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九十七章 蔣太后的善念

  隨機推薦:

  “安南莫賊的探子失蹤了?”

  朱厚熜聽著這個消息,嘴角不屑地撇了撇嘴:“故作姿態,由得他們去!”

  聽聽稱呼就知道,自始至終,大明都不愿意稱對方為使節,而是探子,死活自不必說。

  再加上廣西前線又傳來消息,安南境內以武文淵、阮仁蓮、黎景瑂等人為首,皆擁兵數萬,分據一方,與莫氏相攻,如此也解釋了莫老賊姿態越來越低的原因。

  內憂外患,這位弒君篡位的亂臣賊子,由于過早地面對大明的壓力,有些撐不住了。

  事實上,當兩廣兵力糧草籌措得并不算順利之際,明軍也不敢貿然開戰。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朱厚熜確實想要借助軍事上的勝利,獲得巨大的威望,推行新政,強盛國力,加固皇權,由此形成良性循環。

  但如果征安南失敗,貿然興兵的責任,勢必也是對威望的一次巨大打擊。

  所以是否開戰,朱厚熜起初完全不表態,隨后借著賜字明威默默推動,最終合各方意見,陳兵邊境。

  每一步都走得留有余地。

  可以說是慎之又慎,也可以說是患得患失,生怕敗了要承擔最大的責任。

  所幸之前赦免了李福達一案的罪臣,回歸六部后,有不少才干之士,如兵部郎中毛伯溫就提出了威逼為首,進軍為次的策略。

  大明虎視眈眈地陳兵于邊境,讓安南境內攻伐,再于合適的時刻下場,一舉擊潰莫氏偽朝。

  如此有一個好處,此番討伐本就不是為了助黎氏復國,而是要恢復永樂朝的疆域,將交趾重新拿回來。

  這樣的目標下,莫登庸固然是大明的敵人,但那些舉著黎氏旗號的地方豪強,同樣是收服交趾的阻礙。

  如果能讓他們數敗俱傷,對于大明來說,正是最好的局面。

  朱厚熜采取了這個策略。

  對待莫光啟一行,自然徹底不在意了。

  此番擺了擺手,新晉指揮僉事孫維賢默默退下,朱厚熜再批閱了幾分奏章,尤其在禮部新晉的會試士子名單上,停留的時間有些長。

  放到天子御案上的,自然是打開糊名后的錄取名單,近三百人,朱厚熜不可能全看完,也就是關注名列前茅的那些人,這一瞧眉頭不禁揚起:“一心會!一心會!此子的眼光了不得啊!”

  如果僅僅是一個人名列前茅,甚至高中會元,都不算什么,朝堂中從來不缺乏狀元,翰林院里面到處都是各科的神童。

  但現在前十里面,四個一心會的成員,就十分醒目了。

  朱厚熜眼神微微一瞇。

  以前海玥并不愿意大肆招收成員,他表面上催促,心里很是滿意,覺得對方知道分寸,也并無旁人那般野心勃勃,看到圣眷在身,就馬上迫不及待地發展壯大自己的勢力。

  試一心的效果喜人,他看人的眼光果然好。

  可如今發現,此子并不是不發展一心會,恰恰是手段更加高明。

  翰林院那些才子倒也罷了,這些國子監內的同窗篩選之下,個個都是人才。

  一心會才多少成員啊,這下子全員進士了?

  哦,似乎還有一個不是。

  那個不重要,如此成就是可怕的,若再經營個十年…

  朱厚熜心中有了警惕。

  看來也不能因為對方年輕,就過于放松。

  記下了這件事,待得批閱完其他奏章,朱厚熜起身放松了一下,看了看時辰:“擺駕慈仁宮!”

  這是要去向蔣太后請安了。

  無論是初入紫禁城,還是后來壓倒一切不服,執掌皇權,朱厚熜每天早晚,都要向這位娘親問安,風雨無阻,從不間斷。

  有時候更是一待就是一兩個時辰,陪在娘親身邊的時光,總最令他心安。

  而這些日子,還有別的原因。

  到了慈仁宮外,朱厚熜抬起手,制止了宮婢入內稟告,在外面聽著女子的交談聲,眉宇間情不自禁地浮現出了喜色。

  等到談話告一段落,朱厚熜這才走了進去,果不其然,就見到蔣太后宮中還有兩個女子,一個珠圓玉潤,光彩照人,見到他入內就露出笑容:“陛下!!”

  另一位花容月貌,極為恭謹,拜倒行禮:“陛下!”

  “愛妃免禮!”

