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一日,人間一年。到了此時,玉帝終于結束與法家圣賢韓非的論道。
表面上,他露出了欣喜與饕足的神色,仿佛收獲巨大。
實際上就是做秀。
與韓非的討論,他一丁點收獲也無。
倒不是韓非名不副實,而是韓非子的理論,他早在心里琢磨了不知多少遍。
今次喊韓非子過來,一來是做給仙庭文武百官看,“你們看到了,我請了專家過來,之后的變法都以專家的思想理論為指導。
也是專家在主持具體的變法事宜,我只是個端坐帝位的‘軟耳根帝君’——專家說什么,我聽什么,很沒主見。
真出了事兒,你們去埋怨那些專家。
哪怕學習凡人,將變法者車裂了,也沒關系。”
二來,玉帝也期盼著從韓非子那聽到些有新意的理論。
畢竟,人死靈魂在,人還在就能繼續進步。
效果寥寥,因為韓非對神仙、對天庭的了解比較膚淺。
此時面對玉帝的問詢,也謹小慎微,不怕有功,只求無大過。
最終,玉帝給了韓非子一個“凌虛殿舍人”的身份。
這是個比較清貴的仙職,夠資格參加仙庭朝會,能在朝會上發言,幫玉帝說出他想說卻不好說的話。
韓非子剛帶著喜色離開,王母娘娘便面色沉重地帶著九天玄女走過來。
“玉帝,白云洞出事了。羽鳳仙竟然也去了芒碭山,還進入白云洞,此時正在閱讀天罡法。”
玉帝笑道:“這不是壞事。入了白云洞,她就必須遵照朕的規矩來。從此以后必須謹遵天命,要替天行道,不然必有奇禍降臨。”
王母娘娘瞥了眼九天玄女,“你來跟玉帝說。”
九天玄女從袖中取出“如意寶冊”,并將之打開,道:“陛下,您看,羽鳳仙身上并沒烙印下‘九天法印’。”
如意寶冊即是記載了天罡地煞108神通的“原始文檔”。
當年被猿公盜竊的寶錄就是它。
它是個巴掌大的小冊子。若不將其打開,它混元一體,如同一塊碧綠的美玉,即便從側面看,也看不到一絲縫隙。
事實上,若非它的主人同意,且念誦正確的咒語,其他人拿到手,也只會當成一塊玉牌。
現在它卻如同正常的紙冊子,被九天玄女展開。
在那米黃色的書頁上方,有“天罡正法”四個龍章文,下方有一個個名字快速閃過。
其中赫然就有“羽鳳仙”三個秦篆,但這三個字明滅不定,非常虛幻,仿佛處于存在與不存在之間。
玉帝既驚且疑,道:“她竟然能看到天罡法?可看了朕的天罡法,為何不曾留下九天法印?”
九天玄女道:“在她成為大秦太師前,還真沒有觀看天罡法的福緣,頂多看到地煞之法。
偷了娘娘的大蟠桃,她一輩子的福緣早耗盡了。
等她成為大秦太師,最近兩年又一通亂折騰,居然養了不少福氣。”
王母道:“這也不奇怪。福緣即善緣之果,她當了大秦太師,雖妄圖逆天改命,卻實實在在施仁政于天下,與天下萬民結下善緣。
有善因,自然會結出善果,這便是福緣的根由。”
九天玄女繼續道:“羽鳳仙此時正在觀看天罡法,她之前已經看過完整的七十二地煞之法。
普通人只要入了白云洞,哪怕只看了一門地煞之法,還是殘篇,依舊會在靈魂中留下‘九天法印’。
只有離開了白云洞,地煞神通傳承多代,一代比一代殘缺變形,‘法印’之力才會慢慢減弱。
結果她在洞內看完七十二地煞神通,九天法印卻沒在她身上留下任何痕跡。
仿佛她從來沒看過那些大法。
現在她已經看了12門天罡法,九天法印想要在她身上顯形,依舊不能夠。”
玉帝驚怒道:“看了朕十二門天罡法,她身上還沒留下九天法印,這是怎么回事?”
九天玄女回稟道:“據臣揣度,羽鳳仙曉得法不可輕傳,若得大法必付出代價,故而只悟道不修煉神通。”
玉帝朝下方看了一眼,又怒了,“奚涓是咋回事?他怎么在洞外發呆?”
