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七十三章 嘿大明

  京師,廣寧門。

  內九外七皇城四,京師眾多城門之中,廣寧門是外城唯一向西開的城門。

  總督京營戎政,成國公朱純臣,此刻正在廣寧門內的奢華馬車里閉目養神。

  馬車內的美貌婢女,輕輕撩動香爐內的熏香。

  閉著眼睛的朱純臣哼了一聲“什么時辰了?”

  另一位婢女,看向固定在角落里的一臺座鐘。

  “國公爺。”婢女聲音潤糯清甜“已過午時一刻。”

  “哼。”

  朱純臣睜開了眼睛,習慣性的抬起手腕,掃了眼腕表“這吳三桂,真是好大的威風。”

  關寧軍的勤王大軍,一路風馳電掣的趕來京城。

  其出動之果決,行動之迅速,遠超之前十余年的歷次推三阻四的調動。

  按照之前的約定,巳時前后就該到了,未曾想竟是拖拉到現在還未出現。

  之所以不走廣渠門,而是來廣寧門,自是因為廣渠門外距離通州的賊軍太近。

  反倒是廣寧門外并無賊軍蹤跡,也是如今京師外七門之中,唯一一座還未封上的城門。

  一名婢女熟練的取出一瓶雪落琉璃赤琥珀,另外一名婢女則是拿出了晶瑩剔透的水晶杯。

  倒上大半杯的紅酒,恭敬遞至朱純臣的面前。

  喝上兩口,略顯古怪的味道,很符合朱純臣這些勛貴們,尋求與眾不同感覺的心態。

  “國公爺”

  馬車外,府中管家小聲稟報“大司馬來了。”

  朱純臣微皺眉頭,旋即舒展。

  放下水晶杯,起身下了馬車。

  “大司馬”

  “成國公”

  兵部尚書張縉彥,上前與朱純臣見禮。

  這位在歷史書上,是真正的三家三姓家奴。

  做著大明朝的兵部尚書,李闖來了主動開城門投降。

  李闖兵敗,他先是逃跑回鄉,之后又投了韃子。

  多年之后,卻是因為可笑的文字獄而被抓,流放寧古塔,最終死在了那兒。

  實際上這座城內,類似張縉彥這樣的人還有很多很多。

  “成國公。”

  張縉彥熟練掏出一盒香草,取出一根遞過來。

  這邊朱純臣也不客氣,接過之后拿出了琺瑯竹紋銀花火,點燃香葉,兩人一起吞云吐霧。

  “那平南伯,想來就要發達了。”

  “若是這次能守住京師,想來爵位還是能再升一升。”

  “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

  “這些軍頭各個都是囂張跋扈,不尊朝廷號令,待到天下太平,自當收拾他們。”

  “大司馬所言極是。”

  兩人被皇帝安排來迎接吳三桂,可等的人卻是遲到了。

  他們的身份何等尊貴,居然要在這兒等一個小小的軍頭,話語之間自然滿是抱怨之色。

  好在午時三刻的時候,吳三桂的人終于是來了。

  浩浩蕩蕩的騎兵,估摸著得有好幾千。

  打頭的家丁們,更是人人鐵甲在身,威武不凡,不愧是大名鼎鼎的關寧鐵騎。

  朱純臣與張縉彥對視一眼,整理了下身上的官服,邁步上前站在了城門內迎接。

  按理說,應該是出城門外迎接的。

  可誰讓吳三桂來的太晚,害他們苦等,干脆就不給他這個面子。

  浩蕩的騎兵行列,通過城門涌入城內。

  吳三桂等軍將紛紛下馬,來到朱純臣與張縉彥的面前見禮。

  “成國公”

  “本兵大人”

  吳三桂笑容滿面,連聲道歉“路上有些耽擱來晚了,還望國公爺,本兵大人見諒。”

  他招招手,自有家丁上前,捧著禮物。

  “聚寶樓的碧海如意自鳴鐘。”

  “還望二位笑納。”

  做工精美,裝飾漂亮,的確是好東西。

就是這送鐘  張縉彥是本兵,算是正管。

  這個時候還在拿腔拿調“平南伯,軍伍之事首重守時。”

  “若是耽擱了軍伍延期,那可是要治罪的!”

  這是文官們的傳統技能,下馬威。

  先拿捏一番這些軍頭,以后方才好指揮作戰。

  否則,軍頭跋扈不聽軍令,是要出大事的。

  自從于謙之后,大明就開始了以文馭武。

  打仗都是外行的文官們在指揮,也難怪明軍經常性的吃敗仗。

  這邊朱純臣,卻是皺起了眉頭。

  他的目光掃過,正源源不斷通過城門入內的關寧鐵騎“平南伯。”

  “陛下的意思,讓關寧軍在城外駐扎。”

  “平南伯帶些家丁入城即可。”

  張縉彥也察覺到了不對勁,急忙開口“陛下在平臺詔見,正等著平南伯呢。”

  “還是速速命各部兵馬出城為好。”

  吳三桂臉上的笑容淡了“那么聰明作甚。”

  “嗯?”朱純臣與張縉彥,心頭齊齊一緊。

  “既然你們看出來了,那就不裝了。”

  吳三桂似笑非笑的望著二人“還請二位好生待著,莫要傷了和氣。”

  此時他的家丁已經涌了上來,將朱純臣與張縉彥團團圍住。

  兩人驚怒交加“平南伯,這是何意?!”

