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幸得二郎顯圣真君楊戩,不辭辛勞,疏浚多年,終將大部分弱水送返天界。”
“然其天河弱水之精魄邪氣,早已潛藏于天下水脈之中,滋生出無數水怪妖魔,為禍四方。”
言及此處。
鐘離權,這位曾因看管不力致使青牛走失而被貶下凡的前兜率宮牧牛童子,此刻面色凝沉,低沉的聲音蘊含著肅殺之意,清晰地傳入愛徒呂洞賓的耳中:
“我近聞江淮之地,惡浪滔天,非比尋常之災!”
“其中更有一頭兇煞蛟龍,借弱水邪力興風作浪,卷起百丈洪峰,不知吞噬了多少良田村落、無辜生靈!其兇殘處,令人發指!”
呂洞賓凝神聽著,目光掃過圖上標記的災情,眉宇間漸有怒意凝結。
“此蛟惡貫滿盈,非除不可!”
鐘離權猛地一拍輿圖,目光似電,鎖住呂洞賓:
“洞賓,你新得道法,爾劍術初成,正需砥礪鋒芒!”
“汝且持純陽劍,往那江淮之地走一遭!”
“一為體察民間疾苦,知百姓之難;二要憑手中三尺青鋒,斬妖除魔,滌蕩妖氛,還黎民一個安寧世道!”
“此乃大功德一件,亦是你身為道門子弟之本分。”
“你萬不可推辭!”
呂洞賓聞此,眼中精光暴射,既有濟世重任在肩之沉甸甸之感,更有寶劍新磨、欲試鋒芒之銳氣,朗聲應道:
“師父放心!弟子這便啟程!”
“必以此劍,誅殺邪蛟,以慰蒼生,以正天道!”
言罷,呂洞賓身化一道凌厲劍光,直沖云霄,轉瞬消逝于天際之間,唯留余音繞梁。
劍光遠去,消隱于天際。
望著那純陽劍光遠去的方向。
鐘離權目送良久,臉上那副憂懷天下的凝重才緩緩消融,取而代之的是一抹冷笑。
他指尖輕輕捻動,一片飄落的桃花在無聲中化為齏粉。
“借刀…殺人…”
“借劍…殺龍!”
鐘離權低語著,眼底深處,埋藏了數十載的恨火熊熊燃燒,難以平息。
呂洞賓乃東華帝君轉世之身,身負道門帝君氣運,受太上老君看重,自當無恙。
那么,出事者又是何人呢?
“西海啊西海…”
“敖摩昂、敖烈…”
鐘離權的聲音輕得如同毒蛇的低嘶,卻又帶著刻骨的怨毒:
“當年南天門之辱,斷送我清凈仙途的仇,我鐘離權…可是一日,都未曾敢忘啊!”
精心策劃的復仇棋局,已然落下第一枚關鍵的棋子。
深埋數十載之恨火,此刻被精心引導著,如暗流涌動,悄然指向了彼方,只待時機成熟,便將爆發出一場驚天動地的風暴。
卻說呂洞賓拜別仙師鐘離權,入世以修大道。
那一抹純陽劍光杳然,遁入凡塵,徑往江淮之地。
初至江夏,呂洞賓但見市井熙攘,酒幡招展。
忽有一縷酒香,自街角酒樓逸出,沁人心脾。
呂洞賓循香而止,舉目望去,見店中佳釀醇厚無比,香氣盈溢數里,真如瓊漿玉液之甘美,令人垂涎欲滴。
“小二,上酒!”
呂洞賓步入酒樓,笑拂道袍,取腰間酒葫蘆,輕輕搖曳以示意。
卻見酒保搖頭道:
“客官,小店佳釀,非金銀不換!”
呂洞賓不以為意,眸光流轉間,拾一橘皮,信手點染于酒肆之壁。
俄而,壁上黃鶴栩栩如生,竟似活物。
其羽似金帛披霞,丹頂如朱砂點玉,翩然起舞于壁間,引頸長唳,姿態曼妙,繞酒客而盤旋。
“好,好一只黃鶴啊!”
“妙極,妙極!”
眾人見之,無不拍案叫絕,酒興倍增,紛紛贊嘆不已。
“仙師,請飲此酒,以表敬意!”
酒樓掌柜急趨前,恭敬招呼,滿面堆笑。
呂洞賓痛飲一場,酩酊大醉,盡顯豪放不羈之態。
黃鶴起舞,引得眾人圍觀如堵,驚嘆之聲不絕于耳,觀者愈聚愈眾。
壺觴交錯間,笑語喧嘩,酒家日進斗金,財源廣進如流水。
然,酒肆掌柜見此神跡,心生貪念,欲借此以牟暴利。
遂命人掛上重重簾幕,將黃鶴遮掩得嚴嚴實實,對外揚言:
“唯進門沽酒者,方有緣得見仙鶴。”
一時間,酒客如潮水般涌來,門庭若市,銀錢如流水般滾滾入掌柜之囊中。
掌柜嘗到甜頭,竟厚顏懇求呂洞賓再繪數鶴,趨前揖道:
“仙長何不再添鶴影,使我等富甲一方?”
