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96章 兵圣講武

  三日之期一到。

  浩浩蕩蕩的車隊就從清河出發,直奔清河圍場。

  秋狩。

  可不是簡簡單單的狩獵,要足足持續一月之久。

  國之大事,在祭在戎。

  秋狩最大的事情,當然就是祭祀,與天南圍場一樣,首先是持續三天的大祭。

  之后才會進入正式的秋狩環節。

  但依舊不是狩獵,而是袁侯爺會親自開壇講武,解答眾人武道疑惑,這對于習武之人可謂是一次極大的造化。

  能得到天下前十的一句指點,抵得上埋頭練功十年。

  否則為何這些大宗的長老恨不得拖家帶口、屁顛屁顛的跟來?

  可不就是為了聽袁侯爺講武。

  開壇又是三日。

  隨后才到了重頭戲,論武。

  袁侯爺何等身份,當然不會出手,而且因為袁侯爺的子嗣尚且年幼,所以就是讓云州的年輕俊杰登臺比試。

  若是在天南圍場,場面就更大。

  所有皇室子弟都要參與比試,好不壯觀。

  前三甲將獲得袁侯爺的賞賜。

  最后,才輪到秋狩的主題——狩獵。

  為期十日。

  并非真的要將這些富貴弟子送進十萬山與妖獸搏斗,圍場圍場,當然是圍獸而獵,到時候會去抓些妖獸放入清河圍場之中,供人獵殺。

  同樣,成績最佳的前三名,可得侯爺賞賜。

  整個流程走下來,可不就是要一月之久。

  就是要如此長的時間,才能表達對神明的尊敬,以保佑虞國長生,到了清河,則又多了以示對圣主的忠誠。

  “李老哥,你覺得誰會在本次秋狩一舉奪魁?”

  王理與李銳騎馬并行。

  虞國的讀書人幾乎沒有手無縛雞之力的,不會武藝,至少也要是弓馬嫻熟。

  李銳笑著搖了搖頭:“云州俊杰如過江之鯽,我哪兒曉得。”

  這次來的。

  說是云州俊杰,但其實不少外州的天才也悉數趕了過來。

  但并不算壞了規矩,都是在云州設了分部的大宗,袁侯爺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我覺得楊兄弟應該能進三甲。”

  王理望著不遠處同為門客的楊恒說著。

  “確有可能。”

  李銳附和了一句。

  楊恒能被袁侯爺看重引為門客,其天賦根骨自然俱是不俗,聽說前些日子更是一舉踏入那升明月之境,再進一步便是先天。

  四十出頭的年紀便近先天,相當的了不得,可謂是春風得意。

  看,騎馬都是昂首挺胸的。

  就在李銳和王理有一句沒一句閑聊之時。

  忽地。

  聽見一陣急促的馬蹄聲。

  扭頭。

  就看到一個虎背熊腰的壯漢騎著一匹血紅色妖馬似紅色閃電一般從兩人身旁掠過。

  王理苦笑著道:

  “這是侯爺的第六義子,呼延苦。”

  李銳多看了兩眼。

  世人皆知,袁侯爺一共收了八個義子,各個武功了得,都是帶兵沖鋒入陣的猛將。

  這一次。

  一共有三個義子跟著袁侯爺來了清河。

  剛才看到的呼延苦便是其中之一。

  袁侯爺的義子沒一個嬌生慣養,全都是跟隨著征戰,從死人堆里爬出來的。

  都是狠人。

  王理繼續說:“呼延將軍確乃猛將,只是脾氣比較暴躁,素有鐵頭豹子的說法,李老哥可千萬莫要招惹。”

  “當然。”

  李銳又不是閑的,怎會去招惹侯爺義子。

  別看他們是袁侯爺請的門客。

  那是袁侯爺給云州面子,實際上他們四人在侯府里邊地位實在算不得高,袁侯爺做了這么多年的總督,手下當然是人才濟濟,縱使隨著卸甲主動舍去了大多數,但僅僅是留在身邊的幾個就已經是人中龍鳳。

