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413章 殺人,殺人,還是要殺人

  趙佶顯然真在慌亂,又是一語:“陛下圣明,臣…與此事,當真無關!臣…臣近來一直在忙著思索書畫院賣字畫之事,正是焦頭爛額,萬萬不曾多想其他!”

  蘇武倒也把趙佶打量了一番,有時候,趙佶也挺讓人敬佩的,人在一種巨大的落差之中,心態還能保持得住,適應能力極強,這也是一種能耐。

  蘇武忽然問:“你近來,可還在修道?”

  趙佶搖著頭:“近來著實忙碌,艮岳內外之事,臣都有操持,便也懈怠了修為…陛下當真明鑒才是,臣對那嶺南之事,著實一無所知…”

  “嗯,某自是信你此語,時間這么快,你倒是也來不及,就算要有關系,許也要到一二月之后去,不過,那要秘密來聯系你的人已然也在入京的路上了…”

  蘇武自是心中有數的,趙佶,沒這個時間,更也沒這個能耐…

  但曹成之輩,自也需要趙佶的名義之類,衣帶詔,密信,肯定是要想辦法的…

  趙佶聞言,面色早已似哭,只管連連擺手:“陛下放心,但有賊寇之輩來尋臣,臣第一時間報到皇城司去!”

  蘇武也想,歷史上趙佶被女真人擄去之后,那是能活能吃能睡能生,看來當真不假…

  蘇武忽然一語:“誒,你剛才說書畫院賣字畫之事有難處?”

  趙佶臉還似哭,陡然一愣,哭臉沒有了,只管點頭:“正是此事焦頭爛額,陛下說書畫院要自負盈虧,還要與朝廷上繳盈余,只是而今里,這汴京城,倒也不是沒有文人雅士,而是出得起價錢的文人雅士,不是都被那潁州亂兵殺了嗎?著實是…怎么說呢…臣無能吶…”

  蘇武倒是明白過來了,這字畫是沒有買主,更也是沒有那種有格調的買主,書畫院里無數人還等米下鍋,趙佶一大家子,似乎也過得摳摳索索…

  蘇武也等著書畫院賺錢呢…藝術,怎么能不賺錢呢?

  蘇武一語來:“好說,某與你出一策!”

  “還請陛下指教!”趙佶心急那是一點都不假,不論往后什么事,趙九是行還是不行,這些都還遠著呢,眼前吃飯吃茶,置辦雅致之物,那都要錢,兒子要讀書,女兒要學工,老婆也脂粉香薰…

  哪一樣不要錢?

  “你這般,畫展,這個詞怎么說呢,就是畫作之展覽,也可以是書展,就好似一種文雅之會,朝廷皇家書畫院之書畫展覽。派書畫院里的人,往江南去,往京東去,乃至往京兆府去,都去辦這個書畫之展覽雅會,京中也可以辦,其中作品,自是精挑細選之作…如此,此事自解…”

  蘇武看來,找精準客戶這件事,沒什么難的…

  趙佶也在思索,這書畫之展覽,怎么辦?怎么能把畫賣出去?

  蘇武見趙佶還在思索,便是又道:“借調一些城內的軍漢人手,護送著書畫往那些地方去,到了地方,先挑個雅樓雅苑,你來親自布置一番,然后就發帖,只管是城中高門大戶,書香門第,就發帖子邀請來觀…至于怎么賣錢,你自不管,尋個玲瓏的掌柜去就是,書畫,賣的是名聲,只要你去一地,定是有人趨之若鶩而來,你也還能借此機會,飽覽大好河山,豈能不美?往后呢,還可以皇家書畫院之名義,辦拍賣會,這個東西,往后再來說…”

  蘇武這是真在操心,一點不假,文化市場,從來不小,特別是往后,只會越來越大…

  這也得分一杯羹,朝廷的拍賣行,或者說直接隸屬于皇家書畫院的拍賣行,豈能不是大生意?

