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緣世界是歌者文明的分裂勢力。
‘歌者’文明以母世界為發源地,產生了圍繞母世界的大量邊緣世界,但是過于狹長的疆域最終導致了母世界和其中某個邊緣世界之間的“猜疑鏈”,并在母世界一次例行“拋棄行為”中,黑暗森林形成,戰爭終于爆發。
事實上,‘歌者’文明有自己的名字,那就是‘母世界’文明,正如人類稱呼自己為地球文明一樣,歌者們也將自己稱呼為‘母世界’文明。
文明總是有自我中心性。
“母”也總是文明所能認識的第一個概念。
母世界文明由實體文明發展而來的,但此時的母世界并非以實體文明為主。
隨著意義之塔(某種維度計算機中心集群)的建立,“母世界”開始考慮將自身送入虛擬世界來進一步完成對自身的進化和文明的飛躍。
這種進化與飛躍,就是歌者文明所有所追求的一切,就像法律書寫在石塔上那樣,“意義之塔”上記錄一個文明的追求和價值觀,在歌者文明的塔上,最高的是生存。
在“永恒之歌”的帶領下,歌者文明轉入意義之塔的行為成功了,大多數個體都轉化為虛擬生命體,這是成為二維文明的前置條件。
等這片三維的大海干涸之以后,[意義之塔]將從三維墜入二維,并轉化足夠多的二維生命體,將儲存的意識重新澆灌在二維生命體中。
這樣,以一個二維化的歌者文明就形成了。
但也有部分個體會在現實世界中保存下來,而沒有進入意義之塔。
比如那些長老,以及那些新生的、年輕的歌者。
它們還需要行使現實交互性極強的一些工作,比如親自發動黑暗森林打擊,或者與邊緣世界交戰,作一些[意義之塔]不能勝任的工作。
相比之下,邊緣世界則完全是原本的生命形式。
因此邊緣世界廣泛的針對母世界思維高度統一的特點,進行頻繁的反擊戰和邏輯戰役,導致起初依靠集體智慧而占有絕對優勢的母世界開始失利,母世界、意義之塔、永恒之歌的弱點往往涉及根源性的矛盾,因此無法在短時間內得到解決,它們的弱點被邊緣世界有效的加以應用,再加上邊緣世界的技術爆炸,迫使母世界制定更加徹底的二維化戰術。
母世界與邊緣世界的戰爭已經持續了太久太久,久到一千萬時間顆粒之前(五千萬年)。
在文明統治者[永恒之歌]意識到常規戰爭已經無力謀求最終勝利后,便開始著手準備“全面二維化”,也就是將自己能觸及到的全部三維宇宙空間和自己一同送入二維宇宙從而一舉消滅所有無法在二維宇宙生存的敵人。
歌者的[意義之塔]決定了它們在經過改造后,有能力在進入二維宇宙后繼續存活,而它們的敵人“邊緣世界”就未必了。
至少母世界已經確認了許多次,邊緣世界雖然在武力上勝過了母世界,但仍然沒有取得維度計算機技術。
因此,一旦大降維開始,邊緣世界不能及時轉化為二維文明,勢必將會全部滅亡于二維浪潮之下。
至于小宇宙…
抱歉,沒聽說過。
對于歌者文明而言,哪怕是實現文明數據化,對資源的爭奪仍然是首要的——姑且不提文明發展和擴展必然涉及的物質利用,僅僅從安全上的考量上看,數據體文明就需要大量的實體武器以免數據載體遭到毀壞。況且即使自身放棄資源掠奪,仍然無法肯定其他文明的“判斷”,而其他文明也無法保證這個強大的數據體不會在某一天突然對自己發起攻擊。這就是另一個意義上的猜疑鏈,即使強大如母世界也無法擺脫。這也是母世界與邊緣世界的戰火無法終止的原因。
