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的“531戰略”,1990年的“908工程”,1995年的“909工程”,國家組織三次技術攻堅。
猛攻電子技術,希望能守住國內市場。
陸續誕生了無錫華晶、紹興華越、上海貝嶺、上海飛利浦和首鋼NEC等多家集成電路和半導體公司,
但除了無錫華晶在臺島資本的注入后,實現盈虧平衡外,其余的公司盡數失敗。
因為,國內電子技術,在開改前主要客戶是軍方,無市場壓力,良品率非常之低。
3微米的芯片,良品率不足百分之一,而美方技術達到百分之九十。
國家早早意識到半導體行業要進步,但產業群遭到圍追堵截,外無技術輸入,內無市場循環。
幾次攻堅都失敗告終。
直接跟國內講,要搞“港積電”,在八十年代是難以受到支持的,還容易受到保守勢力的攻擊。
必須得三次“技術戰役”全面失敗,國內才會改變想法。
以愛國港商的身份,來國內買設備,在商言商,要比講政治來的容易。
梁漫平向上級聯系后,很快獲得批準,來到尹照棠的房間,笑著道:“阿棠,電子工業部元器件工業管理局已特批,允許清華研究所,立項建造第四代光刻機進行出口,定價還需要磋商。”
“你打算訂購幾臺?”
尹照棠道:“一兩臺足夠,具體看價格,不會很多。”
在大單價的尖端技術交易中,購買數額是談判底牌,怎么可能告訴梁漫平。梁漫平哈哈大笑,目光帶著深意,不再追:“價格嘛,三微米的可能要五十萬美金。”
目前主流的光刻機,便是3微米到1.5微米,其中1.5微米的售價,要達到200萬美金。
最知名的是尼康NSR1010G,該產品以技術尖端,售價便宜出名,占據全世界光刻機市場百分之五十的銷量。
美國GCA的產品,售價高達500萬美金。
當然,3微米的會更便宜,但尼康售價也高達100萬美金,國內3微米的50萬美金出售,再一次體現出國產制造的優勢。
3微米技術完全制造隨身聽的電路板。
“五十萬呀,有點貴了。”
“我手上現金不多,頂多只能買一臺。”尹照棠笑道。梁漫平點起香煙:“你一個月都賺過百萬美金,扣扣索索,少了港商的闊氣啊。”
尹照棠道:“都是血汗錢來的,大佬!”
梁漫平點頭:“行,我多幫你講講價。”
五十萬美金已經是一筆了不得的外匯,清華研究所肯定愿意接單。在法律上來說,光刻機本來就是允許出口的設備,只是國內正被封鎖,缺少買家。
上電十四廠的人根本沒賣過,出于對外部勢力的警惕心,拒絕售賣尖端設備,想靠提供成品電路板收訂單。
其實還是很聰明,很負責的方案,只是不容置疑的口氣,有一些自大。
梁漫平不是“機電系統”的人,職位再高,在采購設備上都只能協調。
干外事線的人,在國外權力大,在國內地方上的影響力便飛速下降,不靠協調干不成事。
可高級別的好處,就在于觸角多,解決方案多,上電十四廠買不到,直奔清華研究所下訂單。
論成本其實還有所下降,職位的含權量,體現的淋漓盡致。
第二日,上午。
清華研究所的人,便乘飛機來到廣城,馬不停蹄的進入酒店,展開訂單談判。光刻機技術確實敏感,但紅頂商人,能幫國家賣貨,仲能找國家買貨!
尹照棠政治是過關的,發展忠和電子,頗受到上頭關注。深城的吳總有幫忙使力,技術轉移到港島冇問題,剩下的是價格問題。
清華派的代表奸滑無比,一口價五十萬美金一臺咬死,寸步不讓。
尹照棠都懷疑是否漏了底牌,最后把訂購數提高到三臺,一百五十萬美金的成交額,價格都沒半點優惠。
當天中午,談判停止,晚上繼續磋商,清華代表釋放善意,提出優惠條款:“每臺設備,研究所可配三名技術人員,前往港島負責調試和研究工作。”
尹照棠端起茶杯,飲下口熱茶,徐徐道:“技術人員可以辦理港島永居嗎?”
代表道:“法律不設限制,具體看他們個人意愿,但如果有人返回國內工作讀書,清華也會繼續派遣,一臺設備三個人,是最低配置。”
尹照棠抽著雪茄,目光審視著清華代表。
代表借喝水的動作,回避目光,掩飾心虛。
調試設備是其次,收集數據,學習國外技術,帶回國內才是真!
他都懶得拆穿清華研究所的小心思,但能白嫖幾個高新人才,跟國內最高學府達成早期合作,也算雙方共贏。
去找美國,日本買光刻機,也會配相關人員,還要支付高薪。
因為,尖端設備的研究需要大量數據,并且每一臺設備的流向都要明確。以防設備落入競爭國家手中,甚至會留有后門。
尹照棠表示同意后,補充道:“研究人員不能通過合法途徑出關入港,工廠有很多設備還得進口。要是被國外查出來,有些設備可能會被扣下。”
清華代表面色欣喜:“沒問題。”
梁漫平也道:“放心吧,你的顧慮,我們都會解決。”
如果不配合國外的設備,把生產線良品率調到七十以上。隨身聽的成本過高,電子廠無法獲得收益。
雖然,光刻機是集成電路板的重要機器,但卻不是全部機器,國內的尖端技術夠,配套技術不行,可以配合國外的配套技術,一步步優化。
這三臺設備一百五十萬美金的外匯,按照政策,大部分會折算成國內貨幣,撥款給研究所,同時返還小部分外匯,都算是輸血國內半導體行業,做一個買家!
晚上,雙方便在廣城酒店簽下采購協議,第一筆三十萬美金訂金,通過離岸賬戶交易。
第一臺設備跟人員,本月就會抵達港島,剩下兩臺設備,會在三個月內陸續抵達。
清華研究所之前沒有對外出口的訂單,但國產第四代光刻機零件都是自主制造,已經有成品供應給電子工業部,搓起來速度很快。
周建華還呆在酒店里等訂單,得知清華研究所直接出口機器后,心里空落落的,頗像失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