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623章 再次斷后

  當劉備大跨步后撤之際,就見東面遠處鴻溝水面附近煙火彌漫。

  全軍只能放緩速度,收容掉隊吏士。

  劉備駐馬于道路附近的一處土崗,觀望遠近形勢變化之際,身邊夏侯博指著東邊:“主公!”

  周圍大多數人都順著夏侯博所指扭頭去看,就見十幾名散騎狼狽狂奔而來。

  與外圍巡查斥候小隊遭遇,斥候小隊分出兩名騎士,引著潰騎直奔土崗而來。

  待近了些,才認出是后隊押解物資的糜芳。

  糜芳臉頰被流矢劃破,皮肉外翻血液已快凝結,半張臉染紅,胡須因血液干涸而黏稠,糊成了一片。

  立刻就有幾個劉備的親兵上前攙扶糜芳,這些親兵都是當年糜氏陪嫁部曲出身。

  糜芳被攙扶到劉備馬前,抬頭就說:“主公,甘寧水師摧毀浮橋,其弓弩強勁,我軍屯于兩岸的物資軍械尚未轉輸,便被甘寧攻奪!末將不得已,只能縱火焚毀部分,以免資敵。”

  劉備看著糜芳臉頰上的傷勢,又看看跟隨糜芳而來的騎士,要么煙熏火燎,再要么鎧甲染血,幾乎沒有衣甲潔凈的。

  劉備又瞥一眼燃燒的浮橋渡口,就問:“長史如何?”

  他的長史糜竺駐守大營,并未參與這次追擊。

  糜芳張張嘴想要回答,可他也不清楚現在大營會是個什么狀況。

  可想到甘寧麾下騎士突擊之兇猛狠厲,糜芳心中絕望,感到悲觀。

  只能無奈垂頭,長嘆一聲,神情頹敗、沮喪。

  劉備見此,又看看周圍士氣徒降的幕府隨員,簡雍這時候上前拱手:“主公,今浮橋已斷,甘寧據鴻溝之險,前路不通。后路追兵甚是緊迫,還請主公速速決斷!”

  主簿楊修這時候也上前表態:“勝敗乃兵家之常事。今各方畏懼呂趙二賊如虎,主公此番孤軍迎戰先破陳留,后雖不利,然已伸張大義于天下,雖敗猶榮!”

  劉備微微頷首,扭頭看向西邊,那里隱約還能看到斷后、交戰的張飛所部制造的痕跡。

  可能是為了遮蔽視野,西邊也開始縱火焚燒道路遠近的干燥蘆葦,煙火彌漫。

  這時候一名親隨軍吏拱手:“主公,卑職知曉一條小路,舍棄輜重大車,向南可直通尉氏。”

  劉備循聲去看,是追隨他已有三年時間的陳到。

  這時候夏侯博也開口:“主公,切不可遲疑!末將率本部斷后、接應翼德將軍。”

  最難的斷后人選有了,其他人更是急著勸諫劉備。

  只要撤到尉氏,向南就能返回許都重整旗鼓,再不濟也能與駐屯陽翟、長社一線的驃騎將軍董承合兵,從南面威脅、再次進攻滎陽。

  劉備見夏侯博神情莊肅,就下馬解下自己佩劍遞給夏侯博:“高才,若是翼德撤來,以此劍為信物,告知翼德立刻撤離,不要再做無謂廝殺。”

  劉備說的認真,他太清楚張飛的性格,張飛座下有良馬,肯定能突圍出來。

  以張飛與夏侯博的交情,拿到夏侯博這五百余人生力軍后,可能還會去跟追兵廝殺,妄圖逆勢反擊,搏殺出一個希望。

  “喏!”

  夏侯博高聲應下,再次督促:“主公速走!”

