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五十八章 趙俁遇刺

  我和她們穿越到北宋小說,請收藏一七小說1qxs

  (女生文學)…

  李綱和宇文黃中一路西進。

  到了西京洛陽時,他們遇到了解州聞喜縣舉子趙鼎。

  趙鼎四歲時父親去世,經母親樊氏教育,博通經史百家之書,志氣高遠,心懷天下,氣質不凡,談吐間,已經具備了成為一名優秀政治家的潛質。

  李綱和宇文黃中跟趙鼎一見如故,相談甚歡,三人于是決定一塊前往東京汴梁城參加今年的科舉。

  三人來到了陳橋驛時,才得知,趙俁特意下旨,所有未使用的驛館,全都對前來進京趕考的舉子開放,以供舉子歇腳之用。

  趙宋王朝自建國以來,對外的交往一直很活躍,來趙宋王朝的各國使節很多,也很頻繁。

  在接待這些使節方面,趙宋王朝大體上是實行一國一館的制度。

  譬如,遼國使者,都安排在都亭驛接待;西夏使者,一般在都亭西驛或來遠驛;高麗使者,在外城的同文館;南番、交州、西番、大食、龜茲等使者,都在懷遠驛接待;而吐蕃、黨項等使節,則在禮賓院接待。

  ——趙宋王朝按照一館一國的原則安排使者下榻,一方面體現了對客俗的尊重,另一方面也是安全保密的需要。

  至于坐落在東京汴梁城北郊陳橋驛的驛館,名叫“班荊館”。

  陳橋驛就是當年趙匡黃袍加身的那個小鎮,離京城大約有四十里路。

  “班荊”典故出自《左傳》。春秋時期,楚國大夫伍舉(即伍子胥的祖父),與蔡國大夫聲子是好朋友。后來因岳父犯事,伍舉避禍于鄭國,并準備投奔晉國。在鄭國都城郊外,他與聲子不期而遇。于是,二人在路邊折了些荊條鋪在地上,相對而坐,邊吃邊談。“班荊”后來便成了朋友相遇不拘禮節、共坐一起暢敘情誼的代名詞。

  班荊館雖然設在郊區,但館舍建筑、食宿條件、服務水平等與設在京城的其它館驛相差無幾,同樣是青磚碧瓦、雕梁畫棟、亭臺樓榭,令人目不暇接。

  趙俁將這樣的地方對進京趕考的舉子開放,可見他對人才的重視與體恤。

  用趙鼎的話來說就是:“實乃圣君的寬仁之舉,足可見陛下求賢若渴之心也!”

  踏入班荊館,李綱三人才發現,館內布局錯落有致,綠樹成蔭,花香襲人,仿佛一處遠離塵囂的世外桃源。

哎呦文學網    我和她們穿越到北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