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百一十三章 大運還是礦卡,艱難的選擇題

  隨機推薦:

  高粱河,又稱高粱水。

  以前是永定河的干道,后來永定河道南移,剩下的干道就成了高粱河。

  這條河本身只是永定河水系的一部分。

  類似的小型河流,在廣袤的中土大地上數不勝數。

  其之所以名氣極大,源于某位著名賽車手的精彩表演。

  林道知曉這段故事,除了嘲笑車神驢車開的好之外,就是加強了對遼軍的重視。

  同樣處于開國上升階段的遼國,其戰斗力并不差。

  戰略上可以藐視對手,但是戰術上必須重視。

  “陛下。”

  背著二十杖欠賬的潘美,前來稟報軍情“我軍各部已依次抵達高粱河。”

  “遼主耶律述律,親率二十萬大軍背靠幽州城,與對岸列陣。”

  林道頷首,目光掃過眾人“都說說吧,這仗怎么打。”

  諸將各抒己見。

  隱為眾將之首的石守信,當先出列進言“孫子有云,客絕水而來,勿迎之于水內,令半濟而擊之,利。”

  “高粱河雖不大,卻也是一條河。”

  “若是強行渡河,恐遭遼人半渡而擊。”

  先行擺明了困難,石守信跟著說出了自己的打算“當固河以自守,遣奇兵繞行遠山絕其糧道。”

  “遼人兵馬牲畜眾多,糧草所需甚大。”

  “如此,遼人自當不戰而退。”

  石守信的戰術有些消極,固守的同時派人斷糧道。

  不過也得到了一部分人的贊同。

  畢竟遼軍與之前打過的都不一樣。

  此時遼國還沒被儒家給腐化,吹牛之事做的不是那么過分。

  二十萬大軍之中,實打實的足有十幾萬。

  雖說是部落兵,可他們騎兵太多,十年前打進汴京城,滅亡了后晉的強橫戰斗力,還歷歷在目。

  偏向保守,甚至可以說是消極避戰,也能理解。

  這種戰法林道微微頷首再問“還有誰?”

  急于表現的曹彬出列行禮。

  “陛下。”

  “臣有聯絡幽州城大戶之家。”

  “他們表示,只要陛下愿意承諾讓他們守住家業,就愿意協助獻城!”

  “臣以為,可挑選精銳在大軍激戰牽制之時,突襲幽州城,借大戶之家的手,奪取幽州城。”

  “如此一來,就將對遼人形成兩面夾攻之勢!”

  曹彬的提議,就是傳統的內應獻城。

  這等事兒,后金滿清做的多,經驗豐富。

  如此方式,明顯輕松了許多,有更多的將領們表示支持。

  按理說是很好的選擇。

  只不過林道對待地方豪強大戶的態度,是關鍵性的問題。

  就看林道是否愿意讓幽州城的大戶們,以功勞頂替了。

  林道再度頷首,繼續追問“還有誰?”

  “楊業,你說說。”

  被點名的楊業,明顯也是有準備的。

  他中氣十足的揚聲“陛下,臣覺得我軍兵鋒正盛,無需那么多的麻煩,直接破釜沉舟渡河破敵就是!”

  毫無疑問,楊業得到了最多的支持。

  這其中一部分是同樣贊同直接硬上的,還有一部分則是見著林道專門點名楊業,而主動捧場的。

  “你的戰術。”林道首先看向了石守信“計毒莫過絕糧,計惡莫過放火。”

  “遼人不是沒腦子的蠢貨,他們必然對糧道嚴加看管。”

  “而且。”

  林道再言“遼國雖然漢化了不少,可依舊是保留著放牧的習性。”

  “他們攜帶有大量的牛羊馬匹,哪怕是喝奶吃肉也能維持很長一段時間。”

  這邊潘美下意識的開口“可牛羊馬匹也是要吃草料”

  林道看他一眼,抬手指了指營帳外面。

  潘美是個聰明人,很快就回過神來。

  高粱河兩岸,都是快要成熟的田地!

  實際上現如今的幽州各地,還多是以農田為主。

  契丹人大規模改田為牧場,是幾十年之后的事情。

  即將成熟的糧食,足以為牛羊馬匹等牲畜提供飼料。

  石守信急忙認錯,可林道卻只是擺了擺手,旋即看向了曹彬。

  “你說的那些幽州大戶,不是普通的大戶。”

  “他們是投效了契丹人的大戶。”

  林道屈指敲著面前的案幾“在契丹人那兒當官,領著契丹人的俸祿,女兒嫁給契丹人做妾室。”

  “這些身負守備幽州城重任的大戶,如此輕易就愿意背叛?”

  “若是領精銳入城,被人打了一個甕中捉鱉怎么辦?”

  曹彬面色漲紅“臣,臣”

  他想說‘臣愿領軍令狀’。

  可又擔心林道說的是真的,一時之間卻是不知該說些什么才好。

  “此事可以試試。”

  林道話鋒一轉“你繼續跟他們聯絡。”

  “只要立下功勛,獻城,協助擊敗遼軍,我也是可以網開一面的。”

  頂多就是拆分家族,不懂他們的家產,還會有額外的賞賜。

  林道看向了楊業“直接打倒是可以,不過要做好充足的準備。”

  還是與以往一樣,他更加傾向于直接正面擊敗敵軍。

  若是能有減少傷亡的方式,林道也不介意采用。

  “各部做好準備。”

  “三天之后,渡河決戰!”