  劉備頷首,返身去上馬,其他軍吏也都跟隨上馬,陳到驅馬經過時,夏侯博抬頭看陳到:“叔至,主公安危就托付給叔至了。”

  “高才安心,卑職自當死戰。”

  陳到語氣沉穩,不卑不亢,在馬上拱手還禮。

  夏侯博保持拱手見禮姿勢,送別諸人后,也是引著自己的屬吏驅馬下土坡,去與自己的本部兵匯合。

  劉備中軍各部配合嫻熟,老兵骨干部隊也充滿韌性,對眼前這種不利戰況有更高的承受能力。

  因此有序分別,一些人率部撤離時,還將部分干糧、箭矢遺留給夏侯博所部,以便夏侯博反擊追兵,以及換方向繞路撤離。

  夏侯博自然不可能在這里設立阻擊、接應陣地,他必須調頭向西,主動靠近張飛,這樣才能遮蔽西邊的敵軍斥候,為劉備大隊人馬撤離爭取時間,并掩護行跡。

  如果可以突圍,他肯定會換個方向,以迷惑追兵。

  此刻,鴻溝浮橋被毀處。

  其實甘寧并沒有率兵抵達這里,甘寧依舊留在官渡,他始終警惕的是已經入駐白馬津的孫策中軍。

  甘寧率大隊水師戰艦留在官渡,若是偵查到孫策開始逆黃河進兵,那甘寧就能快速撤離,還是有希望撤出鴻溝口,返回黃河水域。

  畢竟孫策從白馬津向西,先要經過陰溝水口,再行百里,才能封鎖鴻溝水口。

  因此,甘寧派出的這支水師小分隊以婁發為將。

  婁發也是為難,此刻他的水師部隊正搶救、搬運兩岸的軍械、糧秣,而婁發更想攻擊虛弱的劉備大營。

  不求獲取里面的物資,若是一把火燒毀,那能嚴重壓制陳留戰場的叛軍物資補給效率。

  可如果孫策中軍出動,并分兵一股順陰溝水而下,必然能將婁發這支小分隊截斷,到時候只能沉船靠岸,向西撤離。

  這樣不僅會丟失各種數量本就不多的戰艦,還會丟失戰艦內配備的軍械、糧秣,就連現在繳獲的軍事物資、頭顱、俘虜,也會盡數遺棄…到時候報功都難,這會引發中低層吏士的不滿。

  常勝部隊最大的壞處就是老兵關系更為緊密,因有豐富的戰斗經驗與功勛積累,所以老兵們會有些那么難以管教。

  中低級軍吏也拿老兵骨干沒啥辦法,這些老兵骨干才是中低級軍吏積功、升遷的支柱力量。

  所以常勝部隊常常會有自己的思想,若是傷害、影響這支部隊的根本利益,那肯定會報復你。

  婁發只是甘寧麾下的一名裨將,他沒有甘寧那種盡數沉船的果斷預案,也很難像甘寧那樣能壓制老兵骨干的利益訴求。

  故而婁發略作考慮,就放棄燒攻劉備大營,并督促裝載戰利品的各艦撤離,返回鴻溝支流。

  這樣就算孫策派發的水師分隊從另一個支流陰溝而下,他們也能順利撤離,不會被截斷航道。

  婁發就這樣攻擊得手后,并未乘勝而進,進攻已經慌亂的劉備大營。

  大營內守軍不足千人,多是老弱病患,真正有戰斗能力的甲兵不足三百,連大營防線都填不滿。

  留守大營的糜竺站在箭塔上觀望,因軍情延誤以及婁發地位太低,使得糜竺以及陳留守軍誤以為是甘寧親自攻燒浮橋,來斷劉備的退路。

  糜芳也是因為這個判斷,根本不敢組織吏士與婁發所督的水師死戰…何況兩岸缺乏掩體,糜芳所督后勤轉輸的吏士本就缺乏戰斗積極性,哪里能在對射中占便宜?

  因此糜芳的遇襲、潰敗,幾乎是理所當然。

  正是他潰的太快,讓糜竺、陳留城內的呂虔等人誤判。

  呂虔等叛離張楊的原曹操舊部根本不敢再守陳留,若是被呂趙叛軍圍住,等待他們的只有滅亡。

  就在糜竺憂慮之際,陳留城中新反戈、易幟的各軍在呂虔帶領下開始縱火焚燒城中各種屋舍、府庫,隨后棄城,來投糜竺。

  比起甘寧可能發動的進攻,糜竺更愿意相信呂虔等降軍,劉備大營得以充實起來。

  然而,婁發無意冒險,偷襲得手后就撤兵返回鴻溝支流,有收縮之意。

  而這時候,天色漸暮,雙方第一次交鋒的烈度也急速下降。

  請:m.badaoge.org

哎呦文學網    虎賁郎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