啊。”

  賣座椅不是關鍵,掙不掙錢也無所謂,重要的是推廣。

  “可以是可以,問題是賣多少錢合適,賣太貴了的話推廣力不夠,但是太便宜了也不行。”

  太便宜了掉逼格。

  座椅市場,高端一點人體工學或者電競椅,主流的價格差不多在三五千左右,過萬元的也有,還有一些跟汽車品牌聯名的,例如跟奔馳聯名的能賣兩萬多。

  跟五菱聯名的也能賣個四五千的價格,定價確實是個問題。

  這套座椅最大的賣點不是真皮面料,而是它的高科技,智能化,座椅內置的智能傳感器,構成了電子皮膚,能夠實時監測乘客的體壓分布,精準感知坐姿的變化。

  另外,通過真實用戶的數據訓練,結合AI核心算法,座椅可以自動調節背部,腰部腿部的支撐點,實現無感貼合的動態支撐。

  甚至有全域防暈車的優化。

  像是基礎的通風與加熱,按摩之類的倒顯得沒那么大的亮眼了。

  這些都是尉來在智能座艙體系里的技術突破,目前來說還沒有應用到現有的車型身上,算是比較尖端的技術。

  “效果怎么樣?你們找了多少人測試啊?”

  “測試人員找得倒不算多,不過也有1500名,可能在算法優化方面還不太成熟,不過如果真的搞出一批辦公座椅來賣的話,相信應該也能夠收集到一些有用的數據。”

  辦公座椅的使用環境跟汽車之內肯定是大不同的,但有了數據之后就可以具體的分析嘛。

  “也不是不行,成本是多少?算了,我也懶得問成本了,就定個8888元的價格吧,不過要限量,至于限量多少你們自己去研究吧。”

  常規來說,豪華SUV的座椅成本通常是比較高的,一般占據整車售價的5到10,這套座椅搞了這么多的高科技,成本肯定是低不了。

  指望這玩意兒掙錢肯定是不可能的,少虧點兒就行了。

  8888元的價格是個不錯的噱頭,能夠帶來一定的炒作熱度,又能夠吸引一部分有消費能力,且愿意嘗試的消費群體購買,倒也不錯。

  “8888元?會不會太便宜了?”

  “不便宜了,你還指望這玩意兒真賣啊,不過就是一個噱頭而已,你們可以送一批給汽車的車評人還有大主播,讓他們幫著推廣一下。”

  車評人不用說,大部分的車評人都是收錢辦事兒,錢給得多,哪怕是平平無奇的產品都給你夸出花兒了,能讓他們白嫖一套不錯的辦公座椅,相信很多人都是樂意幫著宣傳一下的。

  這您受得了嗎?

  至于說大主播,就像是橙子直播旗下的大馬猴之類的,他們每天都需要長時間直播,對于座椅的要求還是比較高的,這個曝光度不比車評人宣傳效果低。

  “是個好辦法,不過也不能送太多,送多了我還是有些心疼的,這玩意兒真不便宜。”

  一旁的負責人小聲嘀咕道,確實是不便宜,光是內置的傳感器以及技術的融合,就花了他們很長的時間以及費用,另外還有對于材料方面的研發也不是一句真皮就能夠解釋得了的。

  “哈哈,你還心疼上了,你自己看著辦吧。”

  錢花了不少,但是真正見到了技術上的突破,檀老板心情還是非常不錯的。

  座椅只是尉來在智能座艙體系當中的一個點,但僅僅只是這一個點的突破就已經算是比較不容易了,5G才剛剛興起,一切的技術手段都還只是起步階段。

  尉來的智駕部門能夠在5G的元年就跟上時代的步伐,這錢花得就算是值的。

  要跟上時代的腳步,就必須緊跟技術趨勢,人工智能,5G,區塊鏈等等在智能汽車領域的應用,及時將新技術融入到產品和解決方案當中。

  比如說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提升智能座艙的語音識別和自然語言處理能力,從座椅工廠出來之后,胡爭楠又帶著大老板體驗了一把。

  “科大訊飛還是有點東西的啊。”

