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一五章【鰥夫的驚人年下戀】

  京城,《人民文學》雜志社。

  京城并不算大,尤其是在三環四環才建起來的這個時候,京城的文學圈子也不算大,有什么消息也都傳得很快。關于林有成最新在寫的稿子,京城文學圈子里面就已經有消息傳出來了,電影都不一定能拍的故事,自然也就讓一眾文學工作者翹首以待。

  誰又會不期待林有成的新呢?

  對于很多年輕的同志而言,林有成這位前輩可以說就是他們的榜樣,這旺盛創作的激情真的就讓他們一個個都佩服,當然最讓他們佩服的還是林有成的文學作品。

  去年那一部《贖罪》可是都被稱為八十年代末最后的贖罪文學,被文學界一眾推崇認為是值得拿茅盾文學獎的長篇作品,絕對的推崇備至,要知道對于一些文學作家的作品,很多時候文學評論界都會有不同的看法,甚至還會有一邊倒的批評,但是林有成的那部《贖罪》可是絕對一致的稱贊與肯定。

  現在林有成又又在寫新的稿子,自然是會讓一眾文學工作者好奇不已,一個個都非常想知道林有成在那部《贖罪》之后會帶來什么樣的作品。

  張偉是看過《朗讀者》前面部分的稿子,也和林有成討論過后面的故事發展,他自然是非常期待在林有成筆下這一段相差二十多歲的愛情究竟會是怎樣的結局。

  張偉在林有成那邊知道完稿之后,第一時間就騎著自行車去了興華胡同的四合院,把稿件帶回了《人民文學》雜志社。

  “張主任,林有成這一次的稿子聽說很不一般啊,怎么樣啊?”

  編輯部早早就會有編輯同事來問林有成最新稿件,眼睛也是一直盯著張偉手里的稿子,這邊張偉也將林有成的稿件特意復印之后,然后也交給其他編輯審閱。

  “你看就知道了,是很不一般。”

  張偉這邊也沒有和同事多說,自己也翻看起來林有成后面的稿子,看十五歲的少年江夏和三十六歲的女人楊菊最后的命運走向。

  一如張偉所說的,整個《人民文學》的編輯部都給林有成最新的這份稿子給驚到了。

  他們怎么也沒有想到林有成這一次居然會寫十五歲的少年和三十六歲的女人之間的愛情,這也太瘋狂了吧!

  關鍵在林有成筆下,那個十五歲的少年江夏瘋狂迷戀著三十六歲女人楊菊的身體,在床上不斷地開展學習,最讓一眾編輯為之拍案叫絕,頭皮發麻的還是在兩人在床上開始學習前,楊菊還讓江夏給她朗讀課文。

  這樣的情節實在是匪夷所思,也太特別了吧!

  當然,最特別的還是,林有成這一次居然會寫這樣匪夷所思,差距如此大的愛情,甚至編輯們都在懷疑這兩人之間究竟是欲望,還是愛情,那兩個人之間橫亙著年齡與閱歷的巨大差距,那位三十六的楊菊在這段關系中,起初只是將江夏視為滿足自身需求的存在,面對江夏對愛的追問,她的遲疑已然揭示出兩人感情的不對等與不確定性。

  編輯們看著,也同樣感到林有成這一次的愛情居然會是從床上開始,而且相差二十多歲的床上愛情,那些大尺度的描寫實在是讓他們一個個都看得目瞪口呆。

  因為這是林有成第一次如此詳細地寫兩個人的床上愛情,每一個動作,每一個呼吸都用文字一一刻畫。

  關鍵這床上的愛情兩位主角還是如此離經叛道的存在,這如何不讓一眾編輯們為之震驚。

  但更加震驚和目瞪口呆的還在后面,繼續翻看下去,編輯們就和張偉一樣,開始知道楊菊突然的離去給江夏帶來沉重打擊,他深陷初戀的傷痛難以自拔,但也就是幾年之后的解放戰爭勝利,當江夏作為法學生目睹楊菊對曾經被關押在監獄里面的同志施行處決毫無懺悔之意時,失望與痛心瞬間將他淹沒。

  在這一刻,楊菊所代表的惡,是人性中黑暗面的赤裸展現,讓人不寒而栗。

  但是更讓編輯們沒有想到的是,其中有一些惡行罪責是楊菊的同事栽贓給她的,而她根本就是一個文盲,很多處決的命令她根本就不知情,只是一個執行命令的劊子手,但楊菊一直都隱藏著自己不認識字,是個文盲的真相,她為了不被人知道自己是個不認識字的文盲直接認下了一些本不屬于自己的罪名。

  這一刻,不寒而栗!