  也是能掙個盆滿缽滿的…

  趙佶自是聽明白了,心中也覺得此事可行,更也覺得這位天子手段著實是高明,只是他也驚奇,問了一語:“陛下是說,臣可以出京去?”

  蘇武還真點頭:“這般吧,第一站,先去京兆府長安…”

  “那臣果真出京去?”趙佶還不敢置信。

  “有何不可?此般豈不也是為國效力?如今朝廷開支甚大,明年還要大軍西征鑿通西域,皇家書畫院那些雅物,在識貨的人眼中,哪個不是價值連城,來日西域當真鑿通,豈不也有書畫院一份功勞?”

  蘇武是當真的!

  趙佶是心亂的,他兒子還在嶺南攻城掠地,竟是真能把他放出京去?

  這是什么操作?總不會是一個陰謀吧?

  趙佶這個下意識的念想,倒也不假,對于蘇武而言,總是愿意多抓出一些人來抄來殺的…

  這東京城里,那著實是尋不到這般人了,京兆府就不一定了…

  剛好,天子出京了,也方便南方來的逆賊聯絡,趙佶如何,那是小事,且看各地之人,趙佶身邊,是不是真有蠢蠢欲動之輩…

  若是沒有,蘇武還不樂意,得有,必須得有。

  這種事吧,一般人還做不來,普通屁民更是沒有參與的資格,還就得是那種有點東西的人家…

  逆賊也是要挑人的,趙構與那曹成,想來也等著天下義旗爭先恐后而起…

  釣魚執法,那就看燕青的手段了…

  燕青,蘇武顯然很信任。

  當然,賺錢也是主要,文化市場,更也是主要。

  趙佶心中還在猶豫,蘇武就問:“怎么?你心中還有何擔憂之處?”

  趙佶連忙擺手:“陛下之策,高明得緊,臣自按陛下之意行事!”

  “好,那你再幫某一件事,好生寫一封書信與趙構,與昔日一樣,行筆要好,文辭要懇切…這件事辦好了,你就出京去辦書畫院的差事。”

  “分內之事也,臣子忤逆,自當教訓,大燕兵鋒所指,正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天下承平,邊境安寧,正是盛世來臨,陛下正是開創千古未有之大事業,豈能讓臣那逆子壞了陛下之治?死罪,死罪也!”

  趙佶說得是一臉的真誠!

  蘇武其實從未有過要把趙佶拿來欺辱侮辱之念,欺辱侮辱趙佶也并不能給蘇武帶來什么快感,蘇武也志不在此。

  但架不住趙佶是自己真會…

  倒也不知道趙佶是從哪里學來的,怎么就這么會了…

  或者是生死之間的大恐怖逼著趙佶學會的?

  亦或者是養家糊口的壓力,壓彎了這個男人的腰?

  蘇武點點頭:“罷了,就說到這里吧,你有事你先去忙!”

  趙佶連忙起身,大禮再拜:“愿大燕鼎盛常在,千秋萬代,愿陛下福壽延綿,功業不朽!”

  蘇武還點了點頭,看趙佶這般姿態,蘇武其實也不爽快,這事弄得…

  讓蘇武此時此刻再看趙佶,還真有幾分可憐之心…

  趙佶自是去了,出了大殿,走了許久,才長長舒出一口大氣,剛才在殿內,顯然也是緊張不已…

  見完趙佶,自還要見人,宗澤張叔夜劉延慶趙思誠等人…

  文官一大堆…

  沒什么,就是要定一下調子,穩一下局勢與心態。

  福寧殿里,蘇武在說:“諸位卿家,其他無甚,此番女真已然俯首,草原諸部也靖,天下一統、四海升平之時,正是天下百姓安居樂業之時,戰火不該再燃了,也不能再把大好的江山打得個千瘡百孔,某自親征,諸位在朝廷里,各自用心!”

  眾人自也多是點頭,眼前這位陛下,其實強勢非常,很多時候,容不得旁人多說什么。

  卻是蘇武話鋒一轉,又道:“但有一事要先說明,頭前未曾當真整肅吏治,此番女真已平,整治吏治之事就迫在眉睫,國法都有,以往啊,刑罰卻多不上士大夫,此趙宋之法也,不是大燕之法,往后,刑罰是要上士大夫的,論罪論罰,該囚則囚,該殺則殺!”

