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六百四十二章 風波難靖平

  寧榮街,伯爵府,賈琮院。

  五月過半,天氣漸漸炎熱,每日辰時過后,天宇陽光披散,少了春日的柔和,多了初夏之耀眼。

  賈琮坐在書案前,翻閱幾份文牘,又在一張宣紙上寫寫畫畫。

  自入宮向嘉昭帝稟述后膛槍事務,出宮后賈琮便編訂營造方略。

  方略經嘉昭帝御覽后,皇帝召集工部、戶部尚書,就賈琮擬定方略,限定最后時限,命各衙分責籌備,加募工匠和采買營造材料。

  這日是休沐之日,賈琮雖閑居在家,大早起來便進了書房,籌算工坊需招募工匠人數,各營造工間人員分配等事,并一一做了筆錄。

  又將劉士振測算后膛槍營造賬目,其中所需精鐵、木材、火藥等耗材清單,仔細推敲數遍,并標注遺漏和不足之處。

  辰時過去之后,日頭漸爬高,靠著書案的雕花窗欞,漏進大片班駁的日影。

  隨著時間流逝,那斑駁搖曳的光影,在檀木桌面上緩緩游移,讓賈琮眼前耀眼生光。

  正在書房里擦拭書架的英蓮,放下手中棉布,急忙走到書桌之前,將靠窗的倒卷竹簾,輕輕放下一半,便遮去那片光影。

  時入初夏,陽火漸生,賈琮和身邊的姑娘丫鬟,都換下綿軟擋風的春裝,換上單薄輕軟的夏裝。

  英蓮今日穿件月白圓領紗衣,外穿藍色綠萼梅枝刺繡背心,下身系條單色無繡白綾裙,窈窕靈巧,秀美嬌嫩,養人眼目。

  夏風炎炎,裳薄膚潤透香,豆蔻梢頭春色淺,新試紗衣,拂袖東風軟…

  竹簾尚未遮盡的最后一縷日光,正照在英蓮俏美的臉頰,眉心胭脂痣嫣紅璀璨,動人心魄。

  賈琮感覺書桌上光線變得柔和,抬頭看去,正和英蓮目光相遇,兩人不自禁相視一笑。

  堂屋里向陽的圈椅上,晴雯正在穿針引線,修長秀眉似蹙非蹙,一雙剪水明眸,專注盯著手中針線。

  她正縫制一件松煙綠軟煙羅小衣,里面還加了月白紗里子,這是給賈琮夏天穿的里衣。

  隨著辰時將盡,日頭漸漸升高,炎火初盛,院子里苗圃中的花木,有些無精打采。

  賈琮透過窗戶望去,看到齡官推開房門,發髻鴉黑,纖腰裊裊,腳步輕盈,頭上那支春蘭鑲珠累絲金簪,在艷陽下光華閃爍。

  她拎著墻角的水壺,在太平缸中灌滿清水,提著裙角,給花圃里的綠植細心澆水。

  齡官出身貧寒,比其他姑娘多知田畝之事,知道盛夏之時,花木都需午時前澆水,不然讓陽光炙烤,很容易蔫壞枯萎。

  等到齡官還沒澆遍苗圃,芷芍領著兩個小丫鬟,在院子里掛上皮繩,將各人洗滌過的春裳,都掛出去晾曬,然后就要裝箱,以待來年。

  賈琮看著院子里各人忙碌,心中感到和暖安定,又將手中的稿紙文牘翻閱一遍,等到理清頭緒細節,便收拾起來放回書架。

  英蓮一邊擦拭書架,問道:“少爺今日休沐,怎么也這么忙碌,還要忙衙門里的事情?”

