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在這時,劉黑馬麾下的萬人隊動了,身披兩層甲胄的勇士們抬著云梯,在山路上飛速前進。
九個熱氣球,每個熱氣球上裝了八顆轟天雷而已。扔完了之后,就要回來降落裝填,然后再生火起飛,就算一切順利,也得大半個時辰以后了。
而且,多轟炸幾次,敵人從最初的恐慌中適應后,很容易發現熱氣球的致命弱點:要讓轟天雷的落點精確,就必須降低高度,這也就進入了敵軍強弓硬弩的射程。如果要保持足夠的高度,又會誤差大的可怕,威力大大降低。
必須要快!
趁著敵軍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攻占這座黑巖堡(王冠之盾堡)!
“沖啊!殺啊!”
“攻破黑巖堡,先登四名,賞銀百兩,官升一級!”
“后退者斬,全家株連!”
“上帝之災,毀滅波西米亞,毀滅歐羅巴!”
在九只熱氣球上的轟天雷剛剛扔完,黑巖堡上還在濃煙滾滾的時候,隨著聲聲吶喊,幾乎同時三具云梯搭在了黑巖堡的石墻上,將士們奮勇攀爬,士氣如虹。
他們的士氣的確不錯。
一來,這熱氣球加轟天雷初次出現在戰場上,對守衛堅堡的敵人狂轟濫炸,效果相當震撼。
二來,就是趙朔名號起的作用了。
當初他們或者他們的父親、祖父,歸順蒙古人時,并不為蒙古人所看重,主要承擔著先鋒、攻城等最危險的任務,分的戰利品卻少的可憐。簡而言之就是炮灰部隊,地位比巴魯營強點有限。
后來,隨著戰爭的進行,這些人證明自己的價值,以及趙朔麾下的八旗軍打響了自己的名頭,這些人的待遇也就越來越好,戰利品的分配也就越來越多。
歷史記載中也是類似。
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國,很有普世國家的意思。成吉思汗統一草原之時,國內就存在著大量的女真人、突厥人、契丹人、回紇人,各種宗教更是在所多有。
后來,隨著征戰的進行,漢人也加入了進來。到了忽必烈出兵北上,奪蒙古大汗之位時,漢軍世侯已經是忽必烈大軍的重要支柱了。
這些漢軍世侯,手里有強軍,麾下有地盤和百姓,地位能低的了嗎?
而同時期的蒙古人,已經有了為了應付差役,賣兒賣女,甚至賣自己為奴的跡象了。
只是到了后來,李檀造反,忽必烈削漢軍世侯的軍民權力,漢人的地位才開始降低。
再后來,隨著元朝統治者的墮落,形成事實上的民分四等。但與此同時,那時候普通蒙古人為了應付差役的日子也很不好過,蒙古奴隸成為了泉州港出口的重要貨物之一。元朝朝廷多次下旨,出錢贖買蒙古奴隸,也只是杯水車薪罷了。
不管怎么說吧,到了現在,這支漢人、契丹人、女真人組成的部隊,執行作戰任務的危險程度已經和純蒙古人組成的部隊差不多了,所分的戰利品也是一致的。
倒是那些西方的部隊,依舊當做炮灰來用。比如那些波蘭簽軍吧,現在已經沒剩幾個了。
不得不說,趙朔讓漢人和蒙古人共天下的理念,在他的潛移默化下,逐漸開花結果了。
至于那些女真人和契丹人?
趙朔汗國的統治區域內,也沒在律法上對這些女真人和契丹人進行歧視,給他們少分田地啊。趙朔真正差別對待的,是那些華夏以西地區的人口。
只是趙朔宣稱“漢人與蒙古人共天下”,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那些契丹人和女真人積極向漢人靠攏。
在蒙古人眼中,更是無論漢人還是契丹人、女真人,都是華夏人,沒多大的差別。
這支部隊的士兵們,可不知歷史的發展,只以為是趙朔麾下的八旗軍打出了威風,以及趙朔的倡導,才讓他們的地位得以上升,對趙朔充滿了崇敬。
如今,趙朔雖未參戰,但趙朔給予的武器大放異彩,讓他們的士氣更加上升!
另外一邊,“王冠之盾”堡上的波西米亞人,則是士氣低落之極了。
剛才那飛上天空的熱氣球,就足夠讓他們沮喪了。那從熱氣球上扔下來的轟天雷,更是讓他們的士氣直接沉到了谷底。
還能這樣玩?