  作為尉來語音識別方面的核心供應商,訊飛今年的股價相較于2018年的低點反彈了差不多一倍的樣子,市值800億,雖然經常被消費者所嘲諷,但這些年確實進步很多。

  在車載語音技術方面,尉來的要求挺高的,訊飛也是被逼著必須交出好的解決方案,檀老板時常在碎片時間會向訊飛的語音助手提一些非常刁鉆的問題,有時候還用宜城以及甬城的方言問話。

  回答不好他就打電話給訊飛的實控人,向他發出吐槽以及嘲笑,也不管時間,時不時去廬州的時候還會上門去嘲笑一下,整個就是一個兼職的測試員。

  訊飛的實控人劉慶鋒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聊起這些趣事兒,語氣當中既是自豪又有些無奈。

  同屬于廬州高新區的重點企業,尉來今年新能源汽車賣得很不錯,訊飛也跟著沾光不少,市值方面堅挺得不行,不過咱們的劉博士對于這位合作伙伴經常大半夜打電話吐槽也是非常的無奈。

  不過內心里劉博士對于檀錦程這種行為還是頗為欣賞的,這種對于技術追求的精神也能夠激勵他們開發出更好的產品。

  “劉博士說過了,為了讓您少在大半夜給他打電話,不行也得行啊。”

  “不錯不錯,這次體驗比之前強多了,下次去廬州請他吃個飯就當是賠罪了。”

  軟件供應商方面,基于NIOPilot以及Flyme自主研發的操作系統,能夠支持各種程序的運行,地圖開發商是自己家的高德地圖,語音是科大訊飛。

  娛樂以及內容服務這些就更不缺了,像是什么騰迅,阿貍,某度之類的都是國內的企業,通過橙子集團的輻射,尉來還是有很大優勢的。

  “可惜,硬件方面我們還是差了點啊。”

  內心上,檀錦程以及尉來的高層都是想打造全棧式的智能體系的,通過提升核心技術,構建起從芯片,硬件,軟件到云端的全棧自研能力。

  多層次的解決方案,實現各環節的協同優化,以此來提高整體的競爭力。

  但是很可惜,芯片這一塊兒目前尉來就是一個非常大的弱點,很多人都覺得汽車芯片的要求不需要那么高,或者說沒有手機芯片要求那么高。

  但其實汽車芯片的要求同樣也是非常高的,一個最淺顯的原則就是汽車芯片必須在安全性以及穩定性還有兼容性做到極致。

  手機雖然有爆炸威脅到人身安全的事情發生,但這種概率畢竟是小概率。

  而汽車就不一樣了,可靠性才是汽車最重要的,要做到這一點實際就沒那么容易,不僅僅對供應商有要求,對于車企本身的調教能力也是一個極大的考驗。

  地平線這兩年做得還算不錯,算是幫尉來解決了一部分的需求,但也只是一部分而已。

  說起這個就不得不佩服船夫哥了,BYD可是有半導體公司的呢,正式造車的第二年,船夫哥就成立了半導體公司,也就是檀錦程上岸的那一年。

  15年的時間,迪子的半導體公司在車規芯片方面已經處于國內領先地位了,雖然不能上市,但是實力還是很強的。

  尉來目前在車規芯片方面的合作伙伴,除了一些海外的供應商之外,在國內也有不少替代的方案,這些從前兩年已經開始了,不過收效不太明顯。

  “我們公司起步還是晚了點兒,老板你要是早發達個十年還是差不多。”

  胡爭楠的安慰讓檀錦程舒服一些,這玩意兒是一個大工程,實際上在2000年左右就已經算是晚了,更何況到2010年他都沒有那個實力。

  “走,去下一個地方,看看其他的成果。”

  收購一家車規級別的芯片公司也不是不行,目前國內哪家企業有收購的可能性呢?

  “是啊,我們還有時間。”

  老板的心情不錯,胡爭楠的心情同樣也不錯,作為研究院的院長,胡爭楠實際上已經是尉來的二號人物了,他是在尉來成立不到三年左右的時間加入的。

  當年的他雖然在車圈小有名氣,但也只能算是一個小人物,不到十年的時間里,伴隨著尉來的成長,他也走上了人生巔峰,續約之后他的職業前景幾乎跟尉來綁定在一起了。

  公司的未來就是他的未來,技術上有突破,作為主導人的他同樣是意氣風發。

  還有時間,怕什么?

哎呦文學網    2003:從外貿開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