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淵閣。
內閣值房。
會議正式結束。
司禮監幾人往回走。
懷恩走在隊伍的最前面,覃吉和蕭敬墜在后方似乎在談事,居中的李榮看了看左右,然后一溜小跑追上懷恩,小聲問道:“懷公公,您看這鹽稅改革之事,似乎在內閣沒遇到什么阻力,連一向對張國丈素有成見的徐溥都挑不出太多毛病來,那放到朝會上,估計也不會有多大爭議。”
“嗯。”
懷恩點了點頭。
此時他不由回頭看了眼已經距離自己有些遠,跟蕭敬談得正歡的覃吉。
再看看李榮。
迅速明白過來。
李榮現在已經看出來了,要是他懷恩死了,覃昌又已失勢,陪著皇帝長大的覃吉也體弱老邁,不見得能挺多久,而蕭敬資歷又太淺,那接下來執掌司禮監的人,很可能就是他李榮。
所以現在李榮盡可能想跟他這個前任掌印保持步調一致,如此也可延續政策的持續性。
懷恩似乎是科舉主考官一般,提出他的問題:“茂春,那你認為這件事是該直接推行呢,還是等年后放到朝會上進行商議,等有個明確結果再施行?”
“一切不都得看陛下的意思嗎?”
李榮試探地回道。
懷恩卻不滿意這個答案,搖頭道:“我想聽聽你自己的意見。”
李榮仔細思索了一下,道:“明日就是新年伊始,如果鹽稅改革的確有諸多值得商榷之處,那就應當在此時聽取更多人的意見。眼下不過是內閣認同,并不代表朝中絕大多數大臣也認可此番變革事項。”
懷恩點了點頭,卻只是淡淡一笑,未置可否。
“厚方,你且過來。”
懷恩駐足轉身,向后方招了招手。
覃吉跟蕭敬聊得正歡,聽到懷恩的招呼,不由帶著幾分不情愿,撇開蕭敬,急行幾步來到懷恩身旁,而此時的李榮則識趣地退后,去找一臉茫然的蕭敬說話。
懷恩待覃吉跟上,這才恢復前行,一邊走一邊側過頭說:“剛才茂春言及,如果還想讓這項變革更加行之有效,應當在今日聽取更多朝臣的意見,讓更多人于此時上請此事…不知厚方你認為這個意見如何?”
覃吉聞言皺了皺眉,徑直問道:“所以說…懷公公是想阻礙此法施行嗎?”
“厚方啊,你怎能如此看待我?”
懷恩臉上滿是不悅之色,駁斥道,“從一開始,我不就說得很明白了么?咱做這一切,是為了讓此法能為大明帶來長久安定…施行百年的舊法說變就變,未免太過兒戲了,多聽取一些人的意見,有何不可呢?”
覃吉又氣又好笑,當即回懟:“懷公公,既然你說開了,那在下就想問您一句,要是陛下真希望聽取那么多人的意見,為何要特意將新法放在此等時候施行呢?
“什么祖宗之法不可變,真不能變,成祖就沒必要發起靖難,留在燕王府引頸就戮便是…
“有些法,并不是多數人覺得好才要執行,而有些人之所以要提出反對,也并不一定是因為新法不好,而是…人心叵測啊!”
說到后來語氣森寒,隱隱有咬牙切齒之感。
“呵呵。”
懷恩笑了笑,好似渾然沒感覺到覃吉的憤怒一般,搖頭道,“看來厚方你對我有些偏見啊!”
覃吉調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緒,換上一副無所謂的神色:“內閣的兩位閣老,難得在此事上達成一致,有些問題完全可以放到年后去說。我們還是不要主動去推動什么才是,一切順其自然,不好嗎?”
