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道上的松本布朗,已經從比賽工程師水谷翔那里,得知了自己第二圈的用時。
他身為本田賽車學院的學員,自然無比清楚這個圈速意味著什么,但某種意義上來說還不夠保險。
只有自己跑進2分25秒,才能百分百的提前奠定勝局。
想到這里,神經一直緊繃的松本布朗,臉上不由浮現出一抹笑意。
這一刻他對于自己的車技充滿信心,感覺雨天駕駛的難度并沒有想象中大,圈速再提升兩秒多并非不可能。
第三圈松本布朗的車速越來越快,很多彎道的走線逐漸變得大膽起來,他準備在這一圈全力PUSH進2分25秒,直接給那個中國佬宣判“死刑”!
P房內壁掛屏幕上的分段計時,顯示出松本布朗的前半段圈速對比上一圈,已經足足提升了一秒。按照后半段高速彎居多的賽道布局,應該還能推出更快的速度。
“看來松本君認真了,這才是他的全力以赴。”
“第一次雨天賽道訓練就能跑進2分25秒,確實很有實力。”
“不知道松本君跟星野君,到底誰的速度更快。”
P房內的賽車學員,此時徹底把陳向北給遺忘,單純討論起松本布朗的實力。
畢竟一個注定要滾蛋的中國菜鳥,已經沒有任何討論,亦或者說嘲諷的意義。
別說賽車學員,就連P房內的本田團隊成員,也已經不再關注陳向北的對賭,紛紛流露出對松本布朗的贊賞神態。
這名才十六歲的方程式新人,第一次雨天賽道就展現出自己良好的適應力跟潛力,保持下去未來絕對大有可為!
很快松本布朗就來到了賽道12、13號彎面前,單純的12號彎就是一個長弧線右轉高速彎,可以說沒什么難度。
但是緊接著的13號彎卻是一個小角度的左轉彎,中間沒有任何的直接過渡,車手需要全程在彎道中剎車制動,連續變道找到兩個彎心才能完美過彎。
想想看濕滑的路面環境,高速行駛狀態下,一邊踩著剎車,一邊變道切線入彎是什么感受 如果想象不出來的話,可以回憶駕校教練經常叮囑的那句話,雨天上高速路不要急打方向盤變道,更不要邊打方向盤還踩剎車,你這一腳下去就會立馬失控!
松本布朗已經在鈴鹿賽道訓練了個把月,自然非常清楚這兩個彎道的跑法,只是在雨天要做到循跡制動,對剎車力度得保持極其精準。
原因在于雨水會在賽道上形成潤滑層,剎車距離會延長百分之三十到五十。
就好比玩過電腦游戲跑跑卡丁車的,突然有一天設定漂移距離拉長百分之三十,絕對會不適應到處撞墻。
現在松本布朗就遇到這種問題,他想要突破圈速做到循跡制動,卻發現車速依舊過彎有點剎不住的跡象。
沒辦法他只能加大力度踩下剎,可方程式賽車的制動效果非常猛,力度一旦超過臨界值輪胎就會當場鎖死!
雨天輪胎只要鎖死,就意味著沒有辦法靠轉動跟槽紋來排水,路面跟車輪之間立馬就會形成一層水膜,讓賽車徹底的喪失抓地力。
“完了。”
P房內澤野弘樹看到剎車曲線出現變化的那一刻,就默默念叨出這兩字,松本布朗終究還是無法掌控“失控”。
就如同澤野弘樹判斷的那樣,屏幕畫面中松本布朗剎車踩下去的那一刻,賽車當即出現甩尾不受控的從賽道上滑出去,然后陷在路肩外的砂石緩沖區。
這一幕的出現,直接讓P房內成員全部看呆了,誰都沒想到意外會來的如此突然。
就連松本布朗自己,此刻都是坐在駕駛艙不知所措,他完全沒想過自己會沖出賽道,更沒有預料到雨天原來只要超過賽車的臨界值,就會就會毫無防備的徹底失控。
某種義上來說,這就是雨戰的魅力,你永遠不知道勝利跟失控哪一個先來。
“去把松本賽車推回來,2分27秒691就是他的最快圈速。”
澤野弘樹打破了P房的寂靜,雨天賽車失控是很常見的場景,只能證明松本布朗沒有跑進2分25秒的實力。
不過哪怕如此,中國新人想要跑出2分22秒691的圈速,依舊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強行全速推進的后果,就是復現沖出賽道的場景!
“陳向北,上車駕駛。”
“是,澤野總監。”
回這句話的時候,陳向北其實暗暗松了一口氣。
要知道正常情況下F1全雨胎的圈速,要比干胎慢15到20秒。
雷諾賽車由于速度上限較低,干胎跟雨胎的圈速差距沒那么大,理論上應該在15秒以內。
如果松本布朗真的跑進2分25秒,那就意味著陳向北必須跑進2分20秒才能。
說實話,這個圈速陳向北沒有絕對的信心。
原因很簡單,他沒跑過鈴鹿賽道。
上輩子陳向北在國內跑完卡丁車之后,就得到車隊青訓計劃的贊助,前往歐洲接受方程式賽車訓練。
諸如F3,F2這種賽事,考慮到運輸跟運營的成本,他們并不像F1一樣全球飛,大多數情況下會選擇在歐洲賽道進行比賽。
這就意味著陳向北對鈴鹿賽道的熟悉,全部來自于賽車模擬器。
開賽車模擬器是方程式車手必不可少的一環,但哪怕最為尖端的模擬器技術,對于賽車真實狀態的模擬程度,也僅能達到百分之七八十的樣子。
對于方程式賽車而言,百分之一的失誤,都將造成接近百分之百的事故。
想要避免這種場景的出現,那么剩下百分之二三十的誤差,就得靠車手個人能力去填補!