“所得之利,吾與仙長五五分成,如何?”
呂洞賓何許人也?
最是厭惡這般貪婪市儈之徒。
“哈哈哈…”
呂洞賓朗聲大笑:
“這世間,終是貪泉易竭,福報難存!”
“豈可因一時之利而失本心?”
言罷,他衣袖輕揚,對著壁上那黃鶴遙遙一招。
“唳——!”
清越鶴鳴響徹長街,黃鶴沖破簾幕,羽翼舒展,靈動之眼神掃過驚愕人群,終飛至呂洞賓身旁,溫馴低頸。
“俗世濁氣,污我黃鶴清靈!走吧!”
呂洞賓躍上鶴背。
黃鶴通靈,長腿輕點,展翅凌風,載著這位瀟灑不羈的純陽劍仙直上云霄,瞬間沒入蒼茫云海。
唯余壁上墨痕裊裊。
萬貫銅臭,終不及一曲鶴舞之逍遙自在。
后人追念仙蹤,于此鶴飛升之處筑起高樓,便是那千古名樓——“黃鶴樓”。
后有詩贊曰: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呂洞賓駕著黃鶴凌空而去,仗劍初至淮水之畔。
但見妖氛蔽空,若墨云翻涌,遮天蔽日;濁浪排空,似萬馬奔騰,滔天而來。
水勢洶洶,浩浩湯湯,真乃人間浩劫之象也!
就在這混沌怒濤之中,一條長達百丈有余、渾身覆蓋著暗黃鱗片的黃色蛟龍現身。
它形貌兇獰可怖,張牙舞爪,肆意興風作浪。
每翻滾一次,便卷起山岳般之惡浪,洶涌澎湃,摧枯拉朽。
堤壩在其沖擊之下,如薄紙脆竹,瞬間崩塌;屋舍于其肆虐之中,似積木草芥,片刻傾頹。
那長蛟巨口開合,血盆大口之中,似有無底深淵,吞噬著不及躲避之生靈。
一時間,哭聲震天,慘狀連連。
呂祖見此慘狀,怒從心起。
一股沖天怒意混雜著純陽正氣自胸臆直沖靈臺!
呂祖怒喝如雷:
“孽畜!視生靈如芻狗,天不誅汝,吾當誅你!”
“鏘啷——!”
腰間純陽古劍似感應主人滔天怒火,發出一聲龍吟般的清越長鳴,自動躍出劍匣!
“轟!”
熾烈如烈陽墜世的純白劍氣應聲而起!
光耀天地,勢若奔雷!
劍意之磅礴凌厲,竟隱隱透出“東華帝君”統御萬仙、睥睨三界的無上威儀,剎那間撕裂了漫天妖氛!
一場驚天動地之搏殺,于洪水怒濤間驟然爆發。
劍光如白虹貫日,凌厲迅猛,刺破滾滾烏云。
龍吟若九霄雷霆,震耳欲聾,震裂滔天濁浪。
呂祖人劍合一,身形如電,在滔天惡浪與蛟龍的巨爪毒牙間輾轉騰挪,與兇蛟展開殊死搏殺。
但見呂祖劍招大開大合。
時而如白虹貫日,直刺蛟首;時而如天河倒卷,橫掃蛟腰。
劍影閃爍,蛟影翻騰,一人一蛟,劍光鱗影交織,攪得風云倒卷,山河失色!
“夜深鶴透秋空碧,萬里西風一劍寒。”
“斬!”
戰至酣暢淋漓之處,呂祖大喝一聲,人隨劍走,純陽劍氣如長虹貫日般斬落。
“噗嗤!”
利刃入肉的悶響伴隨著刺破耳膜的嘶吼!
“嗷吼——!!!”
但見一道血虹沖天而起。
漫天污穢血雨,潑灑而下,將渾濁的淮水染成一片刺目的猩紅。
巨大猙獰的蛟頭與龐大的妖軀轟然分離,沉重的斷軀砸入水中,激起萬丈腥濤!
伴隨著這兇蛟的隕滅,那盤踞淮水上空的妖異邪氛如同沸湯潑雪,瞬息間土崩瓦解,被純陽劍氣滌蕩得干干凈凈!
肆虐的洪水失去妖力支撐,雖未立止,狂瀾卻已漸趨平緩。
“多謝神仙顯靈啊!救苦救難的仙長啊!”
“蒼天有眼!神仙保佑!我們得救了!”
“此乃天上劍仙啊!”