  “你們知道的。”吳三桂搖頭“何必假裝不知道。”

  喊殺聲響起,入城的關寧軍沖上了城頭,將守在城頭的京營兵馬砍翻在地。

  “你你你”

  面色慘白如雪的張縉彥,手指顫抖的指向吳三桂“你敢造反?!”

  “不是造反。”

  吳三桂搖頭指正“是投賊。”

  “啊呸!”他趕忙擺手“是撥亂反正!求取新朝從龍之功。”

  朱純臣與張縉彥,直接就是傻眼了。

  好不容易等來的勤王大軍,竟然投賊了?

這這這  朱純臣壓住心頭驚怒,苦口婆心的勸說“長伯兄。”

  “你在大明可是世襲的勛貴啊。”

  “那林賊,據說是讀書人士紳,連帶著勛貴們一個都不放過。”

  “你從了他,是不會有好下場的。”

  “此時幡然醒悟還來得及,我等絕對不會多做言語,只當沒有此事如何?”

  “國公爺。”吳三桂似笑非笑的看著他“江南沒了,湖廣沒了,北直隸也沒了。”

  “兩廣云南福建,都被隔絕在千里之外。”

  “中原關中,皆入闖逆之手。”

  “這大明朝,還能撐幾天?”

  “大明朝的世襲勛貴,還能有幾天日子過?”

  “一頓飽和頓頓飽的區別,我還是知道的。”

  朱純臣面容苦澀。

  因為吳三桂說的都是真的。

  大明一十三省,大都已經淪為賊寇之手。

  剩下的那些,遠在天涯海角,壓根起不到作用。

  皇帝的圣旨,也就只能是在這京城內有點用處。

  大明最后一支野戰軍團,此時也投賊了。

  這大明,完蛋了。

  “平南伯所言極是!”這邊兵部尚書張縉彥,卻是突然正色開口“天子無道,禍害天下!”

  “當此日月換新顏之時,自有真命天子順應天命,取而代之!”

  “下官不才,愿為真命天子效犬馬之勞”

  “還望平南伯,代為引薦。”

  吳三桂與朱純臣,齊齊傻眼。

這讀書人,變臉變的可真快  眼見著事不可為,立馬翻臉跳船。

  連日月換新顏的話都說出來了,真是不要臉。

  “長伯兄。”

  這邊朱純臣也是正色以對“本兵所言極是,某也是這么想的。”

  “某雖不才,可也掌管著京營兵馬。”

  “愿攜京營將士,投奔明主!”

  吳三桂沉默了。

  片刻之后,他呵呵笑著。

  笑聲越來越大,直至仰頭大笑。

  “大明”

  “嘿!大明!”

  林道策馬,在諸多親衛的簇擁下,逐漸抵達廣渠門外。

  吳三桂等人,早已經在城外等候多時。

  “吳三桂”

  “朱純臣”

  “張縉彥”

  “陳演”

  “魏藻德”

  “鞏焴”

  “周鐘”

  “趙玉森”

  “王孫蕙”

  “張琦”

  人太多了,身穿大明官袍,出城來迎接自己這位逆賊的大明官,何止成百上千!

  “難怪崇禎的遺書上,對百官怨氣這么大。”

  馬背上的林道,失笑搖頭“皆是不忠不義之輩。”

  整個大明的朝堂百官,絕大部分都是不忠不義之輩,也難怪大明一路走向滅亡。

  林道駐馬,目光掃過跪伏于地的眾人“皇帝何在?”

  吳三桂急忙大喊“末將搜索皇宮,暫未尋著皇帝蹤跡。”

  他入城之后,立刻就是馬不停蹄的趕赴皇宮,去抓捕皇帝。

  可惜被御馬監的人馬阻攔,狠狠的打了一通廝殺大戰。

  好不容易在太監的幫助下入宮,卻是已經沒了皇帝的蹤跡。

  現在正忐忑不安之中。

  生怕林道認為自己辦事不力,乘機把關寧軍上下殺個干凈。

  這位林大帥,是真的有這份實力!

  “哦。”

  林道心想著‘大概是去煤山了。’

  他的目光掃過眾人,再度詢問“可有為大明殉者?”

  眾人心頭一緊,大帥這是什么意思?

  文官們雖然都是擅長揣摩人心,可此時卻也想明白大帥的心思。

  急于出頭的魏藻德,大聲回應。

  “下官魏藻德回大帥話,卻是有些臣僚勛貴,為大明殉。”

  “下官請大帥厚葬如斯人等。”

  眾人皆是看向了魏藻德。

  愚鈍些的,懵懂無知,還不明白魏藻德說這等話語是什么意思。

  可聰明人,卻是心中暗罵‘狗賊,動作真快!’

  魏藻德是在賭。

  賭林道是個珍惜羽毛的,厚葬為大明殉國之人,也算是名聲上好聽。

  若是賭對了,自是就此入了大帥的法眼,以后不敢說平步青云,可至少會讓大帥記下自己。

  若是賭錯了,那就只能是看命了。

  這可真的是,只要膽子大,未來的命運就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林道明白他的意思,似笑非笑的看過去。

  大明朝堂上從來不缺聰明人,可惜聰明勁都用在了坑大明上!

  “嘿”

  “大明!”

  請:m.llskw.org

哎呦文學網    諸天:從時空商人開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