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八十二章 雍正贊弘歷慮得長遠

  雖說,園中環境靜謐清涼,但弘歷在天明后,沒有與富察玉妍纏綿繾倦多久,便去了圓明園。

  不過,當弘歷到了圓明園勤政親賢殿時,雍正沒在,只有福惠坐在書案后,正認真書寫著什么,書案上放著一他昔日送的那水晶瓶。

  待弘歷走過去時,福惠就收起了自己在寫的紙張,且放進了瓶子里,隨后才跳下了椅子,且朝他走了來:“給四哥請安!”

  弘歷扶起了他,笑著問他:“汗阿瑪呢?”

  “汗阿瑪還在前殿見朝臣。”

  福惠回答后,就默默地站在了一邊。

  弘歷知道福惠雖然被雍正親自帶在身邊,但到底不如之前被年貴妃親自帶著時要開心。

  而為了能讓福惠開心一些,他倒是想到了一個辦法。

  “跟我來。”

  于是,弘歷就帶著福惠來了東書房。

  這里是雍正讓見習政事的房間。

  與養心殿東暖閣不同的是,圓明園勤政親賢殿的東書房更為寬敞明亮。

  常見于江南園林的冰裂紋窗格,組成了占據整面墻的大軒窗。

  當弘歷讓人把這些大軒窗全部推開后,雨前再悶熱的空氣,也能被來自對面湖面的涼風給吹散。

  弘歷也在這些大軒窗被全部推開后,折了一飛鳥折紙,而朝外擲了出去。

  忽然!

  飛鳥折紙凌空而上,躍出了朱檐,飛了數丈遠。

  福惠驚呆得張大了嘴。

  弘歷又折了一只給他:“你來試試!”

  “嗯!”

  福惠小臉上滿布激動之色,且在接過弘歷手中的飛鳥折紙后,就奮力地朝外一擲。

  飛鳥折紙依舊劃破天際,飛了出去。

  福惠因而咧嘴而笑,隨即就在飛鳥折紙落地后,跑了出去,自己在外面撿起飛鳥折紙而擲飛起來。

  “四哥,這真好玩!”

  弘歷看著他跑前跑后的樣子,也笑了笑。

  隨后,弘歷就坐在書案后,看起雍正給他留的奏折來。

  馬佳云錦這時端來一杯清茶。

  弘歷接了過去,呷了一口,就執筆在空白紙上,擬寫著對眼前奏折的批復想法。

  雍正給他分派的奏折依舊不少,但好在他已經比以前熟練許多,等雍正來時,他已經批了大約三分之一的奏折。

  “若猶泄泄視之,是使百年后,恐中原幾無可以御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興思及此,能無股栗!故當從嚴,不可輕視!”

  當弘歷批閱到關于調查江南鴉片進口情況的奏折時,就寫下了這么一段林則徐曾經在給道光上疏請禁煙時用過的話。

  雍正也恰在這時看見了這么一段話,而因此擰緊了眉頭。

  歷史上,林則徐能用這話讓道光意識到不管控鴉片的嚴重性,雍正自然也能意識到。

  只是,眼下雍正時期的鴉片貿易還沒有那么大的規模,對于雍正而言,也就覺得弘歷想得的確夠長遠,而說道:

  “根據派去廣州的人回奏,這幾年,洋人賣給我們的鴉片的確在逐年猛增,只是還未在內地蔓延開來。”

  說到這里。

  雍正就指了一下弘歷:“但你所慮是對的,這種致人上癮之物不能私販,朕已著刑部部擬懲辦興販鴉片及開設煙館條例者的處置條例。”

