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藍色的天空中,飄蕩著薄薄的彩云。
陽光透過云層灑落人間,落下無數斑駁光影。
如此美好的天氣下,京師紫禁城內,卻是陰云密布。
至于說陰云的源頭,唯有那位憤怒之中的大明天子。
“反賊,可惡!”
“朕的勤王兵馬都在哪!?”
滿目怒容的崇禎皇帝,將手中告急的奏疏,狠狠砸在了地上。
御書房內極為安靜,安靜到只有座鐘的噠噠聲響。
‘咚’
座鐘猛然發出整點報時的聲響,讓所有人都是心頭一緊。
皇帝一旦發作,外面的大臣們或許無事,可他們這些太監宮女們,必然是要遭罪。
“呼呼”
眉毛直跳的崇禎皇帝,握著拳頭鼻息加重,眼見著就要發作。
“皇爺”
之前抱病的秉筆太監王承恩,手里拿著份奏疏,一路小跑著進來,老臉上滿是歡喜之色“大喜啊”
“哼。”
崇禎皇帝冷笑不止“賊軍都屯兵八里橋了,還有什么可喜的?”
林道的大軍橫掃北直隸京畿之地,現如今兵鋒直指京師。
整個京師一日三驚,各種謠言滿天飛。
昨夜甚至爆發了賊人入城的謠言,鬧出來了好大一場動靜。
“皇爺,關寧軍來了!”
之前躲起來隱身的王承恩,一句話就讓崇禎皇帝臉上的陰云消散。
大明最后一支能戰的軍團,真的來勤王了?
黃臺吉破關南下的時候,關寧軍以守備山海關為由,沒來。
史可法督師勤王兵馬,連下十幾道命令的時候,關寧軍依舊沒來。
韃子蒙古聯軍大潰,朝廷下令攔截潰兵的時候,關寧軍還是沒來。
現在林賊的大軍,已然快要包圍京師了,關寧軍居然來了?
崇禎皇帝也是疑惑,向來聽調不聽宣的關寧軍,這次怎么如此聽話。
不過來的就好。
“好好。”崇禎皇帝松了口氣“傳旨,加封吳三桂為平南伯,賜銀一萬兩!”
他也是囊中羞澀。
皇宮里好幾萬張嘴,城內外那么多的京營兵馬,還有眾多勛貴皇親朝官們都要養活。
對于幾乎沒有了財政收入的崇禎皇帝來說,一萬兩的賞賜已經是下血本了。
因之前謊報賊軍潰敗的消息,而失去圣眷的王承恩,也是悄然松了口氣。
也不枉他發動全部力量,時刻關注各方消息。
總算是憑借關寧軍來援的喜訊,重新回到皇爺身邊。
“只盼平南伯,能擊退林賊,解京師之危難。”
無論外面是如何的風雨飄搖,對于他們這些太監們來說,皇爺永遠都是他們的天。
自古只聽聞過,文臣投降受重用,武將投降受重用的。
從來沒聽說過,太監投降了還能被重用的。
這等危機時刻,也只有太監才會真心希望危機緩解。
“平南伯,全靠你了。”
薊縣,關寧軍大營。
隨手將朝廷送來的封賞圣旨扔在一旁,吳三桂急切詢問“林大帥那邊可有回信?”
征募隨行的山海關士紳李友松,上前回應“派去的人還未回來。”
神色焦急的吳三桂,起身不斷來回踱步。
“我等只是求活而已,大帥在猶豫什么呢?”
林道在猶豫,這幾萬關寧軍,要如何方能徹底剿滅,同時不給自己這邊帶來過大的損失。
“校場發餉,莫帶兵甲?”
“關寧軍又不是傻子!”
“直接大軍開戰?”
“這個時候的戰損不值得。”
“麻煩。”
如何處置關寧軍,對他來說也是個小小的難題。
對于吳三桂等常年與韃子接戰前線的關寧軍軍將們來說,這世間再沒誰能比他們更加了解,韃子的兵馬有多能打。
真以為關寧軍天生就喜歡陣前轉進如風?
還不是被韃子們給逼的!
韃子軍中,隨便一個披甲人,戰斗力就跟關寧軍的家丁差不多。
也就是說,韃子有大幾萬的家丁。
當年的李成梁,也不過八千家丁而已。
可如此強大的韃子,還是在黃臺吉的親自帶領下,去跟林道作戰。
結果呢,近乎全軍覆沒!
連戰無不勝的黃臺吉都死了!
對于韃子來說,這是天災級別的噩耗。
而對于關寧軍來說,同樣是晴天霹靂般的消息。
他們是大明的兵馬,而林道是造反的賊軍。
也就是說,關寧軍早晚要對上擊滅了韃子大軍的林道所部。
面對著比韃子還要恐怖能戰的林道兵馬,關寧軍上下所有人都是一個心思。
“打不了!”