  賈琮笑道:“最近衙門事情多,其中多費心思,倒不是因為是公務,只是覺得有必要做好它。”

  此時,院門外傳來腳步聲,賈琮聽到芷芍的清脆悅耳的聲音:“史大姑娘、邢姑娘來了,三爺正在書房呢。”

  賈琮看到書房門口人影晃動,史湘云笑容燦然的進來,身后跟著臉帶微笑的邢岫煙。

  她們的丫鬟葵官和篆兒,手中捧著幾色禮物,也跟著進了書房。

  史湘云穿一件大紅底金色竹葉紋交領長襖,配條白色暗花百褶裙,紅艷俏麗,光彩照人。

  她見賈琮盯著她身上衣裙瞧,倒是半點不害羞,還在賈琮面前轉了一圈,裙角微微綻放,大方的向他展示。

  笑道:“三哥哥,我的新衫子是不是很好看,你是不是看得有些眼熟?”

  賈琮笑道:“看著的確有些眼熟,一時想不起來罷了。”

  湘云笑道:“去年三哥哥得了宮中賞的上等貢緞,知道我愛穿紅,就送了我一匹金竹紋紅緞,可不就用這個做的,你自己竟忘了。”

  賈琮有些恍然,笑道:“你一說我就想到了,果然有這事,那匹布料送給云妹妹,還真是送對人了,這衣裳妹妹穿了真是好看。”

  湘云聽了賈琮夸贊,心中高興,笑容愈發燦爛俏麗,說道:“我知道三哥哥今日休沐,我可是特地來送禮的。”

  說著便指了指葵官和篆兒手中的禮物,說道:“嬸娘從金陵寄來好多箱禮物,皆為江南特產。

  都是些姑蘇綢緞、茶葉、瓷器、扇子香袋、竹編涼席、香膏線香等物件。

  我一大早就跑不停,老太太、太太、鳳姐姐、各處姊妹都送過了,這份是給三哥哥的。”

  英蓮上來接過東西,賈琮饒有興致擺弄把玩。

  史湘云笑道:“我知道三哥哥經常往來江南,這些物件都是見慣的,想來也不太稀罕,左右就是個禮數。

  這份可是嬸娘事先挑好的,特地說給三哥哥留的,連對我都沒這么待見,也是奇怪了…”

  賈琮想到保齡侯史鼐被調往金陵,接替張康年繼任陪都兵部右侍郎,多半是諸事順暢。

  不然保齡侯李氏也不會有這等閑心,準備各式禮物寄回神京送人。

  笑道:“我雖去過幾次江南,但每次都是來去匆匆,哪里見過多少東西,這些物件自然是稀罕的。

  云妹妹,世叔去了金陵履職,一切可好?”

  湘云突然有些苦笑,說道:“嬸娘信中都說了,二叔在那里做官可得意了,人人都敬他是神京貴勛,做起公務也便利許多。

  嬸娘還說金陵水潤溫和,不像神京干硬寒冷,處處都好,我聽著他們都樂不思蜀了,多半以后丟我在神京不管不顧了…”

  賈琮笑道:“世叔仕途順暢,那也是好事,他們以后長居金陵,就算不管妹妹也無妨,我養著妹妹就是,保管不讓妹妹委屈了。”

  湘云爽朗一笑,說道:“三哥哥這話我記住了,以后可不許抵賴不管,我知道三哥哥有銀子,以后安心吃你的大戶就成。”

  一旁的邢岫煙突然問道:“表哥,原先不是說十五日殿試放榜,怎么過去這么多天,也沒個動靜呢?”

  湘云也眼睛一亮,嚷道:“我也一直惦記這事,都說三哥哥是會元,殿試必定也要高中的,我就等著看稀罕呢,怎么過去好多天,也沒個動靜?”