  弘歷眉目微展,心中為此感到欣喜,因為在他提醒雍正后,雍正比歷史上下旨禁煙的時間提前了三年。

  三年對于整個清朝歷史而言自然不算長,但具體到民間某個家庭某個百姓身上,提前三年禁煙,則無疑會讓很多家庭很多百姓避免因為鴉片的毒害而家破人亡。

  好在,除了雍正,指望著靠輸入鴉片發橫財的利益集團,不知道是他這位四皇子影響了雍正。

  這無疑讓還是皇子的弘歷少了許多麻煩。

  如同眼下其他新政一樣。

  弘歷除了見習政事外,也不只是讀書學習,作為旗主的他,還有屬于自己的旗務要處理。

  眼下,他有六個佐領,除了康熙給他的三個佐領外,就是雍正給他的佐領。

  雍正給他的佐領,原是蘇努的佐領,恰好也是三個。

  這六個佐領的人丁戶口屬于弘歷可以直接調動的人力資源。

  而如他對老十三所言,天下財富之本在于人,而不是金銀,甚至土地也不是,因為沒有人口,有土地也產出不了什么,甚至會守不住。

  相反,如果有足夠的人力資源,就算沒有土地,也能奪來土地。

  正所謂,存人失地,則人地皆存,存地失人,則人地皆失。

  弘歷自視察熱河屯墾工程回來后,就有了利用旗分佐領的人力資源,促進農業等發展的想法。

  羅剎國的虎視眈眈與準噶爾的野心膨脹,也讓他更不敢在增加人口實邊方面松懈。

  另外,弘歷現在擁有使用權或所有權的不動產不少,除了御賜的原雍親王府和朗潤園外,有李閣老胡同的宅邸、京西的翊教寺以及在蘇州的東園。

  這些地方都需要增派自己旗分佐領的人去做事才行。

  畢竟,這些人依附于他,他自然用起來更放心。

  即便像在李閣老胡同的那處宅子、京西的翊教寺、蘇州東園,在被贈給他時,都附贈有戶下家奴。

  但這些戶下家奴到底不是他自己人,可能是贈予者的眼線,他用起來自然不放心,而只會在將來能用自己旗分佐領的人代替就代替掉。

  為此,弘歷也就讓六個佐領交來了各自所管佐領的戶籍冊。

  他還要求各佐領在戶籍冊登記了這些旗人的工作情況。

  弘歷在查看自己六個佐領的戶籍冊時發現,他的六個佐領里,青壯男丁的失業情況很嚴重。

  這讓他不由得感嘆,難怪裁減馬甲會讓在京旗人反應那么強烈。

  許多底層旗民人家,除被安排去熱河屯墾的外,竟一個當差拿錢的也沒有。

  但弘歷也很好奇,這些底層旗民除了被安排去熱河屯墾的外,到底在靠什么過活。

  所以,弘歷在搬入朗潤園的第三日,就傳見了這六個佐領的官員們。

  每個佐領除主官佐領外,還有領催與驍騎校。

  其中,領催負責佐領內的民政;驍騎校負責佐領內的軍事。

  這兩人都屬于佐領的佐官。

  弘歷問了一下這些佐領、領催和驍騎校,得知不少底層旗人已經在給民戶商賈當幫傭。

  當然,還是存有許多無業之人。

  但這些人靠著家人和典當祖產,還能勉強保證不餓死,只是家境難免每況愈下。

  尤其是裁減馬甲后,不少旗人的家境更加艱難。

  “非得我問你們,你們才上報,有困難怎么不提?”

  弘歷問起這六個佐領的基層官來。

  這六個佐領皆叩首說不敢讓他這個主子煩心。

  弘歷聽后則讓他們各自回去選十名能寫會算夠機靈的青壯,于三日后來朗潤園向他報道,他要安排這些人為自己做事。

  為加強基本盤,八旗各佐領的旗人受教育的機會素來不少。

  除覺羅學、八旗官學和王公貴族設的八旗私塾外,各八旗佐領還有八旗義學。

  弘歷自己也撥款在自己的六個佐領設立了八旗義學,許多旗人因此都得到了受教育的機會。

  所以,他要從各佐領中找十名能寫會算夠機靈的青壯年不是問題。

  鄂爾泰長子鄂容安還被弘歷留了下來,在弘歷讓這些佐領回去給他挑選相應要求的無業青壯時。

  因為,弘歷曾經還讓鄂爾泰替他安置教育他所收養的民戶孤幼。

  這些孤幼在戶籍身份上則是屬于弘歷的戶下家人,也就是他弘歷自己的包衣。

  只是,鄂爾泰現在在外任官,世管佐領的職事也就落到了其長子鄂容安身上。

  所以,弘歷現在要用這些孤幼,自然需要通過鄂容安為自己提供這些孤幼如今受教育的情況。

  “這些戶下孤幼有幾人可用?”

  在別的佐領及其屬官都離開后,弘歷就問起鄂容安來。

  “回主子,他們當中大約有十五六人可用,奴才有帶著他們近日的考卷成績。”

  鄂容安明顯已經猜到弘歷要問起這些戶下孤幼的情況,也就從袖中拿出了這些人的考卷。

  弘歷接了過來,認真看了看,而因此喜笑顏開說:“通過這考卷,能看得出來,你們父子對他們是用了心的。”

  “奴才與家父自然不敢怠慢主子安排的事。”

  鄂容安回道。

  “那你選出十六人交給李玉。”

  “考卷我留下。”

  弘歷說后就把考卷遞給了李玉。

  “跪安吧。”

  “嗻!奴才告退!”

  接著,弘歷又對李玉吩咐說:“到時候,安排他們去相應的漢商身邊做賬房伙計,協助漢商采購磷石、硝石、明礬、鳥糞這些亟需囤積的原料。”

  “嗻!”