要么一方徹底滅亡,要么一方徹底轉化為二維文明。
只有這兩種情況,能讓這場黑暗森林戰爭才會終止。
但在今天。
黑暗森林戰爭提前中止了。
隨著邊緣世界被消滅,“一方被消滅”的條件已經滿足。
贏得了這場黑暗森林戰爭的母世界并不高興,反而陷入了極度的驚恐之中。
發現邊緣世界被消滅的過程并不復雜,一支母世界艦隊攜帶著大量的二向箔武器,在遙遠的地方繞開了‘吟枝’(獵戶臂),進入了邊緣世界的腹地,并隨后朝著約4600個‘點位’打出了二向箔。
4600粒二向箔在不同的位置開始膨脹,將邊緣世界的腹地的某個平面方向限死,但很快這支母世界艦隊就遭遇了零散的邊緣世界游擊艦的伏擊,在擊潰了這些零散的邊緣世界游擊艦時,母世界艦隊也做好了被毀滅的準備。
因為按照以往經驗,在邊緣世界的游擊戰艦被摧毀后,那些包裹在四維碎片的邊緣艦隊主力會利用四維碎片的十倍光速特性,快速抵達戰場,并憑借著略強一些的技術水平,摧毀母世界的艦隊。
母世界艦隊不具備生成四維碎片的能力,母世界艦隊雖然能依靠五維“靜庭”從第五個空間維度軸中快速投入到某一個坐標點。
但這只能是單向的,一次性的傳送。
一旦被可以生成四維碎片包裹自身的邊緣世界艦隊抓住,母世界艦隊幾乎沒有逃脫的可能。
但意外發生了。
這支母世界艦隊,左等右等始終等不到邊緣世界艦隊的主力前來圍剿…這非常奇怪。
它們在完全打空了所有的二向箔之后,決定深入邊緣世界腹地查詢真相,并最終在邊緣世界的原第七象限空間區,發現了十二萬艘邊緣世界戰艦組成的中子星戰艦遺骸。
這些遺骸還在不斷的釋放著伽馬射線暴,沖刷著這支潛伏的母世界艦隊。
母世界艦隊看著這只龐大的“艦冢”,以及那盞等離子靈燈,驚恐的無以復加。
很快,隨著“靜庭”的多點投放,很快就在邊緣世界的附近,找到了八處“艦冢”,以及那艘給歌者文明帶來了無數麻煩的邊緣世界“母艦”的尸體。
這艘母艦仿佛遭受了某種酷刑,被‘照射’的只剩下了骨架,像一艘白骨鑄就的巨行星。
這就是邊緣世界的全部了,現場除了留下了一盞小小的靈燈之外,什么也沒有。
至于小宇宙已經坍塌泯滅,倒是沒有被母世界的艦隊所發現。
在母世界確認邊緣世界已經被消滅后。
能形容“永恒之歌”的詞語就只剩下了以下幾個。
驚弓之鳥,草木皆兵,風聲鶴唳…
作為文明的最高統治者,永恒之歌思考了很久很久…
最終,它決定面向全文明所有的個體,行使一次古老的樂感決策,來最終決定文明的走向。
歌者文明起源高于三維,最初的生命形式是一種陸地生物,引起特定的自然環境,生物更喜歡使用聲音來表達自己的意思與情感。因此,歌者文明是一種用音樂聲來交流和表達的文明。
由于音樂表達含義是一種冗長而不精準的過程,在早期歌者文明的科技發展的很慢。
在原始時期的末期,歌者文明全面改用了新的語言體系,大大縮短了音樂交流的節奏和速度,確定了一些音符的精準含義,語言體系的改進使得歌者文明進入了科技時代。
由于歌者文明使用的是音樂語言,因此,自古開始歌者文明的群體決策就有一種獨特的類似于大合唱的方式來進行。
當需要進行一次群體決策時,所有參與決策的人,如果是公民大會就有幾萬甚至十幾萬人,在一個廣場上一起唱歌。每個人用自己的歌聲把自己的意思表達出來。
當這樣的歌唱持續了幾個小時后,所有雜亂無章的音符漸漸的變得開始統一,有一些人的意見成為了主流,人們開始跟隨那個聲音。
