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羽道:“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岳,上則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王朝末年,天下大亂,殺戮四起。
天地間的‘正氣’被殺氣、煞氣、血氣、劫氣等惡氣沖散。人心自然受到很大影響,這對人間的鬼神同樣有負面作用。
我早明白這個道理,也親眼見過墮落的神靈。
比如,大澤鄉邊上的土地公土地婆。
比如,符離縣城隍屠擊。
那廝公然招妓,從幽冥界的福地集市上,招攬名妓到自己衙門尋歡作樂。
可惜我明白歸明白,第一次親身經歷天地大劫,沒注意到這起案子的巨大潛在利益。
如今被太白星君的名冊提醒,立即感覺自己損失了幾十個中等神位,心痛啊!”
羽太師不掩飾臉上的惋惜,和語氣中的懊惱。
太白星君交給陽禮的一百個“中等神位”中,大概有六成屬于神州陰司鬼神。
他們犯了事兒,天庭尚未處理。
早前遇到土地夫人一案、遇到屠擊公然招鬼妓時,小羽還感慨神州神道“吏治敗壞,天庭毫無作為”。
現在她算是明白了。
天庭只是反應遲緩,并非毫無作為。
大劫期間,神道眾犯了事兒,天庭符使與功曹先記錄進《善惡天冊》。八成要等大劫結束,再算總賬——開革一批舊的墮落之神,從大劫中選一批英靈填補空出來的位置。
如此,天庭神道系統,就能在不斷輪回的大劫中,不停更新換代。
這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證神道隊伍的純潔性。
至少對天帝而言,神道是祂的成道之基,祂肯定不希望神道徹底腐朽。
小羽之前沒想到這一點,才忽略了“墮落神靈”身上蘊含的巨大價值——趕在天庭之前,先一步將他們廢黜,然后填補上自己的人。
“天庭能將墮落罪神挑出來,不代表我們也能精準找到每個犯了事兒的鬼神。”
陽禮又看了眼神位名冊,道:“就比如屠擊。我們頂多查到他暗中與陳勝有聯系,可能參與到了人間的皇朝爭霸。
憑欽天監的手段,不可能連他招鬼妓之事也一清二楚。
而且,他犯的事兒遠不止招鬼妓。
從神冊上的記載看,至少在三十年前,天庭已經盯上他。
在過去千年,還給過他不止一次警告。
這種私密事兒,只有天庭與地府知曉,咱們不知道,也就不能隨便廢黜鬼神。
萬一弄錯了,天庭肯定會追責,還會罷免咱們冊封的神靈,代價太大。”
羽太師搖頭道:“你這話原本沒錯,卻錯估了我的手段。
我一眼看過去,郡縣中所有神靈身上的惡業盡收眼底。
鎖定了目標,再讓都城隍幫忙詳細調查,必定一抓一個準。”
陽禮驚疑道:“‘太師之權’有這么強的效果?”
他倒是聽說過羽太師在西蜀干的事兒。
無論妖精、邪修躲在哪里,她都能通過望氣術,精準鎖定目標。
可當時她凝聚了人王之權。
神靈和妖魔邪修還不一樣。
墮落的神靈并非如廣福王那樣吃人,他們可能如屠擊一樣,招鬼妓,干涉凡間之事,身上沒有黑氣沖天的妖邪氣象,依舊犯了天律。
大多數神靈更是常年縮在神域內,外面人壓根看不到他們的氣象。
小羽道:“只憑太師之權,還差了點火候。我最近一直重構神州地脈,獲得了大地之權。
天上的天神我看不見,躲在福地神域中的神靈,一看一個準。”
“如此說來,我們再也不會缺少神位了?既然不缺神位,也不用懊惱天庭用這份神名冊,讓我們‘損失’幾十個神位。”陽禮笑道。
小羽很無語,道:“天庭的這份名冊中,有六成為陰司鬼神,余下的才是天神神位。
你猜天庭是更愿意用鬼神之位打發我們,還是浪費本就不充裕的天神之位?”
