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兩點,陳延森等人從空中花園返回科技園時,虛城的高空已鉛云密布。
北風剛象征性地刮過幾縷,雪花便紛紛揚揚飄落下來。
華北全域、華東北部下起了大雪!
“初雪,怎能沒有炸雞和啤酒?”
由于《來自星星的你》爆火,筷跑、千度外賣和桃點點均在外賣頻道的首頁,推出了‘炸雞啤酒’的專題活動。
肯德基的銷量瞬間暴漲!
韓式炸雞、中式炸雞更是賣到脫銷。
雪越下越大,整個天空都灰蒙蒙的。
回到朱仙莊科技園后,眾人稍作休息。
三點一到,森聯資本的年終述職大會正式開始。
二樓A1會議室里,黃征把電腦連接投屏后,轉頭對陳延森說道:“老板,我準備好了。”
第一個匯報的項目是拼唄。
此時會議室里,除了黃征,還有熊力、楊平倫、蔡啟銘、陳鵬、張一峰、費啟文和張文博等一眾高層管理人員。
平日里,這些人都是向黃征匯報工作,今天作為旁聽者,聽黃征做匯報。
這是陳延森的要求:若是CEO連業務和財務數據都搞不清楚,那他就不適合坐在這個位置上。
“嗯,開始吧。”陳延森往后一仰,目光落在LED屏幕上,微微點頭道。
“拼唄在2013年的活躍買家數首次突破6億,同比增長53.8,穩居國內電商第二名。
成交總額6803億,同比增長114.2,增速領跑全行,遠超阿貍和亰東。
營收510億,同比增長103.4,其中在線營銷廣告服務的收入為284.6億,占比55.8;交易服務(傭金、進銷差價)收入225.4億,占比44.2,盈利能力持續增強。
日均活躍用戶1.4億,同比增長108.9,用戶停留時長提升37.4,凈利潤250.9億。”
黃征拖動鼠標,點開PPT的第一頁,結合數據說起了拼唄2013年的核心經營數據。
平臺的全年銷售額從3174億提升至6803億,不僅達成了6000億目標,還超額完成了803億。
加上雙十二大促的獎勵,拼唄全員第四季度的獎金系數因此漲到了1.5。
也就是說,原本能拿2個月獎金的,現在變成3個月;原本3個月的,現在增至4.5個月。
以設計部總監蔡啟銘為例,他的底薪為6萬元,單是獎金就拿了27萬。
至于普通運營人員,即便底薪只有1萬,也能拿到3萬元的季度獎。
“業務亮點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第一,百億補貼升級,覆蓋了更多S、A級品牌和商品,iPhone、橙子手機、茅臺等爆款的補貼力度加大,帶動了高客單價用戶增長,頻道的GMV貢獻占比為21.9,去年是13.6;
第二,農貨上行戰略深化,助農計劃成效顯著,農副產品GMV740億元,同比增長79.6,占平臺總成交額的10.8;與云速快遞合作的‘農地云拼’業務,已納入569個縣、9.7萬個農副產品專賣店。”
黃征接著介紹道。
說到這里,他切換了一份PPT,展示拼唄助力鄉村經濟的成果。
像關中的蘋果、齊魯的蔬菜、西粵的水果、云南的鮮花等,在平臺上都取得了不俗的售賣成績。
“第三,新品牌計劃,累計扶持496個國產新銳品牌,部分品牌的年銷售額多達10億。”
黃征一邊說,一邊調出一份詳細的可視化數據表。
從每個月的新銳品牌扶持數量、銷售產出、頭部品牌,到各品類的增長曲線、用戶復購率變化,數據維度清晰直觀。
表格里,美妝品類的“初顏”品牌用半年時間突破5億銷售額,家居賽道的“簡物”憑借原創設計穩居細分領域榜首,連小眾的寵物品牌“毛孩子”也靠著精準的用戶定位實現了月銷翻倍。
陳延森在各種行業交流會上,雖未針對鄉村助農、新興品牌扶持大張旗鼓地宣揚,但農業協會為拼唄頒發的‘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大獎,卻讓拼唄成為國內首家獲此殊榮的電商平臺。
說得多,不如做得多!
