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66章 校內網存在的意義

  都重生了肯定靠校花養活啊小說,請收藏全本免費小說qbmfxs

  留美回來的劉詩語,對互聯網的依賴程度是很高的。

  她經常用郵箱與伯克利的導師交流演奏上的心得與問題,導師們也會通過郵箱給她發來一些新的教學資料。

  除此之外,她所有的大學同學幾乎都是ICQ的用戶,大家基于ICQ維持著頻繁的聯絡,就像國內網友習慣用QQ交流一樣。

  ICQ雖然在十年后就徹底停止服務了,但當下還是國際上最流行的聊天軟件,用戶量也比MSN大一些。

  騰訊QQ最早就叫OICQ,可以算是基于ICQ推出的仿制品,甚至連名字都山寨對方,后來也是迫于侵權壓力才改了QQ,結果反倒是因禍得福,無論是ICQ還是OICQ,對中國用戶來說,都是一堆搞不明白意義的字母。

  OICQ的名字可能需要好幾次才能記住,但QQ一下就能記得非常清楚。

  事實上OICQ也是改名QQ之后,才一飛沖天的。

  劉詩語習慣性的登陸了自己的ICQ,檢查了自己的郵箱和未讀信件之后,便打開了陳程告訴她的校內網地址。

  在注冊賬號的時候,她把自己初中、高中以及大學的學校都填了上去,而且也按照系統建議,填寫了自己每一段入學經歷的具體時間。

  這也是校內精準推送同學的算法邏輯。

  如果用戶A是江城一中的學生,也是江城大學的學生,那么系統給他推的十名可能認識的用戶里,排在最前面的,一定是和這位用戶一樣,具備江城一中、江城大學雙份求學經歷的用戶。

  其次,才是江城大學用戶、江城一中用戶。

  不過,有一種情況,推薦的權重會超越雙學校匹配,那就是入學年限一致。

  如果用戶B和用戶A,都就讀于同一所中學、大學,但他們入學年限差的比較遠,那系統會優先匹配某一段求學經歷與用戶A時間上重疊的用戶。

  比如,用戶C和用戶A一樣,都在1999年考入江城大學,那一定優先推薦用戶C,因為他們現實中認識的可能性更高。

  如果,用戶D和用戶A一樣,都在1996年考入江城一中,那用戶D的推薦權重,要比用戶C還高,原因是陳程覺得,高中的學生數量遠遠比不上大學,所以用戶A和用戶D認識的可能性,要比和C認識的可能性更高。

哎呦文學網    都重生了肯定靠校花養活啊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