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920章、朋克,真朋克

  隨機推薦:

  民怨如烏云一般沉沉壓在咸陽城之上,那方巨大的白幕已然暗下,唯有放映機鏡頭殘余的光斑在黑暗中閃爍,映著臺下萬千張迥然的臉。

  此刻已經從沸反盈天變成了萬籟俱寂。

  這靜雖無聲,卻仿佛有千鈞之重,先前那一個多時辰里,聲音與畫面交織出的王朝末世圖景太過真切,像一把冰冷的解剖刀一般將歌舞升平的皮囊層層剖開,露出內里早已腐壞流膿的血肉。

  “咔噠。”

  拓跋靖關閉了放映機,最后的光源消失,廣場徹底陷入黑暗,只有遠處街市的零星燈火,勾勒出人群黑壓壓的輪廓。

  “嗚…”

  第一聲壓抑不住的嗚咽,隨即,哭聲、罵聲、捶打胸膛的悶響、因極度憤怒而來的粗重喘息,轟然爆發。

  “他娘的,跟戲文里唱的一模一樣!”一個滿臉風霜的貨郎嘶啞地喊著,手中挑擔早已不知扔去了何處。

  他身邊一個頭發花白的老者渾身顫抖,枯瘦的手死死抓住身旁兒子的胳膊,渾濁的老淚縱橫而下:“兒啊…你爺爺…你爺爺就是那年,活活餓死在炕上的…朝廷說要賑災,等了大半年,就發了幾把摻沙子的麩皮…跟這戲里演的,分毫不差,分毫不差啊!”

  這聲哭訴如同打開了閘門,更多被觸痛舊傷的聲音爆發出來。

  “易子而食…易子而食…”一個書生模樣的年輕人反復喃喃,臉色慘白如紙,仿佛支撐他多年的圣賢道理在眼前寸寸斷裂,“書上輕飄飄四個字,竟是這般景象…”

  有個賣糖人兒的老頭佝僂著背,用袖子使勁擦著眼淚,哽咽著對身邊的人道:“當年老夫才十歲…村里…村里就發生過…我小妹…我小妹就是那時沒的…”他說到這里已然是說不下去,只剩下無端的抽泣。

  混亂如同燎原之火,一發不可停。

  前排席位上,各國使臣交頭接耳,神色驚疑不定。他們或許不能全然理解對白,但那影像傳遞出的絕望與憤怒,那君與民之間觸目驚心的斷裂,足以讓他們重新審視這片東方帝國的根基。

  幾位鴻臚寺官員徒勞地試圖維持秩序,聲音卻被鼎沸的人聲徹底吞沒。

  李治猛地站起身,寒意自脊背竄起。他預想過震動,卻未曾想是這般近乎失控的傾覆之感,更沒想到一部影片竟能勾出如此多血淋淋的民間記憶,他下意識看向身側的夏林。

  夏林依舊坐著,黑暗中看不清表情,只有指尖在扶手上極輕地敲擊,仿佛在應和著外界混亂的節拍。

  “父親…”

  “聽見了?”夏林的聲音平靜得出奇:“帶勁不帶勁?”

  另一邊,豆芽子已悄然離席,她隱入黑暗,快步走向廣場邊緣一輛不起眼的馬車,車簾掀開一角,露出三娘掛霜的側臉。

  “有好戲看咯。”豆芽子仍是那副要死不死的德行:“堤壩將崩。”

  三娘沒有回頭,目光死死釘在遠處夏林的背影上,指甲幾乎掐入肉中:“他…真是該死!!”

  “他是這個樣子的咯,是你選的嘛。”豆芽子笑道:“當務之急,立刻驅散人群,嚴防騷亂蔓延。”

  三娘胸膛劇烈起伏,最終從牙縫里擠出一道命令:“傳韋定方,調北衙禁軍,即刻清場!所有在場官吏、兵卒,嚴禁私議!若有傳播影片內容只言片語者,以謀逆論處!”

  “是!”

  當北衙禁軍沉重的腳步聲和嚴厲的呵斥聲在廣場四周響起時,夏林終于緩緩起身。

  他冷冷看著那些過來驅趕百姓的禁軍,眉頭一皺。

  “想惹眾怒?”

  夏林拍了拍手,周圍的護衛營士兵紛紛起身,將所有禁軍與百姓隔絕兩邊,禁軍面對著自己的教官們,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該怎么辦,兩邊對峙,只是這一次儼然是禁軍占了劣勢,因為護衛營身后是烏泱烏泱的百姓。

  “是夏帥!”

  人群中不知道誰高喊了一聲,一時之間所有人仿佛都有了主心骨,本能的趨光性讓所有人都靠向了夏林的方向。

  “請大家聽從夏帥安排,有序離場。有夏帥在這里,大家不要驚慌。”

  混在人群中的特務處人員開始主動站出來,他們手持著火把帶領著百姓從廣場疏散,北衙禁軍一開始還想阻攔,但夏林只是抬了抬手,那些士兵便是默默的分開兩邊讓人群散開。

  這一夜,大唐注定在無聲的驚雷中戰栗。

  影片的內容,如同疫病,即便有嚴令,又豈能真正鎖住?

