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08章 ?武人的機會,小人之心

  ()早上起來,張嘴呵一口氣,看到有霧氣,就說明很冷。

  孩子總是喜歡在早上玩這種游戲,見到霧氣后就不肯起床。

  他們不知道的是,成年人也是如此。

  “呵!”

  是白氣。

  蔣慶之重新躺下。

  被子拉上來一些,蓋住半邊臉,暖和極了。

  繼續剛才的那個夢…夢中好像是個女人。

  迷迷糊糊的,蔣慶之看到那個女人沖著自己福身,然后牽著兩個孩子過來。

  “爹爹!”

  孩子的叫聲讓蔣慶之的夢一下就醒了。

  “少爺!”

  孫重樓的喊聲恰在此時傳來。

  直至練武時,蔣慶之依舊在回味著那個夢。

  也在回味著早上的器宇軒昂。

  娘的!

  這具身體,好像是成熟了。

  馬上十六歲了。

  后世早些年的時候,在某些地方,十六歲都能當爹了。

  而在大明,十六歲背著手,身后跟著妻兒的男人不少。

  “少爺心不在焉。”孫重樓發現了自家少爺的不對勁。

  竇珈藍說道:“少關注這些。”

  “為啥?”孫重樓問道。

  “犯忌諱。”竇珈藍低聲道:“再過十年,你若是還能如此,我便佩服你。”

  “要不打個賭?”孫重樓說道。

  “什么賭?”

  “十年后我還能如此,你便答應我一件事。”

  “何事?”

  “給少年暖腳。”

  “孫重樓!”

  隨即就是追殺。

  富城笑呵呵的看著二人你追我趕,等竇珈藍氣呼呼的回來,便說道:“石頭沒多少心機。”

  “就是不知輕重。”竇珈藍沒好氣的道。

  “石頭和我說過,當年老太爺在的時候,念念不忘伯爺的婚事,說可惜沒能給伯爺說一門好親事…”

  “那和石頭有何關系?”

  “石頭對伯爺忠心耿耿。”

  “可他老是戲弄我!這也是忠心?”

  “公雞大了會打鳴,人大了要成家。伯爺啊!成人了。”

  竇珈藍看著正在練刀的蔣慶之,突然間摸摸自己的屁股,然后瞪了不遠處在嬉笑的孫重樓一眼。

  天冷了,早飯竟然還有餅子,拿到手中時半冷,吃起來沒滋沒味的。

  “天冷了,早飯弄些熱乎的。”蔣慶之的話得到了所有人的贊同。

  “最好是糍粑,用油烙了,燙的手拿不住,黏糊糊的,糯嘰嘰,一口下去油滋滋,還有糯米的香味…咽下去就覺得圓滿了。”

  徐渭一臉老饕的陶醉。

  胡宗憲吃了一口餅,“太油,不如烤來吃。”

  “干巴巴的如何好吃?”

  “蘸醬啊!”

  “那不如蘸糖霜。”

  “糖霜太貴。”

  糖霜這玩意兒是貴,非富貴人家用不起。

  蔣慶之不禁想到了交趾那地兒。

  種甘蔗的好地方。

  整個東南亞都是好地兒,肥沃的土地,良好的氣候,一年三熟…

  大明的危機,歸根結底還是糧食危機。

  土地兼并伴隨著人口爆炸,糧食危機浮現,天災一到,便是壓倒大明的最后一根稻草。

  “先生們都說,歷朝衰亡的原因,一是君王昏聵,二是吏治糜爛。”

  今日蔣慶之丟出了歷朝歷代衰亡這個題目。

  裕王說完后,看了景王一眼。

  最近小老弟看誰都不順眼,脾氣不好。

  “老四。”蔣慶之如今得了一個管教、看護皇子皇女的職責,兩個皇子來蔣家的頻率更高了。

  景王說道:“還有軍隊糜爛。另外,黨爭也是個原因。”

  說著,景王斜睨了老哥一眼。

  “黨爭這一條說得好。”蔣慶之夸贊了老四,裕王馬上補充,“還有土地兼并。”

  “不錯。”

  蔣慶之鼓勵的點點頭,然后總結。

  “你二人說的都不錯,不過難免鸚鵡學舌,沒有自己的見解。”蔣慶之見兩個侄兒不服,便說道:“前漢之亡,始于黃巾之亂;前唐之亡,始于安史之亂。前宋之亡,始于天下此起彼伏的暴亂…”

  實際上,前宋末年造反此起彼伏,就算金兵不南下,大宋也撐不了幾年。

  “三者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饑餓!”

  “饑餓?”

  “對。”蔣慶之把題目丟出去,“今日之后,你二人有空閑便去查查當今大明的糧食供給如何。”

  “表叔,這個題目太寬泛了。”景王覺得不好著手。

  “就是…換個詞吧!大明的糧食安全!”

  下課了,兩個皇子卻賴著不走。

  “每年一到冬季,宮中的飯菜就沒法吃了。”景王發牢騷。

  “是啊!送到面前時,飯菜上面的油脂都凝固了。”裕王也很是不滿。

  “蹭飯直接說,不用找借口。”蔣慶之沒好氣的道。

  不過,宮中的飯菜真的不咋地。

  “吃了?”

