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百一十一章 御街夸官,瓊林赴宴

  英略社。

  一大清早。

  這個武館就前所未有的熱鬧起來,會首海浩帶著妻子朱琳現身,大手一揮,身后是范老領著一眾孔武有力的漢子,興沖沖地上了街。

  相比起奉天殿前的傳臚唱名,外人難以見得,今日這場盛宴,正是全京師百姓都有幸參與的御街夸官!

  御街夸官就是俗稱的進士游街,即三鼎甲領著一眾進士,去長安左門外看官員張貼金榜,然后去瓊林宴赴宴的過程。

  起點仍然是皇城,為首的三鼎甲換上赤色朝服,紗帽簪上紅花。

  狀元簪花在中間,榜眼簪花在左,探花簪花在右,站位也是如此,從正面看過去,倒是頗為對稱。

  而禮部官員捧著金榜,走在最前頭,三鼎甲走在中間,其余的進士分成兩列,走在后面。

  腳下的路并不相同。

  狀元林大欽、榜眼海玥、探花李啟東,走的是皇宮御道,其他人都是靠邊走。

  這條御道唯獨天子能行,平日里即便是太后與皇后,都不能步此道,更別提臣子。

  而每三年的科舉,就有三位一甲功名的才子,可以獲此殊榮,對于普天之下千千萬的讀書人來說,確實是至高無上的榮譽。

  海玥之前還不覺得什么,不就是走個路么,可此時此刻走在御道上,看著兩側的官員、禁軍和內侍立定行禮的模樣,莫名有了種大閱兵,自己站在轎車里朝兩邊揮手的感覺,確實有些飄飄然的舒爽。

  林大欽的腿更是發軟了,步子放緩,恨不得永遠也走不完。

  足足小半個時辰,終于抵達了太和門,穿過依舊是天子才能過的正中門,抵達午門。

  值守的侍衛,早就將正門和兩側掖門打開,依舊是三鼎甲走正門,禮部官員領著其余新科進士走兩側掖門。

  而一出了午門,儀仗隊就出現了。

  在鼓樂御仗的引導下,眾人依次出了端門、承天門,最終抵達大明門內東北角的長安左門。

  歷年殿試的金榜,都要懸掛在長安左門,故而這里又被稱為龍門,此時布置得氣派喜慶,搭建了臨時的龍棚,視線所及,到處是紅綢布的大燈籠。

  海玥三人領頭步入龍棚內,觀看鴻臚寺和禮部官員張貼金榜。

  排名早在傳臚唱名中揭露了,但此時此刻,看著氣度恢宏的榜單,再想到自己十數年乃至數十年辛苦努力,終于在這份金榜上有了一席之地,不少進士仍然忍不住落下淚來,哭得稀里嘩啦。

  金榜貼好后,又有官員將一匹大紅綢斜披在了海玥三人身上,胸前再綁上一朵大紅花。

  與此同時,武官牽來三匹高頭駿馬,馬鞍染成金色,馬鞭是由金絲編織而成。

  林大欽和李啟東踩著凳子,小心翼翼地上馬,海玥姿態就瀟灑許多,翻身上了高頭駿馬,手持金絲馬鞭,再行開路。

  其余的進士沒有這等待遇,步行隨后,一起正式進入長安御街。

  之前的御道是宮中天子行走的,現在的御街是宮外天子出行的,當然這里就不可能完全禁止行人走動了。

  隨著宮門開啟,外面熱鬧的哄鬧聲一下子傳來。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紅旗招展,人山人海。

  今日的京師,當真是萬人空巷,京城的百姓全都呼嘯涌上了長安街頭,路邊上、店鋪里、酒樓茶樓的包廂窗邊,所有能站人的地方都擠滿了人,大家墊著腳尖伸長脖子,就為了一睹新科進士的風采。

  其中早早帶著人,等在街邊的海浩指了過去,哈哈大笑:“瞧!瞧!那個最高大最勇猛的是我兒子!我兒子!”

  即便穿著同樣的衣服,相比起身材瘦削,稍顯病弱的林大欽,還有身材矮小,容貌普通的李啟東,高大俊朗的海玥確實顯得鶴立雞群。

  大伙兒的視線幾乎是第一眼,就齊齊落在這位一表人才的榜眼身上,嘖嘖稱奇之余,左右也紛紛向著海浩恭喜。

  “哈哈哈——”

  海浩咧嘴,跟著隊伍行進,爽朗的笑聲一路傳遍。

  朱琳看著兒子的英姿,也露出滿足之色,但偶然間目光一撇,又落在對面一閃而逝的身影上,輕咦一聲:“那個人是?”

  燕修先一步側身閃到角落,對著同樣羨慕地看著進士隊伍的小川道:“怎樣?是不是很威風?”

  小川連連點頭,旋即又有些慨嘆:“可惜我讀不進書,那些四書五經,看著好累啊!”

  燕修揉了揉他的腦袋:“那就別讀,莫要羨慕這些進士,他們的風光是多少一輩子也考不上的失敗者鋪就的,到頭來依舊要在官場上爾虞我詐,還不如咱們江湖客來得瀟灑自在呢!”

