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774章 言而有信的陳延森,6190788縷人道薪火基因編碼水稻

  1月12日,又是一個全新的星期一。

  一個月前,一期工程完工后,梁勁松、林南便將滬城的研發中心遷入廬州,還搭建了兩條14納米制程的大型芯片生產線,專門用于天工200系列的生產制造。

  如今,滬城的研發實驗室僅剩下一部分光學系統研發模塊。

  像透鏡系統、雙工件臺和EUV光源激發小組,已全部轉移至廬州。

  此刻,從生產車間到實驗室,無論是一線操作工還是首席科學家,人人臉上都掛著喜色。

  因為陳老板言出必行,說給10的凈利潤作為年終項目分紅,就絕不會打折扣。

  十二月底,大多數員工剛拿到第四季度的豐厚獎金,最低兩個月薪資,最高達四個月薪資。

  沒想到僅僅才過了半個月,公司又要給大家發錢。

  星源科技的營收主要來自專利授權、破曉A220EUV光刻機銷售和芯片代工業務。

  雖說研發成本高昂,但憑借自產自銷模式,再加上晶圓處理量遠超阿斯麥數倍,經核算,公司全年凈利潤高達5.6億美幣。

  10的分紅便是5600萬美幣!

  這筆錢看似不多,可星源科技的生產人員、設備工程師、工藝工程師、質量檢測人員及研發人員加起來,總數才剛超3000人,平均每人能分到近1.9萬美幣,折合華元約12萬。

  根據崗位、貢獻和績效評分的不同,每個人所能拿到的獎金也有差異。

  當然,根據崗位、貢獻及績效評分的差異,每個人實際到手的獎金會有不同,但浮動不大,多的有二十萬華元,少的也有七八萬。

  至于梁勁松、林南、汪象朝這類高端管理人才和首席技術人才,陳延森還額外設立了專項獎金池,起步金額就有300萬華元。

  因此,收到公司郵件后,所有人都笑得合不攏嘴。

  沒人會嫌錢少,剛拿完季度獎,又能領分紅現金,大家的積極性徹底被調動起來。

  若非公司不允許加班,他們恐怕恨不得連干三天七十二小時,以此向陳延森表忠心。

  與此同時。

  遠在深城的深藍科技,員工們同樣興奮不已,他們也收到了分紅郵件。

  “余乾,感謝你對公司的貢獻!公司將提取5的凈利潤作為2014年度分紅獎金,你的獎金額度為74918.4元。”

  落款是陳延森的名字!

  他就是要讓這幫人知道,給他們發錢的是誰。

  電芯激活區的一線操作工余乾直接樂瘋了。

  他問了身邊同事,發現大家的獎金大多在7萬元左右。

  這筆錢相當于他大半年的總收入,或是19個月的底薪總和。

  公司很賺錢,他們是知道的,但公司肯分錢,是他們想不到的。

  此外,橙子手機工廠、橙子制衣、Mimo及橙子超市等子公司的員工,也陸續收到了分紅郵件,而橙子科技與拼唄,則向員工發放了股票獎勵。

  當然,也有部分人沒拿到額外福利,比如筷跑騎手、云速快遞員,以及蜜雪冰城、筷跑食堂的員工。

  原因很簡單:這些業務凈利潤過低,當前的毛利能覆蓋人力成本和擴張需求就不錯了。

  陳延森自然不會用其他項目的利潤,強行補貼這些盈利能力薄弱的業務。

  一來不公平,二來投資人也不會同意。

  該消息一出,斗音、快手、今日頭條和微博上的討論度瞬間就爆了。

  此時恰逢年底,各大互聯網大廠都在籌備年會與年終獎方案,其中不乏“發幾十個月薪水當年終獎”的土豪公司,但這類福利基本只針對個別部門。

  像森聯資本這樣,一口氣給幾十萬人發獎金、股票的,實屬鳳毛麟角。

  “我表弟在星源科技研發中心,半個月前剛拿了4個月薪資的季度獎,今天又領到37萬獎金!”

  “稅后37萬?臥槽!那稅前得多少啊?”

  “坐標橙子手機工廠,我們組最低也有一萬塊獎金。”

  “我老公是Mimo的算法工程師,獎金拿了94萬,感謝森哥,感謝森聯集團!”

  “單位是美幣還是華元啊?”

