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五章 盛大的夏天

  7月6日這天,甘國陽決定復出,像一場盛大的煙火晚會。

  輿論絢爛的爆炸,人們有機會聆聽來自各方的聲音和反應。

  一周時間的沉淀和發酵,讓大家都做好了心理和宣傳上的準備。

  甘國陽回歸引發的連鎖反應,在這個夏天將逐漸蕩漾開來。

  況且,1996年夏天可不止甘國陽重回NBA這一件大事。

  種種因素迭加在一起,1996之夏,注定比一般的夏天要精彩許多。

  NBA官方以最快的速度對發布會做出了反應。

  總裁大衛斯特恩對甘國陽的回歸表示熱烈歡迎。

  他沒有到波特蘭現場參加發布會,因為這段時間他在亞洲訪問。

  阿甘復出的消息,有利于NBA和亞洲市場展開更為深入的合作。

  除了甘國陽之外,胡衛東在1995年選秀大會上第39順位被洛杉磯湖人選中。

  不過19951996賽季,胡衛東為了代表江蘇隊打第一屆CBA,便沒有去美國。

  到了1996年,阿甘復出,中國市場鐵定會迎來一輪新的擴張,這會是胡衛東前往美國打球的好機會。

  從生意角度出發,中國球員在美國打球的肯定是越多越好,絕對有利于NBA在中國的進一步生根、開花。

  而且胡衛東如果能來美國打球,絕對有開創性意義。

  因為甘國陽本質上是美國本土培養的球員,而宋濤沒有獲得什么表現機會,早早受傷,給人印象不深。

  胡衛東不同,他是正兒八經中國體制培養的籃球人才,如果能去湖人打球,并有所表現,會起到真正的帶動效應。

  《甘國陽回歸NBA,聯盟總裁訪問中國,希望更多中國球員能涉足NBA,增添籃球世界的色彩》。

  這份報道可以說為胡衛東究竟能不能去美國打球奠定了輿論基調,斯特恩的中國行再度取得了成果。

  胡衛東前往湖人隊打球只是時間問題,屆時他很可能披上紫金軍團的8號球衣。

  聯盟是支持和歡迎阿甘回歸的,收視率暴漲,影響范圍擴大,鈔票又能大把大把的賺。

  到1996年夏天,聯盟的工資帽已經上漲到了2400萬美元,和10年前的1986年相比,已經增長了5倍之多。

  工資帽增加5倍,意味著聯盟收入同步增長了5倍之多,能與之想媲美的只有同時期中國的GDP增長。

  中國GDP從1986年到1996年10年時間,增長了6倍,并且在以更快的速度繼續猛增,也難怪斯特恩如此看好這塊市場。

  聯盟和老板們希望阿甘回來繼續做大蛋糕,下面的經理、球員則是反應各異,人人打著自己的小算盤。

  帕特萊利和開拓者素有仇怨,所以當“I'mBack”出現在新聞頭條時,這家伙立刻不斷發表言論吐槽。

  自從1993年開拓者結束了對冠軍的壟斷,1994、1995、1996,冠軍終于回到了東部。

  芝加哥公牛和邁阿密熱火誰進總決賽誰就是總冠軍,他們都品嘗到了冠軍的美妙滋味。

  然后你告訴我,那個可怕的噩夢又要回來了?我們才做了三年的美夢啊。

  “我認為退役就該退的干干凈凈,如果有一天我退休,我就會好好享受退休生活,而不是忍受不了寂寞,又跑回來,那我當初退休的理由算什么呢?算開個玩笑嗎?”

  “還有,一個團隊想重新回到最佳,回到曾經的美夢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很容易變成噩夢的。”