與此同時,全國各地的農產品既在拼唄上找到了銷路,還被送上了筷跑買菜和筷跑食堂。
等橙子超市開業后,還能進入線下商超渠道,進一步拓寬銷售路徑。
黃征緩了口氣,繼續補充道:“2013年是拼唄躍進式發展的一年,但我們與阿貍之間的差距依舊明顯,2014年將是拼唄奮力追趕的一年,1.2萬億的成交額目標,需要所有人一同努力。
另外,海外業務也是今年的重頭戲,東南亞市場將以Lazada為跳板,并在歐洲、澳洲和非洲開辟拼唄國際站;在運營側,將聚焦本土化的供應鏈建設、物流和支付體驗,以此提升海外用戶的復購率。”
阿貍巴巴的全年銷售額戰報,已于昨天上午對外公布,共計11730億,夭貓商城5050億,桃寶6680億。
由此可見,在電商領域,阿貍仍然穩壓拼唄一頭。
不過這也沒辦法,畢竟阿貍在電商行業深耕了十幾年,而拼唄滿打滿算還不足兩年半。
聞言,張一峰心頭一喜。
他從公司的全球戰略里,看到了自己的成長機會。
公司業務擴張得越快,他的晉升空間才越大。
熊力、蔡啟銘和楊平倫等人顯然也明白這個道理,眼中不由流露出躍躍欲試的神情。
而張文博、向鵬飛、莊瑞和胡赟等人,卻感到壓力巨大,生怕跟不上公司的拓展速度,哪天被淘汰出局。
他們了解陳延森的脾性和行事風格,有點人情味,但也不多。
能力達標,就能獲得提拔;能力不行,就得在原來的位置上老實待著。
“還真不能松懈啊!以后下班也得保持學習的好習慣,否則一旦掉隊,再想跟上就難了。”
張文博在心里默默告誡自己。
身為拼唄十三位元老之一,總不能讓外人說,自己全靠森哥的關系才坐得上如今的職位吧?
絕不能給森哥丟臉!
向鵬飛、莊瑞和胡赟也有類似的想法,放在桌下的拳頭,攥得格外緊。
同一時間。
華東北部的城市,基本都籠罩在大雪之中。
‘炸雞啤酒’套餐與紅包補貼活動一起上線,導致外賣訂單量激增。
可地面上積雪深厚,輪胎極易打滑。
僅一個小時內,在琴島、威海、彭城、東萊等地,就有37名騎手在送餐途中摔傷。
當地記者得知消息后,冒著風雪走上威海街頭,采訪起了外賣小哥。
“請問在這樣的惡劣天氣,為什么還要堅持送餐呢?”
裹緊羽絨服的記者攔下一名千度外賣騎手,舉著話筒問道,說話時呼出的白氣瞬間消散在寒風中。
被問到的騎手揉了揉凍得發紅的臉頰,抬頭抹了把臉上的雪,眼神里帶著幾分像看神經病似的無奈,他心想:當然是為了賺錢啊!
難不成我腦子有病,喜歡喝西北風?
可實話說出來太難聽,于是他呵著白氣說道:“我們要是停工,多少人得餓著?
再說了,天氣越不好,大家越不愛出門,訂單就越多!
平臺今天給的天氣補貼翻倍,跑完這單,就可以給娃多買兩罐奶粉。”
“補貼是多少呢?”記者追問道。
“每單2到4元,具體看配送距離。”千度外賣員如實回答。
算上配送獎勵,一單收入8到10元,多的能有十幾元。
一天起碼能賺六七百元,抵得上平時兩三天的收入。
這時,另一名騎手在馬路對面,正小心翼翼地推著車走過結冰的路口,車把上的手機還在不斷彈出新訂單提示音。
誰曾想,他腳下一滑,連人帶車,齊齊栽倒在雪地里,外賣箱里的餐盒散落一地。
“操!”
這名騎手穿著桃點點的工作服,躺在地上,半天都沒能爬起來。
嘴里忍不住罵了一聲。
罵著罵著,竟哭了出來,嚎啕大哭!
記者微微一怔,立馬和同事艱難地跑過去,把人扶了起來。
一旁的攝影師舉起相機,抓拍了幾張特寫。
“先生,您的手在流血。”記者好心提醒道。
鏡頭里,這位桃點點外賣小哥戴著露指手套,指尖凍得通紅,掌心擦破了皮,鮮紅的血正往外滲。
記者眉頭一皺,心頭一緊,這看著就鉆心地疼。
外賣員聽了,下意識低頭看了一眼,哭聲頓時大了起來。
當他的余光掃到滾落一地的外賣時,哭聲更添了幾分凄涼。
“我們開車送您去醫院吧?”記者提議。
“謝謝,可我還有十幾單沒送完,餐損加延遲罰款,就得好幾百,這可怎么辦啊?”