  眾人自也點頭…

  蘇武也知道,沒幾個人真當回事,這種事吧,口頭說沒什么意義,唯一的意義就是“勿謂言之不預也”。

  反正蘇武今日說過了,嚴肅認真說的…

  而今燕青的“情報司”也慢慢初具雛形,有了一個基礎的樣子。

  不當回事才好,來日殺人的時候,才有得人殺,殺多少無所謂,多多益善,如此才有震懾之意。

  總是要弄一回的,今日先說了,明日殺起來也就沒什么負擔…

  蘇武抬頭去掃,酷吏呢?

  在頭前站著,蘇武一語:“往后啊,吏治之事,皆交由秦相公來操辦!”

  秦檜點著頭,上前拱手:“臣遵旨!吏治之事,乃治國之本,臣當恪盡職守,萬死不辭!”

  秦檜答的口號是震天響,不用說,真辦起事來,這件事,可不好辦,秦檜怕是也不會真那么認真去做。

  但情報司有情報司的辦法,蘇武有蘇武的手段。

  來日情報司得到了什么消息,第一時間就給到御史中丞李綱去,再讓李綱去找秦檜稟報。

  且看秦檜怎么辦,他要是心中有數呢,就知道怎么辦,若是心中沒有數,少不得蘇武又要敲打敲打!

  殺人,殺人,還是要殺人!

  秦檜總是能領會到的…

  乃至…

  以最腹黑的帝王心術去想,冤假錯案蘇武都不那么在意…

  是真當了這個皇帝,蘇武才有了這個視角,很多時候,天子顯然真不在乎什么冤假錯案,這天下之官,官員的命,什么個人的前途前景。

  在皇帝這個角度上,真值不得什么…

  甚至,有時候殺人,也是殺給天下人看的,殺給百姓們看的…

  因為這個世界上的委屈,有時候沒有什么確切的來由,特別是底層百姓,不少人生活不順利的時候,怨天尤人的時候,他需要一個發泄之地,需要找一個自身以外的理由…

  是世道險惡,是人心險惡,是貪官污吏,是天道不公…

  那好,天子就囚人、抄家、殺人給你看,昔日高高在上之輩,今日是囚是死,人頭落地在眼前,家產抄沒,家眷發賣…

  豈能不是百姓之痛快?豈能不是天子之圣明?豈能不是國家蒸蒸日上之寫照?

  蘇武當上這個天子,在陡然想通這些的時候,其實自己也嚇一跳!

  怎么會有這種邏輯?

  且這個邏輯,對于蘇武個人而言,還真挺好!

  這個世界做不到水至清,做不到萬事皆是公平公道,做不到天下人都不受委屈…

  所以,得有一個情緒發泄口,得有一個安撫人心的渠道,換個高大上的說法,所謂民意疏通之管道…

  陡然也想到大宋,這大宋,就是自己把這個渠道給廢了,所以大宋起賊之事,古今之最!

  不知道對不對啊,蘇武自己也說不清楚這套邏輯對是不對,或者正義與否。

  但蘇武此時此刻,卻真悟道了!

  而且這種時不時的狠厲,還有利于社會上下的流動,多多少少可以減緩階級固化的速度…

  蘇武一時,想起一句話了,雖然是歪解,但就是想起了這句話,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天子,蒼天之子,似乎真的很適合這種無情絕情之道。

  什么?

  你說真有冤假錯案,冤案真的案發了,官員里也群情激憤了,百姓也罵聲一片。

  這不有秦檜嗎?

  這冤假錯案還能是天子辦的?自是就是亂臣賊子秦檜辦的啊…

  誅殺秦檜,以正視聽,以正朝綱!