  萊利看似在提醒甘國陽,但實際上他是真的很擔心甘國陽回歸后,再度影響和改變聯盟格局。

  并且他一面在公開渠道吐槽,一面私下里試圖聯絡甘國陽,看他愿不愿意復出來熱火。

  如果他愿意來熱火,那肯定完全是另外一套說辭了。

  得到,就珍惜,得不到,最好能毀掉,這就是萊利對甘國陽的態度。

  而且熱火在1996年的夏天很不平靜,哈基姆奧拉朱旺和德雷克斯勒的合同都將在明年到期。

  目前熱火在和奧拉朱旺和德雷克斯勒的續約談判問題上陷入了僵局。

  奧拉朱旺今年剛剛結婚娶了一個年輕漂亮的老婆,他想要一份足夠大足夠長的養老合同。

  在19951996賽季,奧拉朱旺依舊是聯盟最好的中鋒之一。

  至于德雷克斯勒,1995年拿到總冠軍,多年的奮斗終于有了一個結果,德雷克斯勒松垮了下去。

  96賽季德雷克斯勒只出戰了50場比賽,在和邁克爾喬丹的競爭中完全敗下陣來。

  萊利看得出,雙方互相之間都在厭倦。

  萊利并不想停下,他不希望球隊失去競爭力,在奪冠后進入衰退、重建的軌道。

  1995年奪冠后,96賽季中期,萊利就送走了曾經的奪冠功臣,小后衛約翰斯塔克斯,從金州勇士換到了蒂姆哈達威。

  這一交易既精彩,又冷血,他讓熱火保持了更好的競爭能力,但同時也打擊了球隊的士氣。

  沒有哪個團隊在奪冠后希望看到自己戰友被交易,蒂姆哈達威的確比斯塔克斯更強,但一種不信任感在熱火隊內彌漫。

  萊利在自己的暢銷書中對團隊建設說的頭頭是道,但很難說他內心是否真的認同“信任與忠誠”,還是說他僅僅將其當做籠絡人心的工具。

  當甘國陽回歸波特蘭時,所引發的波瀾和狂潮,毫無疑問的影響到了南海岸,影響到了很多人。

  在收看電視直播的那一刻,奧拉朱旺或許在心中會疑惑,當初阿甘告訴他“忠誠可能會傷害你”,到底是真心話,還是惡魔引誘人墮落的低語。

  總之,在經歷了漫長的復仇并終于取得一定成就后,萊利需要進入他籃球生涯的下一階段了。

  他期待阿甘能到邁阿密來,幫助他開啟新的階段,但他心里清楚,阿甘那么做就不是他了。

  所以,萊利還是將目光瞄準了自己球隊的資源,如果動約翰斯塔克斯不夠,那其他人也試試也可以。

  萊利在內心最深處或許是相信忠誠和信任的,不過他已經將其留在了肯塔基,留在了更年輕的時光里。

  和萊利抱有類似試一試想法的球隊管理層有很多,反正想想也不犯法,萬一成功了呢?

  在甘國陽沒有宣布結果的一周多時間里,聯盟每個球隊總經理辦公室都給他打過電話。

  甚至芝加哥公牛的經理杰里克勞斯都禮貌性的打電話詢問,問甘國陽愿不愿意和喬丹一起合作。

  甘國陽笑道:“我愿意,只要你們的工資帽能以滿意的價格簽下我。”

  克勞斯還真的計算了一下,他想試試能不能先簽后換,他可以把公牛除喬丹外任何人都拿去換阿甘。

  如果阿甘愿意和喬丹合作,芝加哥公牛將成為NBA真正的銀河戰艦,相當于張伯倫拉塞爾,伯德約翰遜。

  不過很快,老板萊茵斯多夫讓克勞斯放棄這種幻想,“你還是好好想想,怎么繼續加強內線吧!那該死的,又要回來了…”

  這是更為務實的態度,阿甘是不可能去別的球隊的,抓緊重新加強內線才是當務之急。

  當然還有更加務實的,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在別人都盯著阿甘時,卻將眼光放在了更合適的人選上。

  比如狡猾的杰里韋斯特。

  他在波特蘭呆了四年,和甘國陽合作的四年,年年拿冠軍。

  他清楚的知道甘國陽和開拓者之間有著怎樣深刻的連接。

  可以說,他不屬于這座城市,而是這座城市屬于他,越是在球隊困難、艱辛的時候,阿甘越是不會離開。

  所以,當杰克尼克爾森像個怨婦一樣,又一次和韋斯特說,你應該把阿甘弄來,和基德搭檔。

  韋斯特直截了當的告訴尼克爾森,不可能,阿甘是不可能來洛杉磯的。

  但我們會有一個更合適的選擇。

  杰里韋斯特將目光投向佛羅里達,投向奧蘭多的那條鯊魚。

  在熱火公牛雙雄獨大的東部,魔術雖然得到了奧尼爾哈達威的天才組合,但短時間內他們始終得不到突破。

  1995年他們在東部半決賽被熱火和奧拉朱旺干掉;1996年他們殺入東部決賽,遭到了喬丹的屠殺。

  1996年夏天,奧尼爾的合同擁有球員選項,他可以選擇留在魔術,和母隊簽下一份上億美元的超級大合同。

  這是大部分NBA球星都會做的,與母隊簽約,拿最大的合同,率隊奪取總冠軍。

  可是當6月份,I'mBack來臨時,魔術管理層為了壓價,做了極為愚蠢的決定。

  他們竟然在奧蘭多球迷中發起投票,問“阿甘和奧尼爾誰更值得一份超級合同”。

  魔術球迷真的正兒八經參與了投票,而且大部分票都投給了甘國陽:他比奧尼爾更強。

  魔術球迷說傻吧也不傻,他們當然知道,阿甘比奧尼爾更強,更值得超級合同。

  說不傻,他們真的很傻,阿甘又不會來,你投他值得除了讓奧尼爾生氣,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于是,奧尼爾一氣之下,拒絕了和魔術隊給出的合同報價,轉而聆聽其他球隊給出的待遇。

