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362章 超米趕歐窗口期

  “不用推測,”

  放下手中的文件,李毅安說道:

  “他會做出選擇的。”

  在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李毅安的語氣是自負的,這種自負甚至有點兒傲慢了。

  “唯一的變數是美國,美國在四年前與哈薩簽署了協議,承諾為其提供軍事保護。”

  四年前,美國與哈薩達成為期50年的《石油美元協議》,確定將美元作為石油計價貨幣,使美元與石油緊密掛鉤,美國則為哈薩提供軍事保護。

  不僅如此,美國還支持哈薩提高石油利潤分成比例,這也就是逼迫聯合石油公司割肉了。

  這自然激起了聯合石油公司的不滿,為此,在過去的幾年之中,聯合石油公司一直在華盛頓與美國政府扯淡,指責其違法。

  剛剛從哈薩回來的李明宇想了一下,說道:

  “如果易撲拉欣七世向華盛頓求助,華盛頓插手的話,我們很有可能無法追究他的責任。”

  “那又怎么樣呢?”

  李毅安反問道:

  “美國是不會為了哈薩和我們撕破臉的,而且我們并沒有去動《石油美元協議》,只是為了給哈薩一個教訓而已。況且…”

  稍微頓了一下,李毅安接著說道:

  “就卡特來說,他是什么都不會做的。”

  對于這個所謂的“仁宗”,李毅安是有著充分了解的,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就是伊朗,當伊朗人要推翻巴列維的時候,面對這個美國在中東最重要的合作伙伴、最大的軍火客戶,同時還是第一大產油國可能落到其它人之手,卡特選擇了什么?

  要求巴列維放棄權力…

  我了個去,這就是美仁宗的做法,總得來說,就是主打一個收縮,為了收縮可以什么都不管不問。

  要不然上臺第一刀就是砍到中情局,直接裁了800名老牌間諜的工,主打一個只要沒有壞消息那就沒有壞消息。

  碰到這樣的家伙,幸虧美國血條夠厚,要不然不等里根上臺,估計就直接寄了。

  所以,碰到這樣的對手,有什么好擔心的。

  “而且這只是哈薩的內政而已。”

  擺了一下手,李毅安看著李明宇說道:

  “哈利德會做出選擇的,畢竟,野心是會膨脹的,至于易仆拉欣七世…就交給哈利德處理吧。”

  “閣下,如果他不處理呢?”

  “那就把他們全都處理掉。”

  李毅安的聲音不大,就像是在提著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似的,其實,這才是最冰冷,最現實的一面。

雖然在很多時候,李毅安都表現的非常開明,可是在心里,他非常清楚  政治定律第一規則是什么?

  就是要果斷!

  你只要一猶豫,底下人就會竊竊私語,你只要舉棋不定,底下人就會自謀出路。

  自古以來手黑的和跑得快的結局都還可以,就多謀少斷的最慘!

  這是常識,就像巴列維一樣,他如果能像神棍一樣下手的話,那么,他的王座就會穩穩的。

  同理,在國際上也是如此。

  你只要一猶豫,那么就會付出代價,你只要舉棋不定,聯盟就會四分五裂。

  當斷不斷,身受其亂。

  所以,有些麻煩總是要解決的。

  當然,如果他們能自己動手,那就再好不過,畢竟,能養狗的話,本身就可以解決很多麻煩。

  狗嘛!

  能主動去咬人,總好過自己去動手吧!

  隨后,李毅安又和他聊了一些外務上的問題,雖然剛剛從哈薩回來,但是聊著聊著,李明宇還是提到了他上周去歐洲時聽說的事情。

  “…當時,經濟考察團剛剛抵達德國,北威州州長屈恩在歡迎宴會上說,“貸款50億美元,現在就簽,貸款200億,宴會后談判一小時簽字。

  另外,在法國也是如此,因為那邊要搞120個大項目,法國希望能夠給他們10個,并且愿意提供貸款。而且在考察團還沒回來,法國巴黎銀行董事長已經先一步到京了,一過去就提出了25億美元的貸款計劃。…”

  聽著李明宇提到的這些,李毅安微微點了點頭,然后說道:

  “是啊,資本也要找出路呀。現在雖然俄國推行戰略擴張政策,可是為了給資本找出路,他們卻向蘇聯提供了大量的技術、設備和資金,對蘇聯是如此,況且是那邊呢?”

  有時候,現實真的很神奇,與想象中的封鎖不同,在那邊與西方各國接觸后,西歐五國非但沒有封鎖,反而爭相借錢給他們。

  究其原因是什么?

