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20章 最重要的,是組隊

  蘇德開戰的消息很快傳遍了整個世界,這個近代史上最大的洗牌工作,正式拉開了序幕。

  有的國家將參與其中,瓜分勝利的果實。

  有的國家則付出慘重代價,卻一無所獲。

  動亂的戰爭年代,如何上桌吃飯,并且能夠一直坐到晚宴結束,才是最重要的。

倫敦,戰時地堡內  丘吉爾在睡夢中被叫醒,這個酗酒成性的花甲老人挪動著笨重的身體戴上眼鏡,嘴里嘟囔著各種不滿的情緒。

  “首相閣下,德軍在幾分鐘前發起了進攻,這時候,那幫斯拉夫人還在睡覺”

  一句驚醒夢中人,就是字面上的驚醒。

  “所以,開戰了,對嗎?”

  丘吉爾的仍舊是迷迷糊糊地說了一遍,可下一秒,他自己猛地彈起來:“告訴我,開戰了,對嗎?”

  “是是的,先生。”

  可聽到這個答案的丘吉爾卻又瞬間癱坐下來,仿佛一個泄了氣的皮球:“是,是的,終于開戰了。”

  自言自語中,丘吉爾伸出右手,侍從很快為他倒了一杯威士忌:“要兌蘇打水嗎?”

  “不”

  猛地一口將威士忌灌下,這位喝了威士忌才能入睡的首相終于清醒過來。

  “通知老家伙們,準備開會!”

  丘吉爾的眼神不再渾濁,他已經從戰爭的迷霧中看到了希望。

  作為一個堅定的反G主義者,這次,他要堅定的站在莫斯科那邊。

  在他的劇本里,第二男配角要出場了!

華盛頓  羅斯福剛剛做出了一個很重要的決定,他任命多諾萬為情報協調局首任局長。

  這也是未來CIA的前身。

  突然爆發的戰爭讓羅斯福毫無準備,盡管有許多情報顯示雙方即將爆發戰爭,可最后他還是在戰爭爆發之后才得到的確切消息。

  歐洲、亞洲、非洲,現在整個世界都開始陷入戰爭的泥潭。

  那些政客們根本就無法有效的整理情報,幫助他做出最有用、最有效的判斷。

  就如同參議院哈利杜魯門,這家伙居然公開表示,一旦蘇德開戰,那么如果我們看到德軍優勢,我們就該幫助莫斯科;如果莫斯科占據優勢,我們就該幫助德軍。盡可能地讓他們互相廝殺,這才符合國家利益。

  很明顯,這種拿著喇叭到處喊心里話的蠢貨,政治修養簡直如同路邊的一條.

  可他說的話,卻是羅斯福心中所想。

  或許這樣的蠢貨放在身邊調教調教,能夠幫助他做出關鍵決策。

  他拿起電話:“雷蒙德,我需要你。”

  不一會兒,這位羅斯福極為信任的“智囊”走進了象征權利的總統辦公室。

  “蘇德開戰了,我需要給大眾的一個.說明?”羅斯福攤了攤手,他也很不喜歡如此,但群眾的情緒需要安撫。

  雷蒙德·莫利歪了一下腦袋:“好吧,或許是需要這樣的一份.您打算告訴他們什么?”

  “戰爭的威脅。”

  “可群眾不喜歡聽這個,歐亞的戰爭與我們無關,這您是知道的。”

  “真的無關嗎?連你也是這樣想的?”

  “我怎么想并不重要,先生,重要的是您怎么想。”

  “或許,未來坐在這個辦公室的人,能夠主宰世界的話語權。”

  聞言,雷蒙德整個人一顫,他自動將羅斯福話里的最后三個字去掉,這簡直..太震撼了。

  良久,他默默點頭:“我能夠理解您的心情,但這些話并不能對民眾說。”

  羅斯福苦笑一聲,身體的疼痛讓他換了一個舒服的坐姿:“好吧,民zhu與自由的光將照亮整個世界,那些受苦難的人類需要我們.”

