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469章 逝者如斯夫

  洛陽。

  兩個月的時間悄然而過,時間也從大統三年邁入了大統四年(538)。

  甘泉宮修建完畢之后,蕭衍帶著臺城的宮人進駐了宮殿之中。

  大批從建康來的寒門子弟與少許高門子弟,被李爽授予了官職,在洛陽朝中任事。

  看似平靜的洛陽城下,卻孕育著洶涌的暗流。

  盧文偉、崔凌等河北的世族中人,自大統二年以來,便陸續進入洛陽朝中任職。

  自從北人之軍在黎漿被打得全軍覆沒之后,北人勛貴的勢力便在洛陽城中勢微,斛思椿這個丞相更是干得相當尷尬,河北、河南的世族在朝中可謂一帆風順。

  不過,關東四姓想要恢復六鎮之亂以前的榮光,卻是辦不到。

  因為他們發現,無論他們怎么爭權奪利,可無形之中卻有著一道圍欄,在阻攔他們。

  那便是洛陽的禁軍!

  洛陽的禁軍根本不受公卿們的影響,只受天策府調度。

  當然,只是這樣也就罷了。畢竟,他們也沒有謀反的心思。

  可事態的變化,卻讓一幫公卿十分忐忑。

  洛陽的公卿發現,在北人勢衰后,洛陽城中朝堂之上漢人公卿占據了大多數,甚至,在李爽從建康又帶回一批人后,漢人公卿的數量已然占據了絕大多數。

  可問題是,公卿數量再多又能怎么樣?

  如今在洛陽,真正的權利中心是秦王府、天策府以及圍繞這兩府延伸出來的機構。

  朝廷不管事啊!

  更讓這幫公卿感到不安的是,金鏞城外屯軍營地之中的胡人越來越多了。

  這些胡人都是李爽從關隴北地挑選出來的精銳,根本不受朝廷甚至是天策府的管轄,只遵天可汗之印,聽命于李爽一個人。

  雖名禁軍,實同部曲,乃為家奴。

  換句話說,如果李爽下令要他們誅殺這洛陽城中一干公卿,他們也會毫不猶豫遵命。

  甚至,這幫看守大廈門的禁軍士兵,可以隨時闖入皇宮之中,改朝換代。

  這并不是公卿們在臆測,那契胡營就明晃晃在那里。營地之中的契胡兵,不少人當年就跟著爾朱榮參與了河陰之變。

  盧文偉、崔凌等人固然心中惴惴,可李元忠這等李爽親信的府邸,也不安寧。

  “阿爺,我想不明白,秦王要如何?”

  偌大的池塘里,一群魚在游動著。李元忠的兒子李搔忽然的一聲,將魚都驚走了。

  拿著魚餌正在喂魚的李元忠也不惱怒,似乎沒有聽到身后李搔的話一般,一雙眼睛看著游走的魚。

  久之,才道:

  “能讓你想明白,秦王還是秦王么!”

  “阿爺,事已至此,秦王還在等什么?”

  李元忠白了一眼自己的兒子,道:

  “你說秦王為何要將梁主帶到洛陽來?”

  “自是為了夸耀功勛!”

  李元忠笑道:

  “沒有這么簡單。”

  李元忠將手中的魚餌一把撒進了池塘之中,看著魚群又回來了,才滿意的拍了拍手,坐到了亭中央,靠著幾案,等待著水壺中熱水燒開。

  李搔此刻站在一旁,不敢坐下,看著水壺長頸口咕咚咕咚冒著熱氣,才拿著水壺,給李元忠泡茶。

  拿著茶杯,遞給了李元忠,李搔忍不住問道:

  “梁主都已然到了洛陽,這天下還有誰能阻止秦王?”

  在李搔看來,已經到了這個地步,還有什么可等呢?

  鼎之輕重,似可問焉!

  李元忠拿著茶杯,輕聲道:

  “人人都在等著擁立之功,可這擁立之功是這么好得的么?”

  “請阿爺指教!”

  李元忠聽了,問道:

  “你也是讀過史書,太史公寫的《高祖本紀》你看過么?”

  “阿爺說笑了,兒能沒看過么!”

  “那為父問你,高祖為何人?”

  李搔老老實實的道:

  “一個運氣好的無賴。”

  李元忠聽了,氣笑了。

  “你個蠢材,讀書都讀不明白。”

  李搔聽了,有些委屈,問道:

  “阿爺,何意?”

  李元忠拿出了耐心,教導著自己的兒子,道:

  “漢高祖之才,非凡人可比。論兵才,彼時也只有項羽、韓信,能居于其上。可用人、識人之才,項羽、韓信遠不及之,此二人所以敗者。”

  李元忠抿了一口茶水,慢悠悠道:

  “你看史書,要看到太史公讓你看到的,也要看到太史公沒有讓你看到的。”

  “沒有讓我看到的?”

  李元忠放下了茶杯,輕聲一語,短短的兩個字,卻讓李搔心中震驚不已。

  “天命!”

  “天命?”

  看著自己兒子那詫異的模樣,李元忠笑了一聲。

  “自曹氏代漢以來,世間爭端不休,為何?無德!”

  寒冬已盡,春芽新生。

  坐在亭中的酒鬼卻是喝起了茶來,可話語之中,卻帶著幾分意氣與豪情,以及對著過去數百年的往事不屑。

  “論賢論才,這洶洶之世必然爭論不休,永嘉之亂,五胡亂華,皆是如此。可唯有這天命,才是讓人無可辯駁。”

  李搔似乎懂了,道:

  “阿爺是說,讓梁主待在那甘泉宮中,便是讓所有人都意識到,秦王是天命所歸。”

  李元忠點了點頭,話語之中帶著幾分崇敬。

  “秦王乃英雄也!”

  “可這要等到何時?”

  李元忠斥了一聲,道:

  “你著什么急,秦王置數位匠作大監,研造攻城器械,你也好好跟著學學,早日掙些軍功,別總想要著走捷徑。”

  洛陽工坊之中,新任的匠作大監閻慶正在與工匠一起,測試最新研造的投石車。

  閻慶亦算是北人,祖上皆仕北魏。不過此時,北人皆以歸附秦王府。

  李爽的到來,讓工坊之中的匠人都停下了手中的動作。

  “無需多禮,你們忙你們的。”

  其余工匠都在忙手中的活,唯有閻慶跟在了李爽的身旁,報告著進度。

  “大王,新研造的投石車已有所成。”

  李爽道:

  “欲通遼澤,進攻高句麗,如今的投石車還是太過笨重,不易攜帶。”

  閻慶還是第一次從李爽口中聽到進攻高句麗之事,當下,心中振奮。

  “臣明白,這就加以改進。”

  李爽點了點頭,便在此時,有人前來通報。

  “大王,長安來報!”

  “何事?”

  “嚈噠派來了使者,說是要朝貢。”

  李爽一笑,道:

  “看來阿那瓌、夸呂將嚈噠人打疼了,這都跑到長安來了。”

  請:m.badaoge.org

哎呦文學網    天可汗回憶錄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