  是西歐各國正在經歷經濟危機,資本過剩,開工不足,千億游資都盯著那個巨大的市場。因為想和他們拉上關系的企業太多,代表團坐汽車已經參觀不過來了,只好搭上軍用直升機,一上午就走訪三個廠子。

  軍用直升機還是其官方主動提供的。

  其實這就是冷戰的常態,盡管是冷戰對手,西方銀行和政府卻競相以優惠條件貸款給蘇聯,因為這其中有巨大的商業利益——貸款通常與出口信貸綁定。也就是說,西方貸出的錢必須用于購買貸款國的商品,比如德國的工業設備、美國的糧食。這直接拉動了西方的出口和就業。

  而且也是政治上的“緩和”政策:70年代是美蘇“緩和”時期。通過經濟聯系將蘇聯納入西方金融體系,被認為可以增加其依賴性,從而約束其行為,維護戰略穩定。

  這種慷慨的借貸在另一個世界,會在明年年底發生了根本性轉變。蘇聯入侵阿富汗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蘇實施制裁,包括嚴格限制信貸。貸款利率變得更高,條件也更苛刻。這標志著“緩和”時代的結束,也加劇了蘇聯80年代的經濟困難。

  “閣下,暹羅和那邊簽署了經濟協議,那么我們會不會…”

  不等李明宇把話說完,李毅安就直接了當的說道:

  “我們和西歐不一樣,我們的資本是有去處的,南洋自由貿易區、韓國、東非甚至南非,都需要我們的資本,對于我們來說,現在最重要的是發展,而不是為資本尋找去處,我們歐洲之間的差距還是非常大的…”

  這正是SEA與西歐最大的區別。

  資本不過剩,開工也是充足的。

  究其原因是因為市場足夠大——僅僅只是自由貿易區,去年成員國的經濟總量為13763億美元。

  如果再加上韓國的571億,就已經超過了14000億美元,更重要的是,整個自由貿易區是一個快速工業化的地區,對于資本的需求,遠遠超過其它任何國家。

  雖然SEA金融界為其提供了上千億元的貸款,但是包括SEA在內的自由貿易區成員還從西歐獲得了超過五百億美元的貸款和金融融資。

  不過,與很多國家不同是,南洋自由貿易區所有成員都被國際金融市場視為“AAA級”的借款人。歷史上,他們從未拖欠過任何一筆外債,即使在石油危機時期也堅持還款。

  對銀行來說,這是一個極其安全、幾乎零風險的放貸對象。也正因如此,獲得的510年的長期貸款利率卻能低至1.52。

  源源不斷的低成本國際融資進一步助推了南洋地區的經濟發展,而另一方面呢?

  龐大的市場需求,快速發展的超感性經濟,讓SEA根本就不擔心資本過剩。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更需要擔心資本不足。

  “我們現在大概還有10年的窗口期,接下來的十年,對于我們而言是極其重要的,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十年后,SEA的國民生產總值將會超過美國,成為藍星第一,而到時候,自貿區的經濟總量也將會超過西歐。

  而在這個十年中,在我們一方需需要通過國債、融資、貸款等方式獲得國際資本的同時,我們還需要向我們的朋友提供大量的貸款,這是金融一體化的必然。

  也只有如此,才能夠實現未來對西歐經濟圈的超越…”

  李毅安說的是什么?

  當然是超美趕歐了,南洋與歐美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就是他們都是趕超型經濟體,在過去的三十年里,他們都是處于這種趕超之中。

  十年!

  說快不快,說慢不慢,如果十年后,南洋經濟體能夠實現人均8000美元以上人均GDP,再加上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以及韓國、九州,那么這個經濟體,勢必將會成為世界上最大,也是最重要的經濟體。

  與此同時,還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人口接近三億,而且擁有龐大的內需市場,這必定是全世界市場最大的經濟體。

  在這種情況下,相比于為資本尋找出路,更重要的是利用各種資本發展自身的經濟,這才是最重要的。

  同樣也是最關鍵的!

  畢竟,這可以說是最重要的窗口期,在未來的十年中,蘇聯的咄咄逼人的攻勢,美國的全面反攻,這為SEA的趕超帶來了難得的機遇期,對于美國來說,主要的問題是擊敗蘇聯。

  而另一方面,從經濟上來說,不需要考慮會出現什么貿易競爭對手!也就是傳統的德國而已。

  十年!

  只要抓住這十年,所有的一切都將會改變!

哎呦文學網    回到過去做財閥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