  賈琮聽了兩人的話,臉色也微微一凝,自那日他出宮之后,關于春闈舞弊大案,又發生了不少風波,如今依舊沒有平息。

  當日日落時分,大理寺大批人馬直入推事院,帶走了所有會試舞弊疑犯,消息就此傳開,舞弊大案轉由大理寺主審。

  之后官場出現傳言,推事院周君興因吳梁之死,入宮請罪,在乾陽殿門口跪兩個時辰,當今圣上都沒接見。

  最后讓郭霖傳話,讓他小心任事,如再出差錯,數罪歸一,嚴懲不貸,然后就被轟出宮門。

  消息在市井傳開之后,不管是在朝官員,還是滯留京中的貢士舉子,幾乎人人稱快。

  持續數日的落榜舉子離京潮,也就此平息下來。

  但是,一波已平,一波又起。

  就在賈琮出宮兩日后,有數十個落榜舉子,聚集禮部衙門,敲響衙門口堂鼓,聯名上書申述。

  舉告本屆春闈屬官行為不軌,會試下場前,接受考生拜謁奉迎,詩文吹捧,擬題點撥,辱沒科舉清名,致使舞弊之事孳生。

  今科落榜舉子七十三人聯名舉告,對本屆會試判卷存疑,上書朝廷予以清查,昭告士林,以正科舉清譽。

  舉子述狀還附錄羅列諸般私隱,即數十名春闈屬官不軌之舉,他們在會試之前,與那些舉子拜謁交往,甚至有金銀賄賂記錄。

  禮部接到舉子舉告之后,大為震驚,禮部尚書郭佑昌當日入宮,向嘉昭帝稟告此事,皇帝因此大為震怒。

  都察院左都御史周顯揚,彈劾春闈屬官舉止失矩,導致會試孽生舞弊之事。

  嘉昭帝讓大理寺、推事院嚴查此事,但這屬于朝廷自查自糾之舉,涉事尺度和深度,皆由皇帝和官員相機掌控。

  但如今七十多名舉子聯名舉告,將春闈官員不軌之事,擺到青天白日之下,眾目睽睽,世人矚目。

  事態如此演變,皇帝和官員驟然失去主動,還如何掌控此事尺度,也難怪嘉昭帝為之震怒。

  前番舞弊案要犯吳梁自盡,已經讓科舉大案陷入尷尬之境。

  如今七十三名舉子聯名舉告,來勢洶洶,即便周君興這等狠辣酷吏,也不敢輕舉妄動。

  而且事情還不止于此,首批七十三聯名舉告之后,在神京城內鼓蕩出偌大漣漪。

  雖經過前幾日舉子離京風潮,落榜舉子大多數都已離京,但還有不少舉子因各種原因,滯留神京未去。

  況且雍州本地舉子也不在少數,兩者相加,神京城內尚有近千落榜舉子,人數威勢著實可觀。

  許多舉子知曉同年舉動,心生亂中取利之念,有樣學樣,鼓動風潮,之后又有兩批舉子聯名舉告…

  原本七十三人聯名舉告,聲勢已頗為驚人,皇帝和官員都不敢等閑視之,再加上難于預料的后來者。

  此事已成法不責眾之勢,禮部、大理寺等衙門,深知事態嚴峻,愈發慎重處置,不敢有絲毫過激之舉。

  原本以周君興的險惡意圖,出現這等舉告風潮,多半正中他的下懷,定會借機張大局勢,網羅罪責,以彰推事院之功。

  但吳梁意外自盡,他身背罪愆,皇帝嚴厲訓斥,周君興收斂自保尚且不及,哪里還敢招惹。

  面臨此局,他更是緊跟大理寺步調處事,不敢稍有逾越。

  那份七十三名舉止聯名述狀附錄,經大理寺和推事院核查,上面所列春闈官員不軌之舉,竟然無一不是實事。

  這份述狀附錄,比大理寺和推事院翻查所得,還要詳盡許多,并且更具份量…

  其實出現這樣的情形,仔細想來都在情理之中。

  會試開考之前,因那本藍皮冊子引導,應試舉子掀起拜謁春闈待選官員風潮,這種事情本就瞞不住旁人。

  舉子之間又是相互走動交往,或是飲宴之中,或是話語交談,總會相互說起拜訪過某某官員,以及拜謁之中發生何事。