不管年后大臣是否反對,最好不要由我們司禮監來主導一切。
尤其是你懷恩別自作主張摻和進去就行。
我不管你到底是為了張巒的新鹽法更好施行,或就是單純為了阻礙,總歸…不做事我才敬你。
在這宮里,無條件支持皇帝才是唯一的真理,否則別想獲得我的認同。
“嗯。”
懷恩頷首道,“好吧,一切都聽你的。”
“啊!?”
覃吉愣了一下,一時間竟有些無所適從。
你這就聽我的了?
不像你懷恩平日的行事風格啊。
雖然你懷恩聲名在外,朝中人也都認可你的本事,但你的執拗和固執己見,那也是人所共知的事情。
就被我三言兩語給說動,甚至就此改變初衷?
我好像沒那么大的本事吧?
懷恩道:“此法只是試推行而已,是否真能取得實際效果,不是得好好觀察一下嗎?要是鹽商照樣不肯拿銀子出來換鹽引,而西北的邊儲卻進一步降低,我想,不用我站出來說什么,陛下自然就會叫停此法,而變更回舊法。”
覃吉聽到這里,不由嚇了一大跳。
心想,果然還是你懷恩心狠手辣啊。
知道現在皇帝一意孤行要推行新法,如果你強行阻礙,那就是公然跟皇帝為敵,是極為不明智的選擇。
于是你就順勢而為,想在朝廷推行新法之后,再在背后添亂和用陰謀詭計阻礙新法實施?
那你懷恩可真就是禍國殃民了!
就在覃吉胡思亂想的時候,懷恩卻換上一臉苦澀的笑容,搖頭道:“厚方,新鹽法具體推行開來,最早也要等來年年中去了,以我這身子骨,估計再支撐一兩個月怕就是不行了…以后朝廷大計全看你們的了。”
言外之意,你別他娘的腹誹我的用意。
我這個沒剩幾天命好活的人,就算真的想給新法執行找麻煩,也得看是否有命活到那時候。
其實我就是認為張來瞻提出的新法有點太過想當然…
一個沒經過群臣商議拿出正式的結論便貿然推行,且對于未知麻煩未有過任何評估的新法,竟然想在皇帝登基伊始如此復雜的大環境中取得成功?
你靠一個新鹽法,就能徹底改變當下大明混亂不堪的鹽政現狀?
你張來瞻也未免太把自己當回事了。
覃吉看了看懷恩日益消瘦的身體,心中一軟,放低聲音問道:“所以懷公公認為,鹽政新法,更多是紙上談兵?”
“唉,我可沒這么說。”
懷恩搖頭嘆息道,“咱們的目的,都是為了大明更好,只是所用的手段,以及態度上的固執程度,都是有所區別的。
“主要是我不知張國丈何以有如此大的自信,沒有實際調查,大手一揮就推出他憑空臆想出來的鹽稅改革策略,只要想想王莽新政和王安石變法的后果,我就不寒而栗。
“在我看來,以目前大明鹽政的混亂程度,新法推行所要遭遇到的阻力,將會空前巨大。”
“比如說呢…?”
覃吉徹底收起之前的輕慢,改以請示的口吻問道。
懷恩道:“你當為何劉吉會如此輕易便認同此法?你又當為何,徐溥在同意此法時,那欲言又止的模樣?因為他們都知道,此法的阻礙并不來自于執行層面,或者說根本就不在朝廷,而在…”
覃吉認真聽到現在,見懷恩突然停住,等了等不見下文,不由追問:“在何?”
懷恩笑而不語。
這下可把覃吉徹底給整郁悶了。
還是你懷恩手段老辣!
知道新法執行有阻礙,你不跟陛下說,也不跟張巒提,就這么揣著明白裝糊涂?
還是說你打算關鍵時候再跳出來,新法遇到執行上的困難,你主動站出來替陛下解決麻煩…然后彰顯你的能耐?
不管怎么說,懷恩只是表達了新法執行上有諸多麻煩,卻不再說明,覃吉打探內情不得,只能是懷著惴惴不安的心思,回乾清宮向皇帝復命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