  小川哦了一聲,突然道:“哥哥剛剛在避誰?”

  “避一位熟人,我認得她,她卻不見得知道我,但還是不見面為好…”

  燕修說到這里,又看了一眼高頭大馬上的海玥,露出笑意:“原來彼此間還有這層關系,呵,當真是緣分了!”

  且不說這個小小的插曲,為了京師不至于擁堵太久,造成事故,長安街上的進士們走得就快多了。

  差役旗鼓開道,手舉狀元燈,扛著奉牌和旗幟,吹吹打打,熱熱鬧鬧,一路終于抵達了瓊林宴舉辦的場地。

  瓊林宴在明朝的官方稱呼里面,叫做“恩榮宴”,不過大家還都習慣于這個經典的舊稱。

  在金榜題名,御街夸官,人生最得意之際,又得朝廷宴請眾進士,那簡直是高潮迭起,讓人能激動得暈過去。

  當然,陛下真要駕臨,大家吃得也不自在,所以真正出席的是內閣學士、各部堂官及翰林學士。

  今科瓊林宴就由首輔張璁主持,閣老李時,閣老嚴嵩作陪。

  依舊是三鼎甲坐一桌,其余五人一桌。

  吃的是美味佳肴,喝的是瓊漿玉液,兩邊有笳鼓喧闐。

  在閣老們的勉勵之下,新科進士們終于不再矜持,放浪形骸,飲酒作樂。

  這個場合下,海玥也不可能完全不飲酒,只是不像其他人那般來者不拒,就連林大欽都猛猛地往下灌,而是巧妙地游走于各個桌前。

  大伙兒對于他的態度,也是熱情中透著幾分恭敬。

  林大欽的才情令人欽佩,海玥的圣恩令人羨慕,前者獨占鰲頭,大伙兒服氣,后者屈居第二,也體現出科舉的公正。

  所以眾人再無芥蒂,對待這位榜眼自是熱情的,甚至有人玩笑似的,結合前兩場連中亞元,真的給他起了個海三亞的雅稱。

  至于恭敬,則與仕途有關。

  今日之后,眾人就要解褐入仕,正式進朝堂為官了。

  而科舉之上,狀元固然是第一,但到了仕途,誰又能忽略一心會的影響力?

  且不說這小小會社現在的精英林立,有心人也注意到了此前翰林院編修徐階入六部的進步,雖說徐階在翰林院滿三年資歷,入禮部看似是符合規制,但官場之上,若真以為符合規制的就是順理成章,那未免太天真了。

  而今能與一心會首同登金榜,令不少汲汲營營的新科進士,窺見了一條終南捷徑——

  較之按部就班苦熬資歷,何不趁此瓊林盛宴,執壺把盞,以結善緣?

  海玥心里面其實已經有了選擇,將舉杯趨奉的人默默記下,倒也不見得就直接打入否定的名單,但想讓他飲酒失態,那也是絕不可能。

  就這般穿插于各席之間,待得火候足夠,海玥飄然抽身,來到主席的嚴嵩前,正色行禮:“下官承蒙嚴閣老垂憐,未使下官忝列狀元之位,免卻木秀于林之患!”

  殿試的討論已經傳揚出去,朝野上下稱頌嘉靖公正的同時,海玥一眼就看出了這位的把戲,倒是挺感謝嚴嵩的建言,更是察覺到,若對嘉靖了解最深的,恐怕還得是這位依舊能后來居上的嚴閣老。

  聽了這般誠摯的態度,嚴嵩撫須微笑,如此場合自然不會稱賢侄,而是稍帶調侃地道:“老夫還擔心,明威怨我讓你多了一個三亞的雅號呢!哈哈!”

  海玥總覺得嚴嵩看著自己的神情里,除了欣慰外,還有些酸澀,隱隱也猜到了緣由。

  正要開口,卻見一位禮部官員來到旁邊,遞上帖子:“海榜眼,此乃張閣老親筆請帖,特命下官呈遞!”

  張璁身體不太好,做完瓊林宴的開場白后,已然回到后堂休息去了,但早已備好的請帖卻派發下來。

  不止是海玥,林大欽、李啟東還有二甲排名前列的幾位,包括海瑞在內,都收到了禮部官吏的邀請。

  這是小恩榮宴的名單。

  大恩榮宴自不必說,就是官方舉辦的這一場,而小恩榮宴,則是閣老對新科進士的私人宴會。

  俗稱站隊。

  比如嘉靖八才子里的王慎中和陳束,就在高中進士后,拒絕了張璁的小恩榮宴,沒有迎附這位權勢滔天的大禮議新貴,由此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壓。

  此時此刻,堂內稍稍一靜。

  有人滿面笑容地接下,有人眉頭緊鎖地沉默,更有數人不約而同的轉過頭,齊齊朝著海玥看了過來。

  請:m.badaoge.org

哎呦文學網    大明神探1546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