桃點點騎手滿臉愁容,說著竟不顧手上的傷,硬撐著站了起來,彎腰去撿地上的外賣。
好在大部分餐品包裝得嚴實牢固,只有一份過橋米線徹底摔壞了,湯汁撒了一地。
“先生,要不我們開車載您,您報地址,我們陪您送?”記者又說。
“可以嗎?”騎手小哥只覺得掌心火辣辣地疼,以他現在的狀態,誰能保證下個路口不會再摔倒?
“當然可以!”記者揮了揮胳膊。
停在對面的采訪車見狀,緩緩駛了過來。
那是一輛面包車,三人合力將電瓶車抬進后備箱放好。
上車坐穩后,記者才開啟采訪:“先生,怎么稱呼您?”
“我姓黃,波濤的濤。”黃濤簡單回答道。
“桃點點有惡劣天氣補貼嗎?”記者接著問。
“有的,每單2到5元。”
黃濤此刻已經平復好了心情,只是眼眶還紅著。
“那為什么不選擇下線休息呢?”記者又問道。
“我本來已經下線了,想等雪小點兒再送,可站長說,誰不上線就罰款300元,超過8小時不上線,就罰600元。”
黃濤忍不住咬牙切齒地解釋道。
“你們一天的收入都沒600元吧?”記者一臉驚訝地問道。
“之前一天200元出頭,最近趕上外賣大戰,肯吃苦的話,一天能跑300到400塊。
我們站點的單王,每天都能掙600多。”
黃濤想了想說道。
600多?
記者暗自咋舌,他一個月工資才五六千。
按每天300元算,眼前這位外賣小哥的月收入,竟然是他的1.5倍。
當然,他的主要收入是車馬費和潤筆費。
“聽說桃點點要給你們發底薪、交社保?”
記者話鋒一轉,打算說點開心的。
“放屁!”黃濤不自覺地罵道。
說完,他又趕忙補了一句:“說是底薪,每個月2000元,可得完成400單配送任務才行。”
“400單?那也挺好啊。”記者有些不明所以。
“這2000元就是配送費,本來就該是騎手的錢,平臺不過是換了個說法罷了。”
黃濤冷哼一聲說道。
“你的意思是,這2000元并不是額外給的?”
記者也愣住了。
這算什么狗屁底薪?
他之前采訪過筷跑的騎手,人家的底薪雖然低,但實打實是額外的,只有上線時長要求,根本沒有訂單量的硬性規定。
黃濤苦笑著點點頭。
他剛入行沒多久,本想跳槽去筷跑兼職,可一聽桃點點給2000元底薪,立即就放棄了。
干了幾天才知道,站長發給他們的專送騎手薪資表是什么意思。
妥妥的套路!
另一邊。
筷跑的騎手們全副武裝,穿著羽絨內膽和沖鋒衣,戴著護膝,就連電瓶車也換上了防滑輪胎,抓地力極強,在街頭巷尾奔波不停。
惡劣天氣補貼200元,上線就發!
每單額外補貼4到10元不等,不少人天還沒黑,當天收入就突破了1000元。
筷跑的騎手越干越興奮!
晚上八點,一條新聞登上熱門:《春雪至,外賣訂單翻倍,騎手的收入漲了嗎?》。
報道中詳細披露了三大外賣平臺的底薪機制和提成獎勵。
“還能這么發底薪?我也是醉了!”
“馬立云不是說,對錢不感興趣嗎?”
“柳強東還說自己臉盲呢!你也信?”
“看來還是筷跑的待遇好,底薪少,但是保真。”
千度外賣和桃點點在弄了個責任底薪糊弄人,則被網友翻來覆去的嘲笑。
“大雪天少點外賣,給自己積德!”
“是啊,特別在暴雨天、大雪天的時候,別人家的孩子也是孩子啊。”
“話也不能這么說,我們不點外賣,騎手怎么賺錢?”
網友分成了兩個陣營,各持一詞,在微博、今日頭條和斗音的評論區吵個不停。
三角洲別墅區。
開了一天年終述職會的陳延森,躺在水池旁的軟塌上,刷著今天的熱點新聞。
十幾頭肥頭大耳的錦鯉,在水中游弋著。
碳纖維的地暖系統鋪滿了整個水池,哪怕下著雪,水溫依舊保持在4攝氏度以上。
“我還以為他們真發底薪呢,原來是弄了個責任底薪。”
陳延森笑著搖了搖頭,暗道:爛泥扶不上墻,放著現場的作業都抄不好。
可他轉念一想,或許人家壓根沒打算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