  真的就是頭皮發麻!

  編輯們一個個都驚了。

  他們都沒有想到從一開始在上床相愛前都要少年朗讀課文的楊菊居然會是一個不認識字的文盲!

  這太驚人,也太匪夷所思了!

  關鍵現在楊菊還為了自己的尊嚴,沒有表露自己不認字,這一個情節真的就是如同一道驚雷讓一眾編輯們都炸了,但也是在這一刻,他們也才會發現在這之前其實林有成已經有買下一些線索和伏筆,像是江夏的書本上應該寫有自己名字,楊菊卻不知道名字,還有江夏要給楊菊看其中的一本書,楊菊直接把書推到一邊沒看,還有看著認識字的孩子們,楊菊的表情很難看…

  這些線索在之前就隱隱透露出了楊菊不認識字。

  最重要的是,楊菊自己從不讀書,只聽江夏讀,這就是一條再明顯不過的貫穿劇情的主線。

  編輯們十分震驚,但更加震驚不認識字的楊菊居然為了這個自尊,寧可認罪,難道自尊就比自由和清白重要嗎?

  更驚人的是,在江夏知道真相,但卻站出來說出楊菊不認識字的事實,也許是為了維護楊菊的自尊心,但也許是為了不想卷入其中,讓人知曉他和楊菊這一段年齡相差懸殊,不可告人的關系。

  “林有成同志他真的太厲害了!”

  “太絕了!”

  有編輯實在是忍不住拍案而起,一邊看著林有成稿子,一邊感嘆林有成牛逼。

  張偉也是同樣的感受,看著林有成所寫的結局,江夏是可以說出真相替楊菊減輕罪與罰的,但卻最終選擇了和楊菊一樣,用生命去捍衛這個卑微的秘密。兩人的故事并沒有因為楊菊的入獄而終結,在隨后的人生中,江夏慢慢體會到了楊菊的想法。他開始給監獄里面的獄中的楊菊寄去各種錄著自己朗讀聲音的錄音帶,楊菊也開始了識字,并給江夏寄去了一封又一封的信件,但江夏卻始終沒有回信。十多年過去了,在獄中表現良好的楊菊獲得了假釋,終于能夠和江夏見面了,可是面對這一機會,楊菊卻喪失了勇氣,她以上吊自殺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對于這個結局同樣讓一眾編輯們頭皮發麻,不寒而栗!

  太牛了!

  太TM牛了!

  張偉心里已經在瘋狂地罵臟話了,他是真的被林有成的這部《朗讀者》給震撼到了。

  很顯然,和張偉一樣,整個《人民文學》編輯部的編輯也都被林有成的這一部《朗讀者》都給驚到了,壓根就沒有想少年江夏和三十六歲的楊菊在床上瘋狂學習是不容于世俗的大尺度,更加沒有想過這個故事要給林有成退稿,因為他們都很清楚這是文學的界限并不像電影尺度那么局限,更重要的是作品的文學性。

  很顯然,現在林有成的這部《朗讀者》就是真得文學性十足的作品,讓編輯部的一眾編輯都興奮激動不已,紛紛開始討論起來這部文學作品。

  “張主任,你一定要替我向林有成表達一下敬佩之心,這部《朗讀者》真的太好了。”

  這話是其中一位編輯同事說的,但同樣也是編輯部其他編輯的真實感受。

  “是啊,完全不輸林有成上一部《贖罪》,甚至可以說這部《朗讀者》才是真正的贖罪,以其獨特視角,引領深入人性的幽微之處,促使我們不斷反思愛、罪與人性的真諦。江夏和楊菊這兩個人愛情,我也覺得寫得太好了。”