  八大義子更是個個驍勇,乃是跟隨袁侯爺轉戰萬里的狠人。

  之前兇威滔天的黑白雙煞可不就是被排行第八的袁雄,一人一槍就給挑了。

  含金量無需多言。

  傍晚時分。

  浩浩蕩蕩的大隊人就來到清河圍場。

  寧中天還有清河、云州禮房的官員早已在這里等候。

  “大哥。”

  寧中天看到李銳,走了過來。

  他望向被眾人簇擁著走進清河圍場的袁定庭,嘖嘖說著:“好大的派場。”

  這一次。

  光是隨行的官員、宗門長老弟子就足有數百之眾。

  這些人無不是各地的精英人杰。

  清河當真稱得上是蓬蓽生輝。

  李銳笑了笑:“對了,大祭要準備的東西可都準備齊全了。”

  一說到大祭。

  寧中天就只覺得頭疼。

  這段時日,禮房的那些老教條一個個指手畫腳,什么三牲的貴客不夠,石臺只有八階等等等等,真叫人厭煩。

  他本就是江湖草莽出身,最討厭這些繁文縟節。

  “放心,都按那些老東西的意思給辦好了。”

  李銳點頭:“四弟,辛苦了。”

  若是沒有他這個大哥壓著,恐怕寧中天早就給那些禮房的老大人們一個個丟出清河圍場。

  沒辦法,大祭一事并非真就是為了溝通那虛無渺茫的仙庭。

  更多是為了展現皇家威嚴。

  繁多的過程就是在無形中加深人們的敬畏。

  如此而已。

  但這個過程不能有一點馬虎,此之為禮。

  若敢無視禮法,被人抓到把柄,這可是大罪。

  天武八十七年秋。

  清河圍場,設壇大祭,為求云州武道興旺,人才延續。

  秋狩正祭在天南圍場,由虞國圣主親祭。

  清河為代祭。

  規格自然不用同天南圍場一般高,所用三牲亦是豬牛羊,當然,都是品階不低的妖獸,非尋常富足人家可比。

  寧中天為了尋找祭司的三牲,可是在十萬山蹲了半個月。

  今日。

  袁定庭一身大紅蟒袍,只身站于九階石臺之上,俯瞰圍場眾人。

  安南侯本是侯爵,依照禮法,穿這大紅蟒袍是妥妥的逾禮,可臺下的禮房老學究們一個個臉上寫滿了恭敬,可不僅僅是因為袁侯爺的地位壓得他們不敢作聲,而是這大紅蟒袍乃是圣主御賜。

  這虞國一共就只有兩人有此殊榮。

  一是眼前的袁侯爺,另外一人便是當今內閣首輔張大人。

  兩人一文一武,乃帝國之柱石。

  得大紅蟒袍,無人敢有意見。

  既為代祭,一切皆是從簡,沒了那些繁瑣的迎神、奠玉帛、進俎、初獻、亞獻、終獻.

  否則就會被人覺得有僭越之嫌。

  直接就是禮官念誦祭詞。

  “天地并況,惟予有慕,爰熙紫壇,思求厥路。恭承禋祀,缊豫為紛,黼繡周張,承神至尊.”

  話語飄渺似仙音。

  一個個虞國官員和宗門長老弟子跪服在地,一臉肅穆。

  霎時——

  一桿長槍虛影暴漲,直插九霄,高逾萬丈,橫亙天氣。

  武圣氣象!

  看到如此壯觀一幕,所有人都齊齊仰頭,嘴巴張大,根本合不攏,這哪里還是武夫能做到的手段?!

  天下前十,恐怖如斯。

  要不說會被稱作陸地神仙,這一手與那真神仙有何差別??

  祭詞暫息,禮官望著巨大槍幕震驚到說不出話。

  袁定庭適時提醒了一聲:“王禮官,祭詞繼續吧。”

  “嗯,額。”

  王禮官愣愣點了點頭,而后才繼續念誦祭詞,只不過再不如之前那般沉穩,甚至還帶著點顫音。

  數十里之外的清河。

  城中無論是達官貴人還是平民百姓,一仰頭就都看見了清河圍場那恢弘的一幕。

  “槍仙,一定是槍仙。”

  “見識短淺,那是咱們侯爺的手段!”