雖然陳向北沒有實地跑過,但整條鈴鹿賽道的地圖,卻如同雕刻一般烙印在他的腦海中。
并且不止于鈴鹿賽道,只要舉辦過F1大獎賽的賽道,陳向北通通會在賽車模擬器上瘋狂練習,并且把它們一一銘記。
陳向北之所以會這樣做,就在于他想抓住進入F1的最后可能,那便是一個不期而至的“代打”機會。
F1正式車手遭遇事故,病痛或者其他意外情況下,車隊會讓替補車手上場“代打”,這時候你就得通過一場比賽征服所有人,來證明自己擁有駕馭賽車的實力。
這個時代的小林可夢偉,后世的德弗里斯,都是通過“代打”上場首戰拿分,從而獲得了下一年的正式車手合同。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曾經陳向北就時時刻刻在準備著!
除此之外,陳向北敢放言讓5秒,就是雨戰給他的勇氣。
越惡劣復雜的賽道環境,就越容易放大車手之間的實力差距。
事實證明陳向北判斷的沒錯,松本布朗駕馭不了賽車的極限,最終沖出了賽道。
但這吊毛的實力,也有點超乎陳向北的預料,沒想到他還真有機會跑進2分25秒。
不過沒有絕對的信心,不代表沒有信心。
只要坐進賽車駕駛艙,陳向北就會拋棄雜念,哪怕松本布朗跑進來2分25秒,那他會用更加瘋狂激進的跑法,去超越換算下來的賽道記錄,直至領先5秒為止!
想要成為一名F1車手,就不能把卡丁車或者初階方程式的賽道記錄放在眼中,它們僅僅是用來打破的數字。
亦或者換一種方式形容,每一名F1車手,都完成了對卡丁車或者初階方程式賽事的橫掃,成為了那個碾壓眾生的存在。
做不到這些的車手,注定無法扣開F1殿堂的大門!
戴好頭盔坐進駕駛艙,一股熟悉的感覺油然而生,同制式的雷諾賽車,陳向北曾經開過整整一年。
相比較華賽的CFR2000,這輛雷諾賽車單論馬力,其實還少了10匹。
但賽車的速度跟上限,決定因素不僅僅只有馬力。
雷諾賽車得益于全球的普及,無數車手數據給它提供了改進優化空間。
無論是輕量化、極限速度、底盤調教,動力響應等等方面,可以說都碾壓了手工作坊模式的CFR2000賽車。
伴隨著雷諾賽車點火啟動,引擎轟鳴聲直沖陳向北的大腦,讓他有著一種難以言喻的快感跟興奮,自己又一次體驗到這種熱血沸騰的感覺。
“向北,準備好了嗎”
澤野弘樹開口詢問了一句。
陳向北點了點頭,然后放下了自己的頭盔面罩。
松離合掛檔起步,雷諾賽車緩緩朝著賽道方向駛去,直至停在之前松本布朗的同個發車格上面。
這時候陳向北目光鎖定賽道上方的發車指示燈,同時左手按下離合器撥片掛入一檔,右腳輕轟油門拉高引擎的轉速。
P房內澤野弘樹跟水谷翔兩人,正在密切關注著賽車各項數據的變化,他們幾乎同時發現了一個很不尋常的點。
那就是陳向北的起步轉速,足足比之前松本布朗高了一千轉,并且轉速保持著極其穩定,數字浮動區間僅僅兩位數!
“這個中國新人陳向北,油門力度控制的很精準,不過這么高的轉速起步,我認為他一定會打滑。”
水谷翔沒有委婉,直接給出了評斷!
方程式賽車推重比很夸張,轉速哪怕突破臨界值一兩百轉,就有極大可能起步空轉打滑。
之前松本布朗就出現了起步輕微打滑的狀況,現在陳向北足足高了一千轉,他憑什么能控制住 澤野弘樹沒有回話,心里面卻偏向于認同水谷翔。
陳向北起步轉速太高了,他猜測的可能因素,便是對賭同樣影響到了中國新人的心態。
松本布朗為了贏,選擇了極其保守姿態,反正他占據著5秒優勢。
陳向北想要贏,就必須激進冒險,否則常規跑法毫無勝算。
兩人剛好處于對立面,就看誰技高一籌了。
伴隨著賽道指示燈一盞盞亮起,回到P房的松本布朗望著賽道畫面,都已經下意識屏住呼吸。
紅燈熄滅的瞬間,雷諾賽車的轟鳴聲響起,陳向北如同離弦之箭一般沖了出去,力矩曲線顯示他沒有絲毫的打滑。
沒打滑這么快 P房內本田團隊成員跟賽車學員們,腦海中冒出兩個完全不同的念頭。
一方是看到了賽車數據感到不可思議,另一方則是從屏幕上肉眼可見,陳向北的起步領先了松本布朗一大截。
甚至可以這么說,算上升檔提速,單單這個起步中國佬能快0.5秒!
就連見多識廣的澤野弘樹,對于這一幕都有些懵了,要不是陳向北還在跑,他真想到賽道上看看那發車位到底有什么區別 可接下來讓他們更震撼的還在后面,同樣是第一次跑,陳向北進1、2號的時候,直接就是常規入彎線吃路肩,仿佛壓根沒考慮過雨天的絲滑。
這到底是實力使然,還是說無知者無畏 “水谷,把松本的分段圈速調出來進行對比!”
想要得到這個答案,最好的方式就是用兩人賽道數據進行對比。
澤野弘樹心中已經隱隱有種預感,就這個起步跟1、2號彎的速度,陳向北可能已經領先了松本布朗超過1秒。
難道說華賽傳輸過來的車手數據,真就沒有絲毫作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