從天上直接扔火藥武器,進行轟炸?
這可怎么打?他們又不能飛上天空!
初次遇到憑生從未見過的強烈打擊,這些人倉促之間,怎么可能想到合適的反擊方式?
不知多少人被當場炸傷炸死,受傷之人只能無力地躺在城墻上哀嚎。
不知多少人已經和完全懵逼,只知道跪倒在地,祈求著神靈的保佑。
維特·普雷米斯爾更加懵逼。
這還是他心目中,只知破壞的野蠻人嗎?
野蠻人制作的器具,竟然能飛上天空,挑戰神靈的禁區。如果他們算野蠻人的話,那歐羅巴人算什么?比野蠻人還要野蠻的廢物嗎?
攻城大軍關于“上帝之災”的宣稱,更是讓他心驚。
難道,這飛天的器具,真是上帝的賜予?那位“上帝之災”趙朔大王,真是秉承了上帝的意旨,來毀滅歐羅巴?
這不可能!
上帝寵愛歐羅巴,那上帝之災一定是蒙古人的謊言!只要堅定對上帝的信仰,祂一定會保佑他虔誠的子民獲勝!
是這樣的!
一定是這樣的!
“起來!快起來作戰啊!”
“蒙古人動用了魔鬼的武器,必遭上帝的嚴懲!”
“這是上帝對我們的考驗而已!神的羔羊啊,快拿起你們的武器,和這些異教徒戰斗!”
維特·普雷米斯爾竭力堅定著自己的信仰,號召堡墻上的波西米亞軍繼續戰斗。
然而,僅僅有兩百多人重新拿起了武器,哆哆嗦嗦的準備繼續作戰。
而這時候,敵軍已經攻上來了!
“沖啊!殺啊!上帝之災毀滅波西米亞!”
“攻破黑巖堡,一個不留!”
華夏軍瘋狂吶喊著,和士氣低落的波西米亞守軍開展了白刃戰。
維特·普雷米斯爾幾乎每時每刻,都看著敵人或者己方的同伴身死,敵軍的少,己方的多。
維特·普雷米斯爾的耳膜充斥著人的喊叫聲,武器撞擊、劈砍聲,戳刺在甲胄上的刺耳聲,或者武器透入軀體的悶聲。
“殺!”
隨著一聲大喝,維特·普雷米斯爾瞪圓雙目,使出全部的技巧和勇氣,殺死了一個面前一個敵人!他稍稍緩了口氣,側面有個敵人持短刀猛砍而來!
維特·普雷米斯爾腰身一擰,讓過了要害,短刀從胸前甲片劃過,帶出了火星。
那敵人用力過猛,微微踉蹌,維特·普雷米斯爾趁機的用長劍對準了敵人的脖頸猛刺,長劍插進了敵軍的脖子,鮮血狂噴。
那敵人其實武藝不俗,應該是一名軍官。只是維特·普雷米斯爾乃是波西米亞中數得著的英杰,那敵軍不是他的對手。
然而,維特·普雷米斯爾的好運,也到此為止了。
就在那名敵人剛剛被維特·普雷米斯所殺之時,旁邊的華夏軍士眼看本方百戶身死,怒發如狂,揮著手里一根長長的鐵蒺藜骨朵,重重敲在了維特·普雷米斯爾的頭部。
那華麗的頭盔立刻就被砸扁了。
維特·普雷米斯爾的兩只眼睛幾乎整顆都綻開,鮮血從眼眶邊緣“滋滋”噴射出來,和順著額頭溢出的腦漿混合在一起。
就這樣,波西米亞“金獅”維特·普雷米斯爾命喪于“王冠之盾堡”,死于一個華夏小兵之手。
等到“王冠之盾”堡的戰斗完全結束之時,整場戰斗才剛剛進行了兩個時辰。
堡壘內的波西米亞人全部被屠戮一空,里面積攢的能夠吃上一年的糧食,成為了蒙古人的戰利品。
其后,蒙古人再接再厲,一天之內,再破兩座堅堡。
又七日后,整個蘇臺德山區的堡壘,已經全部被蒙古軍拔除。
波西米亞王瓦茨拉夫一世,放棄了國都,倉惶率領兩千騎兵,追趕神圣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了。
當然了,與此同時,蒙哥也從俘虜口中得知了歐羅巴大軍的動向。
“很好!”
