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55章 新的命令

  28日凌晨三點,髪雞專家強撐著起來研究完杜布雷號傳回的資料后,迅速轉發給了同樣派出戰艦的盟友。

  凌晨四點,馬特被探員從家中帶上轎車,送到了智庫的研究室。

  五分鐘后,一段模糊的視頻通過電視機放映。

  這是杜布雷號拍攝的當時影像,因為拍攝設備是數碼相機且戰艦上搭載了先進的無線數據傳輸系統,用原始的MPEG1格式壓縮發射來8幀的圖像,發送回本土后再壓縮傳給智庫。

  而事發時也是深夜,原始影像通過探照燈和反光還能看個大概,現在放映的畫面看上去就好像拍攝的TGV高鐵進站一樣,只有一道泛白的巨物卡頓地閃過去。

  8幀的影像根本沒法看,經過了3倍加速處理后細節更少,實際反而是口頭資料和照片更有說服力。

  但是,不管怎么樣,資料都能有力的證明卡爾號以近70節高速狂飆了近一個小時,已經錯過杜布雷號繼續北上,向加勒比海進發。

  馬特和其余的艦船專家又調出有關那條驅逐艦的航拍圖以及福克蘭島拍攝影像,確認不太可能是水翼船構型。

  水翼船設計的船體高出水面許多,并且能看出明顯特征,卡爾號顯然不是,就是常見的二戰高速大型驅逐艦。

  “從抓拍的照片和視頻上看,卡爾號排水量比杜布雷號略小,更窄,2000到2500噸左右,如果推進到35節,5.5到6萬馬力是足夠的。”

  馬特邊說邊在黑板上劃出卡爾號的艦形和動力布局,唰唰寫下了“60000”的數字:

  “忽略高速下螺旋槳接觸大量氣泡效率變低的因素,即使僅以興波阻力為主要障礙,速度的提升倍率與推進功率的立方成正比,35節翻2倍到70節,意味著動力是8倍,48萬匹馬力。

  實際上影響因素更多,可能還要乘以1.5,甚至乘以2,實際不少于60到90萬匹。”

  駭人的結論出現在黑板上,一群人幾乎不敢呼吸。

  尼米茲級核航母多少萬功率?26萬匹31節。

  企業號28萬匹35節,小鷹號28萬匹33節。

  區區兩千多噸甚至沒有反應堆加推進系統重的驅逐艦,輸出了兩倍多于企業號的動力。

  甚至它的風阻都沒有經過優化,從已有影像資料上看幾乎沒有風阻設計,狂暴的氣流形成了艦尾紊亂的水汽風暴,甚至造成了杜布雷號電子系統短暫失靈。

  髪雞已經緊急要求杜布雷號不得冒進,對后續戰艦保持遠距離觀察。

  要是五萬多噸的俾斯麥號也以70節來一趟大飆車,怕不是能把杜布雷號直接刮翻。

  “在這個速度下,導彈的命中率都會降低20,30甚至更多。”

  一名艦載武器專家艱難的搖頭,本來隨著導彈技術進步,軍艦速度30節還是40節意義不大,都無法逃過導彈所以戰后軍艦總體航速在下降。

  但速度提升到了60節甚至70節,一切有了質的改變。

  “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根據杜布雷號的記錄,卡爾號在短短8秒內完成過兩次大轉向才靠近杜布雷號,即使有船舵能承受巨大的扭矩,輕薄的船體也無法經得住如此轉向,輕則船體扭曲,重則直接撕裂。”

  馬特又補充了更加嚇人的一點,讓專家們更是冷汗直流,幾千噸的卡爾號簡直像一輛汽車靈活,竟然還能玩漂移!

  好一會后,終于有人說出了那個媒體猜測的暴論:

  “或許,這真的是一支亡靈艦隊。”

  可怕的結論送到了情報部,經過再三核實后,伴隨著最高指示一起發送給了大西洋艦隊。

  凌晨五點,經過了各個機構半夜起來分析匯總,又由決策機構復核后,大西洋艦隊拿到了N手情報以及新的指令。

  原來的大西洋特混艦隊組建并沒有太過明確的目的,只是為了防止第二艦隊北上靠近本土,以及阻止其靠近巴拿馬。

  現在,新的指令是:在非公開情況下,嘗試收編第二艦隊放棄目標,并將其戰艦盡可能完整的帶回本土(注:嚴禁主動開火,以拉攏為主,可給出優厚條件)。

  先看指令的道爾頓和艾德文腦瓜子都嗡嗡響,收編一整支艦隊?多么天方夜譚的想法。

  在看整理后卡爾號70節飆車的情報,兩人又瞬間明白了。

  如果能得到這樣的超級推進技術,其意義一點也不比土星五號更低。

  想象一下,就算降低標準,特混艦隊的最高時速能維持50節一個小時都是個夸張的概念,很多海軍戰術都將發生全面革新,很多導彈也會被逼升級換代。

  就連以后的攻擊核潛艇都會被廢掉一只手,魚雷根本追不上戰艦,只剩下導彈可用。

  但是,如何收編這么一支艦隊?

  事實上,率先得到消息的髪雞之所以愿意幾個小時后就分享消息,一大原因就是自身沒能力截停這支艦隊,希望最后能共享技術。

  道爾頓深刻懷疑他們已經與帶英交涉過,并且已經達成了某些協定。

  不出所料,早上7點許,道爾頓詢問IAA,帶英正在緊急聯系正在地中海的“無敵號”航母,以及本土的“皇家方舟號”航母,疑似準備調離。

  而髪雞準備退役的克萊蒙梭號港口也出現大量人員,可能準備出動。

  本來一支莫名的二戰艦隊重要性頂多排在A級,現在是AAA級了。

  道爾頓做了個很冒險的決定:

  “分兵吧,喬治號帶領兩條提康德羅加離開編隊,向西穿過多米尼加守住加勒比海,攔截卡爾號。

  剩下的護衛艦跟隨戰列艦,沿西部島嶼群前往巴硒,第二艦隊的戰列艦肯定沒有那么快。”

  攔截一條驅逐艦用不著戰列艦出馬,而且有航母搭載飛機,搜索小目標更加容易。

  片刻后,幾條戰艦的艦長都同意這個提議,航母有兩條提康德羅加保護足以免除導彈威脅,只要保持距離是安全的。

  這樣原來的混編艦隊就變成了一支單獨的航母艦隊,以及純粹的主力艦艦隊。

  與此同時大西洋艦隊聯絡了歐州混合艦隊和杜布雷號,得知杜布雷號即將遭遇疑似第二艦隊前出的三條戰列艦。

  之所以是疑似,是因為雷達信號非常亂,只能非常模糊的辨認出三個目標,有時候還會融合成一個或者兩個,雷達信號特征更像是海上風暴,但又比真風暴小很多。

  移動速度37節,雷達信號特征紊亂,讓杜布雷號懷疑有電子干擾設備,決定更加小心。

  而圭那亞已經起飛了一架C160,準備前出偵查。

哎呦文學網    說好的民企,空天母艦什么鬼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