陽禮立即反應過來。
天庭肯定更愿意一百個中等神位全是鬼神神位。
可此時100個神位,有四成為天神神位,說明人間犯事兒的中等神靈,只有六十個。
他們想要從此不缺神位,卻是妄想。
天庭都只能找到60個犯事兒的鬼神,他們不可能找到更多。
“咱們要求不要這么高,在神州當個土地神,其實也很不錯。”
小羽右手一捏,一顆散發神力光輝的金色小球,出現在掌心。
她隨手向上一拋,金色小球“嗖”的一下飛出窗外,跨越十多里,落入城外的涇河中。
“淮水神位我已釋放,現在你拿著這份神冊,去地府為忠烈之英靈封神。”
陽禮道:“不弄個盛大的封神儀式,以彰顯朝廷的恩義?”
小羽搖頭道:“沒必要。你也盡量低調些。咱們盡量不辜負英烈們的忠義之心,盡量為他們安排個好的未來,卻不能鼓勵還活著的秦臣秦將拼命。”
陽禮越發不解,“太師到底要不要保大秦氣運不失?
即便不鞭策他們,也不該這么消極呀!”
小羽嘆道:“如果我在西蜀驅魔除妖,肯定會大肆宣揚封神之事。
鼓勵所有人族英豪站出來,為守護族群而拼命。
可現在是神州人族內訌,打得越激烈、流血越多,外面的匈奴與北海妖族,笑得越開心。
還有更關鍵的一點,大秦的癥結不是兵力太弱。
大秦壓根不需要太多文臣武將,在戰場上為朝廷‘盡忠’。
那群食君之祿的軍侯們,別貪生怕死、不要瀆職,足夠了。
大秦需要的是天命,需要在神州施行仁政,并讓嬴氏的仁義深入人心或者說,改變百姓對大秦的固有印象。
潛龍們的天命,可以打出來。
一個潛龍殺掉另一個潛龍,他的氣運會膨脹一大圈,天命更強。
大秦卻和他們不同。
大秦的天命不在戰場上,打贏一兩場大戰役,也不會增加天命。
打死了陳勝,還有劉勝、項勝,沒太大意義。”
“如果將陳勝背后的準大羅全部打死呢?”陽禮問道。
羽太師淡淡道:“你若能將他們統統打死。你來當太師,我給你打下手。”
陽禮訕訕道:“貧道肯定不行,貧道只是做個假設。”
“假設我有橫掃準大羅,讓道祖也不敢下場穩住大局的力量,我肯定會不對,這么強的實力,我在人間折騰,圖什么?”羽太師道。
陽禮無言以對。
“太師,我去總玄洞天時,見到仙人在撕毀朝廷張貼的告示。聽他們說,不是華山神府一家在這么干。
他們似乎串聯了起來,五岳連同神州洞天福地,一起清除朝廷的告示。”
小羽道:“你去了天庭多久,你可曉得?在你離開的幾天時間里,秋明子他們已然歸來。
只剩下葉九天,依舊在北俱蘆洲、西牛賀洲散發‘背誓案傳單’。”
“我速度很快,沒耽誤時間”
陽禮的確沒怎么耽誤時間,奈何人間與仙界時間流速比,太過夸張。
他表情凝重道:“太師打算怎么應對?”
“你不用操心,帶著神冊,去地府封神吧!”小羽道。
“要替哪些人封神,都封什么神位?還請太師給我一份表單。”陽禮道。
小羽沉吟道:“這次只封忠義之人,有功勞卻無盡忠之心,不封神,只讓閻王給他們更好的來世。”
陳勝從大澤鄉轉戰千里,一路攻城掠地,拿下幾十座城,最終攻占陳郡首府陳縣,死了不少秦將、秦朝臣子。
有人是為了大義,不懼犧牲,最終死了。有人對朝廷并無太多忠義,只是賊人打過來,順從“官老爺”的本能——保住官職、保住家業,才率兵抵抗。
又在見勢不妙、產生投降念頭前,先嘎在戰場了。
還有人稀里糊涂上了戰場,稀里糊涂地死了。
小羽的意思是,只封第一類人。
為道義而死,即便他們心中的“道義”不符合天命,可為神靈。
第二類人也算為國捐軀,有功于社稷,但他們本身沒有成神的資格。
神靈一定要在某項道德上超越常人。
就比如小羽的“惡童”王惡。他就是為蒼生而死,所以天庭封他為神。
小羽封神也打算遵守這一規則。
陽禮道:“有孽鏡臺,為何而死,清晰可辨。找出為道義而死的英烈,倒是不難。可讓無道義、有功勞者,來世更美好,咱們憑什么?