  網友們七嘴八舌地討論著,隨后漸漸發現,Mimo的獎金居然是最高的。

  有人曬出郵件截圖,顯示最高的一名研發人員拿到了39個月薪資的獎金。

  而且,在網上“炫耀”的多是中低層員工,高層管理人員的獎金恐怕只會更高。

  網友們刷著短視頻,越看越心癢,眼睛都紅了。

  有人不禁大罵:“森哥這是瘋了?又發獎金又發分紅?工資給太高,不利于員工保持戰斗力啊,萬一將來沒上進心了怎么辦?”

  更多人則忙著求內推:“本人985碩士,三年大廠工作經驗,擅長架構設計與核心代碼開發,有償求內推!入職給一萬酬金,最好是拼唄、橙子科技、森馬在線的崗位。”

  “不是哥們?你付費上班啊!”

  “我出兩萬!能把我弄進森聯集團就行,我不挑崗位,深藍科技的螺絲工都行。”

  “想啥呢?深藍科技在深城的兩座生產基地,每次擴招,一個員工都有上千人爭搶,難度堪比考公,兩萬元就想進來?”

  “樓上的哥們有門路嗎?我還能加錢!”

  盡管2015年的就業環境不算差,但“能找到工作”和“能找到好工作”是兩回事。

  月薪三千、每天工作14小時、每周單休的是工作;月入一萬、每天工作8小時、每周三休的也是工作。

  年輕人不傻,自然知道該怎么選。

  可森聯資本的崗位雖多,每年僅應屆畢業生就有幾百萬,再加上數千萬社招求職者,崗位瞬間顯得杯水車薪。

  能成功入職森聯集團的人,每個月頂多也就10萬出頭。

  而且這其中還包含了大量外賣、快遞和工廠崗位。

  御景山莊,八號別墅內。

  “好的,李先生,沒問題,我會注意的。”

  陳延森笑著掛斷了李青松的電話。

  近一周,深藍科技、天工科技、星源科技等子公司,陸續對上下游供應商開展驗廠工作。

  對不合格的合作商,公司下發了整改通知函。

  同時,還投資入股了近四成的供應商,另有四成供應商被直接淘汰。

  此事一時間鬧得沸沸揚揚,背后向上面告狀的人不計其數。

  這不,問題就捅到了李青松那里。

  不過,陳延森嘴上答應得爽快,心里卻沒太在意。

  在他看來,想跟著森聯集團吃飯,要么交出管理權,要么投入資金,否則就只能出局。

  李青松聽出了他話里的意思,卻沒有點破。

  因為有了破曉A220、燭龍G1051、燭龍3000等一系列產品,華國的制造業即將迎來質的飛躍。

  以前造不出來的精密零件,現在都進入了攻堅階段。

  全國每周新增的研發項目多達數百項,這并非突然實現了科技突破,而是有了先進設備作為根基。

  就像希格斯玻色子的發現,完全依賴于粒子對撞機的能量與探測精度。

  理論物理學家可以提出模型,但要驗證這些關于物質基本構成、宇宙起源的假說,必須通過撞擊粒子、分析產物來實現。

  沒有對撞機,這個領域的實驗研究就會徹底停滯。

  再比如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同樣離不開空間望遠鏡、射電望遠鏡和引力波探測器。

  如今產業升級在即,而陳延森又是關鍵性人物,對方要給員工發錢,他還能攔著不成?

  至于那些材料、設備供應商,靠著森聯集團賺錢,卻不舍得給自家員工漲工資,被整治一番也好。

  當然,陳延森敢這么做,是因為他有足夠的實力。

  換做別人,恐怕早就被約談了。

  畢竟員工成本上去了,產品競爭力可能會下降,還怎么在國際市場上銷售?

  陳延森把手機往沙發上一丟,用神識掃了一圈,看到葉秋萍正在房間里學織嬰兒鞋,忍不住輕笑一聲,起身走出客廳。

  深冬時節,庭院里的寒風刺骨,他穿著一套家居服,卻毫無冷意。

  走到八角亭內,他躺在搖椅上,喚出了系統面板。

人道薪火:6190788縷  換而言之,12月的工資、季度獎金,再加上今天發放的凈利潤分紅,他這一個月總共散出了619億元。

  要知道,大多數上市公司一年的凈利潤都不到1億元。

  也就是說,森聯集團這一個月的人力成本支出,超過了619家上市公司的凈利潤總和。

  “合成!”

  陳延森默念了一聲。

  陳延森默念一聲,頃刻間,6190788縷人道薪火便轉化619縷仙道薪火。

  “加點!”