  所以,那些春闈官員有過逾矩之舉,最清楚就是今科舉子,這份供狀附錄會這等詳盡,一點都不讓人奇怪。

  但是,附錄上除尋常的拜謁記錄,還記載數起官員貪鄙之事,皆為春闈待選官員,厚顏收受舉子財物饋贈。

  經大理寺和推事院核查,最終都是確有其事,涉事官員已不僅是行為失矩,而是貪污失廉之罪。

  但大理寺問詢相關舉告舉子,供狀上涉及官員貪污之事,到底是哪位舉子提供事由。

  卻沒人能說清楚,因這份供狀是七十余名舉子聯合撰寫。

  其中經過多次轉述、補錄、傳抄,最終定稿之后,誰也說不清楚,里面哪條內容,是哪位舉子所寫…

  這份看似一筆糊涂賬的供狀,難以查究根底,偏偏就是條理清晰,句句屬實,難以反駁。

  等到大理寺卿韋觀繇,將舉子供狀附錄核查結果,上呈嘉昭帝御前,皇帝臉色陰沉,思慮頗多,卻已失先機。

  這份聯名供狀,上面官員不軌之舉,貪腐之行,形同眾目睽睽,根本難免遮蔽,只能直面其事…

  韋觀繇出宮之后,大理寺當日出具多份緝拿文書,由錦衣衛按律緝捕涉事官員,三法司各處衙門,幾乎同時高速運轉。

  幾乎所有春闈屬官,他們在春闈之前的做派行徑,一一被暴露在世人之前。

  春闈十八名同考官,十四人接受過舉止拜謁,有過詩詞唱和,擬題點撥等事。

  這十四人之中,有五人接受過舉止財物饋贈,已構成貪弊受賄之罪。

  同考官之下數十位閱卷官,除了極個別潔身自好,大部分官員都涉及舉子拜謁,交往點撥,擬題流傳等事。

  而且但凡擔任閱卷官,他們的官職和名望,比之主考官和同考官,都要低微許多。

  越是這樣的官員,他們對名望的渴望就愈炙熱,能夠有望入選春闈屬官,是他們積蓄名望、抬升仕途的千載良機。

  所以,大部分閱卷官,對于舉子拜謁,點撥指點之事,都是趨之若鶩…

  大理寺緝拿文書出具之后,數十名官員被錦衣衛押解大理寺,接受三法司詢問。

  部分涉及行為不軌的官員,在問詢筆錄之后,雖人被暫時放歸,但之后吏部考績問責,他們的仕途多半要招致挫折。

  而那些涉嫌舞弊貪腐的春闈官員,進入大理寺之后,便再沒出來,等待他們將是更叵測的結局。

  短短幾日時間,涉案關押的春闈同考官、閱卷官、執事官等已達十幾人。

  隨著風潮洶涌,涉案人員招供牽連,身陷囹圄的官員人數,必定還會持續上升…

  邢岫煙見自己提到開榜話題,賈琮神情有些凝重,眼簾微微低垂,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心中不禁有些后悔,自己干嘛去說這個話題,白白讓表哥費神…

  史湘云見了賈琮神色,脆聲問道:“三哥哥,我聽府上婆子說過,她們這些日子出府辦事,聽說外頭在鬧春闈舞弊大案。

  上次林姐姐也提過一嘴,說十五日未能放榜,就是舞弊大案的緣故,如今這事還沒太平下來?”

  賈琮見兩雙盈盈明眸,目不轉睛盯著自己,關切之情溢于言表。

  微笑說道:“這些日子外頭亂得很,不過都不關我們的事,也都是急不來的,等到事情平息下來,朝廷自然會重新張榜。”

  邢岫煙聽了賈琮之言,恬恬一笑,俏美生姿,頗為動人。

  說道:“不管什么時候張榜,都不打緊的事,表哥可是頭名會元,不管如何都會高中,準是沒錯的。”

哎呦文學網    紅樓之扶搖河山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