  次日,太極殿早朝的氣氛可想而知有多糟糕。

  御座之上,三娘眼底隱現血絲。丹墀之下,文武百官垂首肅立,無人率先出列,連呼吸都刻意放輕,每一次心跳都清晰可聞。

  沉寂最終被打破。

  御史臺一位年輕御史猛地出列,聲音因激憤而尖銳:“陛下!臣冒死進諫!昨日咸陽宮前所映之影像,內容駭人聽聞,誹謗君上,顛倒綱常,更兼煽動民變,毀我社稷根基!臣懇請陛下,立刻下旨,查禁此妖物,嚴懲制作、傳播一干人等,以正國法,以安天下!”

  此言一出,那可就是點燃了火藥桶。

  “陛下!影片將亡國之罪盡歸于君上,何其悖逆!此乃亂天下之根苗!”

  “民間已物議沸騰,刁民借此非議朝政,污蔑宮闈,實乃禮崩樂壞之兆!”

  “臣聽聞,市井之間有愚妄之徒,竟將此片與當今時政牽強附會,指桑罵槐,其心可誅!”

  群情洶洶,矛頭直指影片和拓跋靖,也隱隱燒向同意其放映的夏林。

  龍椅上,三娘后槽牙緊鎖,她何嘗不想立刻將那惹禍的東西挫骨揚灰?但她更清楚,昨日那場放映,如同揭開了巨大的膿瘡,疼痛的不僅僅是民間,更是這廟堂之上。

  就在激憤之聲漸趨高潮時,房玄齡緩步出列,聲音沉穩,似古井無波:“陛下,老臣以為,影片內容固然石破天驚,然其技藝新穎,傳播迅捷,已是既定之事實。強行查禁,恐如堵洪水,反致潰決,令流言愈發不可收拾。當務之急,非為堵,而在導。”

  “導?”兵部尚書皺眉,“房相,如何導?難道要任由那等動搖國本之言蠱惑人心?”

  “非是放任。”房玄齡目光掃過眾人,帶著久經風浪的從容:“影片所言,雖是前朝舊事,或為他國演繹,然其中所涉諸多積弊,如吏治貪腐、如糧餉虧空、如民生凋敝,確可為當下之鏡鑒。陛下可借此契機,明發詔諭,昭告天下,重申朝廷整飭吏治、革除弊政、恤念民瘼之決心,將民間之議論,引導至關切國事、建言獻策之正途。同時,對于影片流傳,可加以約束,命有司擇其要害,撰文批駁,以釋眾疑,以正視聽。”

  他此言一出,殿內靜默片刻。這無疑是老成謀國之策,試圖在維護朝廷尊嚴的同時將失控的輿論重新納入軌道。

  然而,所有人都心知肚明,那影片撕開的口子深可見骨,絕非幾道詔書、幾篇批駁文章就能輕易彌合。它像一面無情的水鏡,照見的不僅是影片里那個虛構的末世,更照見了現實中那些不愿被陽光直射的角落。

  退朝的鐘聲顯得格外滯重,百官心事重重地退出大殿,三娘獨坐良久,方疲憊地闔上雙眼。

  “他呢?”她低聲問。

  女官小心翼翼回道:“夏帥一早便出城了,說是去昆明池查看水車工坊。”

  三娘冷哼一聲,未再言語。

  而此刻,長、咸的各個角落關于那部電影的討論,正如山火蔓延,其勢遠超廟堂之上的想象。

  西市一家臨街的茶肆二樓,幾位穿著體面的士子圍坐一桌,面前的茶水早已涼透。

  “王兄,昨日…你可去看了?”一個青衫士子壓低聲音問道。

  被問及的褐衣士子重重放下茶盞,茶水濺出:“看了!如何能不看?簡直…簡直是振聾發聵!以往讀史,只見民不聊生四字,昨日方知四字背后竟是吃人!活脫脫的吃人!”

  “慎言!”旁邊一位年長些的書生連忙制止,警惕地看了看四周:“此等話題,不宜公然議論。”

  “為何不能議?”青衫士子情緒激昂:“影片中所言,哪一樁不是歷朝歷代皆有之弊?貪官污吏,苛捐雜稅,層層盤剝,最終苦的是誰?是你我這般寒窗苦讀欲報效國家的士子?還是那些面朝黃土背朝天的黎民百姓?那不過是將這血淋淋的真相攤開罷了!若連議論都不敢,我等讀書何用?”

  年長書生苦笑搖頭:“李賢弟,你年輕氣盛,不知其中利害。此等言論,稍有不慎,便是殺身之禍。況且影片所言,終究是舊事演繹,豈可輕易與我朝類比?”