  意念一動,一股紫黑色的霧氣能量憑空出現,倏地鉆入他的眉心。

  可惜,這股霧氣旁人壓根看不見。

  要不然,就能發現陳延森的耳鼻口眼都在往外吞吐紫黑色霧氣,像是把L號的棍子,強行塞進了M號的管子里,瞬間就溢了出來。

  好在沒過多久,這些能量就被徹底吸收。

  陳延森眼中的環形分紋驟然亮起,清冷的銀色光輝一閃而過,隨即隱入瞳孔。

  若仔細觀察便會發現,他深褐色的虹膜上,多了一圈細如牛毛的銀圈,比之前更明顯了。

  精神力轟然涌出,如火山爆發般向四面八方擴散,最終將方圓11.3萬立方米的范圍,盡數納入神識探查之內。

  雖然神識的最大探查直徑只有60米,但他的神識空間更像一個“領域”。

  掌控中心可以在任意一點移動,最長可延伸至60米處。

  精神控物的重量上限已接近1300斤,普朗克時鐘的天賦時長極限達到了33秒,首次突破半分鐘。

  精神數值也從123.84提升至130.03!

  每天開啟一次普朗克時鐘,就能獲得33個小時的超頻思維。

  陳延森輕呼一口氣,將精神力收回,用觀想之法將其熔煉成一團看不見的微型黑洞,懸浮在頭頂上方。

  一旦遇到危險,神識便能立即作出反應。

  就像之前在亞斯貝巴,榴彈射出的下一秒,他只需用精神力“扇”過去,就能輕易改變榴彈的方向與軌道。

  按照森聯集團員工的增長速度,或許很快就能將精神力強化到200點。

  到那時,不知道會激活什么新天賦?

  實際上,以他當前的過目成誦、犀皮虎骨、普朗克時鐘和金肌玉骨天賦,基本就很難遇到意外。

  暗殺之類的手段,對他無效!

  “延森,好看嗎?”

  這時,葉秋萍拿著一雙彩虹色的羊毛拖鞋走了過來。

  鞋子小小的,像手辦一樣,左右兩側還各有一個流蘇小球。

  不得不說,葉秋萍的智力和學習力都要遠超常人,普通人要學好幾天的東西,她看著視頻學幾個小時,就能掌握訣竅。

  “小家伙肯定喜歡。”

  陳延森笑著說道。

  現在是第9周,以他的精神力,早就知道是個女兒。

  “要不要提前給她取個名字?”葉秋萍問道。

  “讓我想想。”

  陳延森起身,攬住葉秋萍的腰,一起向客廳走去。

  次日一早,陳延森吃完早餐,穿戴整齊后走出庭院,坐上了一輛紅旗L5。

  黃伯翔沒多話,握住方向盤,向森聯科技園駛去。

  “老黃,從這個月起,你的工資漲到兩萬。”

  陳延森靠在汽車座椅上,輕飄飄地宣布道。

  “謝謝老板!”黃伯翔抿著嘴,想笑卻又強行忍住。

  他的勞動合同簽在森聯集團旗下,雖沒有期權和分紅,但一年四次的季度獎金從未少過。

  底薪漲到兩萬后,租房補貼會隨之漲到六千元,再加上雜七雜八的補貼與福利,月收入輕松突破三萬元。

  此外,他每年能拿到8到16個月薪資的季度獎金,去年就拿了12個月,算下來有18萬元。

  今年底薪漲了,若還能拿12個月,季度獎金就能達到24萬元。

  他一個駕校教練,一年能賺五六十萬,自然心滿意足,心里對著陳延森感恩戴德。

  黃伯翔一邊開車,一邊回想起當初和陳延森剛認識時的場景。

  以前他對陳延森的印象是:這小子謊話連篇,嘴里沒一句實話,油滑得很。

  現在的評價卻徹底變了:自家老板聰明、慷慨、博愛,還擅長言辭,是千年難遇的經商天才。

  沒過多久,車子駛入森聯科技園。

  陳延森沒有去辦公室,而是直接前往橙子生物科技的研發實驗室。

  他想通過基因編程技術,從數千種優劣不同的分子中篩選出最合適的DNA分子,這絕非一件容易的事。

  進入實驗室后,他坐在分子生物學儀器前,繼續研究水稻的DNA。

  他的目標是:引入C4光合作用的關鍵基因,從而提高水稻的單畝產量,同時增強其抗稻瘟病、白葉枯病的性能。

  另一邊。

  森聯集團旗下各子公司的負責人,也在緊急準備年終匯報材料。

  位于廬州總部的負責人將進行線下匯報,外地子公司的負責人則通過線上方式匯報。

哎呦文學網    發薪就能變強,我有十億員工!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