現在蒙哥的心情相當不錯。
這次蒙古軍奇兵天降,迅速拔除了蘇臺德山區的波西米亞營寨,蒙哥不僅收獲了眾多的糧食,還收獲了高達一百萬兩的白銀。因為,波西米亞王國是神圣羅馬帝國的邊境諸侯了,主要靠著境內的巨型銀礦才得以興旺。
當然了,蒙哥也知道,現在不是乘勝攻打波西米亞國都獲取更多戰利品的時候,殲滅歐羅巴主力才是當務之急。
他高聲道:“傳我的命令,全軍追擊波西米亞王瓦茨拉夫一世!我們到易北河以西地區去,狠狠踢腓特烈二世的屁股!”
“是!”
因為急于突破蘇臺德防線,即便有了熱氣球加轟天雷的支持,蒙古軍的損失也不小,傷亡七千人左右。
蒙哥、忽必烈,率領四萬兩千騎兵,繼續向南而來,也不知能不能趕上那場至關緊要的決戰。
與此同時,匈牙利,布達城內。
“我們應該是來不及參加那場決戰了。”
教皇英諾森四世此時剛剛得知,蒙古軍攻入勃蘭登堡地區的消息以及腓特烈二世的決斷。
稍微計算一下就知道,現在就算派騎兵出發,從這里運動到易北河以西的地區,時間是來不及了。
他目光灼灼的向法蘭西國王路易九世看來,道:“但是,那并不意味著,我們什么也不做。”
路易九世也是歐羅巴難得的英主。
此人今年剛滿三十,卻十四年前就已經登上王位。
他繼任初期,就鎮壓了法蘭內部的貴族叛亂,甚至擊敗了反叛者與英王亨利三世的聯合入侵,成功加強王權,兼并了除了亞奎丹之外英王在法蘭西的全部領地。
他微微點頭,道:“您的意思是,向對面的蒙古軍動手?”
“沒錯,就是這樣。”
英諾森今年五十歲,對于一個教皇來說,正是年輕的年紀。
“根據腓特烈二世送來的情報,蒙古軍光迂回的兵馬,就接近十萬了。在波蘭地區,也得留下數萬兵馬。那么,我們的對面,還能剩下多少蒙古軍呢?”
頓了頓,英諾森四世手指地圖,道:“蒙古軍和我歐羅巴聯軍的決戰之地,勢必在易北河以西。距離此地,何止千里?我們固然是顧不上支援,但是蒙古的主力也休想支援匈牙利!不如,趁此良機,用我們的近三十萬大軍,消滅了當面的敵軍!”
“我同意!”
教皇和法蘭西國王意見一致,此事就這么定了。
三日后,隨著教皇一聲令下,七萬大軍渡過多瑙河,向佩斯城發動進攻。
蒙古人似乎怕了歐羅巴聯軍,僅僅在多瑙河畔派少數兵馬攔截歐羅巴人,眼見戰事不利,倉皇退走,更并未死守佩斯城。
兩日后,歐羅巴聯軍越來越多,已經達到十三萬之眾,越過了賽約河。
這時候,教皇有兩個選擇,其一是沿賽約河布置防線,其二是繼續追擊。
在塞約河東岸停留了一天之后,教皇身邊聚攏的歐羅巴聯軍達到了十五萬之眾,他決定繼續進攻。
當然了,這十五萬大軍的戰力參差不齊,騎兵也僅僅有三萬左右。
為了保證追擊的速度,英諾森四世除了這三萬騎兵之外,僅僅帶了最精銳的七萬步卒。
他們日行四十里,連追七日后,終于看到五萬察合臺汗國的騎兵在前面列陣。
“終于肯決戰了嗎?”
英諾森四世長松了一口氣,如果蒙古軍繼續后退,他還真不知道是該繼續追,還是停下來捕捉其他戰機了。畢竟,戰線拉的太長,又無險可守,正是蒙古軍最容易發揮的時候。但是,上帝保佑歐羅巴,蒙古軍終于停下來,肯進行決戰了。
這里雖然是平原地帶,但他率領的歐羅巴最精銳的大軍。
兩倍的優勢兵力,騎兵也比對面少不了多少。
此時不決戰,更待何時?
“長生天待我不薄啊!”
察合臺望著眼前的歐羅巴大軍,臉上也露出了笑容。
他已經太老了,即便不參加這場戰爭,恐怕也活不了一兩年了。
就讓這場決戰的輝煌勝利,成為他這一生的最佳落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