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有魄力

  除了把自己收藏中的部份寶貝借給皮爾卡頓公司之外,寧衛民也沒忘了京城的兩家美術院校——國家美院和工藝美院。

  尤其是后者,因為天然自帶實用美術的屬性,比國家美院的純藝術派更適合商用,無論是此前還是在今后,都注定會對他的個人事業起到莫大的幫助。

  實際上對寧衛民來說,無論是出于回報對方的,還是出于利己的目的,甚至是出于當初曾對霍延平所做的公益性承諾,他都一直存有把自己收藏中的部分近代美術畫作,長期出借給這兩個美術院校展覽的意愿。

  所以待在京城的這段時間,除了忙和生意上的事兒,寧衛民也抽空跟兩家院校就此事進行了多次接觸與溝通。

  那自不用說,兩家美術院校對寧衛民主動釋放的好意相當驚喜,表現得分外積極。

  最初接觸的時候,兩所院校的領導,除了對寧衛民的慷慨大加稱贊,充分表達出各自的感激之心和敬佩之情之外,幾乎是迫不及待想要盡快把這些名家大作趕緊接回自己的學校。

  畢竟國內目前在教育方面可以投入的資源太少了,尤其是美術專業這樣的“偏門”。

  即使是國家最高等的美術學府,但每年能拿到手的經費仍然少的可憐,頂多就勉強維系基本的教學工作,哪兒有閑錢去買這些名家的美術作品?

  說句不好聽的,要不是寧衛民總是能整出些花活,時不時給這些美術院校的師生找點外快,就連教授和老師們的日子都過得緊巴巴的,怎么可能產生這方面的奢望?

  所以現在寧衛民給予他們的,那是他們平時完全連想都不敢想的東西,簡直就是夢想照進了現實。

  而同時,更需要強調一點的是,這些名家大作又確實是美術行業在專業教學中所缺少,又急需的東西。

  有機會能夠臨摹名家的真品,多看精品畫作,對每個專業美術人才的眼界、見識提升,和磨煉繪畫技巧都是極為有效的方式。

  雖然不能說是必需品。

  但這就像國家兵乓球隊想買的動作捕捉進口設備一樣,是屬于能夠在關鍵的細處幫助專業人士突破瓶頸,有可能讓藝術境界更進一步的好東西。

  所以就連兩大院校,已經算是美術家的不少知名教授,對此事也殷切得很。

  說是滿心澎湃,激動莫名,一點不夸張。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這件事不可能于短時間辦成,壓根就不是急茬的事兒。

  寧衛民也不是什么毛頭小子,他絕不可能頭腦發熱,一沖動就跑來搞捐贈做好事的。

  那么怎么保證這些畫作的絕對安全,就成了擺在大家面前最現實問題。

  這里的“安全”不僅僅是說防盜和防火的問題,更重要的原因其實是因為保存書畫是需要相當專業的保存條件的,濕度、光線、溫度、防塵,都要考慮到才行。

  而且樣樣都需要專業性,不管是設備,還是人。

  但很可惜的是,如果以實際情況來判斷,以兩所美術院校目前只有幾棟簡易樓的條件,現在可并不具備這樣的硬件兒基礎。

  于是很快的時間里,兩所院校的校領導就都熄火了,仿佛被一瓢涼水給澆醒了。

  他們瞬間理解了寧衛民的需要——要想拿到這些畫作進行展覽和教學工作,起碼也得弄出幾間臨摹室,設備條件還得達到專業美術館的級別才行。

  這怎么可能呢?

  原本他們就是買不起馬的破落戶,為了養馬還要蓋個莊園,這是什么操作?

  無疑更是不切實際的天方夜譚了。

  不過好在寧衛民能提出問題,就有解決問題的辦法,他來不是為了戲耍大家,看別人難受的。

  他又召開了會議。

  而且就在校領導們都沉默不語,面顯尷尬的時候,寧衛民便態度鮮明地表明了自己的誠意。

  “其實大家不說,我也知道大家發愁什么。對學校的實際情況我是有一定了解的,缺資金是不是?沒關系,其實我的意思是,如果咱們能跟教育局做好溝通工作,獲得準許的話,我愿意出資給在咱們校區里分別興建一棟樓,作為校方專屬的美術館。這樣一來,不但我出借給各位的書畫作品能夠獲得安全的保證,就是咱們學校的教授和老師的作品,也會同樣獲得更好的保存條件…”

  “什么!居然要捐樓給我們?”