  總有一日,總有這種事的,希望秦檜多活幾年吧,不然還要物色下一個這種角色,還真有些不好物色…

  蘇武如今悟道,不免也想,古今中外,但凡這件事上廢了武功的國家,那定是不會有個好…

  當然,這事也得有個度,不能真弄個血腥朝堂,那就過了,也要壞事。

  所以,這個度,蘇武得把握好。

  所謂真正上位者的歷史視角,還真與普通人天差地別。

  蘇武這一刻,再也不是昔日的蘇武了,真成了一個機器一般的人物。

  這里面,哲學思辨…

  罷了罷了…

  蘇武不免也想,來日,有暇,是不是真要出一本秘密的…詳細的…當皇帝教程。

  告訴后來人,怎么當好一個皇帝,皇帝的政治,該是個什么視角。

  朝會在繼續,蘇武思緒良多…

  只待散了,蘇武走在回延福宮的路上…

  不免還在思索這些問題…

  人心人性,許真最愿意看那高高在上落下泥土之中,最愿意看那“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的故事…

  人心人性之患,患的就是憑什么你有我沒有…

  人人如此,無一例外!

  蘇武也不是在抨擊鄙視什么,他是天子,用不著抨擊這些所謂人性之惡了。

  他所想,就是要把這些人性之惡,想辦法利用起來,想辦法控制住,利用好…

  忽然,蘇武沉思之中抬頭左右去看,也看得這皇城之內,好似人手多了起來,閹宦變多了…

  具體多了多少,蘇武不知道,但感觀上是多了不少,昨日還真沒注意到這件事…

  蘇武第一反應,這事肯定是吳用弄的…

  第二反應,不對,吳用跟著打仗去了,當不是他…

  那是誰?

  蘇武其實不氣怒,蘇武就是想知道是哪個人如此能耐,能把程小娘這個皇后說通了去…

  只管往延福宮而入,皇后早已在等候了,就等著蘇武下朝會回來…

  便是要回來歇一歇的,吃點東西,接著還要去福寧殿辦公,若是不回來,也要差人把吃食送到福寧殿去。

  歷朝歷代,好似就沒有真把大殿當辦公室的,蘇武許是第一個。

  這事有一點好,就是諸般公文資料,都可往墻邊堆放,要什么有什么,還能搞多部門聯合辦公,求的就是效率。

  當然,隱秘之事,自有偏殿隱秘之處來議。

  程小娘見得蘇武回來,早早往前去迎,便也有話語:“陛下辛苦…”

  蘇武點點頭,往前去落座,隨口就問:“后宮之中,多了多少人?”

  程小娘也直白就答:“閹宦多了一百來號,宮娥多了七八十號…”

  “誰辦的這個差事?”蘇武坐定接著問,倒是一路上沒發現多了宮娥,只發現多了閹宦。

  為何?自是因為走動辦差之人,多是閹宦。

  “是父親來說…說是要給宮中多一些宮娥才是,說是天子之家,當要人丁興旺,如此來日,國家才安…”

  程小娘自己,顯然也是認同這個道理的,哪怕她心中不愿,但真也覺得這是大局為重。

  蘇武微微皺眉,這老丈人,每日朝堂上,或者政事堂里,多不怎么發表意見,偏偏辦了這件事…

  也就他還真能辦成這件事…

  這老丈人…或者…有點聰明?政治上,人情世故上,都有聰明。

  男人嘛,哪個不喜女子?蘇武自是也喜…

  這一點上,倒也不必裝那虛偽,只是如今實在顧不上而已…

  就聽程小娘繼續說:“父親親自挑的,說多是書香人家的親戚眷屬,也有一些武將人家的親戚眷屬…”

  蘇武不多言,忽然又問:“那怎么還多了這么多閹宦?”