岸上劫后余生的百姓目睹此景,無不喜極而泣,跪倒一片,叩首高呼,感激之聲直沖云霄。
后世有傳《呂祖飛劍斬黃龍》影神圖,以記此一劍壯舉。
有歷史記載:“洞賓初游江淮,試靈劍,遂斬長蛟之害!”
“錚”的一聲。
呂洞賓還劍入鞘,立于洪波漸平的水畔。
清風拂過他略顯凌亂的鬢角,聞聽百姓的歡呼,他眉宇間也不由掠過一絲除魔衛道后的快意與欣慰。
劍斬蛟龍后,呂洞賓襟懷暢快,詩興隨之勃發。
呂洞賓攜一壺老酒登高,登高望遠,但見萬頃波光,浩渺無垠,心中豁然開朗,仰天大笑,賦詩道:
“劍術已成君把去,有蛟龍處斬蛟龍。”
“朝泛蒼梧暮卻還,洞中日月我為天。”
“仗劍當空千里去,一更別我二更回。”
“背上匣中三尺劍,為天且示不平人!”
“哈哈哈!”
言罷,呂洞賓仰頭將壺中老酒一飲而盡,放聲大笑中,身形驟然化作一道凌厲劍光,沖天而起,瞬間穿透云霄,轉瞬便消逝于茫茫天際之間。
呂洞賓仗劍斬殺那黃色蛟龍之時,卻未曾料到,此蛟與淮河龍王小黃龍有著極深的淵源。
原來,這黃色蛟龍乃淮河龍王小黃龍之妻弟,與其沾親帶故。
淮河龍王小黃龍,在龍族之中亦有一席之地。
且說那涇河龍王,堪稱龍族之顯赫人物,位列“八河都總管,司雨大龍神”,掌一方雨澤,轄八河之水,權勢滔天,威名遠播。
萬圣龍王與淮河龍王相比,那就是“鄉下土財主”了。
涇河龍王的妻子,乃是西海龍王之妹。
如此算來,涇河龍王正是西海龍王的“親妹夫”,二人是實打實的姻親關系。
而涇河龍王育有多個兒子,個個皆非等閑之輩,顯赫一方。
長子小黃龍,鎮守淮瀆,掌淮河水系。
次子小驪龍,鎮守濟瀆,轄濟水水系。
三子青背龍,掌管江瀆,主長江水系。
四子赤髯龍,鎮守河瀆,守黃河水系。
正是應了那句老話:
“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涇河龍王的最后一子,乃是小鼉龍。
鼉龍,便是揚子鱷,俗稱豬婆龍。
西行路上。
小鼉龍曾占據黑水河興風作浪,抓了唐僧,欲將其蒸食以延壽,并與豬八戒、沙僧、孫悟空等接連大戰,鬧得黑水河天翻地覆。
此前。
在北俱蘆洲“不周淵之戰”中,小鼉龍隨表哥敖摩昂一同出戰,曾與金角大王交鋒。
然而,不過數合之間,小鼉龍便被金角大王擊敗,最終竟被金角大王夾在腋下,狼狽不堪,哇哇直叫。
小鼉龍慚愧不已,自覺顏面盡失,此后便不復出戰,
涇河龍王之子,如小黃龍、青背龍、小鼉龍…都管西海龍王叫一聲舅舅,管西海敖摩昂,叫一聲“大表哥”。
當初,西行路上,至黑水河時,小鼉龍抓了唐僧,第一件事便是派人請舅舅西海龍王過來吃酒。
而過來捉拿小鼉龍的,正是西海敖摩昂。
小鼉龍見了敖摩昂,也是客氣非常,說道:
“表兄,小弟一向蒙恩賜居于此,久別尊顏,未得孝順。”
“昨日捉得一個東土僧人,我聞他是十世修行的元體,人吃了他,可以延壽,欲請舅爺看過,上鐵籠蒸熟,與舅爺暖壽哩。”
噩耗如一道雷霆,炸響在奢華的淮河龍宮之中!
“什么?!你是說…說…”
“我…我妻弟他…”
淮河小黃龍聽聞蝦兵連滾帶爬傳來的消息,身軀猛地一震,手中的玉盞“咔嚓”一聲被捏得粉碎!
他龍目圓睜,布滿血絲,一股狂暴的悲怒與龍威瞬間充斥整個宮殿。
整座水晶宮都在他的悲怒下嗡嗡震顫。
“區區一個凡塵道人!安敢…安敢屠戮我妻弟!!!”
小黃龍龍首高昂,發出震徹水府的怒嘯,聲震千里河床:
“縱使他是道門新秀,此仇也不共戴天,定要他以血償血!傳我令——!”
“點齊淮河水府最精銳的兵將!攜龍宮秘寶——定海搜魂鏡!就算翻江倒海、搜天索地,也要將那青衫道人的首級…給我帶回來!!!”
“我要用他祭旗,以撫慰我妻弟的在天之靈。”
也感謝大家的支持!
點墨金蟬,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