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五十七章 名聲大噪的五女

  我和她們穿越到北宋小說,請收藏一七小說1qxs

  (女生文學)…

  決定舉行科舉之后,趙俁跟章惇和已經從鞏義回來的韓忠彥商議了一下具體事宜。

  隨后,趙俁就讓韓忠彥負責科舉相關事宜,章惇照例總攬全局。

  很快,禮部便在京城的重要場所,如禮部、太學等地張貼公告,公告中會明確科舉考試的時間、地點、科目、報考條件等詳細信息。

  與此同時,禮部也派遣官員到各地傳達科舉相關信息,讓地方上的學子知曉。

  此外,朝廷還通過官方的邸報來傳播科舉的消息。邸報會分發到各地官員手中,進而使更多人了解到科舉的具體情況。

  這些公告的發布,旨在讓天下學子都能及時準確地獲取科舉信息,以便做好應試準備。

  洪武元年深秋時分,解試順利舉行。

  舉行科舉之前,趙俁特意下圣旨,明說:這科取仕兩千,為歷年之最。

  也正是因為如此,今年參加科舉的人眾多。大量原本不準備參加今年科舉的人,也都選擇了試一試。

  隴右都護府也有不少舉子如此。

  他們在熙州城通過了解試,洪武二年剛過完年,就紛紛進京準備參加春闈,也就是參加省試。

  而李綱就是其中之一。

  李綱生于秀州華亭(也就是后世的上海松江),今年十九歲,他的父親李夔是元豐三年的進士,元祐二年調任福建松溪縣尉兼主簿,李綱與母親吳氏隨父赴任。

  時任觀文殿大學士、知建州的呂惠卿,很是賞識李夔的才能。

  后來,呂惠卿任鄜延路帥臣,征李夔充任經略安撫司勾當公事。

  紹圣三年,李夔抵達延安就職,十四歲的李綱隨侍。

  出身于仕宦家庭的李綱,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加上他勤奮好學,精通詩賦,才氣遠近聞名,更可貴的是李綱自幼有大志,從少年時就很注意關心國家大事,一言一行必遵法度,頗得長輩們的賞識。

  李夔的好友陳瓘就曾斷言,李綱日后必成大器。

  當時西夏軍入侵,圍城甚急,李綱不愿學各僚屬的子弟假裝登城拒敵,以受封賞,但還是時常“騎繞城上”,表現了自己的勇敢。

  前年,趙俁讓呂恵卿坐鎮熙河路為收復西夏做準備,呂惠卿再度征李夔,讓他充任知湟州,李綱再次隨侍。

哎呦文學網    我和她們穿越到北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