  一些清河人更是直接跪地,磕頭不止。

  那些曉得情況的大宗長老弟子一個個也是忍不住跪伏。

  這便是祭祀想要達到的效果。

  展現實力。

  對平頭百姓是神仙下凡,走玄學,對宗門之人是武圣出世,走的是力學。

  總之,一場祭祀,對所有人都管用。

  大祭足足持續了半日。

  這才結束。

  之后便是一日齋戒,以示對祖宗神明的尊敬。

  禮官會在帳篷和房屋左側懸掛齋戒牌,齋戒者外出則必須腰掛齋戒牌,以讓眾人相互監護。

  齋戒除了不能吃葷之外,還不得飲酒,不得奏樂,凡是奢靡之事一律禁止,違者將重罰,皇親貴族亦不能例外。

  “食之無味,真他娘的食之無味。”

  侍從把飯菜送進各家帳篷。

  一碗飯,一碟素炒青菜,沒了。

  吃得譚虎那叫一個難受,平日里都是無酒不歡,無肉不歡,哪里吃得慣如此清淡之食。

  寧中天嘿嘿笑了笑望著譚虎:

  “虎子,有長進呀,跟了大哥,都會用四個字的詞兒啦。”

  譚虎翻了個白眼。

  李銳細細咀嚼菜跟兒,對譚虎說:“虎子,今日不吃就去睡,莫要惹亂子,否則侯爺怪罪,我亦救不了你。”

  武者一天不吃沒什么事,可要是犯了戒,那可就是大事。

  動輒流放都是有可能。

  “是,是,聽大哥的。”

  說完,他就放下碗筷準備起身。

  卻又被李銳喝住:“今天你就住在我的帳篷里吧。”

  一聽。

  譚虎頓時哭喪了臉。

  翌日清晨。

  眾人都是被哭喊聲吵醒的,紛紛走出門觀看。

  就見袁侯爺的三個義子帶著士兵將四人擰送到營地中央。

  “聚眾吃酒,還玩女人,犯了戒,當場就被抓了。”

  一些曉得內情的人笑聲說著。

  以前云州不行祭祀,無論是官員還是宗門長老,都是松泛的性子,特別是那些江湖習氣中的人,可現在袁侯爺來了,可就不一樣。

  是龍盤著,是虎臥著。

  誰敢破了戒,依照禮法該怎么處置就怎么處置。

  那四人丹田已破,武功全廢。

  接下來就是流放北方苦寒之地,沒了武藝,難活。

  眾人見之都是悚然。

  慶幸自己沒有做出逾越禮法的事情,否則眼前四人就是他們將來的下場。

  一段小插曲過后。

  暫歇一日。

  便到了秋狩的重頭戲,袁侯爺開壇講武。

  原本這一步由侯府中的那些大宗師代勞也無不可,天南圍場就是由定遠侯代圣主講武。

  只因此次乃云州第一次秋狩,袁定庭才親自開壇。

  以后可就沒這等機緣。

  乃是講武。

  自然無需如道門布道那般要蕩穢、請神、三元赦罪.袁定庭本就是行伍出身,重規矩,輕禮數,大祭一過,便刪繁就簡。

  直接在營地中央鋪一塊毯子。

  眾人圍圓坐于周圍。

  看似隨意,實則也是大有玄機。

  侯爺不在乎,可聽武的人在乎,這座次當然是按照身份地位來排序的。

  李銳當然毫無疑問的是第一排。

  實力不夠,但占了清河的地利,因此能占據一席。

  袁定庭的聲音緩緩響起。

  并不響亮。

  卻能清晰的傳進每一個人的耳朵之中,光是這一手就叫人吃驚。

  以氣傳音!

  李銳心頭一震。

  “夫武者,首重其志,筋骨為基,內息為要,技法為用,志不堅者,難成大器。猶木之無本,水之無源,雖有驍勇之姿,亦難持久。故武者當立志如山,行道如水,不為外物所動.”

  “武者,下品仿獸,中品仿妖,上品仿仙。”

  “武道之修,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武圣者,可搬山、可蹈海,可伐仙!”

哎呦文學網    長青仙尊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