  杰里韋斯特抓住這個機會,在別的球隊做無用功招攬阿甘時,他將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奧尼爾身上。

  在甘國陽宣布回歸NBA的那天,杰里韋斯特正在洛杉磯和奧尼爾會面,向他提供一份7年1.2億美元的天價合約。

  合同將在2003年到期,在2001年時,奧尼爾會擁有球員選項。

  這無疑是一筆大合同,1996年的NBA是一個支票飛舞,大牌球星可以肆意跳槽的時代。

  查理格蘭瑟姆取代拉里弗萊舍成為工會主席后,局面就有些失控了。

  格蘭瑟姆太過于討好球員,而忘記了平衡之道,大牌球星這些年賺的盆滿缽滿。

  當時相當多的球員,尤其是新秀明星,動輒10多年幾千萬美元的合同起步。

  比如克里斯韋伯,格倫羅賓遜,朱萬霍華德,球員市場相當混亂。

  明星球員獲利,精明的管理層渾水摸魚,但普通球員,底層球員日子要難過許多。

  韋斯特摸準了奧尼爾這條魚,而魔術隊顯然沒有這樣的腦子,他們沒看清楚形勢。

  魔術隊可以給的更大,但奧尼爾已經被魔術管理層一系列的操作弄得心涼了。

  奧尼爾問了杰里韋斯特一個問題:“我和阿甘誰更加出色?為什么不選擇阿甘?”

  杰里韋斯特沒有說阿甘更好,或者阿甘不愿意來所以我們選擇你,他不是傻子。

  韋斯特直截了當的回道:“你是更出色的那一個,阿甘已經老了,未來是你的天下。”

  韋斯特當時或許說了違心的話,但他說了正確的話。

  奧尼爾需要的不是答案,阿甘強還是自己強,要靠賽場表現。

  他需要球隊的態度,需要管理層對他的支持,大個子不喜歡被輕視。

  從那一刻開始,他的內心已經有了選擇答案。

  湖人的另外一個問題是,魔術師約翰遜到底是留下還是退役。

  7月1號,I'mBack發布后兩天,約翰遜合同到期。

  在傳言阿甘回歸,拉里伯德會去開拓者執教時,約翰遜動了去波特蘭打球的心思。

  雖然約翰遜是湖人的傳奇,當家球星,但從思維模式上來說,約翰遜還是相當抽象的。

  從他染上艾滋,在自己家開派對盯著人發生關系等一系列事就能看出,他不是一般人,做的不是一般事。

  比如在甘國陽退役期間,他能上節目,當著鏡頭的面下跪求甘國陽復出回歸。

  別說他是籃壇傳奇球星了,你就是個普通人,都很難做出這樣的事。

  只能說這家伙真真事骨骼清奇,走的路,吃的飯,做的事,一般人真干不出來。

  不過他在聯絡伯德討論合作可能時,伯德非常理性的提醒他最好不要這么做。

  “Magic,我認為籃球場外有更適合你的領域去發展,球場對你而言是一種束縛。你不必困囿于此,如果你真的來波特蘭打球,你怎么定位自己?你怎么面對洛杉磯湖人?或者,你還缺總冠軍嘛?”

  伯德的話意思很明確了,你這么抽象,籃球場已經不適合你了,有更大的舞臺等著你。

  魔術師也的確不再適合球場,他的打法,身體,已經無法支撐高強度的賽季。

  做教練魔術師也不行,他過于外放,并且天賦太高,指導不了那些普通球員。

  于是,好友的勸說和現實的壓迫下,魔術師約翰遜正式決定退役。

  這個曾經的魔術師,再也沒有出現在籃球場上。

  NBA一如既往的,你方唱罷我登場,有人走,有人留,有人星夜趕科場,有人辭官歸故鄉。

  1996年紛繁復雜的夏天,才剛剛掀開一個角落。

哎呦文學網    籃球之黃金時代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