  “寧經理,你說的是真的?”

  “蓋樓可不便宜呀!”

  “專業級的展覽館,哪怕一棟三層小樓,至少也得幾百萬!”

  寧衛民的話登時就在現場引發了渲染大波,這個消息讓在座眾多校領導再也沒法保持矜持。”

  哪怕他們都有身為美術家和專家的涵養,但此時完全失去了氣定神閑的鎮定。

  這一點不奇怪,不為別的,就因為寧衛民真的做出來了借馬,還要附送莊園的事兒。

  而且這已經不僅僅是金錢的饋贈了,寧衛民要贈送給他們的更是名聲,名氣,業內影響,和社會地位。

  真的建立起來這么個美術館,那就是天大的面子,兩所學校現有的局限,一切都會因為這件事而改變。

  遠的不說,就說近的。

  毫無疑問,這個驚天的消息一旦確認公布。

  他們兩所院校就會得更優的報考生源,在教育體系中的地位也會大大靠前,想當老師的美術人才首要目標就是來他們的學校。

  完全可以說,他們要徹底奠定全國美術院校領頭羊的地位了。

  什么川美,廣美,浙美,在教學條件上,立刻就會被他們甩下一大截去。

  這種變化,足夠讓其他美術院線急紅眼,羨慕得跳腳的。

  “對,是真的。我就是要捐樓給咱們兩所院校。這既是為了幫助我們院校培養出更優秀的美術人才,也是為了回報長久以來各位對于我在各方面的支持。我沒有什么附加條件,只希望我們能共同在工藝美術領域建立起一條產學結合的方式,能夠以一種良性循環,來改變我們美術行業和美術人才缺乏經濟支持的現狀。所以錢不是問題,各位也不用幫我可以省錢。我們先著手設計工作吧,盡量把設計方案根據現實的條件做到最優,我也會請一些外籍專業人士提供意見的。總之,我希望我為咱們兩所學校建造的美術館是務實的,專業的,只要該花的錢,那咱們就花…”

  在座所有人的神情,在聽到寧衛民的這番話后,先是驚訝,然后進而轉為肅然起敬。

  結果就是所有人迅速達成了精神共識,不可抑制的爆發出了一次感激的掌聲。

  盡管這些人多數都是四十開外,盡管只有不到七八個人在場,但他們沒有人在意自己和寧衛民的年齡差,仍然以一種真心的感動讓掌聲產生了熱烈的效果。

  “有眼光,有魄力!”一個老教授心服口服。

  “難怪皮爾卡頓公司和壇宮飯莊能發展這么快!”又一個教授說。

  “后生可畏啊。寧經理,雖然我們打交道這么久了,但今天我還是有一種剛認識你的感覺。那好,今后讓我們繼續互相支持吧。我相信我們在美術行業里,一定能創造出一個前所未有的美好前景…”

  工藝美院的副校長很認真的保證,并對寧衛民伸出了感激的手。

  或許有人會因此又要說寧衛民是圣母了,或許有人會擔心寧衛民出借的畫作會被無恥小人偷偷掉包,認為他這是沒事兒給自己找事兒,屬于自找倒霉呢。

  但說實話,有這種類似的想法的人,那是既小氣,又愚蠢,而且可笑。

  確實,人的本質都是自私的,這點無可厚非。

  人比人并不高尚多少,很多高尚的行為都是有前提條件的,大多情況都是根據每個人的社會地位和財富才能做出的。

  但是我們得承認,即使自私自利,那也是需要有腦子的。

  別的不說,難道書畫這種東西,是那種像瓷器一樣,可以安安靜靜的擺放著,永遠不會損壞的東西嗎?