到最后全民的決策作出的時候,上萬人會同時開始吟唱同一段音符。
這種決策過程類似于上萬個神經元在大腦中作出一個決定一樣,歌者文明的第一臺電腦就是根據類似的原理來研制的,這種原理研制出來的電腦,從一開始就是多核多線程的。
隨著機器的不斷進步,歌者文明擁有極為強大的計算力。且這樣的電腦在很大程度上還具有創造力,因此歌者文明的中央計算器從誕生的那一天起,就在不斷的增大和擴建。
直到上億個時間顆粒過去了,第一個神經單元(歌謠)還存在于那臺古老的機器的中央,而機器還在使用中,雖然那些古老的單元已經實在貢獻等于零了,但它們被后來的神經元擠壓在中央,是不可能再取出來的了。
隨著技術的進步,這個中央計算機被取了一個新的名字。
意義之塔。
歌者文明的一切意義所在。
在文明發展的高度成熟時期,意義之塔的體積已經有一個行星之大,被妥善的保管在了歌者世界在四維宇宙碎片中的五維宇宙碎片里。
即“靜庭”,意為歌謠靜謐之庭。
母文明發現這個五維宇宙碎片的事跡,放在整個宇宙史中都可以堪稱奇跡。
在四維宇宙的海洋臨近干涸之時,還能在四維宇宙的水洼中找到五維宇宙的殘存水洼,這種幾乎不可能發生的事情確實發生了,因為那個五維宇宙的水洼曾經被五維慢霧包裹,因此蒸發的很慢,奇跡般的拖延到了四維宇宙海洋干涸之后,三維宇宙海洋到來的時代。
又恰好碰見了技術水平已經高度發達的母世界文明。
母世界穩住了這個路邊拾來的五維碎片,并將其當做了母世界的核心,將意義之塔也塞了進去 五維宇宙碎片讓‘意義之塔’實現了一次飛躍,成為了跨維度計算機,兩者的存在幫助歌者文明實現了高速度的發展。
依托這種高級計算成長起來的母世界,迅速的統治了自己的獵戶座旋臂末端,并將范圍擴大到周邊的其它星系——如果沒有邊緣世界這檔子事情的話,一切應該有一個美好的結局。
而現在,隨著邊緣世界消亡,母文明必須要作出選擇了。
太陽系67光年外,惴惴不安歌者終于又收到了長老的信息。
長老邀請年輕的歌者參與“樂感決策”,用量子糾纏的方式。
聽到這個古老的儀式時,歌者很吃驚,忙問為什么。
長老說,現在的局勢已經嚴峻到永恒之歌陛下無法承擔文明興亡的責任了,針對全文明的命運的選擇,必須要由全文明共同進行。
歌者:“長老,可是,使用量子糾纏與母世界聯系…這會讓我知道母世界的位置,這不符合隱藏性原則。”
因為邊緣世界的前車之鑒,所有從母世界離開的清理船或者艦隊,都是完全不知道母世界的位置的,而母世界所在的靜庭,本身也在以一千倍標準光速進行隨機運動。
長老:“沒有什么隱藏性原則了,這些詞匯都沒有意義,如果那個未知的文明想要消滅我們,它完全可以追溯你這艘清理船的歷史信息,并溯源到母世界所在。”
歌者聞言,喃喃道:“這很危險…”
長老:“是的,但那個未知的文明隨時會發現我們,因此叫停黑森打擊是第一步,然后就是要盡快做出最終決策。”
年輕的歌者產生了許多危險的想法,可這次它并沒有刪除自己的想法,長老也沒有刪除它的想法。甚至相反,長老所產生危險的想法要更多…
樂感決策是在靜庭的中央區域進行的。
五維宇宙碎片的第四維度棱,第五維度軸,都出現了大量的維度蜷縮,這種維度蜷縮形成了許多空間翹曲點,并最終鏈接到了外界長、寬、高的三個維度中。
