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人倒是悍勇。”
過橋而來的林道,見著大批契丹士卒,手中舉著盾牌往前沖。
人群之中,不是綻放出奪目的光芒,伴隨著驚雷般的轟鳴聲響。
這些遼軍,竟是用自己的雙腳來蹚雷。
“陛下。”
潘美觀察了一番,出言解釋“看其穿戴,不像是契丹本部。”
“當是北地漢兒,與渤海人。”
唐朝的時候,中土至強至大,大唐百姓也是跟著唐軍鐵騎的步伐,來到天下各地。
待到唐朝衰落之后,這些地方的百姓,逐漸淪為胡虜奴隸。
為了活命,為胡虜效力也就成了理所當然之事。
至于渤海國,其實就是在高句麗被大唐滅亡之后。
由粟末靺鞨等靺鞨各部,與高句麗遺民所建立的國度。
因李隆基冊封其首領為渤海郡王,因此得名渤海國。
三十年前,渤海國為崛起的遼國所覆滅。
其土地人口,也就成了契丹人的所有物。
一百多年后,這些人也隨著女真人再度起兵,覆滅了契丹人與北宋。
只不過由始至終,都是被利用的打手身份。
“哦。”林道恍然頷首“我還以為他們真的悍不畏死,原來是死兵。”
契丹人領教了此面向敵的鋼珠風暴后,選擇派遣奴隸們上前蹚雷。
不得不說,這是短時間內最好的辦法。
至于策馬前沖來蹚雷,契丹人可舍不得。
奴隸的地位,當然是不如戰馬。
“陛下。”潘美進言“要不要讓戰斗工兵們,再去布置一些?”
“用不著。”
這邊林道搖頭“本就是為了爭取渡河時間的措施。”
“炸的太厲害,反倒是有可能嚇跑他們。”
“放他們過來!”
隨著不在有地雷被引爆,契丹人的部落兵們,開始蜂擁上前。
他們策馬而來,向著御前班直的軍陣拋射箭雨。
裝備極好的御前班直,只需低頭即可。
而他們裝備的強弓硬弩,則是兇狠反擊。
一波波的箭矢過去,部落兵們也是成片的倒下。
遠處觀戰的耶律述律,深知時間拖的越久,后續渡河的南軍就越多。
倒時候只會更難打!
他一咬牙,派上了皮室軍。
遼史對皮室軍的記載是‘簡天下精銳,聚之腹心之中。’
實際上就是遼主的禁衛軍,遼國的御前班直。
其部主要由室韋與敵烈諸部組成。
內部以鷙鳥猛禽名稱為號,分稱鷹軍,龍軍,鳳軍,虎軍,熊軍,鐵鴿子軍,鶻軍等。
書上吹牛說皮室軍有三十萬騎。
以這個時代的生產力來說,根本不可能。
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騎兵集結,是冒頓單于圍困劉邦,出動了四十萬騎。
這是歷史之最。
契丹人的皮室軍有三十萬騎?
這不扯呢嗎。
其真實人數,是三萬余騎。
衣甲鮮明,裝備精良,勇猛敢戰。
耶律述律也是個狠人,該投入的時候絲毫不手軟。
大批的渤海人,北地漢人,高麗人以及許多雜胡與自己都說不出部落出身的炮灰們,被驅趕著上前。
他們吶喊著,揮舞兵器頂著箭矢沖上來。
落在后面的許多人,則是在拼命將那些鐵絲網都給拖拽走。
“人可真多。”
從林道的角度看過去,眼前密密麻麻的敵軍,猶如潮水一般洶涌而來。
“總說草原上人少,這哪里少了?”
實際上從唐朝開始,草原上的人口承載量,其實并沒有什么變化,可東北地區卻是被逐漸開發出來。
那些漁獵甚至耕種的部落人口,數量上有了極大的攀升。
尤其是得到燕云十六州后,這里的糧食出產,養活了更多的人。
此時的遼國,至少有著好幾百萬的人口。
雖說在中土面前不值一提,可中土千年來一直都是世界范圍內人口最多的國家。
但凡是換個比較的對象,遼國都是當之無愧的人口大國。
區區幾萬炮灰,對于遼國來說壓根不算什么難事。
“往前走。”
林道囑咐“穩住,殺光他們!”
鼓聲伴隨著各級軍官們的怒吼,傳達來自皇帝的意志。
御前班直以百人都為基礎戰術單位,列出了最簡單的方陣。
長兵,跳蕩兵,刀盾兵,弓弩手等依次排列。
應著鼓聲緩緩向前。
唐朝軍隊是混編,各類軍種混合起來編組。
好處是能協調戰斗力,配合起來殺敵。
至于劣勢,那就是對士卒們的要求很高,得是長期訓練的職業武人才行。
這也是為何之后的宋明清幾朝的軍士,通常都以純隊為主的緣由所在。
訓練跟不上,戰斗力不行,只能是走單一兵器裝備路線。
遠處觀戰的耶律述律,也是暗自心驚。
“南軍果真強橫,竟是敢于直接硬沖!”