  “本是只加宮娥,但人多了,反而事也多了,皇城這么大,人手實在忙不過來,昔日那些閹宦被趕出宮去,活得也不易,挑選幾番,補的都是少年人,臣妾還為陛下選了幾人,如此也好隨著走動…”

  程小娘,是真在當這個皇后了,努力在當好…

  蘇武不氣,也氣不起來,只有一語:“往后就不要再加人手了,后宮之中,就這般了…”

  “嗯,自不敢再私自做主。”程小娘點著頭,輕聲在說。

  “那個地道補了嗎?”蘇武忽然一問。

  什么地道?昔日趙佶出宮會李師師的地道…

  “補了,臣妾親自盯著補的,還有三娘也跟著在盯…小乙帶人辦的差,都堵得嚴嚴實實了,還多加了許多碎石與石板在其中堵截!”

  都是小事…

  小事說完,吃食在上,蘇武只管去吃…

  嫁人嫁人,嫁得如今這么個蘇武,程小娘心中不知想什么,卻是她不多吃,只看著蘇武狼吞虎咽,也知道,只待蘇武吃罷了,就會起身去,往福寧殿去…

  夜深人靜,才會回來,回來的時候,已然是精疲力盡…

  別說孟玉樓與扈三娘了,程小娘也與蘇武說不上幾句話語去…

  果然,蘇武狼吞虎咽幾番,一杯茶水在漱口,起身又去了…

  夜深人靜再歸…

  歸來,沐浴是水桶已然準備好,蘇武話語無多,脫衣去泡,泡著,也是閉目養神…

  其實腦袋里無數的事,皇權要下鄉,這件事,很麻煩…

  漢有亭長,蘇武還想要,要一個鄉一級的衙門,這衙門若是大了,度支不起,但又要五臟俱全…

  這是個麻煩事…

  取舍之間,今日算了又算,真難弄…

  甚至蘇武也在想,把官品延伸一下,十二級,就是十二品…

  蘇武要一個大政府,大朝廷。

  稅法要改,主要是商稅之法,進出口稅,這些要大改!

  可萬萬不要小看了這個時代的進出口貿易,如今還未通西域,就說廣州、泉州之地,那真是不可想象的貿易繁榮。

  這兩處的胡人,常駐胡人,那都以萬為單位來計,特別是泉州,城池之內,胡人許比漢人都多…

  可不要以為福建之地是什么化外蠻夷之地,有宋一朝,福建文風鼎盛,福建籍貫的官員那也是多如牛毛,一點不假。

  廣州差一些…

  這些進出口之關稅,自就是重中之重。

  “陛下…”耳邊輕柔之語。

  “嗯?”蘇武轉頭去看。

  “今日月圓…雖然不是中秋,卻也是十五…不知…”

  說到這里,程小娘好似還有幾分忐忑,便頓住了話語。

  蘇武心中豈能不是愧疚?點頭在答:“嗯,正好,賞月正好,來,與我著衣。”

  程小娘稍稍低頭,心中暗喜,不知多久,真的不知多久,沒有過這種時候了。

  月華如水,在青石板的地面上流淌出一片淺灘…

  蘇武牽起程小娘的手,走向庭院之中…

  一株老桂樹早已落了香,卻是星星點點在地,不曾掃去,疏影橫斜,玉盤在地面細碎搖曳…

  蘇武微微抬手去,把那柔弱肩膀攬在懷中,抬頭去望,卻也說事:“榮國公家的女子,選了好幾人,你有暇召來見見…”

  “嗯,好!兄長是該成婚了…”

  “吃杯酒嗎?”蘇武輕聲在耳邊去問。

  程小娘稍稍去躲,躲的是耳邊廝磨的微癢,柔弱一語:“愿吃幾杯…”

  蘇武抬手在招…酒來得也快…

  兩人不對坐,并在一處坐,抬杯起來,就是耳語幾句…

  有人填詞,不是蘇武,是程小娘。

  詞曰:云鬟玉簟,璧月懸清練。雙影桂庭香霧漫,細數流螢團扇。笑指河漢星稀,低語舊年醉時。風露中宵涼透,猶緊半臂憐伊。

  沒人唱…心中在念,明日來記。

  怎能說詞這個東西不好?

  幾盞去,面也紅,正是嬌艷欲滴之時,攔腰一抱,就入了屋去…

哎呦文學網    水滸開局在陽谷縣當都頭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