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各處,一派即將豐收的景象。
宛城,劉表的催促信使再一次抵達。
劉備拿著這封新來的信,更感為難。
劉表此前就想讓劉備率軍幫他平定交州、南海,徹底討滅作亂的張羨、桓階等人。
而國賊在北,張羨、桓階等人本身又是此前忠于朝廷的人,硬是被呂布出賣,不得已流亡交州避禍。
現在呂布、趙基并列為國賊,張羨等人舉兵對抗的是劉表對交州的侵攻行為,本身是遵奉許都天子的。
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劉表橫在荊州,既限制了荊州方面志士舉兵勤王、討賊的可能,又阻礙了張羨等人率兵北上討賊的道路。
對劉備而言,他已經不是那個需要孔融、陶謙來抬舉的無名下將,作為許都朝廷的前執政之一,現在的劉備不缺劉表的提攜或舉薦。
劉備自己就能溝通許都天子,與其他公卿協商議政…換言之,劉備自身就是許都意志的分身之一,在位格上,他是高于鎮南大將軍、荊州牧劉表的。
他缺的是荊州的人力和物力,偏偏劉表管控的很緊,防賊一樣防著劉備。
彼此只是純粹的相互利用關系,劉表缺劉備麾下的百戰精銳,也想要仰仗劉備攜帶的許都朝廷的意志。
其實,當劉備率軍前往交州時,會極大動搖、打擊張羨、桓階以及士燮等人的意志。
荊州、交州之間的道路并不好走,劉備還要警惕劉表過河拆橋。
何況,劉備身上的這點許都意志,其實是個消耗品,是一點一滴攢下來的。
當劉備枉顧許都朝廷的利益,若跟劉表深度合作,去鎮壓張羨的話,那這點許都意志就會煙消云散。
面對劉備的幾次拒絕,劉表這次改變了方案。
這次提議變成了邀請關羽、張飛率軍南下,作為回報,劉表將南鄉郡八個縣也交給劉備,同時征新兵一萬,連同器械鎧甲一起移交給劉備。
一萬新兵,劉備自然有把握吃到肚子里,并消化掉。
只要是為朝廷而戰,新兵的籍貫問題根本不算什么問題。
劉備深感為難,招來關羽、張飛與簡雍、楊修,以及新謀士徐福。
徐福比較低調,自知無法跟劉備的發小伙伴簡雍相比信任,也無法跟楊修比較出身、后臺。
故而徐福坐在簡雍的下位,聆聽完劉備的闡述后,他沉默不語,沒有急于表現自己的意思。
楊修手握狹長麈尾輕輕搖晃,不是一方士人的領袖,是沒資格搖這種小扇子的。
強行拿麈尾擺譜,屬于自討沒趣。
關羽沉眉不語,張飛神游物外,仿佛事不關己。
楊修沉吟再三,才開口:“主公,劉鎮南心不在王事,不可與之深交。以臣之見,不妨上表朝廷。”
劉備聞言沉眉,他自然聽懂了楊修的意思。
上表朝廷,做決斷的還不是太傅楊彪?
為了應對晉陽偽朝的三師,許都朝廷也拜楊彪為太傅,很快也會詔拜太師、太保,各方都在爭奪這兩個名額。
但人多粥少,很不好分。
太傅楊彪如果下詔,讓劉備、張羨、劉璋、劉艾一起討伐劉表,同時給劉備一個荊州牧的身份…這真的很難拒絕。
畢竟,這可是天子許可,朝廷正式詔拜。
劉備猶豫再三,還是緩緩搖頭:“不可,是劉鎮南收留我軍于困境。若奉朝廷詔令而討之,于義不合。”
這時候張飛開口:“可是大哥,不聽朝廷詔令又是不忠。”
關羽聞言睜眼斜視一側的張飛,張飛也不管關羽、楊修與徐福的眼神變化,繼續說:“劉鎮南這人斤斤計較,哪里像是匡扶社稷、拯救萬民的仁人志士?還不如趙元嗣,初見呂布時就贈戰馬三千匹、騎奴兩千!”
“翼德不可胡言。”
劉備警告一聲,張飛扭頭看客廳大門,不與劉備對視,依舊說:“當時趙元嗣為討賊臣曹操,與呂布素不相識,就能給戰馬三千、騎士兩千。那劉鎮南以弟稱呼兄長,如今前后所撥不過五千老弱殘兵,還不準兄長在南鄉、義陽、章陵募兵,還屢次拘殺我軍使者,如此兄弟之情,實在淡薄,令人不齒。”
張飛說罷雙手撐著桌案起身,對劉備幾人分別拱手,也不看劉備的難看臉色:“反正弟是北人,不習慣南方瘴氣。兄長若要答應劉鎮南,那兄長去,弟不去。”
劉備不言語,反倒是張飛氣呼呼的模樣,后退幾步又嚷嚷:“弟身體不適,告退。”
“嗯。”
劉備鼻音重重算是應下了,張飛這才拱手長拜,又對著楊修、徐福與簡雍拱手告別,幾個人也稍稍抬手示意,算是把這個好人送了出去。
聽到門外那故意踩重的腳步聲漸漸離去,劉備一嘆,看向關羽:“云長去看著翼德,多加約束。”
“弟領命。”
關羽不敢耽誤,起身拱手,也對著楊修三人拱手,三人也都還禮,目送關羽快步離去。
關羽是真的不敢磨蹭,去的晚一些,張飛真有可能靈機一動,跑到館舍一劍戳死劉表的使者。
對于打張羨還是打劉表,其實關羽沒有任何的意見。
聽著關羽腳步聲離去,劉備忍不住長嘆一聲,看向新來不久的徐福:“讓先生見笑了,我這三弟向來魯莽。”
“不敢,三將軍生性率直,令人敬佩。”
徐福謙和做笑,誰都有年輕的時候,他年輕的時候也不是什么好脾氣。
楊修這時候開口,神色鄭重,提出他的戰略規劃:“主公,今國賊在北。正所謂攘外必先安內,意在糾合全力而已。劉景升素無忠義之心,雖不似益州劉焉私設天子旌節車蓋,但也有郊祭天地之惡例。比之趙元嗣、呂奉先,此二劉更類國賊。若能收荊益二州為國家所有,并交揚二州,如此合南國四州兵馬,與關東四州兵馬一同勤王,必可攘除呂趙,還天下太平。”
劉備聞言輕輕搖頭:“我還是于心不忍。”
簡雍這時候側身,看向劉備:“主公,欲削平國賊,非行非常之事不可。何況,那趙元嗣本就非尋常之人。若拘泥小義,錯失良機,使賊臣代漢,豈不是因小失大?百年之后,如何能面見列祖列宗?”
說著簡雍起身,鄭重跪拜在劉備階前,磕頭頓首:“伏望主公明鑒,以社稷大業為重!”
徐福見狀也是起身,站在簡雍身側屈身長拜,發出顫音長嘆:“伏望主公速斷,機不可失!”
錯失這樣的機會,面對這樣迂腐的劉備,徐福大不了仗劍云游天下。
現在已經表態,消息流露出去后,劉表一定會弄死他。
徐福在鹿門山學混了那么多年,太了解這位八俊對待后生晚輩的殘酷手段。
劉備又看向楊修,楊修手中麈尾輕輕搖擺:“主公,朝廷詔令下來,豈能相抗?”
“誒…”
劉備喟然長嘆:“若是如此,我與趙元嗣何異?”
楊修聞言義正言辭,提醒:“主公乃系宗室,豈是趙元嗣同類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