  歷史上的高粱河之戰,趙二得到的是一輛超神的驢車。

  而失去的,卻是中土數十年來,歷經無數廝殺磨礪出來的精兵!

  失去了這支精銳敢戰的兵馬,弱宋再無向外開拓的進取之心。

  此時林道麾下的兵馬,遠比趙二帶著的那支更加強大。

  訓練,裝備,士氣,軍心等等都強。

  既如此,那就正面決戰。

  三天的時間,林道自然不會閑著。

  他從現代世界里,弄來了十幾套的簡易鋼鐵浮橋。

  不是弄不來更多,而是訓練出來的工兵數量不足。

  此外就是弄來了大批的酒肉與水果罐頭,讓軍士們暢快吃喝。

  “陛下。”

  遼軍大營金帳,掌管大惕隱司的惕隱耶律休哥,主動向耶律述律進言“南人欺我遼國無人,整日里酒肉不斷,軍士們多有怨言。”

  “臣愿出兵襲之,以挫南人銳氣!”

  耶律述律卻是搖頭“不可。”

  跟著解釋“蕭思溫領著南院精銳去夜襲,卻是近乎全軍覆沒,連自己的腦袋都丟了。”

  他的意思很明確。

  蕭思溫這等名將都是慘敗,你這個小年輕就算了吧。

  就像是林道軍中不少將領,覺得遼軍很強。

  在遼軍這里,卻是有更多的人,覺得南人的軍隊同樣很強!

  唐末數十萬職業武人的慘烈廝殺,當時還未崛起的契丹人,是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他們的心中,是有著畏懼的。

  真正鄙夷南人,是在宋朝建立之后。

  “朕覺得。”耶律述律眉頭微皺“南人過于勢大,不如議和?”

  “以白溝為界,互為兄弟之邦如何?”

  金帳內的一眾文武們,皆是竊竊私語。

  南府宰相韓延徽,出列行禮。

  “陛下,如今雙方大軍云集,大戰一觸即發。”

  “就算是有心議和,也得是先打完這一仗再說。”

  “若大遼勝,則可索要好處。”

  “若大遼未能取勝,也可以議和之事拖延南軍。”

  “既如此。”耶律述律頷首表示贊同“那就犒賞三軍,準備開戰。”

  他想要議和,不是因為熱愛和平。

  實際上契丹人與歷朝歷代北方的游牧部落,并沒有什么太大的區別。

  提出議和,唯一的緣由就是,南軍太強。

  因為強勢能打,兇殘的強盜也會心生畏懼,想要依靠笑容換取和平。

  若是軟弱不堪,動起手來也同樣不會有絲毫的憐憫。

  北宋一百多年的時間里,遼國年年都打草谷,邊境宋朝百姓,深受其害。

  這才是契丹人的本性所在。

  永和時空,軍備庫。

  “擦拭干凈些。”

  林道囑咐干活的軍士們“形象很重要。”

  拎著水桶,拿著抹布的軍士們,齊齊應聲。

  他們專心擦拭百噸王,重型礦用卡車,各類裝甲車乃至于坦克。

  工作非常用心,將這些鋼鐵巨獸,擦拭的極為干凈。

  尤其是那些偌大的輪胎,更是一遍遍的清洗。

  唯一不好辦的,就是各式車輛上的劃痕,還有輪胎的磨損沒辦法修補。

  這些軍士們都是老手,林道每次用車之后,都會送回來清洗。

  他們洗過涂滿了血漬碎塊,輪胎上碾滿了血肉與各類變形金屬的車輛。

  林道這邊,正在調試大型偵查無人機,同時給電池充電。

  “幽州城內的大戶們,祝你們好運。”

  若是真心實意協助獻城,林道不介意赦免他們,拆分各房之后遷徙新土,他們會得到更好的優渥條件。

  可若是心懷不軌,設置圈套。

那就沒什么好多說的了,統統都是乃一組特  準備好了無人機的林道,漫步于一臺臺偌大的鋼鐵巨獸之中,不時伸手摸摸敲敲。

  他現在考慮的是,開戰的時候用哪一個。

  “遼軍騎兵眾多,用火力強大的裝甲車合適。”

  “可裝甲車的體型不夠威武,難以起到足夠的威懾作用。”

  “殺個幾百人,幾千人,對于規模龐大的遼軍來說,作用不大。”

  邁步來到了大運百噸王前,伸手撫著那因為撞擊而導致的眾多擦痕。

  “這臺倒是挺合適,就是擔心碾壓太多,會堵塞輪胎。”

  人,馬,兵器,甲胄,各種泥土雜物。

  這些東西不斷碾壓堆積起來,會極大的影響到卡車的使用。

  畢竟遼軍的數量,實在是太多了些。

  他轉頭,看向了更加龐大的礦用重卡。

  “這臺更大,動力更強,威懾效果更高。”

  “既如此,那就選你了!”

哎呦文學網    諸天:從時空商人開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