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九百四十六章 敕封媽祖

  冬至之后,宋遼兩國關系,進入了一個新的高度。

  兩國國信道上,往來的使者,猛然開始飆升。

  有時候一天能看到四五個信使,騎著快馬,帶著各自君主的御筆書信,在國信道上狂奔。

  就是苦了,沿途地方郡縣上的驛站官吏。

  尤其是大宋這邊——這么高頻率的信使往來,其他的姑且不論。

  單單是換乘馬匹的損耗,就讓沿途的地方,叫苦不迭!

  錢不錢的還在其次。

  主要是合適的馬匹,在大宋這邊真的很少。

  趙煦在知道這個事情后,也沒跟自家皇叔祖客氣。

  直接寫信過去,說明情況,請求遼國援助大宋驛馬。

  耶律洪基得知后,哈哈大笑,然后大手一揮,命人送來了戰馬五百匹——當然,全是被閹割過的公馬。

  有繁殖能力的母馬和公馬,是一匹都沒有。

  等這些馬匹,被遼人送抵大宋境內時,已是元祐二年的十二月壬午日(初四)了。

  隨遼國馬匹一起入境的,還有遼主任命的賀興龍節使團。

  正使依舊是老熟人——耶律永昌。

  這次來,耶律永昌升官了——自寧遠軍節度使,拜北院樞密副使。

  這是他所屬的崇德宮派系發力,通過政治運作將之推了上去。

  這很容易理解——財帛動人心嘛。

  耶律永昌上次回國的時候,光是財貨就裝了足足十車。

  就這,還沒有算他自己揣兜里的交子。

  崇德宮一系,雖是遼主鐵桿的帝黨。

  但愛財是天性!

  所以,這次回國后,崇德宮一系和其他派系在遼主面前是爭得面紅耳赤。

  最后是靠著根正苗紅,戰勝了其他派系。

  再次攫取了出使大宋的差事。

  而且是吃干抹凈,連副使也硬塞上了自己人——客省使、海州防御使韓懿。

  這位根據耶律琚所言,乃是崇德宮的盟友當代文忠王耶律弘禮的小舅子。

  但,這次入境的使團,不止一個。

  還有一個打著遼太孫耶律延禧給大宋皇兄賀壽的旗號的使團。

  這個使團的正使是遼寧昌軍節度使耶律拱辰,副使則是遼樞密直學士趙孝儼。

  這就有意思了!

  有意思的不是耶律延禧派出使團。

  而是這個使團的正使耶律拱辰的頭銜——寧昌軍節度使。

  “這位是奚王吧?”趙煦笑著問著,被詔入宮中詢問的耶律琚。

  “陛下圣明!”耶律琚非常光棍,直接承認了。

  然后,他就好奇的問道:“陛下怎知?”

  趙煦輕笑一聲,答道:“因為元豐八年,貴國曾遣過一位寧昌軍節度使來朝…而彼曾自承乃是奚王…”

  “朕自度前任既是奚王,本任也該是奚王…”

  “原來如此!”耶律琚也沒多想,只在心中想著:“蕭忠順怎會在南朝自承跟腳?”

  “難道,他也有心…”

  “不可能吧!”

  蕭忠順的來頭,可是非常大的,在遼國的地位更是奚王中的第一人。

  乃父蕭韓家奴,是興宗的近臣、親信,也是北地大儒。

  別笑!

  人家雖是奚王,但儒學水平非常高。

  乃是遼國著名的史學家,在世的時候,主持了編纂遼國國史。

  同時還引進了大量中原史書,包括歐陽修的五代史、新唐書,都是他派人特意從大宋搜集后,送到上京的。

  興宗晚年,蕭韓家奴以歸德軍節度使致仕。

  當今大遼天子,在潛邸的時候,蕭韓家奴就做過這位陛下的的老師。

  所以,待當今天子即位后,就將其子蕭忠順帶在身邊,充作侍衛。

  然后一步步的提拔,如今這位蕭忠順,已是掌管天子身邊的禁衛的將領——拜為殿前都點檢、諸行宮都部署并判鎮武定軍節度使。

  今年天子捺缽駐蹕于高麗時,就是蕭忠順率兵護駕,可謂是最受信任與重用的心腹。

  據說,朝中已經有小道消息,蕭忠順將因護駕之功,而被封國公了。

  所以,耶律琚聽到趙煦的話后,才會在心中大為震驚。

  然后立刻就開始否認。

  因為若蕭忠順都和他一般了。

  那天子的一舉一動,那里還有什么秘密?

