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百零八章 朱厚熜宮女竟敢有反心?

  慈仁宮。

  蔣太后與朱厚熜高坐,看向跪在地上的一排人。

  其中包括榮嬤嬤。

  但她并非跪在中間。

  正中的是一位年紀不大的宮婢,富態雍容,姿容雖不算美麗,卻頗有幾分端莊,一看便是平日里頤指氣使的人物。

  此人是閻妃宮中的宮女青蘅。

  明朝的宮女仿照唐宋,設六局一司,如尚宮局、尚儀局等,各局設女官,但很快就虛化,職能被二十四衙門取代。

  這并不代表宮婢中就沒有權勢者,只不過這些女子的權力,完全來源于她們的主子。

  比如曾經跟在張太后身邊的榮嬤嬤,如今跟在蔣太后身邊的呂嬤嬤,這些嬤嬤一旦開口,便是司禮監的幾位大太監也得恭敬聆聽,不敢有絲毫違逆。

  青蘅就是如此。

  她是得閻氏喜愛,閻氏居住東六宮里的鐘粹宮,她就成為了鐘粹宮的管事,負責內外大小事務。

  現在閻氏懷有龍種,水漲船高之下,青蘅在后宮都已是一號人物,便是幾位嬤嬤都對她客客氣氣,此女也堪稱八面玲瓏,與各方都有往來。

  但恰恰就在于此,與之平日里來往密切的女官嬤嬤們,一并隨之跪倒在地,面色慘白,瑟瑟發抖。

  就在所有人一言不發,氣氛壓抑到了極致之時,陸炳大踏步走入,身后的錦衣衛帶著一箱箱雜物,到了面前稟告:“房內已經徹查,并無異常!”

  “呼…”

  如釋重負的聲音響起,青蘅跪在地上的腰桿也挺了挺,趕緊開口:“娘娘!陛下!奴婢是被冤枉的,奴婢對主子一向忠心耿耿,豈會是什么賊子的耳目?”

  蔣太后眸光平和,看向其余人:“你們也是被冤枉的?”

  眾人紛紛點頭,忙不迭地應聲:“娘娘!娘娘!奴婢萬萬不敢,萬萬不敢啊!”

  看著一眾活過來的宮婢,蔣太后好整以暇:“你們可知,陸文孚入宮稟告,是在前夜,黎郡主則于今晨開始正式搜查,為何要隔了這一天?”

  旁人尚且怔仲,青蘅的臉色瞬間變了。

  蔣太后環顧四周,語氣里頗為感慨:“宮里的墻是透著風的啊,太多雙眼睛盯著了,老身那晚屏退左右,就是有意放出這個風,等著心懷鬼胎之輩動手!文孚!”

  “是!”

  陸炳拍了拍手,又一群人被帶了上來:“認人吧!”

  其中一個小內侍視線掃過,立刻落在青蘅身上,連聲道:“是她!就是她!”

  蔣太后淡淡地道:“你們仔細說清楚,別冤枉了無辜。”

  小內侍趕忙道:“小奴昨日蹲了一天,就看到她在東院角落,燒了不少東西,那里從來都是無人去的!”

  蔣太后道:“燒的何物?”

  小內侍老老實實地道:“小奴當時不敢接近,等她走遠了,再上前看,已是認不出了,不過肯定不是什么好物,她來時鬼鬼祟祟的,不斷地四處觀望!”

  朱厚熜突然開口:“不會看錯?”

  小內侍無比激動,本就尖利的嗓音都變調了:“回陛下的話,小奴出身司設監,平日里跑慣了宮內的大小角落,絕不會看錯!”

  這當真是有了好不容易表現的機會,拼了命也要把握住,至少想要籍此擺脫那個苦力牢籠。

  而當他詳細地揭露了燒毀物體的過程,青蘅身軀輕輕晃了晃,緩緩閉上眼睛。

  她知道自己上當了。

  相比起抽絲剝繭,步步追查,蔣太后用了一個簡單且有效的法子。

  故意放出風,打草驚蛇,逼迫心里有鬼之人銷毀證據。

  由于內廷是封閉式的,這些宮人的選擇很少,必然是那些平日里無人去的角落。

  而錦衣衛自己不出面,早一步讓司設監的奴婢盯住角落,觀察往來。

  如此一來,看似是銷毀證據的舉動,恰恰成為了證據本身。

  包括榮嬤嬤,都是這般被篩選出來的,黎玉英、沈驚鴻和夏清梧的入宮,大張旗鼓的搜查,反倒是一個聲東擊西的掩護。

  蔣太后道:“字跡、紙張、筆墨,所有的細節做得都很完美,讓錦衣衛都查不到半點實證,然做賊心虛者,勢必原形畢露,現在你還有什么好狡辯的?”

  青蘅抿著嘴,一言不發。

  蔣太后道:“你若想活命,老身可以給你一個機會,將如何被賊人引誘,又在宮內的所作所為,全部交代出來,老身作主,事后放你出宮!”

  青蘅慘然一笑:“多謝娘娘寬宏,然出了宮奴婢也無活路,唯有辜負娘娘好意了…”

  蔣太后聞言輕嘆,擺了擺手:“帶下去吧!”