數以百萬級的量子糾纏絲線被建立,最遠的量子糾纏絲線甚至在兩千光年之外,這些都是歌者文明的清理船。
年輕的歌者本以為從事自己這份工作的歌者會很多,可能有幾萬名,但也沒有想到居然能達到百萬計的數量。
長老解釋:“星星實在是太多了,沒辦法的事。”
這些歌者們有些很年輕,和年輕的歌者一樣剛剛出生沒多久,有些則已經很老了,老到連永生的身體都出現了時間一樣的褶皺。
但無論是年輕的歌者,還是年老的歌者,都是第一次參與這種全族群的整體決策,其中年老的歌者則唱著悲壯的歌謠,仿佛已經提前窺到了文明的未來。
整個母世界,算上所有在外負責清理的歌者,以及在母世界中生活著的數萬長老,總共湊齊了117萬之數。
這便是除意義之塔外,整個歌者文明全部的族群數量了。
在這些量子糾纏絲線所帶來的孤獨聲音中,上百萬人的大合唱開始了,其中永恒之歌的歌聲也混入其中,如同一個普通的吟唱者一般。
大合唱持續了數個地球月,那混亂的聲音才漸漸取得了諧振音,文明整體決策的內容已經有了模糊的大概,大概方向是接下來的歌者文明要終止一切對外活動,隨后選取數百個恒星作為定居點,用慢霧包裹形成黑域,來對外宣讀安全聲明。
這些定居點負責供已經無法返航靜庭的歌者個體們生活。
剩下的歌者們則隨著意義之塔提前墜入二維,隨后對自身發起降維打擊,用墜入二維來脫離三維宇宙的黑暗森林,去追求文明的延續。
其中,年輕的歌者因為已經離開母世界,只能和附近200多光年外的一支歌者艦隊選取一個恒星系作為未來生活的定居點,隨后進行黑域包裹,形成安全聲明來了卻殘生。
畢竟母世界只能出,不允許進。
年輕的歌者在這場大合唱中漸漸明確了自己那新的使命。
但合唱中還有許多其他未敲定的事情。
然而就在這場百萬人的大合唱還未停息之際,一股強有力的空間音樂,直接貫穿了五維宇宙碎片,蕩漾在了那片靜庭之地,那美妙的空間樂聲直接讓全體吟唱者們黯然失色。
上百萬的吟唱者們停了下來,陶醉在這場被貫穿靜庭的音樂當中。
“這是…”永恒之歌陛下呆愣在靜庭中央,觸摸著那對歌者文明而言幾乎永恒美妙的音樂,幾乎癡迷了。
《銀藍詠嘆調》
永恒之歌在樂曲之中,感悟到了這份音樂的名字。
永恒之歌驟然抬頭,卻發現正在進行隨機千倍光速運動的“靜庭”,不知何時移動到了一根空前粗獷的死線面前…這根死線距離靜庭只有四光年,然而正是因為靜庭掠過了這根死線的末端,才恰好聽到了這場在死線附近蔓延出來的,極度美妙的音樂。
而現在,因為千倍光速的遠離,這場真正的音樂已經戛然而止了。
它還想聽。
在短短一個瞬間,永恒之歌產生了無數危險的想法,它看著眼前正在進行樂感決策的百萬人,又深感到了自己的無力,剛剛那首美妙的音樂,直接擊穿了歌者文明的音樂本源,以至于它們的歌曲幾乎完全拿不出手了。
大長老走到永恒之歌面前,恭敬道:“陛下,樂感決策還要繼續嗎?”
永恒之歌沉默了一會,給出了答案。
“停下來吧,一切決定都要按先前的樂感決策進行,除了我。”
“除了您”大長老疑惑。
永恒之歌的想法閃爍著莫名的光芒,它看向音樂傳來的方向。
“決策已經由全民做出,我也不需要再背負職責了,我要去追尋這首音樂,去給我準備一只‘紙船’,剩下的事,你們通過歌聲自行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