  趙煦見著耶律琚的震驚神情,也是抿了抿嘴唇。

  蕭忠順是在元豐八年正月,作為賀正旦使入朝的,他那個時候還在現代的工地上考古呢!

  就算想腐蝕,也沒有機會啊!

  所以,趙煦其實只是在詐耶律琚。

  至于趙煦怎么知道,寧昌軍節度使,是遼國專門給奚王們安排的職位?

  自然是在現代知道的——他在現代曾跟著老師一起參觀過位于遼寧省西部的那座號稱現代保存最好、最完整的遼代古城——懿州古城。

  雖然號稱是最好、最完整的遼代古城,但實際上只是兩段殘破的古城城墻以及一座同樣殘破的遼代佛塔遺存而已。

  除此之外,有關古城的一切,都已被時光所摧殘。

  昔日的遼國邊塞堅城,更是早已變成了農田。

  但,在參觀過程中,趙煦得以知曉,這座古城的過去。

  遼之懿州,乃遼寧昌軍節度所在。

  本是遼圣宗之女耶律槊古的湯沐地,耶律槊古之女,就是如今那位遼主耶律洪基的元后蕭觀音。

  蕭觀音被冊為皇后后,以此地獻于遼國。

  遼主于是在此建立寧昌軍,作為奚王們遙領的頭銜。

  如今,見到果然詐唬到了耶律琚,趙煦便趁機問道:“劉卿,未知這位耶律拱辰又是何來歷?”

  耶律琚現在在大宋朝也是有身份的人了。

  今年汴京學府一期交房的時候,趙煦先是遙控著刑恕,利用這個機會,給耶律琚在戶部和開封府都辦好了戶籍。

  于是,耶律琚這個遼國權貴,搖身一變,在大宋這邊成了本貫汴京世代清白,從無作奸犯科之良善的良民。

  當然,戶口本上他不叫耶律琚,而是叫劉舉。

  緊接著,刑恕和王子韶還有禮部尚書王存這三個奸佞合起伙來,給這位劉舉安排一個‘父業,熙寧中為熙河某縣知縣,死事,有司奏乞蔭業子舉一官,從之’的檔案。

  于是,耶律琚人在家中坐,就變成了大宋忠良之后。

  還拿到了一個恩蔭的官身。

  緊接著,趙煦開始下場,冬至節后的第二天,就以追思先帝功業,推恩有功臣工的旗號,把耶律琚的名字,塞進了詔書里。

  神不知鬼不覺的,就讓耶律琚這個遼國權貴,在大宋拿到了一個太廟齋郎的恩蔭官頭銜。

  這可是從八品的京官!

  這么一番操作下來,耶律琚在大宋這邊就有了跟腳了。

  雖然這個跟腳,對他本人來說,不太重要——區區從八品的文官而已。

  但對他在汴京的那個私生子,卻很重要。

  等于是讓他那個還在襁褓里的兒子,擁有了一個合法的官身。

  將來無論是讀書,還是考取功名,或者干脆走恩蔭出仕的途徑,都比一般寒門士子強多了。

  也正是因為,有了這個身份,耶律琚也就成了趙煦的臣子。

  正所謂食君之祿,忠君之事。

  加上,耶律琚聽聞,連蕭忠順這樣的耶律洪基嫡系心腹,都曾有過動搖的事情。

  也就不再遮掩,在趙煦面前,把那位耶律拱辰的老底,都給揭了。

  趙煦聽完,嘴角露出笑容來。

  然后,就對一旁的刑恕吩咐道:“學士,朕慕先帝之德,而仰熙、豐之政,太廟齋郎劉舉,先帝忠臣之后,朕甚嘉之,可,特賜舉子蔭一官!”

  耶律琚聽著,頓時喜不自勝的頓首:“臣劉舉扣謝陛下隆恩!”

  趙煦見著,便道:“卿往后忠心于朕,忠心于大宋,朕自不會虧待愛卿!”

  “必令卿子,位列朝堂,世代充宮闈之官!”

  這就是許諾耶律琚——好好干,朕給你的子孫,安排富貴套餐!

  代代都可以當趙官家的狗!

  耶律琚本來心中還有些忐忑,聽到此話,當即大喜:“臣愿為陛下效死!”