  雷蒙德站起身:“先生,我已經完全了解您的目標,說實話,即使您坐在那里,我也有一種仰望的感覺。”

  隨著雷蒙德的離開,羅斯福撥通了丘吉爾的電話。

  盡管很不喜歡那個可惡的胖子,但這個時候他也不得不捏著鼻子與對方溝通。

  英美都已經做出了自己的決定,接下來,便要看東京最后的抉擇了。

  與此同時,將殘局交給戴安瀾的沈復興也接到了來自重慶的急電。

  匆匆告別衛立煌與李宗仁,沈復興只帶了老王與小滿直接在洛陽登上飛機。

  如今,一份份報告都被擺在飛機的桌案上。

  “蘇德已經開戰了,這是上午剛剛發生的,具體情況沒有。”老王將這份文件放下,拿起第二份:“有消息稱關東軍有計劃北上。”

  “第9軍裴昌會有意加入第十戰區,委員長那邊還沒有答復,估計會安排駐守濟源與王屋山一線。”

  “暹羅正式通知我國以及英法,他們將在三個月后收回租借區,但會保護各國原有權益.”

  “我們的人找到了李希烈,這家伙命大,身中三槍沒死,身邊的5名軍統護衛死傷殆盡,為趙戴文所救..”

  將文件放下,老王滿臉憤怒:“應該是戴笠干的,聽說他在西北養了一批殺手,李希烈回去的時候,我讓剩余的夜不收跟他一起回渝了。”

  沈復興接過報告一看:“這么說,我們的人沒有起到關鍵作用?”

  老王搖頭:“是的,至少在楚溪春那邊,毫無作用,他們對閻錫山的忠誠超過了我們的想象。”

  “知道了,給老李傳個信:別親自動手,別馬上動手。”沈復興接過蘇德開戰的報告繼續看了起來。

  這一看,他的眉頭就皺到不行:“什么信息都沒有?”

  “是的,大部分情報,都是通過駐各國武官收集,還有就是使館區的信息通報,在重慶的宴會上,也能得到很多情報。”

  沈復興嘆息一聲:“重慶的態度如何?”

  老王沒有去拿任何文件,只是口述:“信息已經送到了沈宅,只等我們落地。”

  “行,河內那邊準備得怎么樣了?”

  “到前天為止,通過荷屬東印度的運油商船,已經有17000名士兵抵達巨港,首批3000人已經抵達喀麥隆接受訓練,楊家、鄭家、陳家派出大量子弟參與其中,還有500余人由庫馬丹招募。”老王念起這些數字來如數家珍:“只是副官與參謀的人選,一直沒有定下來,需要您這邊跟戴高樂將軍協商。”

  沈復興自然知道老王在說什么,但他一時間確實沒有什么好的人選。

  或許他心中有一個可靠的人選,只是無法做出抉擇罷了。

  飛機在傍晚時分降落重慶,陳布雷早早就在機場等待著他,一天的討論除了徒耗精力,幾乎沒有任何收獲。

  “維安,盼星星盼月亮,你可算是來了。”陳布雷明顯有些激動,上來就握住沈復興的手:“云岫樓吵了一天,各說各的,甚至還有人提出,直接加入軸心國,北上!飲馬瀚海!”

  沈復興眼皮跳動,哪個大聰明想出來的?

  但轉念一想,沈復興干脆順著對方說道:“挺好,反正我們跟柏林的關系也不差,說不定還能從北面分到些好處呢!”

  “哎呀!”陳布雷面露苦澀:“維安你就別說這種話了,這是要與日寇媾和,你能答應?”