  朱厚熜趕忙扶住前一位。

  這位是寵妃閻氏,如今已有了身孕,懷了龍種。

  他在放棄道教修行之際,心里隱隱有些擔心,會不會由此礙了子嗣,直到后宮有喜,這才完全放下心來。

  現在就盼著,閻氏能夠生個皇子,平安長大,繼承大明的萬里河山。

  另一位也是宮中的常客了,對其之前救駕有功,朱厚熜也極為感念,嘴角含笑:“黎郡主免禮。”

  黎玉英起身,退到一旁,低眉順眼,整個人如同水墨畫中淡去的筆觸,努力降低存在感。

  能時不時地出現在蔣太后的宮里,就已經達成了目的,做多了反倒過猶不及,因此這段時間,她都是這般多聽少言,謹言慎行的狀態。

  由此贏得了蔣太后的歡喜,蔣太后一歡喜,其他貴婦自然也不會為難,再加上彼此間沒有任何沖突,反倒結下了不少交情。

  此時同樣如此,眼見大明天子欣喜于后宮有孕,黎玉英適當地說了些討巧祝福的話語,然后絲毫不提安南等擾了興致的話題,就這般輕輕扶住閻氏,一并退下。

  目送兩女離去的背影,朱厚熜都忍不住點了點頭:“黎氏傾頹之際,一介女流不畏艱險,跋涉萬里,膽魄擔當,殊為不易,更兼剛柔并濟,進退得宜,好啊!”

  蔣太后微笑:“進退得宜,怕是海明威點撥的,她很聽海明威的話,在老身面前說的最多的,就是那位國子監才子的事情了!”

  朱厚熜眉頭揚起:“哦?這也是海玥教的?他倒是會調教人!”

  蔣太后對于這個兒子最是了解,聞言馬上柔聲道:“海明威惹我兒不高興了?”

  “這倒是沒有…”

  朱厚熜在母親面前從不掩飾自己的喜惡:“只是新科會試的名單出來,海玥選出的人手在前十中占了一半,兒子不得不承認,此前是小覷了此子的能耐!”

  蔣太后當然不會覺得兒子敏感多疑,而是心疼于他在前朝承擔的萬鈞重擔,想了想道:“海明威有情有義,想來不會辜負我兒的賞識,正如他不愿意辜負黎娘子一般。”

  “他們倆人…”

  朱厚熜微怔,對于倆人有情倒不奇怪,畢竟黎玉英相貌出眾,但看法和陸炳出奇的一致,想來不過是露水情緣,下意識道:“黎氏愿意給海玥作妾?”

  蔣太后不高興了,白了兒子一眼:“怎是妾室,我兒剛剛還夸贊黎娘子,如何能將她想得如此不堪?”

  “嗯?”

  朱厚熜頓時好奇起來:“海明威要娶她為妻?這…這不可能吧!”

  安南郡主,婚嫁身不由己,大明的進士不可能娶這樣的人,難不成去安南當一個入贅女婿,簡直天方夜譚。

  而現在安南亡國在即,至少黎氏是亡了,亡國的郡主,那就更無價值,母族半分助力都無,甚至不如民間商賈,那至少還有錢財與人脈。

  以海玥如今的大好前程,簡在帝心,真要娶妻,別說六部尚書,就連幾位閣老都是愿意嫁女的,堪稱無可挑剔的女婿人選。

  哪有娶一個外藩郡主為妻子的道理,再有感情也不行啊,這才是朱厚熜剛剛下意識認為,黎玉英愿意為妾的想法。

  “怎的?我兒瞧不上人家了?”

  蔣太后這回是佯裝不悅:“別忘了,黎娘子還救過老身的命的!”

  朱厚熜趕忙賠笑:“孩兒怎敢忘?孩兒怎敢忘?她自是天底下最好的年輕娘子,嫁給海玥是他的福分!”

  蔣太后悠悠一嘆:“這孩子是個可憐人,家人遇害了,千里迢迢來到我大明,安南也回不去了,如今孤苦伶仃,老身其實早有了這個想法,今日就向陛下求個情面,將她收為義女如何?”

  朱厚熜猛地愣住,但琢磨了一下,立刻問道:“不入宗室?”

  蔣太后道:“不入宗室。”

  朱厚熜眼睛再度一瞇:“然后指婚海玥?”

  蔣太后道:“指婚就不必了,省得那群讀書人將他視作駙馬,處處限制,只是老身愿為黎娘子的家人,幫她做一回主!”

  “好!好啊!”

  朱厚熜撫掌一笑:“娘親每每都是這般幫助孩兒,此計甚妙!”

  士大夫不僅自家的出身,婚配后母族的勢力,也會結成千絲萬縷的關系網,朱厚熜恰恰最討厭這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系。

  現在的海玥已經展現出非凡的才華,甚至遠超尋常士族,如果真的愿意娶太后的義女,無形中反倒與皇族有了牽扯。

  嗯,那朱厚熜就很喜歡這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系了。

  雖然名義上不是駙馬,但士林肯定也會頗有微詞,這更是天子要的污點,且是對方自己主動接受的,都不需要額外敲打。

  眼見兒子這般欣然,蔣太后終于輕輕嘆了口氣:“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老身只盼著,這個好孩子能有個好姻緣罷了!”

哎呦文學網    大明神探1546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