  “沒…吃了。”

  午飯前,蔣慶之被召見。

  嘉靖帝正在吃自己的‘早飯’,看著倒不是裕王口中的油脂凝固模樣。

  帝王的飯菜,和一個小透明皇子的自然不同。

  “朕不差餓兵。”

  “那就…來點。羊肉多來點。”

  道爺吃的太清淡了,蔣慶之的身體正是需要營養的時候,缺不得油水。

  羊排一份,是烤的。

  蔣慶之一嘴就撕下了滿口肉,吃的嘴角流油。

  味道不錯。

  道爺一邊看,一邊吃,不知不覺吃完了自己的主食,抬眸看看黃錦。

  “給陛下再上一張餅。”黃錦低聲交代。

  和年輕人在一起吃飯,總是能感染到他們身上的活力。

  飯后,嘉靖帝一邊散步,一邊揉腹。

  “打開和俺答部交往的口子,有利有弊。利就不說了。弊端在于軍隊。”

  “是。”蔣慶之說道:“許多人都有這個擔心,覺著若是被俺答察覺到了大明軍隊糜爛…”

  他看了嘉靖帝一眼,見道爺并未反對糜爛這個詞,繼續說道:“他們擔心俺答會生出野心。其實,野心這東西時刻都在。與其把太平的希望寄托在對手身上,不如強大自身,令對手膽寒。”

  “若是如此,諸衛不動怕是不行了。”道爺幽幽的道:“所謂春江水暖鴨先知,昨日一群鴨子在朕這里呱呱叫,讓朕頭疼不已。”

  這個謎,蔣慶之猜不到,“鴨群?”

  “一群武人。”嘉靖帝看了表弟一眼,換個人,他哪里會揭開謎底。

  “陛下這是…”蔣慶之突然心頭一震,“陛下是要整頓京衛嗎?”

  嘉靖帝頷首,“虎賁左衛在大同兩戰告捷,可見京衛并非一無是處。不過得整頓,重新操練。”

  于是一群武將便覺得機會來了,想主持此事。

  一旦成功,此人對軍隊的影響力將會有質的飛躍。

  蔣慶之默然。

  在他改造虎賁左衛的過程中,外界不斷有人質疑,說虎賁左衛再這般下去,就成了他蔣某人的私軍了。

  這是京衛啊!

  若是哪日蔣某人生出了野心,會不會上演一出謀反大劇?

  所以蔣慶之這陣子遠離虎賁左衛,便是避嫌。

  實際上從古至今,軍隊掌握在某個人手中都是犯忌諱的事兒。

  哪怕是以后,依舊不時聽聞某國軍隊造反,推翻現政權。

  “虎賁左衛的操練之法…”嘉靖帝看了蔣慶之一眼。

  “陛下只管令他們去學就是。”蔣慶之很豁達。

  等蔣慶之告退后,嘉靖帝說道:“昨日那些人暗示朕,覺著慶之不肯把操練之法教授給他們。當讓此輩來看看慶之的心胸。”

  在這個時代,技藝是屬于私人的,神圣不可侵犯。

  所以如何操練,如何統軍,如何排兵布陣,如何臨陣指揮…這些技藝都在將門中傳承著,帝王也不能伸手索要。

  這便是將門的來由。

  而蔣慶之毫不猶豫的把自己的技藝丟出去,這份心胸令嘉靖帝難免生出了歉疚心。

  于是,當將領們被召集到了兵部,有人發牢騷,說蔣慶之不肯露面,這是不愿傳授兵法之意,可見暗藏野心時,被王以旂一茶杯砸的滿臉開化。

  “滾出去!”

  王以旂指著外面,腦海中卻回想著陛見時的場景。

  “讓他們去虎賁左衛學,學到多少都是他們的造化。”嘉靖帝冷冷的道:“慶之胸襟寬闊,可朕卻不能坐視他吃虧。此后誰再說什么虎賁左衛是慶之的私軍,兵部當出手。”

  所以王以旂發飆了。

  “滾出去!”

  那將領捂著臉,踉踉蹌蹌的出去,回頭道:“王尚書好暗器,咱們回頭再理論。”

  敢和兵部尚書叫板的武將,背后至少得有一個大佬。

  吳華蹙眉,低聲道:“尚書,此人執掌一衛,丈人乃是宗室長者。”

  王以旂冷笑道:“這是看不慣長威伯?”

  吳華搖頭,“下官聽聞,不少宗室說長威伯不過是沾了身份的光,卻得了陛下看重,格外寵信。”

  “是了,陛下登基后,對宗室不冷不熱,這些人是嫉妒上了。”王以旂說道:“告知長威伯,小心宗室。”

  外戚和宗室之間的關系很復雜,有時候親密無間,但更多時候是死對頭。

  蔣慶之得知消息時,正準備去虎賁左衛。

  “宗室?”

  蔣慶之第一個念頭就是一群豬…沒辦法,老朱家太能生了,到了此時,宗室人數多的令各地官府苦不堪言。

  “伯爺,要小心這群人。”胡宗憲提醒道:“這群人成事興許不足,不過壞事有余。”

  虎賁左衛。

  當見到蔣慶之時,守門的軍士興奮的臉都紅了。

  “見過伯爺!”

  呼喊聲格外精神,把寒氣都驅散了。

  蔣慶之頷首,“精神頭不錯,是我的兵!”

  既然那些鳥人蹬鼻子上臉,他蔣某人干脆做個跋扈的姿態出來。

  校場上,虎賁左衛在操練。臺子上數十將領亂糟糟的,沖著在操練的虎賁左衛指手畫腳,有人叫罵,有人發牢騷,有人…

  “這便是長威伯操練之法?老子看你等是在糊弄咱們。”

  “是啊!長威伯若是不愿教授,那就直說,何必弄這些障眼法。”

  “我看吶!這便是他的操練之法。”

  “那他如何能兩勝俺答麾下?”

  “走了狗屎運唄!”

  “哈哈哈哈…呃!”

  一個將領捧腹大笑,然隨即笑聲戛然而止。

  眾人隨著他的視線緩緩回身。

  高臺下,蔣慶之負手而立。

哎呦文學網    早安大明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