九天玄女愣了一下,又默默掐算片刻,才若有所悟地看著玉帝,道:“白云洞外的確有個中年老道。
他一路上背負另一個老道爬上石壁,越過石橋,十分順暢。
最終卻只讓那個老道進入白云洞,自己一直留在外面看風景。”
王母淡淡道:“玉帝,還是羽鳳仙要緊。
我們是允許羽鳳仙繼續閱讀天罡法,還是立即關停了她的‘白云洞奇緣’?
她不像別人,只領悟天罡法的部分奧義,她貪婪猶如饕餮,將所有大道奧義全部掌握。
若放任不管,今后幾年她的道行又要突飛猛進。
提升的速度和潛力,還要遠超之前。
掌握三十六門天罡法,可是有望證道大羅。哪怕單獨一門天罡法,也蘊含了大羅道的奧秘。”
玉帝看著如意天冊上的明滅不定的“羽鳳仙”,糾結道:“即便只悟道,也結下了因果,會留下九天法印。
羽鳳仙那小賊,究竟做了什么?”
王母提高音量,道:“玉帝,羽鳳仙已經開始看第十四篇天罡法。早做決斷啊!”
玉帝問道:“玄女,以羽鳳仙此時的福緣,她能看多少篇天罡法?”
九天玄女早有估算,此時聞言,立即道:“大概二十二篇左右。”
玉帝嘆道:“讓她繼續看吧。能否進入白云洞,進入白云洞后能得到多少仙緣,全靠福緣。
這是規矩!規矩不可壞。
若她能憑二十二門天罡法突飛猛進,也是她命該如此。”
九天玄女道:“以常理推斷,羽鳳仙的福緣,能讓她獲得二十二篇天罡法。可羽鳳仙慣常打破常理。
如果她不停領悟天罡法,最終要將三十六篇天罡法全部感悟一遍。
我們也一直遵守規矩,任由她將白云洞‘九天玄法’一網打盡?”
玉帝道:“按照規矩,福氣耗盡,仙緣終止。如果她福緣耗盡,還能看到仙法,說明她作弊壞了規矩。
對這種壞規矩之人,立即天雷亟之,然后逐出白云洞。”
“明白了。”
等九天玄女告辭離開,王母坐到玉帝邊上,低聲道:“你我合力鑄造的‘九天法印’,大概只有圣人與圣人嫡傳弟子能免除。
羽鳳仙莫不是被某個道祖列入門墻,得到了道祖庇佑?”
玉帝沉吟半響,道:“羽鳳仙只得到《八九玄功》總綱,之后也沒補完后續功法。
關鍵是,她沒有修煉闡教根本法《玉清正法》,算什么圣人弟子?”
“既如此,為何九天法印對她無效?”王母道。
玉帝道:“并非無效。你沒看到她的名字在如意寶冊上若隱若現,十分掙扎嗎?
說到底,我們的如意寶冊,也不過是對《封神榜》的模仿,是對‘泄天道’這一道祖制定之大道的利用。
既然是人為創造的道法,自然有可能出現我們不曉得的漏洞與破綻。
你信不信,若放任玄門真傳進入白云山,咱們的如意寶冊早被那群大羅金仙破解了。”
王母沉默半響,又輕輕道:“與前次一樣,此時白云峰外,又有《太公寶錄》傳播。”
聽到“太公寶錄”四個字,玉帝立即露出如同吃了屎一樣的膩歪表情。
“別理他!那廝野心勃勃,不知天高地厚,早晚遭報應。”
王母道:“他本人不值一提,可他師父是出了名的對徒弟偏心”
玉帝淡淡道:“再偏心也沒用,圣人也有力所不能及的時候。”
玉帝早已觸發大滅爸。
這是小羽敢進入白云洞,并肆意閱讀仙法的最大底氣。
她計劃是:若天罡地煞之法來自玉帝,它們能否加快“玉帝滅殺之法”的進度?
結果整套“地煞七十二神通”全部看一遍,玉帝滅殺之法不能說“紋絲不動”。實在是變化幅度太小,小羽這個主人,都無法判斷“地煞七十二神通”到底發揮了多大作用。
可一旦開始天罡法,“玉帝滅殺之法”仿佛喝了紅牛——雖沒突破人類極限,的確更加活力,更快了。
然后小羽改變了感悟天罡法的方式。
之前她是如同普通人,正常閱讀仙訣,用超級悟性,去理解仙訣中的大道。
如果她一直這么做,一定會留下“九天法印”。
白云洞內的“九天秘法”,是玉帝與王母的大法。
在夫妻店,吃別人家的飯食,怎么可能不付錢?