  要是那樣的話,當初康術德在地攤兒上收來的古物,也不會打一開始就毫不猶豫的要出賣古畫了。

  實際上,完全就讓康術德說中了,打寧衛民借助霍欣的幫助,搞來上萬幅名家書畫后,他就因此承受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壓力。

  這些畫作的儲存和維護可沒那么簡單,時不時就得拿出來展展,掛在墻上晾晾,以免發潮,起霜。

  沒有擁有過名家畫作的人根本不會懂得其中的麻煩。

  但寧衛民卻早就明白過來了,敢情收藏也是個體力活和技術活。

  要不是因為寧衛民辦壇宮飯莊,還有幫助康術德很快收回了馬家花園,要不是有康術德、羅廣亮和小陶這樣可靠的人可以托付,他根本不可能靠自己的力量堅持這么久。

  坦白的說,在他最疲憊的時候,連后悔自己的貪心都是有過的。

  早知道這份辛苦,他才不會買這么多。

  所以從最基礎的實際出發,對外出借畫作,這本身就是一種寧衛民因為自身局限性而產生的需要。

  借出去他還能省省自己的力氣,少操點心。

  另外,無論從產業投入和布局還有公益性上來講,他也只能做出這種選擇。

  留在自己身邊藏著的那是死寶貝,只有拿出來讓人看,才是活寶貝。

  這些書畫本不應該是屬于個人之物,其文化價值原本就該是全國人民共同享有的東西。

  寧衛民當初也是對霍延平做出類似承諾的,他說過自己之所以和港客爭搶,買下這些書畫,并不是只圖書畫升值,也有保全民族資產的意思。

  這話不能說全是假話,尤其是以他今天的財富而論,這話的成色甚至已經變成了七成真,三成假。

  更別說,即使是從私利上來講,難道不是任何一個行業要想保持遙遙領先的地位,都需要持續在研發上進行資源投入嘛?

  那工美行業也是一樣啊。

  寧衛民用手里的東西去增加教學方面的投入,往大了說是替國家和美術行業做貢獻,往小了說也為了未來擁有更多的人才,好把工美行業這塊蛋糕做大,保證他個人源源不絕的行業領先地位和利潤。

  所以出借美術作品給美術院校,持續加強與美術院校合作關系,這是高瞻遠矚,非常必要的一步棋。

  留著不給別人看,難道就等著這些書畫在家起毛嘛。

  當然,考慮到這些書畫本身的經濟價值,以及未來的巨大潛力,失竊和掉包這種事兒難免發生。

  畢竟故宮都遭遇過好幾次賊,有的賊還真的偷成了。

  常林鉆石也有在展覽期間被人調包的傳聞。

  但任何問題都有解決的辦法,起碼可以降低概率,總不能因噎廢食吧?

  難道因為有貪污的行為,我們就不交稅了?

  難道因為擔心地震的風險,我們就永遠睡在露天處?

  沒這樣的道理吧,這么走極端的人,生活里恐怕是沒有的。

  這或許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一個例子,在沒有能力的人眼里,任何事情都是困難,只有放棄。

  但在真心想做事的人眼里,任何困難和障礙都可以找到辦法去克服,起碼應該嘗試嘗試。

  寧衛民就是這樣,說實話在他的眼里,文化產業實在是太龐大的市場了,所以一切投入都是值得的。

  拿出借書畫給京城的美術院校這件事來說,他捐樓給校方蓋美術館只是第一步,后續他還要成立一個專業的保管公司,建立嚴謹的安保制度,甚至聘請國內外的專業人才,來負責自己收藏的打理工作呢。

  因為他能確定的一件事,就是自己未來的收藏還會越來越多,而這些收藏在未來可以應用的地方,所產生的經濟價值也會越來越多。

  要做一個收藏大家,文化大亨,那就得有驚人的氣魄,所以他才會自己興辦潘家園舊貨市場。

  他和別人最大的不同之處,是他的眼光已經開始放在整個文化產業的上層位置了。

  哪怕許多人都沒有意識到,但他自己非常清楚,他已經占據了不少優質資源,儼然成了華夏文化對內運營和對外輸出的主導者。

  而前所未有的美妙前景就在前方等著他,十分令人期待。

哎呦文學網    國潮1980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