  沈復興心道又不是沒試過,先落日,再北上,常規操作而已。

  “先談么,談之前許我50萬大軍蕩平東北,北上這種事情,我自己可以的。”

  陳布雷察覺到一絲異樣,今天坐在身邊的這個沈復興不是平時的那個沈復興。

  自己說了半天,就是想知道對方的想法,但沈復興半點不接招,反而是順著他的話繼續胡扯。

這怎么接么  見對方沉默,沈復興問道:“其實不用先生來接的,太晚了,我怕影響你休息。”

  “休息?委員長與眾人都等著你呢,就連晚飯都是在云岫樓解決的。”陳布雷急道,他可是奉命來接沈復興去開會的。

  “好,那容我回家換套衣服,花不了多少時間。”沈復興依舊不疾不徐地開口。

  陳布雷無奈只能應允,車子緩緩停在沈宅門口,小白得到消息早早就等在院外。

  “乖女兒,你母親呢?”

  小白指了指二樓:“母親在二樓,臨近產期,父親還是快去吧,我沒事的。”

  說著,小白一個縮身落地,拉著沈復興向屋內跑去。

這時候,沈復興大腦都是嗡嗡的,預產期  是啊,去歲10月懷孕,算算時間差不多要到了。

  快步沖上二樓,母親正盯著產婆檢查,還有一名護士模樣的在一旁候著。

  床上,俞程撫摸著隆起的肚子,臉上有希望,有欣慰,也有失落。

  “我回來了。”

  沈復興站在門口,仿佛黑夜里的一道光將整個房間照亮。

  十幾分鐘后,他依依不舍的下樓,只是腳步愈發堅定。

  因為希望與未來就在身后!

  而在他的口袋里,卻是各方的看法。

  大部分人對于這場大戰的看法比較保守,認為兩個超級軍事集團的碰撞,不是一朝一夕能夠結束的。

  按照國內的情況,北方鄰居那龐大的國土面積,就算不派一兵一卒,讓一個師的坦克直接從邊境開始跑,沒有一輛能抵達白令海峽。

  太龐大了!

  如今的高層,有不少都去過莫斯科,那遙遠漫長的旅程,足以讓任何軍隊懷疑人生。

  只有極少數人認為德軍能夠速勝,畢竟維希法國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可讓沈復興感到意外的是,竟然有人擔心德軍再次折戟莫斯科,而日寇會在這個時候跳反,退出軸心國陣營  說不定還會借機宣戰,向羅斯福示好,擺脫石油與鋼鐵供應的短板。

  而提出這個想法的人,竟然是何應欽?

  難道是與他的老師岡村寧次溝通過了?

  不得不說,這個極為大膽的猜測還真有幾分可行性。

  萬一日寇如此實施,委員長怎么辦?

  等日寇與英美法結盟,除非委員長作為戰敗方淪為維希法國這樣的存在,否則將永遠無法加入同盟國陣營。

  帶著小小的震撼,沈復興走進了云岫樓。

  張治中正在門外抽煙,看來一天的會議對他來說也相當疲憊。

  門口還有不少熟悉的面孔,程潛、何應欽與熊世輝都在屋外抽煙,畢竟委員長不喜其他人當他的面抽煙。

  “維安!”

  張治中老遠就看見沈復興,快步上來:“事情都知道了吧?委員長要聽你的想法。”

  聽到這話,沈復興也是一陣苦笑。

  大哥,這么多人看著,你這樣好嗎?

  見沈復興面色古怪,他扭頭看向其他人,不以為意。

  “我還沒想好,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么。”沈復興打著哈哈,又沖著程潛等人問好后率先進入。

  幾人快速滅掉手中香煙,緊隨其后。

  “萬不可宣戰,雙方才剛剛開戰,蘇德是大國,好歹要看看戰爭進程。”

  “看什么,丘吉爾都已經表態了,英美俱為一體,這局勢,難道還看不明白?”