不退反進的御前班直,猶如巍峨的長城一般,與這些炮灰們撞在了一起。
刀槍劈砍捅刺,箭矢滿天飛。
相比起顯得雜亂無章的遼國炮灰們,御前班直明顯就是有組織。
長兵互相靠攏,用手中的兵器阻擋敵軍。
刀盾兵護衛在側,與躲過桶刺沖過來的炮灰廝殺。
跳蕩兵蹲于不斷捅刺的各種長兵之下,貓著腰過去砍殺。
后方的弓弩手,則是斜指天空,拋射箭雨。
一旦損失過大,就會有后面的都上前來頂替陣列。
而沖擊他們的炮灰們,卻是顯得很是混亂。
不少人甚至是騎著馬,直接沖向了軍陣。
各式各樣的武器,也沒有什么結陣配合可言。
從林道的角度看過去,就像是電影里那些雜亂無章,且容貌丑陋的反派們在找死他的目光,干脆越過了這些炮灰們,看向了遠處 距離過遠,有些看不清,林道拿出了自己的望遠鏡。
這是真正的軍品望遠鏡,還得有專門的學習才能切實使用。
“皮室軍。”看著數里地之外,正在集中的一群群騎兵,林道連連頷首“好大的名頭。”
林道選擇的渡河地點,其實是一處高粱河的彎曲部。
渡河的御前班直,正處于這處彎曲部的兜里。
其兩端的直線距離,大約有六七里地。
這種特殊的環境下,皮室軍想要突擊,就得面對面的硬沖過來。
沒辦法依仗戰馬的速度,搞繞行襲擾這一套。
也就是說,得騎兵沖陣!
漢唐時期,騎兵沖陣可不像是電影里的那種摧枯拉朽。
實際上結陣的步卒,依仗著密集的長兵,有著針對騎兵的極強抵抗力。
正因知道這些,方才有了數萬炮灰們的主動送死。
他們就是來消耗御前班直體力,沖亂陣型的。
沒有了密集的陣型,沒有了足夠多的體力,騎兵方能沖散步卒。
那時候,就是一邊倒的屠殺了。
足足近三萬之眾的皮室軍,浩浩蕩蕩的鋪滿了大地。
他們策馬緩步前行,一點點的開始加速。
收起了望遠鏡,林道側首囑咐“決戰要來了,都精神點,別丟份!”
他也沒有干坐著看熱鬧。
心中計算一番,確定要等到這些皮室軍沖過來陷入混戰,失去沖擊速度之后再出動重型礦用卡車。
如此一來,能逃跑的可就不多了。
至于這段時間,林道招呼幾個御前班直上來觀戰臺,幫忙架設機槍支架。
加特林轉輪機槍的支架。
MG機槍的射速快,威力大。
可射擊一段時間就得更換槍管,影響了火力持續輸出的效率。
這次的戰場規模如此龐大,林道干脆選擇用加特林菩薩,來超度這些契丹精銳們。
固定的槍架,以及輸送彈藥的軌道。
十幾個裝滿了子彈的彈藥箱,堆迭在一旁備用。
其中的一個彈藥箱里,有著足足五千發的子彈。
這個箱子里面的子彈,與普通的子彈不同。
彈鏈上,每隔三發就有一枚特殊涂色的曳光燃燒彈。
這東西不是為了打皮室軍,而是對著之前戰斗工兵們,挖出來的淺溝里的燃燒瓶射擊。
瓶子里裝的都是只有少量延時添加劑的汽油,而且沒有封口。
林道要用曳光燃燒彈點燃這些汽油,恐嚇戰馬,斷絕他們的退路。
哪怕是受過專門訓練的戰馬,也會畏懼熊熊烈焰。
他要盡可能多的,留下皮室軍。
林道活動手指進行射擊前的調試工作,做好了這些,數里地之外的皮室軍,已然開始逐漸加速。
數萬匹戰馬的奔跑,沉重的鐵蹄踐踏之下,大地都為之顫抖。
前方廝殺的炮灰們,眼見著皮室軍沖過來,頓時一哄而散。
這是出發之前得過囑咐,見到皮室軍開始沖鋒,立刻就得閃開,不得阻擋騎兵集群的沖鋒路線。
炮灰們向著兩側狂奔,甚至有人干脆就是一頭扎進了高粱河里。
御前班直這邊,也是鼓聲連連,旌旗招展。
各級軍官們大聲呼喝,重新調整陣型。
損失過大的都,都被調派去了后方。
之前擔任預備隊的,則是上前頂在一線。
這邊剛剛做好調整,沖在前邊的皮室軍,已然是逼近了數十步范圍內。
兩邊同時放箭,天空之中是烏云般的箭雨飛過。
因為密度過大,甚至還出現了箭矢在空中相撞的奇景。
戰馬的速度極快,逼近十余步外的時候,皮室軍再度扔出了手中的短矛,飛斧等。
借助著沖擊的勢頭,這些東西攜帶著強勁的動能,狠狠撞在了舉著長兵的御前班直身上。
霎那間,最前線的御前班直,仿佛是挨了一鐮刀的麥子,倒下了一片。
‘咔噠!’
高達數丈的觀戰臺上,林道拉動槍栓直接通電。
加特林的六根槍管高速轉動起來。
下一刻,橘紅色的槍焰噴出半米遠!
請: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