  李玉積極地應了一聲。

  弘歷口中的漢商,都是李玉等身邊哈哈珠子自己家的戶下漢人。

  弘歷讓他們參與進來,自然也是讓他們家族也能在他接下來布局相應產業的過程中,分一杯羹,而能夠鞏固這些人對自己的忠誠度。

  接下來,弘歷又看起了自己旗分佐領的戶籍冊。

  他除了讓各佐領在戶籍冊上登明各佐領旗人工作情況外,也讓各佐領登明了這些旗人的經濟情況。

  而也因此,他發現各佐領的旗戶有不少大戶寅吃卯糧的情況很嚴重,負債率很高。

  弘歷對這個想象自然不足為奇,因為旗人規矩多。

  如老舍回憶所言,有錢的真講究,沒錢的窮講究,不少旗人為各自面上好看,再加上生計單一,也就常常賒賬過日子,只等鐵桿莊稼下來才銷賬。

  特別是昔日有鐵桿莊稼可領的旗戶。

  所以,裁減馬甲這事對于負債率普遍很高的旗戶而言,無疑會讓不少寅吃卯糧的旗戶財政崩潰。

  這些旗戶們的怨言自然也依舊存在。

  即便老八已經被圈禁。

  這些旗戶中,不少有身份的八旗大戶,還為此求見了老十六。

  因為,老十六現在管著兵部。

  他們希望,老十六能夠想辦法讓他們重新獲得馬甲身份或者其他軍校身份,比如成為護軍營的護軍什么的。

  不少八旗大戶還是雍正自己人。

  他們給的理由是,皇帝雍正不是真的想得罪八旗大戶,只不過是想借機打壓廉親王老八而已。

  而如今,雍正的目的已經達到,自然沒必要再讓他們這些八旗大戶吃虧,也正是老十六這個皇帝心腹兄弟收人心、立賢名的時候。

  老十六對此猶豫不決,也就將弘歷請了去。

  “弘歷呀,你給十六叔出出主意,這件事該怎么辦?”

  “你十六叔要不要順著這些八旗大戶的意思,尋個理由,諸如加強京師兵力之類的,把他們損失的馬甲名額補回去?”

  老十六為此在對弘歷說起此事后,就問起弘歷來。

  弘歷因此心中冷笑,暗嘆這些不甘受損的八旗大戶在老十六面前倒是很會找理由。

  弘歷則看向老十六:“侄兒倒想知道,十六叔自己心中是怎么想的?”

  “還能怎么想?”

  “自然是四哥要我怎么做就怎么做!只是,萬一四哥問起我,讓我自己決定時,我總得知道如何選擇更好才是。”

  老十六回道。

  弘歷則在這時說:“我大清之所以設置八旗,是為軍力強盛,能夠一直對外興兵討伐,而不是讓勢豪大戶養閑吃空餉的地方,就算給他們恢復領餉的編制,也不能再給他們馬甲。”

  “那給他們什么編制?”

  老十六抬頭看著他。

  “給他們屯田營領催的編制!”

  弘歷不假思索道。

  “我大清國帑不養閑人,現在讓他們可以領餉,不過是朝廷為示仁愛之心,而不得已為之。”

  “故只能,先將來要增加的可耕之田拿出來,為這些可耕之田的屯墾之事,設置相應編制。”

  “如此,即便是為穩定八旗人心,要支用額外的國帑,那也是支用的將來新增耕田的收益!”

  “進而告訴所有旗人,他們有責任為自己的鐵桿莊稼不倒一直增加新的耕田。”

  “包括天子和諸王公,都應該清楚,他們在屯田營里新增的養那些閑人的花費,都需要用新的耕田收益去彌補!”

  弘歷這是打算,在將來以此為由,逼著整個八旗集團繼續為自己在對外擴張的路上交血稅。

  “說的是,正經兵營里不能有濫竽充數和見名不見人之輩!”

  老十六點頭附和著,接著就去了圓明園求見雍正。

  但他剛進圓明園,就遇見了離開圓明園的老三和弘歷的堂伯滿都護。

  因為老三和老十三關系不好的緣故,老三和老十六關系也不好。

  而滿都護本就是八爺黨,如今老八被圈禁,更是為老八不平,也對近來一直和老八作對的老十六沒什么好感。

  所以,兩人在和老十六互相見禮時,對老十六的態度都是淡淡的。

  “呸!”

  滿都護還因此直接朝老十六的背著啐了一口。

  “侄兒給三伯、堂伯請安!”

  弘歷恰好在這時跟了來,且看見了這一幕,而在給兩人見禮后,就問著滿都護:“堂伯,您剛才,朝十六叔啐一口是為什么?”

哎呦文學網    家父雍正,我是乾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