地府不愿為他們開后門,也沒法開,人數太多。
開了后門,《生死簿》上必定留下一堆爛賬。”
小羽皺眉道:“在西牛賀洲,請大和尚做法事,并寫一封‘薦亡疏’,可以讓亡靈投個好胎,你曉得不?”
其實,現在的西沙域,和尚念經的效果還不太明顯。
等到了“西游時期”,和尚的經文,仿佛開了掛,效果強得離譜。
比如,兩界山獵戶劉伯欽的老爹早死了,靈魂在地獄苦熬,不得超生。
唐和尚只為他念了幾卷經,寫了一份“薦亡疏”,劉老爹立即脫離苦海,甚至可以托生到“中華富地長者人家”。
托生到中華,出生地不同,福氣肯定也有差別。
出生在北上廣,就是比西北偏遠山區要強。托生到富貴人家,肯定比貧苦人家好。同樣是富戶,老爹有“長者之風”,原生家庭環境好,肯定也更加幸福。
所以短短一句“中華福地長者人家”,含金量高得嚇人。
神仙轉世時尋找的“善爹善娘”,也就是這種配置了。
陽禮道:“薦亡疏是什么?我們中華只有少量的行腳僧,沒有做法事的大和尚。
也沒必要,和尚能干的事兒,我玄門道人干得更好。
和尚干不了的,我們也能干。”
“薦亡疏也是‘疏頭’中的一種。幫亡靈寫給地府,可以減免罪孽。你能寫不?”羽太師問道。
陽禮懷疑道:“寫一份疏頭地府,就能無視因果與業力?
一個兩個就算了,如果成了常態,因果報應系統還不得崩潰?”
小羽道:“你這就不懂了,薦亡疏必須配套《度亡經》,先誦念度亡經,再寫疏頭到地府。
因果沒有憑空增加或減少,而是從亡者身上轉移到誦經大和尚身上。
佛法高深的大和尚,又通過佛經消業,消除了一部分業力。
玄門道經卻沒這種效果,因為地府是靈山大和尚開辦的。”
陽禮心里不太舒服,道:“咸陽沒大和尚,無法為他們超度。
不過,我們可以廣邀道宮道人,弄個‘羅天大醮’,也能讓亡魂在幽冥界活得快樂。”
和尚的水陸法會,可以幫亡者減輕惡業,在做減法。
道士的羅天大醮,不會消減因果,卻可以通過燒紙錢、助修陰司福地等,為亡魂增加新的好因果。
亡靈有錢、有大宅子,還有幽冥界“貴人”關照,不就快活起來了?
這是在做加法。
小羽若有所思道:“如果和尚道士聯合起來,辦一場水陸法會,亡魂還不得樂翻天?”
她感覺自己窺探到了新的天命。
一切有利百姓福祉、人道發展的,終將發生。不利者,則被淘汰。
“咸陽沒有大和尚,中土也不歡迎大和尚。道士只會參加道門的羅天大醮,不會參加和尚的水陸法會。”陽禮提高音量道。
羽太師指了指自己,道:“我便是個‘活菩薩’。你去地府告訴閻王,把死在兵禍中的官兵、百姓,都安置在一個新的枉死城中。
或者,在原來的枉死城中開辟一塊地,專門用來安置遭災的亡人。
我會定期在咸陽地壇舉行水路.哎,既然你們喜歡羅天大醮,還是叫羅天大醮吧,我不在乎名號什么的。
到時候,我以佛法超度亡魂,你們用道法安撫亡魂。
咱們佛道合流,一旦讓大秦子民皆得安息,能賺不少功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