既然打不了,那就只有投了。
身在通州的林道,終于下了決斷“回去告訴吳三桂,讓他親自來見我。”
他可沒有名人收藏癖。
召喚吳三桂,也是想親眼見見這位著名的墻頭草。
給他下幾個套,看他踩不踩。
踩上的話,直接干掉。
不踩的話,就讓關寧軍暫且茍延殘喘一番,就當做是廢物利用。
林道從未想過放過關寧軍一馬,更加不可能收編這批早就被養刁了的驕兵悍將。
每年幾百萬兩遼餉養出來的關寧軍,早已經是自成體系。
這樣一支驕兵悍將,誰給銀子就跟誰,而且還只是名義上的跟隨,類似于雇傭軍。
林道有銀子,但是不會給他們。
甚至還打算,從物理方面徹底消除這個怪胎毒瘤。
接到消息的吳三桂沒有猶豫,甚至來的很快。
他只帶著一批家丁,快馬加鞭的趕到了通州。
經過了仔細搜查,吳三桂終于是見著了林道。
“吳三桂,拜見大帥!”
新任的平南伯,做事非常有決心有毅力,既然決定投了,那是毫不猶豫的堅定投過去。
“你就是吳三桂?”
林道仔細打量著眼前之人。
身材高大魁梧,一看就是孔武有力之人。
國字臉,相貌堂堂,望之就似忠義之人。
“卑職正是吳三桂!”
吳三桂再行大禮重重叩首,聲音洪亮。
歷史上他見著多爾袞的時候,也是這般一跪到底。
林道笑問“關寧軍,真的愿意投我?”
“是。”頭皮貼在地上的吳三桂,當即回應“關寧軍上下馬軍萬騎,步卒四萬余,皆愿為大帥效死!”
這是他們最后的資本,特意在大帥面前點出來。
林道打量著他,再度開口“我這里,可沒有遼餉給你們。”
“大帥明鑒!”
吳三桂頭也不抬“說是遼餉,可未出京城就已飄沒三成。”
“上至督師監軍太監巡撫衙門,下至地方糧道各路再分潤三成。”
“再有時長拖欠,支付建造城堡款項等,我等關寧軍真正到手之數,并無外界傳聞那般之多。”
這也是大明的傳統了。
只要是朝廷的錢糧,總會有伸出無數爽手上下摸索扣抓。
真正能夠實際用上正事的,能有三成就不錯了。
“不用跟我解釋這些。”林道干脆搖頭“我這里沒有遼餉,而且也不會給你們發軍資糧草。”
吳三桂終于抬起了頭,望向林道的目光滿是疑惑。
這是要餓死關寧軍?
太瞧不起人了吧。
我們可是五萬兵馬!
就算是五萬頭豬,撞也能撞死你們不少人!
帳內氣氛,明顯有些壓抑。
“既然愿意投我。”
林道盯著他的臉“總該納一份投名狀。”
“拿下京師如何?”
沒提好處,全都是要求。
這不是胡言亂語,而是基于實力上的碾壓。
消滅關寧軍,對于林道來說只是多費些事兒。
吳三桂神色變幻不定“關寧軍上下,愿為大帥效死。”
“只是,只是”
只是你不發錢糧,還想讓我們給你賣命?
這也太瞧不起人了吧?
林道板著臉,面如生鐵“爾等不愿?”
“若是不愿,你可以走了。”
大明已經完了。
林賊都打到京師門口了。
河南陜西等地,也是落入了李闖的手中。
蜷縮在山海關一帶的關寧軍,根本養活不起自己。
他們不投林道的話,就只能是去投韃子。
黃臺吉戰敗之前,他們更加愿意投韃子。
可黃臺吉戰敗了之后還要去投,那純屬腦子有病。
跟辛亥之后跑去當太監一樣的有毛病。
他們沒得選。
吳三桂再度俯身“愿為大帥效死!”
“拿下京師。”林道站起身來,俯視跪在地上行大禮的吳三桂“行拷餉之事,到時候分關寧軍半成收入。”
京師之后,還有關外韃子,還有草原部落,還有朝鮮,還有德川幕府,還有海外蠻夷等等等等。
關寧軍,最終將會徹底消耗在無窮無盡的戰爭之中。
也算是廢物利用了。
聽到這話,吳三桂的心氣一下子就起來了。
他太知道京師里是何等富裕了。
那些個勛貴朝臣,皇親國戚的哪個不是身價巨萬?
也就皇帝是個窮鬼。
就是半成太少了 他張了張嘴,想要再多少爭取一些。
最起碼給個一成也好。
林道這里卻是直接揮手“三日之內,我要見著結果。”
“若是辦不到,關寧軍也沒留下的必要。”
“三天?”吳三桂心頭一緊。
關寧軍在薊縣,三天跑到京師都夠嗆,更別提還要奪取京師。
他有很多話想說,可林道卻是已經直接轉身離去。
整個關寧軍對他來說,也不過是工具人罷了。
能用就用,不能用就順手毀掉。
他可不是大明,需要仰仗這些驕兵悍將來保護最后的遮羞布。
“事情沒辦成,我就滅了你們!”
請: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