  激烈的爭吵聲傳來,卻不曾聽到委員長的聲音,想來是王世杰余人爭論。

  “委員長,維安來了。”

  張治中聲音略顯沙啞,但屋內的討論很快安靜下來。

  長桌上,王世杰悻悻然坐下,對面的徐永昌卻是撇過頭去,懶得理會對方。

  “哦?維安你來了。”

  委員長沒有起身,從聲音就聽得出來,這次會議怕是開了一天,整個人顯得極為疲憊。

  “我接到電報便直接從洛陽起飛趕來,片刻不敢怠慢。”沈復興顯得有些恭敬,但眾人都忽略了一點。

  早幾年的時候,沈復興此刻應該大聲呼喝“稅警總團沈復興向您報到”,現在卻是多了些虛與委蛇。

  “事情都知道了吧。”委員長伸手示意對方落座:“如今各有各的想法,對蘇德這一戰,很難形成統一意見啊。”

  沈復興大咧咧坐下:“委員長想問什么?我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你更看好哪一方?”

  這么沒營養的問題沈復興剛打算開口,卻想起了他送給法肯豪森的那本《御寇手冊》里面對巷戰可是有詳細的記錄與分析。

  “蘇軍數量幾何?”

  隨著沈復興開口,眾人面面相覷,幾欲開口卻吃不準對錯。

  “德軍數量幾何?”

  眾人再次沉默。

  “蘇軍人口幾何?”

  “1.9億。”終于有人開口。

  沈復興卻搖了搖頭:“錯,核心人口1.6億,你不要指望波蘭與波羅的海三國土地上的人會幫助他們。”

  陳潛剛想反駁,卻想到如果按這么算,日寇如今人口豈不是要破兩億?

  見眾人沉默,沈復興再問:“德軍人口幾何?”

  “核心人口約8000萬。”

  畢竟在開戰前,這兩個國家與我國關系實在密切,數據相對透明一些。

  隨著沈復興的提問,眾人開始有了些期待。

  “雙方的動員如今到了哪一步?戰時動員?”

  眾人再次沉默,倒是王世杰開了口:“根據情報,德軍應該進行了秘密動員,而蘇軍.”

  沈復興幫忙補充:“如果不出意外,蘇軍應該已經開始應急總動員了,至少500萬軍隊會被征召入伍參加戰爭,后續還會有更多的士兵。”

  王世杰皺眉:“你這是按照比例計算?”

  “那是自然,一戰時期,德軍總動員后,招募了1300萬士兵,約是19,俄軍當時動員了1500萬,約是11,稍微算一下就可以得出結論。”沈復興隨手拋出的數字,讓在場所有人感到震撼。

  1300萬對1500萬?

  這是什么概念?

  完全無法想象!

  太恐怖了。

  國內不是沒有這些人口,而是養不起這些軍隊。

  可王世杰卻發現了沈復興話中的暗示:“你是說,戰爭會像一戰那樣?”

  誰知沈復興卻搖頭道:“拋開這個不談,假如有所傾向,你們打算怎么做呢?”

  “宣戰!”劉斐沉聲道。

  “向誰宣戰?”

  “自然是軸心國!”

  沈復興看向委員長,眼神古怪,那意思在說:這就是討論了一天的結果?

  委員長眼神閃躲,沒有答話。

  張治中開口:“丘吉爾已經表態支持莫斯科,這難道還不足夠讓我們下注嗎?”

  沈復興搖頭,他站起身:“委員長,現在不需要判斷蘇德勝負的關系,也不是向軸心國宣戰。”

  “那是什么?”白崇禧覺得眾人討論了一天,得出蘇德戰爭會僵持許多年的結論被推翻有些丟臉。

  可沈復興沒有馬上回答,而是來到王世杰身邊:“現在啊,重要的是找盟友!”

  “找盟友?”王世杰有些不懂。

  “這是一個集團對抗另一個集團的戰爭,是世界秩序大戰,不是世界混戰!”沈復興雙手摁在王世杰的肩上:“我們要組成一個新的集團,才能對抗軸心集團。”

  他環視一圈,嘴角泛起一抹冷笑,陡然加重語氣:“而尋找盟友組成新的集團,其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將日寇踢出局!”

哎呦文學網    抗戰:通電全國,出關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