  送走耶律琚,趙煦靠在坐褥上,低聲呢喃著:“耶律拱辰…”

  根據耶律琚所說,這位耶律拱辰是耶律洪基給耶律延禧選的親信。

  未來執掌宮帳親軍的人選之一。

  這也是遼國自承天太后以來的傳統——選用漢人或者奚人中的精英,來統領宮禁。

  道理就和奧斯曼的蘇丹們,喜歡任用信基督教的宦官執掌宮廷,用馬克木留們鎮壓不服一樣。

  事實證明,這個辦法的效果奇佳。

  如今的遼主耶律洪基,之所以能平定耶律重元、耶律乙辛之亂。

  靠的就是,忠心耿耿的漢人將領和奚王們的效忠。

  不然…

  他怕是早和遼穆宗等人一樣,摸不著頭腦/心胸開闊了。

  所以啊,趙煦知道,這個耶律拱辰是無法被腐蝕的。

  因為大宋不可能拿出,比耶律洪基還要多的籌碼——哪怕拿得出來,人家恐怕也不會拿正眼看一下。

  此人不是耶律琚——耶律琚能被腐蝕,是因為他是耶律乙辛一派的骨干,害怕耶律延禧即位后清算殺父殺母的仇。

  他也不是耶律永昌——耶律永昌能被拉下水,是因為他本人有些精宋。

  而耶律拱辰此人,是遼主從小就帶在身邊,一手提拔起來的奚王。

  遼主對其不只有知遇之恩,更有著如父如祖一般的教導之恩。

  “這是塊硬骨頭!”趙煦說著。

  也不是沒有辦法!

  趙煦堅信,這個世界上,沒有挖不動的墻角。

  “待其入京…”趙煦說著:“朕試探一二,窺其底細再說!”

  他正想著這些事情,童貫的身影,就悄然出現在他身邊。

  “大家,通見司言,福建的蔡相公送來了奏疏!”

  “哦!”趙煦坐起來,看向童貫:“可知蔡相公何事?”

  蔡確在福建,一直是想回朝的。

  但趙煦一直壓著他,非要讓他把泉州港開港的事情辦妥。

  于是,蔡確的任期就從說好的一年,一直延長到現在。

  拖到現在,不止蔡確自己心里面急,朝臣們也很急。

  因為,大宋之制,是用流官治理地方。

  像蔡確這樣,以宰相的身份,出判福建。

  時間短還沒什么問題,時間一長,就可能尾大不掉,在地方形成利益集團。

  這是沒有人愿意看到的事情。

  所以,十一月的時候,蔡確上表,請求在興龍節前回朝朝賀。

  趙煦也就順水推舟的同意了。

  “回稟大家,據說是蔡相公在福建地方,查訪到了一尊頗為靈驗的神明…“

  “據說此神,可庇佑出海之海商、漁民…”

  趙煦頓時就瞇起眼睛來,對童貫吩咐:“且去將相公奏疏,拿來與朕一觀!”

  “諾!”童貫領命而去。

  兩刻鐘后,他帶回來了謄抄好的蔡確奏疏。

  趙煦拿到手中一看內容,頓時就笑了。

  因為蔡確的奏疏上,赫然寫著:臣訪得興化軍外海有‘圣墩祠’,父老謂之,墩上之神,乃神女也!本朝人哉,姓林氏,湄洲嶼人。初以巫祝為事,能預知人禍福;既歿,眾為立廟于本嶼…

  簡單概括一下,就是陛下俺在莆田外海發現了一個能保佑船舶、海上行商的女神。

  此神可以庇佑漁民、商賈以及出海士紳,靈驗的很!

  臣也親自考察過了,此神確是正神!

  故此,請朝廷冊封!

  這不就是在現代香火最鼎盛的本土海洋女神——媽祖娘娘嗎?

  趙煦看完,就給蔡確點了一個贊。

  “真乃能臣也!”他在心中感慨著:“不愧是完顏構嚴選的奸臣!”

  “瞧瞧人家這政治覺悟和主觀能動性!”

  知道趙煦要大興海上貿易,就千方百計的尋訪神異。

  甚至親自前往相關地區考察。

  從結果上來看,蔡確應該沒少費力氣和功夫。

  因為,他報上來的,可是未來一統東北亞海上信仰的媽祖娘娘!

  在靈驗和神異方面,媽祖娘娘是無可辯駁的!

  趙煦看完奏疏,就對童貫吩咐:“童貫,替我取筆墨來!”

  “諾!”

  童貫躬身領命,很快就取來了朱筆與墨條。

  趙煦提筆,在蔡確的奏疏上用朱筆批示:可!命祠部議其封敕,具結以聞!

  趙煦在現代,曾去過媽祖廟中上過香,很直觀的見過,這位未來的海上女神、天妃娘娘的信仰與香火。

  要不是顧慮著其他影響,趙煦甚至想一步到位,直接封天妃。

  但不要緊,隨著海上商路開拓。

  趙煦相信,媽祖信仰,定會隨著大宋商船,傳遍四海。

哎呦文學網    我在現代留過學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