  “類比?”另一名一直沉默的白面士子忽然開口,聲音不大,卻帶著冷意:“只怕未必需要類比。去歲關中雪災,朝廷賑濟錢糧,最終落到災民手中的有幾成?各地衛所兵額空虛,吃空餉、喝兵血者幾何?這些,難道也是前朝舊事嗎?”他頓了頓,目光掃過眾人:“你我心知肚明。”

  茶肆大堂里,幾個剛卸完貨的力夫蹲在角落,就著劣酒低聲交談。

  “那皇帝老兒,跟咱們縣太爺一個德行!”一個臉上帶疤的漢子悶聲道:“俺爹當年就是被剿匪的官兵搶了糧,活活氣死的!官字兩張口,說啥是啥!”

  旁邊一個年紀大些的嘆了口氣:“誰說不是呢?換湯不換藥啊…俺年輕時逃荒,見過路邊餓死的人,比戲里演的還慘…”

  一番話,說得在座幾人皆盡默然,茶肆角落里,一個看似普通商賈打扮的中年人,默默放下了手中的賬本,眼神復雜。

  與此同時,崇仁坊一座僻靜的宅院內,幾位衣著華貴的中年人也在密談。此處并非崔、裴那般頂級門閥,卻也是關隴集團中頗有勢力的家族代表。

  “風聲太緊了。”一個面色焦灼的胖子擦拭著額角的汗:“市井間已有流言,暗指我等各家在漕運、礦稅上的買賣…雖未點名,卻叫人寢食難安!”

  “何止流言!”另一個瘦高個陰沉著臉:“我得到消息,長孫那邊已有動作,新政督察司的人像是聞到了腥味的野狗,怕是要借著這股風,拿人開刀立威!”

  “都是那該死的電影惹的禍!”胖子恨恨道:“那魏帝,簡直是瘋了,瘋狗!還有夏林…他到底想干什么?非要搞得天下大亂?”

  “他想干什么不重要。”坐在上首,一直閉目養神的老者緩緩睜開眼,眸中精光一閃:“重要的是我們該如何應對。此時妄動,無異于自投羅網。告訴下面的人,最近都收斂些,該補的窟窿盡快補上,該斷的尾巴…果斷些!絕不能讓督察司抓住把柄。這陣風頭,必須熬過去!”

  而在皇宮大內,三娘看著暗衛新呈上的密報,臉色越發難看。

  密報不僅記錄了市井百姓愈發大膽的議論,更提及一些士子在文會中已開始探討“君權民授”、“限君權、開言路”等昔日絕對不敢觸碰的禁區。甚至有人將影片與新政推行屢屢受挫聯系起來,直言阻力皆因“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狂妄!放肆!”三娘將密報狠狠摔在地上。

  此刻整個李唐上下都是崩潰的,這是典籍里從來沒有提到過的東西,沒有人知道該如何應對,所有人都只能看一步走一步,摸著石頭過河。

  而這一切風波的源頭——拓跋靖,此刻卻在住所里對著幾名被電影技藝吸引而來的追星小妹兒唾沫橫飛地講解著他的“聲畫藝術”。

  他根本就不在意這些,甚至以此為傲,還跟那些小妹兒說自己下次要整點更狠的,要把五胡亂華給拍出來,讓大伙兒都看看男男女女在一口大鍋里上下翻飛的景象。幾個小妹兒被景泰帝嚇得花容失色,他卻哈哈大笑起來,甚至還真的從箱子里拿出了“五胡亂華”的劇本放在桌上:“君無戲言,我說拍就拍,你們先看看,看看帶勁不。”

  另一源頭夏林,則悄然出現在了長孫無忌的府邸書房。

  沒有寒暄,夏林直接切入主題:“咸陽商展,不僅不能停,還要辦得更熱鬧。”

  長孫無忌看著眼前氣定神閑的夏林,心中波瀾起伏。他自然知道不能停,如今咸陽匯聚天下目光,若因一場電影便倉皇收場,無異于向天下示弱。

  “夏帥放心,”長孫無忌深吸一口氣:“商展照常。只是這洶洶輿情…”

  “輿情如火,可煉真金。”夏林淡淡道:“光是下詔辯解,如同揚湯止沸。這個事對你來說不難吧?不過我就想問問小無忌,你是打算在歷史書上留一面還是留三張?”

  長孫無忌目光一凝:“夏帥的意思是?”

  “若是想留一面,你就聽老娘們兒的安排,她能力也不錯,能夠平息。”夏林看著他,眉頭一挑:“但想留三張的話,你的手就要黑點了。你現在還不明白么?你沒辦法跟你舅父一樣當世家的代言人,他們只是會把你當狗。”

  長孫無忌心中一凜,他完全明白了。但此計風險極大,如同刀尖起舞,一個不慎,便是引火燒身。

  “那我這就去安排。”長孫無忌緊了緊腮幫子:“還望夏帥可助我一臂之力。”

  “還需要我么?”夏林停頓了片刻:“此時此刻,不正是君權最弱之時?”

  長孫無忌眉頭跳了幾下,然后便匆匆離去部署,夏林獨自站在書房窗前,望著長安城上空聚集的濃云。

  怎么說呢,夏林搞事情真不算什么,真搞事情還他娘的得看拓跋靖。

  此刻的大唐啊…

  山雨欲來,風已滿樓。

哎呦文學網    完蛋,我來到自己寫的垃圾書里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