  “沒錯,我也認為江夏是愛楊菊的,他內心深處其實對楊菊有難以磨滅的愛,可同時,他又始終未真正原諒楊菊犯下的罪行。這種愛與不原諒的矛盾拉扯,林有成真的寫得太妙了,將人性的復雜多面展現得淋漓盡致。直到楊菊離世,江夏才終于直面自己曾與她相愛這一事實,與罪犯相愛,是江夏背負的沉重枷鎖,他在審判時的沉默,雖飽受詬病,但真實反映出人性在道德與情感間掙扎時的復雜狀態。”

  “我覺得江夏保持沉默,更多的還是自私,他不愿意讓人知道他和楊菊的關系。甚至楊菊在監獄里給他寫信,他都十分懦弱,不敢回信,他內心對這段年齡不匹配的感情感到羞恥,更對愛人身份感到厭惡。就這一點而言,同樣也是真實的人性,當然,我也不否認江夏內心是愛楊菊的。”

  “沒錯,當初他保持沉默,一方面是為了尊重楊菊,一方面也是羞于公布這段不倫之戀吧,自尊心也是極強的呢。明明是愛了一生的女人,為了她用心錄音,為了她精心裝飾住處,拿著花接她出獄,可是卻連一點溫存,一個擁抱都不愿意施舍,彼時的楊菊已經風燭殘年,低下頭請求他的愛,是自尊和普世道德觀作祟,不敢想象自殺時到楊菊有多絕望,朝思暮想二十載的人,以為牽掛著自己的人,卻如此冷漠地對待自己伸出的手,所有靠閱讀建立的信念崩塌了,在各種自卑和自尊下,失去了活下去的理由。”

  “我覺得江夏愛楊菊的,誰都會原諒那個少年,因為都知道那也是我們人性同樣存在的軟弱。

  “其實我覺得林有成這部里面最特別的楊菊這個女人,她真的太特別了,是一個不認識字的文盲,完全沒有文化,但一直都有在偽裝,不想讓人知道自己不識字,甚至可以說正是因為文盲,她也是愚昧無知的,她在對面黨派當時做的事在她看來可能就是為國效力,更何況她不認識字,知道理解的肯定不全面,而在當時大環境下,人民的思想認知和和平時不同,楊菊只是做了份內的事,而江夏還想讓她反思自己的行為,她要怎樣反思,在戰時明明是正確的事情,她只能服從,她反思了又能改變什么。再者,這個底層不認識字的楊菊是一個自尊心極強的人,人性的愚笨,執著,甚至荒謬,卻又是那樣的自然,值得同情,甚至是值得尊敬的。”

  “是的,楊菊她熱衷于傾聽朗讀,她對文化世界中的美好事物的向往越強烈,她對自己文盲身份的厭惡和恐懼也就越強烈,這是同一種感情的兩面。這讓她近乎瘋狂地走上了一條維護、追求尊嚴的道路,為此不惜撒謊,拋棄工作和愛她的人,以至于最后為了維護尊嚴,認下一切罪名。”

  很顯然,編輯部的編輯們討論得相當激烈,這不是爭議,而是他們實在是完全被林有成的這部給沖擊到了。

  這一切都是因為林有成的這個故事本就是相當激烈,一個三十多歲的女人和十五歲少年瘋狂在床上相愛,這樣一段甚至可以說是世俗眼中的不論之戀本就撕扯到了極致,更別說這里面還有關于人性與尊嚴,還有戰爭與犯罪的討論,這些都讓這段匪夷所思的年下戀變得越加驚人。

  但是不管情節如何的激烈,人性如何的撕扯,都沒有改變林有成這位鰥夫筆下的《朗讀者》是關于愛情,一個美麗而哀傷的愛情故事。

  毫無疑問,林有成這位鰥夫筆下的這一場驚人的年下戀真正是讓《人民文學》編輯部的編輯都心驚不已。

  他們一個個也都清楚地看見了那關于愛情的一句——

哎呦文學網    鰥夫的文娛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