小羽的做法是,吃了你的,我再吐出來,等于沒吃,便不用付錢了。
她不學天罡法的具體練法,也不將之記憶進入腦海。
她只將天罡法的信息當成大數據,送入“玉帝強殺之法”。
因為這些天罡法來自玉帝,是玉帝力量的基礎組成部分。
強殺之法根據這些大數據推演出來的新感悟,便專門破玉帝的大法。
比如,顛倒陰陽。
玉帝能對小羽使用顛倒陰陽的大神通,將“顛倒陰陽”送入“玉帝強殺之法”,推衍出來的新感悟,基本與“破解顛倒陰陽”有關。
小羽沒學習、感悟石壁上的天罡法“顛倒陰陽”。
她只感悟大滅爸推演出來的“逆·顛倒陰陽”,然后憑借自己的超級悟性,逆推“逆·顛倒陰陽”,負負得正。
于是,她“憑空”領悟了自己的“新·顛倒陰陽”。
她的新顛倒陰陽還彌補了石壁上“顛倒陰陽大法”的缺陷,理論上比之更強、更有潛力。
如此,她的名字便在“如意寶冊”上明滅不定。
她沒吃夫妻店的飯菜,可她能吃飽,的確與夫妻店的飯菜有關。
“怎么沒啦?!”
安靜又略顯空曠的仙洞內,突然響起羽太師暴躁的怒喝。
她的叫喊驚動了不少人。
石壁前攏共有三百多號人。
大概有五十多人,依舊面壁沉思,絲毫不被外界的聲音與變化驚擾。
余下兩百多人,則站在石壁前抓耳撈腮,面有焦急與不甘之色。
此時聽到羽太師怒叫,他們沒有驚疑,只投去幸災樂禍的一瞥,低笑一聲,“嘿嘿嘿,羽太師也耗盡了福緣。”
“我還以為羽太師洪福齊天,能看完整套七十二地煞神通呢!
看她這樣兒,很顯然也是半途而廢,關鍵時刻戛然而止,可憐可嘆。”
有人譏誚,也有更多人感同身受。
畢竟,他們這會兒神志清醒,是因為早已耗盡福緣,中斷了了仙法感悟。
還有更慘的,壓根沒有領悟一門仙法。
比如,被奚涓強行送入白云洞的底華。
他只學到半部地煞神通,這會兒對著空蕩蕩的石壁抓耳撈腮、一臉愁苦。
小羽費了一番功夫,才讓自己從難熬的“仙法·戒斷反應”中解脫。
她左右看了看,只有少部分人依舊在石壁前悟道。
余下之人或在石壁前糾結焦躁,或者唉聲嘆氣、滿臉沮喪。
她走過去,笑道:“本太師的身份,你們應該都知道。本太師的福分與信用,你們肯定也清楚。
不瞞你們說,我得到了完整的地煞七十二變,攏共二十二門天罡法。
若有哪位道友擁有我所缺失的天罡法,我手中大法,任由道友挑選。”
“什么,你竟然有完整的地煞七十二神通?連天罡法都二十二門,這是多大的福氣啊!108門九天秘法,快要湊齊了。”眾奇人異士神色震撼。
“老天不公啊,羽太師明明在逆天,卻有這么大的福氣。
貧道明明在順天應命地扶龍庭,卻只學到兩門地煞神通。”還有人在悲號。
之前見到羽太師與他們一樣,半途而廢,他們對她只有同情或暗嘲,沒有嫉妒。
現在曉得她得到了多少好處,他們立即不淡定了。
羽太師環顧周圍一圈。
見所有人都用羨慕嫉妒恨的眼神看著自己,沒有一人開口交換道法,她挑了挑眉,“你們誰有天罡法,可以暗中與我傳音。
我堂堂大秦太師,不會為了一門天罡法而壞了自己名聲。”
還是沒人回應她。
羽太師期待的眼神變成嫌棄與鄙夷,“你們這群廢物,竟無一人獲得天罡法?”
所有人都面皮漲紅,心中又羞又憤,卻不敢怒懟羽太師。
只可憐巴巴地說:“大家都是來撞仙緣的散修,本該互幫互助、同病相憐,太師何苦惡言傷人?”
見他們這種反應,羽太師終于確定沒人扮豬吃老虎。
至少這群人都是福緣淺薄的廢柴。
她將目光投向依舊在悟道的五十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