  “娘娘!娘娘!奴婢是冤枉!冤枉的啊!”

  陸炳抱了抱拳,在其他宮婢聲嘶力竭的哭喊聲中,將這群人全部拖了下去。

  等到宮內清靜下來,蔣太后這才看向與之同坐的朱厚熜,拍了拍兒子的手掌:“這幾日多去看看閻氏,好好安撫,莫讓她受驚!”

  “娘!沒想到宮中竟已到了這般地步!”

  母親蔣太后在執掌大局時,朱厚熜始終聆聽,只偶然插嘴問一兩句話,直到真正查出首惡,他這才露出濃烈的情緒。

  怒火,驚懼與后怕。

  說實話,當日陸炳入內稟告,蔣太后前所未有的重視,將此事告知朱厚熜后,他的第一反應是內官里有鬼。

  畢竟大明的內官能讀書寫字,輔佐政務,也是為了制衡外朝的文官,從家奴逐漸蛻變為了內相。

  一旦學了知識,參與到權力斗爭之中,人的心思一活,確實可能參與賣主之事。

  但對于宮女,朱厚熜還真的從未考慮過。

  他骨子里就瞧不上這些女子,結果萬萬沒想到,黎淵社恰恰在這些人身上下功夫。

  去年三月二日,他效仿古禮為九嬪之選,將方氏、鄭氏、王氏、閻氏、韋氏、沈氏、盧氏、沈氏、杜氏,同冊為德嬪、賢嬪、莊嬪、麗嬪、惠嬪、安嬪、和嬪、僖嬪、康嬪。

  而今發現出來的,可不止是已經懷有身孕的麗嬪閻氏宮中,其他幾位宮里居然都有牽連,且全是年輕的宮婢與年長的嬤嬤。

  “她們平日里圍在妃嬪身邊,能暗下手腳的地方太多了!”

  “孩兒至今沒有子嗣,肯定也是這些賤人為之!”

  “可恨!可恨吶!”

  朱厚熜本就多疑,此時更聯想到之前流產的皇后和其他幾位妃嬪。

  事實上,這個年頭的夭折率本就極高,一個孩子從有孕到降生再到平安長大,不知要過多少檻。

  平民百姓如此,高官權貴如此,天潢貴胄也免不了,所以這幾代大明天子子嗣才這般稀少。

  至于嘉靖第一任皇后的流產,絕對與他的苛刻脫不開干系,但此時眼見賊人潛伏,當然是下意識地將責任推了過去。

  這種事情確實說不清了,蔣太后卻未計較過往,反倒輕輕拍著兒子的手,輕聲道:“家宅安寧,方顯主君之仁,我兒切勿因此事著惱,當生親親之道,以寬仁示下!”

  朱厚熜皺起眉頭,大為不解:“娘,他們這些吃里扒外的賊子,難不成我還要寬仁以待?”

  蔣太后輕聲道:“壓迫過甚,反生逆心,內廷數以萬計的下人,難不成時時搜查?”

  明朝內廷的規模在三萬至十二萬之間浮動。

  常規時期,由宦官一到三萬人,加上三千至九千的宮女組成,而極盛時期,則由五萬以上的宦官和近兩萬的宮女組成。

  嘉靖朝前期算不上極盛,但內廷人數一共也有三四萬左右,且每年都有新入宮的,如此龐大的規模,真要有賊人往里面塞人手,恐怕是防不勝防。

  若是時刻戒備,讓錦衣衛不斷入宮,那內廷人人自危,大家也不要過日子了…

  所以蔣太后才有了這個提議:“宮中奴婢,或因家貧賣身,或為罪眷沒入,皆陛下家奴,可寬其小過,嚴其大罪,則奴婢必感念天恩,竭力效死,但凡再有賊人暗通款曲,也可讓她們揭發,以儆效尤!”

  朱厚熜明白了,雖然心里面有些不愿,但這位母親的話,他還是愿意聽的,聞言微微點頭:“娘親所言極是,朕當效太祖賑濟之仁,以恕己之心恕人…”

  “好!好!”

  蔣太后面露柔色,又看了看時辰:“殿試學子怕是答完了,陛下切莫耽擱,去前朝為國取材吧!”

  朱厚熜光顧著內廷的安危和子嗣的延續,險些都將那邊忘了,起身行禮道:“母親萬安,孩兒告退!”

  目送兒子的背影消失在慈仁宮中,蔣太后同樣流露出心有余悸之色,定了定神,對著重新回到面前的陸炳吩咐:“細細審問,定要將閻氏身邊的賊子清理干凈,但也切莫大肆株連,以致于人心惶惶,影響了皇嗣的誕育!”

  “是!”

  陸炳堅定地應下。

  蔣太后親眼見識了黎淵社賊子的狡猾與頑抗,稍作沉吟,接著道:“至于宮外的沈氏與夏氏,雖有過失,然能及時悔悟,老身念其初犯,姑且寬宥…”

  說到這里,她神色漸緩,終于溫言道:“喚玉英過來,老身要與她好好說一說母女間的體己話!”

  請:m.badaoge.org

哎呦文學網    大明神探1546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